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分析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连续收治的真菌性角膜溃疡76例(76眼),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病灶刮除、100g/L碘酊烧灼、结膜瓣覆盖和穿透性角膜移植等方法综合治疗。随访3mo,依角膜病灶变化判定疗效。结果:治愈64例(84%),显效7例(9%),有效2例(3%),无效3例(4%),总有效率96%。结论:应用药物治疗为主,辅以其它综合治疗,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和适合基层医院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85例(85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氟康唑静滴及滴眼+酮康唑口服+结膜瓣遮盖术等综合治疗方法。结果部分患者有植物刮伤病史及其它诱因,所有患者均具有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典型症状,经采用综合治疗后,治愈63例(74.1%),显效10例(11.7%),有效5例(5.8%),无效7例(8.2%),总有效率91.6%。结论采用氟康唑静滴及滴眼+酮康唑口服+结膜瓣遮盖术的等综合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较好,其治疗费用低,适合基层眼科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综合治疗的效果及临床转归。

方法:收集我院2017-11/2018-02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85例85眼,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11项综合措施治疗,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应用相应的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随访6~8mo,观察角膜溃疡愈合情况及最终疾病转归。

结果:真菌性角膜溃疡平均住院时间12d,85眼中有79眼(93%)治愈, 好转5眼(6%),无效1眼(1%)。

结论:真菌性角膜溃疡采用全身及局部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据病变深度及范围分别行角膜清创术、碘酊烧灼术、羊膜移植术、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性角膜移植术等综合方法治疗,才能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保留及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伤性重型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取综合治疗的9例9眼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愈7眼,好转1眼,无效1眼。其中男4例,女5例,年龄28~65岁,农民7例。结论 广谱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局部碘酊烧灼、溃疡病灶切除及结膜瓣覆盖术治疗外伤性重型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6.
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氟康唑综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氟康唑综合治疗外伤所致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 对38例真菌性角膜溃疡应用氟康唑、角膜碘酊烧灼、口服消炎痛等药物,观察综合用药的疗效。结果 30例在10~40天内愈合,6例好转,视力均有明显提高。2例未愈。结论 应用氟康唑综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琚怀民  张世红 《眼科》1998,7(4):207-207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一种致盲率很高的角膜病,临床上治疗有一定困难,且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大,病人较难以接受,我们收治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23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用氟康唑口服、点眼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3例真菌性角膜溃疡,男性18例,女性...  相似文献   

8.
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华  白钢  张莉  王廉  崔燕辉 《眼科》2000,9(2):100-103
探讨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44例44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29例29只眼,板层角膜移植15例15只眼,33例为8mm以上的大植片角膜移植。结果:41例感染控制并保存了眼球,32全视力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提高,18例获得0.05以上有用视力,1例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1.0,1例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达0.6。3例角膜严重感染者,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5年6月~2005年12月治疗7例霉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透明质酸钠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06-06以来,在我院接受药物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共178例178眼,其中2006-06/2008-06期间共81例81眼作为对照组,接受以那他霉素及氟康唑为主的传统抗真菌方案治疗;2008-06/2010-03期间97例97眼作为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透明质酸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组97例,平均住院时间14.15±4.23d,治愈90例,治愈率92.8%,好转5例,占5.2%,无效2例,占2.1%,最终视力>0.3者占51.6%。对照组81例,平均住院时间17.26±6.23d,治愈69例,治愈率85.2%,好转7例,占8.6%,无效5例,占6.2%,最终视力>0.3者占39.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治愈率、有效率及最终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最终视力好于对照组。结论:透明质酸钠可促进真菌性角膜溃疡愈合,提高治愈率,减少角膜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2.
真菌性角膜溃疡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及综合治疗。方法:确诊真菌性角膜溃疡45例,进行抗真菌综合治疗,观察治疗转归,探索有利于缩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治疗措施。如刮除溃疡组织、碘酊烧灼、生理盐水冲洗、积极抗真菌治疗、手术等。结果:真菌性角膜溃疡病程较长,常伴有前房炎症反应,用药治疗有效时自觉症状好转,病情开始转向稳定,溃疡面趋平,有少量新生血管长入,愈合后留有薄翳、斑翳或白斑,对视力有不同程度影响。发现晚、治疗不及时或中断的患者则预后较差。结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有赖于早期诊断明确,及时治疗,规范用药。且疗程要长,临床上在未明确角膜炎症性质前应注意慎用激素和抗生素。  相似文献   

