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超声乳化术在晶状体不全脱位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合并囊袋张力环植入术在晶状体不完全脱位手术中的应用的术后效果,及行超声乳化时的技术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13例(14眼)自发性或外伤性或先天性晶状体脱位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技术摘除晶状体,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10例(11眼)。结果(1)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2~045眼,05~088眼,>081眼。(2)1眼人工晶状体稍向下偏移。(3)一过性眼压升高4眼。(4)前房少量出血3眼。结论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晶状体不完全脱位手术大大减小了手术切口,减少术后散光。术中合并囊袋张力环植入可稳定晶状体和玻璃体,利于手术顺利操作,有助于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注意问题.方法对6例(8只眼)马凡综合征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同时植入囊袋环.术前观察晶状体脱位的范围及方位,术后随访3~6月,平均4.8月,测量视力、眼压,并行眼前段裂隙灯检查着重了解人工晶状体位置、有无玻璃体疝等.结果 7只眼均成功植入张力环,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期间未发现人工晶状体偏位、眼压升高及玻璃体疝等并发症.1只眼因晶状体脱位范围超过2个象限而放弃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结论植入囊袋张力环作为马凡综合征伴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有效辅助手段,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马凡综合征半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悬吊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38眼)马凡综合征半脱位晶状体临床资料,晶状体脱离范围均在一个象限以上。所有病例均进行经睫状体平坦部针刺晶状体托入前房行3.0mm小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及闭合式前部玻璃体切除,并角膜缘隧道切口进行后房悬吊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体沟缝线固定术。手术前最佳视力≤0.2者32眼,≥0.3者6眼,最佳矫正视力≤0.2者28眼。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裸眼视力≤0.2者10眼,0.3~0.5者20眼,≥0.6者8眼。矫正视力≤0.2者5眼,0.3~0.5者19眼,≥0.6者14眼。人工晶状体位正且稳定。结论对于马凡综合征明显晶状体半脱位者,行晶状体针刺托入前房,透明角膜小切口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前部玻璃体切除,悬吊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损伤小、安全稳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半脱位晶状体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后房型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悬韧带断离范围小于 15 0°的半脱位晶状体的临床效果。方法 超声乳化吸出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 14例 (14眼 )。悬韧带断离范围小于 90°者 5眼 ,90~ 15 0°者 9眼。造成悬韧带断离的原因为眼外伤 (8眼 )、马凡综合征 (1眼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 (2眼 ) ,另有 3眼原因不明。在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过程中 ,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随访 2~ 12个月 (平均 6个月 )。结果  13眼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体植入顺利 ,未见人工晶体移位及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 1眼术后 2 4h散瞳下发现人工晶体位于囊袋外 ,其余病例随访过程中未见人工晶体偏心及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结论 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手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病例中 ,可有效地防止晶状体悬韧带断离范围扩大、确保术中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及防止术后人工晶体移位  相似文献   

5.
晶状体脱位根据脱位程度和并发症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向后脱入玻璃体可以配戴隐形眼镜保守治疗;若并发青光眼、持续性葡萄膜炎或角膜损伤,需进行紧急手术干预。脱位范围<180°可选择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如悬韧带受损严重可联合张力环植入术。人工晶状体固定方式分为缝线固定和无缝线固定,可固定于虹膜或巩膜,也可通过囊袋支持装置固定。 (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523-529)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对16例(17只眼)晶状体半脱位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在超声乳化吸出部分晶状体核后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部分患者酌情缝线固定),替代囊袋张力环,然后继续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17只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15只眼(88.24%)的人工晶状体均处于正位,2只眼(11.76%)轻微倾斜.手术后患者最佳矫正视力较手术前明显提高(X2=13.24,P<0.05),其中>0.8者6只眼,0.4~0.7者6只眼,0.1~0.3者3只眼,0.1以下者2只眼.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或特殊并发症.结论 在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中,采用中期提前植入人工晶状体替代囊袋张力环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能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术成本及植入异物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arfan综合征白内障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要点,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Marfan综合征10例16眼异位并混浊的晶状体行抽吸术,或ECCE Pc-IOL植入术,必要时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观察分析术中术后情况,并复习相关献。结果:本组10例16眼中11眼人工晶状体成功植入晶状体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正位或基本正位,未发生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5眼在截囊、撕囊或调整人工晶状体位置时,发生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其中4眼采用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但都不能达到正常标准(1.0)。结论:(1)本手术难度大风险多,术前须根据晶状体脱位程度及位置选择好术式,术中操作要格外小心,掌握手术要点,避免或减少玻璃体脱出等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2)轻、中度脱位患可选用晶状体抽吸术或ECCE或超声乳化 Pc-IOL植入术,半脱位以上宜采用圈匙取出术及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全脱位需根据脱位的部位酌情处理。(3)囊袋张力环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例(15眼)合并晶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术中连续环行撕囊后植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进行超声乳化吸出,囊袋内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对晶状体半脱位范围>1/2圆周者,将囊袋张力环用缝线固定在悬韧带离断一侧巩膜壁上。结果术中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3眼,植入睫状沟2眼;所有植入的人工晶状体基本处于正位。结论在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它有利于保持囊袋的完整,便于手术操作,防止人工晶状体的偏位,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张晓丹  方健  吕红  刘芳 《国际眼科杂志》2014,14(10):1866-1867
目的:回顾性评价晶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用于外伤性晶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疗效。
  方法:对31例31眼因钝挫伤导致晶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患者分别行晶状体摘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小梁切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术后1wk;1,3mo术眼眼压、视力。
  结果:患者31眼全部成功摘除晶状体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其中联合小梁切除术6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9眼,后房缝线固定晶状体15眼。一期植入16眼,二期植入8眼。术后31眼眼压全部控制正常。有23眼术后矫正视力0.3以上。
  结论:晶状体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晶状体脱位合并继发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段,但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人工晶状体植入类型及联合小梁切除术,以控制眼压,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10.
