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心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分析和评价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河南省医学会辖区内的12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方法,并给予基础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知识讲解、心理疏导、饮食健康教育、加强用药指导、运动治疗、家庭健康教育和合并症的治疗指导等全面的综合健康教育干预。治疗过程中对2组患者进行实时观察。 结果 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和干预,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和观察得到相应结果。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患者相关知识掌握率为71.7%,并发症发生率为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知识培训、心理干预、饮食教育、用药指导、运动质量、家庭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极大地提高了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和健康知识的掌握,改变了错误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通过2组对照,充分地说明了健康教育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日常生活和干预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我院心脑血管病区在实施整体护理的4年中,健康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对我院的该病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和病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生率明显上升.脂肪肝肝纤维化的发生率约25%,且1.5%~1.8%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最终致肝衰竭而死亡[1].脂肪肝参与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探讨脂肪肝的致病因素和相互关系,制定预防措施,做好健康教育,对降低其发病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高血压是危害人群健康最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结构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防治高血压,已势在必行。我们于2001年1月以来,对我社区200名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服务,将保健和治疗结为一体,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青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状况.方法 将2004年1月~2007年1月新乡市中青年人的体检资 料分别按年龄段和性别分组,对其体检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38608人中,按年龄段分为3组:1组:30岁以下组,2组:30~ 44岁组,3组:45~59岁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在增长,三个年龄段对比,除了低HDL-C第2组和第3组无显著性差异外(P >0.05),其余各组各个指标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第2组明显高于第1组,第3组明显高于第2组, P <0.05.按性别分组,两组间除低HDL-C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几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女性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组, P <0.05.结论 在中青年人群中开展健康体检,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看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对朝阳区管庄东里社区高血压患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 5年来在管庄东里社区建立社区高血压防治网络,对高血压患及其相关疾病进行非药物治疗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统计学方法计算出本地区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经社区综合干预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提高了56.5%、52.9%及22.3%,心脑血管年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得以明显下降。结论在社区对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夏立红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458-2458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3个时期。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高,在人群中主要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当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仅占到人口死亡的5%-10%;中期,随着某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构成人类死亡原因的10%~30%。近期,即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3个时期.早期, 由于社会生产力不高, 在人群中主要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 当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仅占到人口死亡的5%-10%; 中期, 随着某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构成人类死亡原因的10%-30%.近期, 即20世纪60年代开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使心脑血管疾病日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生年龄提前, 不论是在发达国家, 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到总死亡原因的35%-45%.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3个时期.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高,在人群中主要疾病是传染病和营养不良,当时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仅占到人口死亡的5%~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我院医学生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存在的现状及知晓程度,为今后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结果:被调查学生中吸过烟者41人,占13.5%,现在吸烟率为8.0%,重度吸烟率为1.9%,在吸烟者中目前打算戒烟的占61.1%,但仍有38.9%的学生不打算戒烟。医学生的酗酒率高达31.7%,对合理膳食的知晓率较高,而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我院医学生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知晓率,较国内其他院校调查结果要高,这与所学专业有关,但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不够,对酗酒、高血压、高血脂的知晓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实施健康教育,控制学生吸烟率与饮酒率,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是控制和降低我院学生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具体阐述慢性疾病的调查方法及调查结果分析与总结,同时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何林  任乾 《广西医学》2002,24(4):579-58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了比较脉压和舒张压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 ,将我院 1 998年 1月至 4月心血管内科及神经内科符合条件的 1 47例高血压患者 ,按脉压≥ 90 mm Hg( 1 mm Hg=0 .1 33k Pa)、舒张压≥ 95 mm Hg但脉压<90 mm Hg分为两组 ,比较两组各自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1 0 0例 ,女 47例 ,年龄 33~ 76岁 ,平均 5 5岁。1 .2 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有关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均符合 WHO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 ,受检者测压前休息 30…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身体健康问题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多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身体状况在逐渐下降,而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肥胖症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患的患病率在逐渐增高.因此,对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要做预防工作.中国古话有云:"防患于未然","上医治未病",实质是以预防为主.实现三级预防,即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是全民参与的战略行为.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50-51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认识其危险因素,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上医治未病、预防为主等观念自古有之,但在基层医院往往被忽视或宣传不够。故本文针对吸烟、酗酒、肥胖、运动减少、情绪应激等危险因素,普及预防知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保证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将6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对两组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俊波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360-136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不合理膳食、缺少运动等行为危险因素有关。为了更好的了解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制定心脑血管防治规划,为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笔者于2002年9月~2003年3月对河北省大城县居民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疾病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发展,化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正在威胁人们的健康,不良的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过程,很多为中老年发病,起病突然。然而患在住院期间获得的医学知识不足以满足其健康的需要,为了转变健康观念,促进、恢复、保持健康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王军  史影  刘存午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8):241-242,244
目的:在社区范围内针对生活方式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为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使用北京市统一编制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与行为健康问卷调查表”进行定量调查,对中关村社区人群分层典型随机抽样调查,然后通过一年的社区干预,评估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相关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知晓率的提高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关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属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通过健康教育等社区综合干预手段,使社区内居民生活方式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知晓率和干预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手段能够显著提高居民生活方式相关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知晓率。  相似文献   

19.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社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社区中有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健康教育效果。方法采用统一格式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将结果录入计算机进行信息分析。结果社区居民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各种危险因素如吸烟人数、食盐摄入量、饮食不规律下降;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率提高;心脑血管病患者数明显下降。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从而对影响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为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必要的帮助.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到医院就诊的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240例,并分别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一般自我效能以及社会支持水平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调查.结果:现今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偏低,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支持薄弱.结论:在对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指导教育,减缓诸多影响因素,并加强社会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