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时手术取栓及术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必要性。方法手术取栓15例,均为左下肢发病,9例呈极度肿胀、疼痛剧烈、皮温下降。14例术前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结果1例取栓失败;术后静脉造影示4例深静脉全程基本通畅、6例为髂静脉短段闭塞、余呈全肢型静脉血栓。术后随访除2例仍有明显下肢肿胀外,其余病例无明显肿胀、浅静脉曲张、溃疡等,在循序减压护套的支持下能正常生活或工作。结论对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是必要的,术后通畅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先对病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然后选用适当的辅助检查对病人做出正确诊断。本文就下肢深静脉血栓各种诊断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外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2年以来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32例36条下肢的临床资料。结果:血管造影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准确率为100%,本组I型5条,ⅡA型4条,ⅡB型12条,Ⅲ型15条。行人造血管股浅静脉环缩术16条,股浅静脉瓣修复术3条,大隐静脉-Guo静脉原位转流术6条,Guo静脉外肌袢成形术4条;髂总静脉-股浅静脉人造血管移植转流术3条;大隐静脉-股浅静脉交叉转流术4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28条(77.8%),部分消失或改善8条(22.2%),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的金指标,可根据瓣膜破坏及通畅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2004-2009年)诊疗的4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有明显溶栓、抗凝禁忌证仅予以外敷消肿对症处理,采用常规的溶栓、抗凝、祛聚综合治疗391例,行Fograty导管取栓及综合治疗12例,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21例.结果 382例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明显改善,28例患者无明显疗效或出现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184例(44.8%)随诊4~62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痊愈32例(17.4%),显效107例(58.2%),有效42例(22.8%),无效3例(1.6%).结论 溶栓、抗凝、祛聚综合治疗安全有效;早期手术取栓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  相似文献   

5.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下肢筋膜内静脉血栓形成.因血栓远端静脉压升高,从而引起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或曲张等临床表现,若得不到及时、准确、有效的治疗,常会影响患者下肢的活动,造成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等后遗症.而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溶栓治疗中,对预防致命性肺栓塞(PE)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手术指征。方法 10例下肢DVT患者接受IVCF植入术,术后给予溶栓及抗凝治疗。结果全组病例均获成功,疗效满意。1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个月,随访期间无PE、严重出血性疾病及滤器相关死亡发生。结论 IVCF植入的应用不仅有效预防PE的发生,而且使溶栓治疗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先对病人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然后选用适当的辅助检查对病人做出正确诊断。本文就下肢深静脉血栓各种诊断方法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10月101例DVT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腘静脉顺行穿刺,置入溶栓导管,经溶栓导管尿激酶进行溶栓,通过溶栓导管造影了解血栓溶解情况,决定溶栓时间及尿激酶剂量。结果术后1周溶栓效果Ⅰ级87例(87/101,86.1%),Ⅱ级8例(8/101,8.0%),Ⅲ级6例(6/101,5.9%);痊愈80例(80/101,79.2%),有效21例(21/101,20.8%)。术后2周溶栓效果Ⅰ级95例(95/101,94.1%),Ⅱ级6例(6/101,5.9%);痊愈90例(90/101,89.1%),有效11例(11/101,10.9%)。5例复发2~3次,其中出院后1个月内3例复发,1~2个月内3例复发(1例第2次复发),2~3个月复发3例(1例第2次复发),3~6个月复发3例(2例第2次复发,1例第3次复发),以上5例考虑为易栓症,每次溶栓后治愈,长期口服华法林,并坚持定期门诊复查。截止2014年10月,101例随访3~30个月,平均10.7月,均未见支架移位、支架内血栓形成、狭窄、闭塞等。结论介入溶栓治疗具有有效预防肺栓塞、创伤小、痊愈快、卧床时间短及血栓后遗症明显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静脉给药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静脉给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效果.方法 将9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于患肢末梢静脉给药溶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1组采用止血带压迫浅静脉;观察2组采用弹力绷带压迫浅静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3.3%,观察1组96.7%,观察2组93.3%,观察1、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观察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压迫浅静脉行患肢末梢静脉给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而用止血带压迫浅静脉行患肢末梢静脉给药溶栓治疗,因其护理观察直接,操作方法简单、取材经济方便,且可根据需要随时调节,是一种理想的静脉给药的辅助溶栓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手术及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溶栓抗凝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早期溶栓、抗凝治疗及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对38例手术及创伤后DVT,进行早期尿激酶溶栓,配合抗凝,祛聚等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溶栓效果明显,71.0%以上患者深静脉再通,无深静脉返流,总有效率100%,出血并发症仅1例,症状性肺栓塞2例,无1例死亡,结论:对于手术及创伤后DVT应进行早期溶栓,抗凝治疗,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复旦大学华山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16例腹腔镜术后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48例腹腔镜手术后无下肢DVT者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手术时间>1 h者发生DVT的危险性是手术时间≤1 h者的4.15倍[OR=4.15(95%CI:1.36~12.68)],接受下腹部手术者发生DVT的危险性是接受中上腹部手术者的2.94倍[OR=2.94(95%CI:1.07~8.08)],高危者(高危因素≥3个)发生DVT的危险性是低危者(高危因素<3个)的3.94倍[OR=3.94(95%CI:1.38~11.23)].结论 腹腔镜术后下肢DVT可能与手术时间长短、手术部位及术前高危因素的存在密切相关.围手术期应积极应对、积极处理,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早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要点.方法 将100例SAP患者(APACHEⅡ评分≥8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预防DVT.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分,根据评分采用相应预防措施.结果 观察组出现DVT阳性体征2例,对照组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SAP患者早期进行DVT风险因素评估,并针对风险因素分级采用预防护理措施,是降低DVT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下肢骨折术前合并深静脉血栓的诊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疗策略.方法 下肢骨折择期手术168例,术前动态进行D-二聚体(D-dimer,DD)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为阴性,DD在正常值3倍以内,且动态复查结果逐渐降低者,可除外DVT;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为阴性,但DD在正常值3倍以上,且动态复查结...  相似文献   