13.
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昱昭  胡悦东  陈蕾  张慧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151-2153
目的:总结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收集2010-09/2011-09在我院就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0例,对患者进行常规角膜刮片检查,并对全部患者施行角膜溃疡清创术,根据角膜炎的严重程度联合给予氟康唑或那他霉素眼水点眼治疗,清创术治疗无效者采用自体结膜覆盖术及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角膜刮片阳性结果 27例,阳性率90%,2例于外院行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菌丝阳性;1例为明确植物外伤史的8岁儿童,不能配合真菌检查。轻度角膜炎6例,施行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氟康唑眼水点眼治疗全部痊愈,病程2~3wk;中度度角膜炎17例,行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那他霉素眼水点眼治疗痊愈12例,病程4~8wk;重度角膜炎7例,行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那他霉素眼水点眼治疗痊愈3例,病程8~10wk。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有效率70%。结论: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操作简单,是一种经济、有效、可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国产那他霉素滴眼液与进口那他霉素滴眼液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和双盲方法随机选择2010-09/2011-03在沈阳爱尔眼科医院及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诊断明确的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20例20眼,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例应用50g/L国产那他霉素滴眼液,对照组8例应用50g/L进口那他霉素滴眼液。开始应用剂量,每30min滴眼1次共3d;如有效,则调整为每小时1次共2d;每2h1次共5d;每3h1次共2wk,疗程21~30d,两组均联合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治疗7d若患眼体征恶化或不见好转者,更换抗真菌药物或联合其它药物治疗。分别在用药后3,5,7d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8.3%,对照组有效率75%,Fisher精确检验结果显示组间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那他霉素滴眼液能够有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15.
角膜移植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角膜移植治疗严重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穿透性或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穿孔及几近穿孔的真菌性角膜溃疡53人(53眼),临床观察4~40月。结果50眼角膜植片存活,溃疡治愈率94.34%.27眼角膜植片透明,透明率、增视率均为54.00%。结论对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真菌性角膜溃疡、穿孔者及时行治疗性角膜移植术可以治愈感染,挽救眼球,甚至恢复有用视力。  相似文献   

16.
改良角膜活检法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目的对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100g·L-1)氢氧化钾法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阳性率进行评价。方法对80例临床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行穿透性角膜移植前,角膜刮片、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氢氧化钾湿片法和角膜移植术后组织病理学染色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氢氧化钾湿片法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阳性率为97.5%.结论角膜活检加178.2mmol·L1氢氧化钾湿片法是一种快速、便捷、阳性率高的诊断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殿强  董燕玲  赵靖  臧新杰  谢立信 《眼科》2010,19(3):166-170
目的 探讨改良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入选病例标准:(1)10%KOH湿片直接镜检确诊为真菌性角膜溃疡者;(2)角膜溃疡偏位、浸润较浅,或位于中央但溃疡面积较小者;(3)角膜溃疡浸润深度不明者.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符合上述标准的141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方法 施行改良的角膜溃疡清创术,即剥除角膜溃疡灶坏死及浸润组织,修平溃疡边缘,术后局部频繁应用0.25%两性霉素B或5%那他霉素滴眼液及0.5%氟康唑滴眼液,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治疗,评价疗效.主要指标术后角膜溃疡浸润、角膜上皮修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 141例患者10%KOH湿片均查见菌丝,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9天(14~60天),141例患者真菌性角膜溃疡全部治愈,其中127例行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痊愈,另外14例感染不能控制,根据浸润深度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10例)或板层角膜移植术(4例)治愈,且均无复发.127例清创患者平均治愈时间(8.5±6.8)天,患者术前视力≤0.05者29例,0.05~O.3者80例,0.3~1.0者32例,溃疡修复后BCVA≤0.05者6例,0.05~0.3者42例,0.3~1.0者93例(65.96%),其中0.5.1.0者81例(57.45%).结论 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患者视力恢复良好,病程明显缩短;对角膜溃疡尚未浸润全层或不能确定者,角膜溃疡清创术后有利于观察浸润深度,指导穿透性或板层角膜移植手术方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治疗难治性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01/2018-11在江西医专一附院眼科就诊收住院行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18例18眼,对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植片透明度的情况及真菌复发、移植片排斥、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和预后。

结果:术后18例患者全部保全了眼球,术后裸眼视力提高者16眼(89%),视力不变者2眼(11%),角膜移植片发生排斥反应3眼(17%),继发性青光眼2眼(11%),并发性白内障3眼(17%)。植片透明的患者为13眼(72%),植片半透明4眼(22%),植片混浊1眼(6%)。

结论:板层角膜移植术联合快速角膜胶原交联治疗难治性真菌性角膜溃疡能提高真菌性角膜溃疡治愈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GF-β2反义寡核苷酸对兔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转化、增殖的作用,揭示其对角膜创伤修复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8只,双眼均制备角膜基质创伤模型,右眼为实验组,用浸有TGF-β2反义寡核苷酸的8-0薇乔缝线缝合角膜创口;左眼为对照组,用普通8-0薇乔缝线缝合角膜创口,分别于4,7,14,21d处死动物,取角膜后行免疫组化(α-SMA和PCNA)染色和电镜观察。结果:术后各时间段均发现,实验组α-SMA和PCNA阳性的成纤维细胞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但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区别。结论:TGF-β2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兔角膜基质成纤维细胞转化、增殖,为调控角膜基质伤口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手术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67例(67眼)真菌性角膜溃疡经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者行板层角膜移植术,术后观察复发情况、角膜植片透明度及免疫排斥反应。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其中66例(66眼)术后有效控制了感染,植片透明,无排斥反应,术后视力提高至0.3-0.6。1眼真菌感染复发。结论板层角膜移植可有效治疗中、浅层真菌性角膜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