项鹂  刘谊  张军军 《眼科研究》2008,26(2):160-160
囊袋张力环常用于晶状体半脱位需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可减少玻璃体流失、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中心、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现将我院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2年半发生人工晶状体及囊袋张力环脱位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蕾  王骞  朱俊英  肖燕  屈林  谢可 《眼科新进展》2018,(12):1165-1168
目的 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白内障合并晶状体不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白内障伴晶状体不全脱位33例(41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其中A组行囊袋张力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共14例17眼;B组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单襻缝线固定术,共19例(24眼)。对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及IOL稳定性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66±0.15;1眼(5.9%)发生低眼压;5眼(29.4%)发生高眼压;8眼(47.1%)发生人工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复合体脱位;12眼(70.6%)发生后发性白内障。B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为0.72±0.14;8眼(33.3%)发生低眼压;1眼(4.2%)发生高眼压;18眼(75.0%)发生后发性白内障。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0,P=0.257);术后低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7,P=0.036);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7,P=0.024)。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达到相似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晶状体不全脱位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治疗晶状体不全脱位的可行性。方法对32例(51眼)年龄为20~58岁的晶状体不全脱位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情况,随访时间10~24月。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人工晶状体固定良好,无移位,视轴区透明,视力提高迅速且较稳定,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囊袋内缝线固定法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可有效保持视轴清晰,恢复眼部正常解剖结构,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拉钩联合Cionni改良张力环(Cionni-modified capsular tension ring,MCTR)在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患者16例(16眼),脱位范围在90°~ 120°7眼、>120°~180°5眼、>180°~ 270°4眼,其中合并虹膜根部离断3眼、express植入1眼、青光眼瓣膜阀植入1眼.根据前房玻璃体情况,行曲安奈德染色后经前房或睫状体平坦部行玻璃体切割术,连续环形撕囊后使用2~4个囊袋拉钩钩住撕囊边缘,稳定晶状体囊袋并使其居中,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MCTR植入及巩膜层间缝合固定,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前囊口、IOL位置、眼压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白内障吸出、MCTR及IOL植入;其中植入双钩MCTR 7眼,单钩9眼.术后视力>0.5者9眼,>0.3 ~0.5者4眼,>0.1 ~0.3者2眼,≤0.1者1眼,术后术眼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503,P=0.000).Pantacam眼前段分析系统获得Scheimpflug图像分析IOL居中性好,无MCTR及IOL移位等并发症发生.术中术后并发症有皮质残留、房水后部返流综合征、前囊撕裂、前囊口收缩、后囊膜混浊等.结论 有效前房或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前段玻璃体切割、囊袋拉钩联合Cionni张力环植入是伴有前房玻璃体脱出的外伤性晶状体不全脱位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假性剥脱综合征(PEX)常并发白内障,多伴有进展性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术中及术后易出现悬韧带相关并发症,白内障手术如何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相关研究报道很少. 目的 分析伴有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PEX性白内障(PEXC)患者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疗效,探讨其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EXC手术的21例23眼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伴有晶状体悬韧带异常,根据悬韧带异常的程度分为晶状体震颤和不全脱位2种类型,其中晶状体震颤18眼,晶状体不全脱位5眼.按照Emery核硬度分级法分为Ⅱ级核4眼,Ⅲ级核9眼,Ⅳ级核7眼,Ⅴ级核3眼;晶状体震颤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标准囊袋张力环(CTR)或改良CTR(MCTR)及IOL植入术或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CTR及IOL植入术;Ⅱ级或Ⅲ级核伴晶状体不全脱位者行超声乳化联合MCTR及IOL植入术;Ⅳ级或Ⅴ级核伴晶状体不全脱位者行白内障囊内圈套摘出、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缝线固定术.对患者共随访3个月,分析手术时机对疗效的影响及术眼术后视力、眼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前囊口、IOL位置变化. 结果 晶状体震颤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其中植入CTR者10眼,MCTR者3眼,囊外摘出联合CTR及IOL植入术4眼,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缝线固定术1眼.晶状体不全脱位行超声乳化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缝线固定术1眼,白内障囊内圈套摘出、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IOL巩膜缝线固定术4眼.术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0.5者4眼,>0.3 ~≤0.5者6眼,>0.1~≤0.3者8眼,≤0.1者5眼,与术前BCV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9,P<0.01);术眼术前平均眼压为(16.82-±2.25)mmHg(1 mmHg=0.133 kPa),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为(16.12±2.67)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8,P>0.05);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为瞳孔不易扩大、角膜水肿、晶状体皮质残留和后囊膜混浊. 