14.
15.
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后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方法设通常所用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40例为对照组;设通常所用方法加自制中药溶栓液口服治疗60例为治疗组,行两组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治愈率45%,总有效率875%,两者显著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治疗组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滞性和聚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方法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消栓通脉、利湿消肿、扶正祛邪之功效,无副作用,是治疗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of the upper extremity (UE) is an uncommon diagnosis, whereas DVT of the lower extremity is a well-known cause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rehabilitation patient. Patients with UE DVT secondary to venous stasis, vessel wall abnormalities, hypercoagulability, venous instrumentation and cancer have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o our knowledge no case of DVT in a spastic upper extremity has been noted. A case report of a patient with UE DVT in a spastic extremity secondary to traumatic brain injury is presented, with a discussion of the aet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is disorder.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血管外科1997~2004年收治的78例(92条)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实施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的临床疗效。结果65例(76条)术后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恢复满意;8例(10条)术后症状减轻;3例(4条)术后无改善;2例(2条)术后肿胀加剧,经彩超证实为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肢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3.5%(86/92),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2%(2/92)。结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外科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股浅静脉瓣膜“戴戒”加曲张浅静脉剥脱术对重度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是外科治疗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超声微创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血管外科事业在近五十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这是广大血管外科专业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进入 2 1世纪后 ,血管外科将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本专题特邀国内在此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就目前血管外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一讲座 ,希望这一方小小的论坛 ,能对血管外科新技术的推广起一点的推动作用 ,并能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到血管外科专业医师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方法及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237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以抗凝、祛聚为主的非手术治疗198例,行介入手术治疗39例。结果 198例给予抗凝、祛聚为主的非手术治疗者中临床治愈85例(42.93%),有效108例(54.55%),无效5例(2.52%);39例给予介入手术治疗(均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然后行球囊导管取栓治疗33例,行介入溶栓6例)者均临床治愈(100%)。总有效率为97.89%(232/237)。对39例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2例患者出现下腔静脉阻塞并发下肢DVT,经抗凝、祛聚等治疗后症状缓解;均未见滤器移位、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DVT患者介入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是DVT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D-二聚体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临床诊断为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血浆D-二聚体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同时比较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时期和不同分型中D-二聚体水平变化。结果 D-二聚体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66.7%、97.0%、100%、97.1%和98.4%、83.3%、98.4%、83.3%、97.1%。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6451&#177;4012.22)μg/L〕和亚急性期〔(2063&#177;1831.35)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310&#177;66.70)μg/L〕,P〈0.01和P〈0.05,而慢性期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466&#177;350.52)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型〔(2149&#177;1911.53)μg/L〕和混合型〔(4464&#177;3753.16)μg/L〕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周围型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560&#177;315.62)μg/L〕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可作为下肢DVT患者的首选检查;D-二聚体在急性DVT患者中敏感性较高,可作为DVT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