结论 伴有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PEXC手术复杂、并发症多,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均应依据悬韧带异常程度、核硬度和晶状体是否脱位,术前应认真行自然瞳孔下及扩瞳后检查以确定治疗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incidence of secondary cataract in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using a capsular tension ring in case of zonular dehiscence. METHODS: Phacoemulsification using a double capsular tension ring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as done in 65 eyes with cataract and severe zonular weakness. One year after surgery capsular opacities and fibrosis were detected in a double-blind examination.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 control group of 36 eyes that did not have a capsular tension ring but had similar surgery. RESULTS: In the group with the capsular tension ring and implantation 7.7% of patients had moderate or severe 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tion, compared with 36.1%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S: Capsular tension rings may influence the formation of capsule opacification.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囊袋张力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对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进行囊袋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经巩膜睫状体光凝及内窥镜下睫状突光凝术、小梁切除术等的可行性。方法对8例(8眼)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晶状体半脱位,行超声乳化吸出、囊袋张力环囊袋内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经巩膜睫状体二极管激光光凝及内窥镜下睫状突二极管激光光凝术、非穿通小梁切除术、虹膜根部离断复位术。结果术后对8例随访1~6月,囊袋张力环和人工晶状体位置正,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0.1~0.8之间,眼压均在17 mmHg(1 mmHg=0.133 kPa)以下。结论囊袋张力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辅助工具,它有提高手术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及减少并发症的优点,同时它可以联合其它手术一次治疗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半脱位、玻璃体浑浊、继发性青光眼及虹膜根部断离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取17例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有7只眼发生脉络膜脱离,5只眼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前房成形术,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前房成形术,1只眼行脉络膜上腔放液+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部玻璃体切割术+前房成形术.有9只眼发生恶性青光眼,1例行抽玻璃体水囊联合前房成形术,3例行前部玻璃体切除及后囊切开联合小梁切除及丝裂霉素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1例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中发生脉络膜脱离及脉络膜上腔出血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放液,2只眼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1例行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前房成形术,术后前房仍浅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后囊膜切开及房角分离术,1例为视网膜脱离术后硅油存留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及前房成形术.结果 术后前房恢复时间脉络膜脱离组行脉络膜上腔放液及前房成形术平均为5.6d,恶性青光眼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及后囊切开组前房恢复时间最短,平均为1.1d.结论 恶性青光眼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及后囊切开治疗有效快速.  相似文献   

18.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7-11/2011-11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白内障患者102例102眼,距离玻璃体手术时间3~9(平均6.1)mo,采用玻璃体腔灌注,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房注入黏弹剂,行硅油置换,然后人工晶状体植入,环形后囊切开,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等。 结果:术后 4wk,102例102眼中,97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5眼术后视力无改善;后囊破裂2例,无晶状体核坠入玻璃体,无脉络膜脱离。 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硅油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囊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后并发性白内障,可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同时避免二次手术所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囊袋张力环植入下的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晶状体半脱位患者26例(28眼)。做透明角膜切口,连续环撕前囊,水分离后,将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囊袋内,使囊袋稳定居中,以行晶状体乳化抽吸,然后囊袋内置人人工晶状体。结果 26例(28眼)全部成功行超声乳化手术并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随访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23只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3只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倾斜但无明显偏中心,2只眼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中心。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囊袋内张力环植入可稳定晶状体囊袋,保证超声乳化手术及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顺利进行,并可维持人工晶状体的长期稳定性,该手术方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