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系统评价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参考。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在线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已发表的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7年10月。提取数据并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评价质量后,使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要求治疗组接受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最终19篇文献,共计1 776名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A、IV-C、LN、PCIII、ALT、AST、TBIL水平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A[SMD=-1.72,95%CI(-2.26,-1.17),P=0.000 01];IV-C[SMD=-1.10,95%CI(-1.66,-0.54),P=0.000 10];LN[SMD=-1.18,95%CI(-1.64,-0.73),P=0.000 01];PCIII[SMD=-1.52,95%CI(-1.97,-1.07),P=0.000 01];ALT[SMD=-0.48,95%CI(-0.68,-0.28),P=0.000 01];AST[SMD=-1.19,95%CI(-2.08,-0.29),P=0.010 00];TBIL[SMD=-0.98,95%CI(-1.38,-0.58),P=0.000 01];血清HBV DNA、HBe Ag转阴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HBV DNA转阴率[RR=1.21,95%CI(0.97,1.50),P=0.09];HBe Ag转阴率[RR=1.05,95%CI(0.82,1.34),P=0.70]。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5,95%CI(1.15,1.36),P=0.000 01]。与单用阿德福韦酯相比,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提高临床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膈下逐瘀汤加减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数据库,纳入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相关临床试验数据。检索时限为自建库开始至2018年3月10日。分析由2名独立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和质量评价后,提取数据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纳入研究对象1151例,其中试验组579例,对照组572例。结果显示:膈下逐瘀汤联合核苷类药物可降低总胆红素指标TBIL[MD=-10.85(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95%CI:-14.67,-7.03),P0.000 01]、有效改善肝功能ALT[MD=-29.19(95%CI:-37.50,-20.87),P0.000 01]、AST[MD=-28.72(95%CI:-40.47,-16.97),P0.000 01],降低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水平[MD=-57.39(95%CI:-80.80,-33.99),P0.000 01]、层粘连蛋白(LN)水平[MD=-17.18(95%CI:-19.93,-14.43),P0.000 01]、Ⅳ型胶原蛋白(Ⅳ-C)水平[MD=-16.73(95%CI:-18.81,-14.66),P0.000 01]、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MD=-22.60(95%CI:-25.26,-19.94),P0.000 01],减少Child-Pugh分级评分[MD=-1.33(95%CI:-1.62,-1.05),P0.000 01],且均优于单纯核苷类药物治疗(P0.000 01)。结论:膈下逐瘀汤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优于单用核苷类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系统评价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the 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纳入建库以来至2018年9月发表的血府逐瘀汤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降低患者血清透明质酸[SMD=-0.56,95%CI(-0.72,-0.39),Z=6.61,P0.000,01]、层黏连蛋白[SMD=-0.67,95%CI(-0.85,-0.49),Z=7.18,P0.000,01]、Ⅲ型前胶原[SMD=-0.99,95%CI(-1.51,-0.47),Z=3.74,P=0.000,02]、门静脉血流量[SMD=-0.92,95%CI(-1.35,-0.49),Z=4.20,P 0.000,01]和加快门静脉血流速度[SMD=-0.95,95%C I(-0.56,-1.33),Z=4.86,P 0.000,01]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显示,在使用干扰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系统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8年至2013年9月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Embase、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试验,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8项研究2 536例患者,使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芪苈强心胶囊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1)降低NTpro-BNP及BNP:治疗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SMD=-1.57,95%CI(-1.79,-1.34),P0.000 01],治疗组BNP低于对照组[SMD=-0.60,95%CI(-0.77,-0.43),P0.000 01];2)治疗组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效果好于对照组[OR=3.48.95%CI(2.66,4.55),P0.000 01];3)治疗组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远于对照组[SMD=1.03,95%CI(0.91,1.16),P0.000 01];4)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SMD=1.06,95%CI(0.96,1.16),P0.000 01];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OR=0.23.95%CI(0.11,0.47),P0.00001]。结论:根据目前研究结果,芪苈强心胶囊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彭德明 《天津中医药》2019,36(3):258-263
[目的]系统性评价和探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烧伤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SpringerLink数据,各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为从建库至2018年4月,查找并纳入有关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烧伤脓毒症患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Cochrane风险偏倚评价工具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9篇,其中治疗组共计308例患者在抗烧伤休克、液体复苏、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301例患者仅给予与治疗组相同常规治疗方案。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1.70,95%CI(-3.65,-0.26),P=0.09];治疗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SMD=-2.94,95%CI(-4.54,-1.33),P=0.000 3];白细胞介素(IL)-6水平明显降低[SMD=-3.52,95%CI(-4.72,-2.33),P0.000 01];脂多糖(LPS)水平明显降低[SMD=-1.00,95%CI(-1.68,-0.316),P=0.004];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明显降低[SMD=-1.71,95%CI(-2.55,-0.86),P0.000 01];IL-10水平明显降低[SMD=-0.56,95%CI(-1.11,-0.02),P=0.04];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延长[SMD=1.54,95%CI(0.52,2.56),P=0.003];活化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APTT)延长[MD=4.88,95%CI(3.29,6.46),P0.000 01];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明显降低[MD=-1.50,95%CI(-1.72,-1.28),P0.000 01];D二聚体(DD)水平明显降低[MD=-146.16,95%CI(-171.40,-120.92),P0.000 01];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烧伤脓毒症患者可明显改善CRP、IL-6、IL-10、LPS以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同时可以明显改善PT、APTT、FIB、D-D等凝血指标,减轻烧伤后脓毒症全身炎性反应的同时改善血液高凝状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提供依据。方法:检索自建库至2019年1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关于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HE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制定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Rev 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120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较高[OR=3. 40,95%CI(2. 51,4. 59),P 0. 00001];清醒时间较对照组减少[SMD=-2. 89,95%CI(-4. 32,-1. 47),P 0. 0001];数字连接试验(NCT)时间较对照组减少[SMD=-1. 80,95%CI(-2. 87,-0. 73),P=0. 0009];血氨水平低于对照组[SMD=-2. 34,95%CI(-3. 39,-1. 29),P 0. 0001];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SMD=-1. 09,95%CI(-1. 41,0. 77),P 0. 00001];总胆红素(TBIL)[SMD=-0. 93,95%CI(-1. 29,-0. 58),P 0. 0000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MD=-1. 11,95%CI(-1. 83,-0. 38),P=0. 003]。结论:现有临床结果初步表明,大黄煎剂保留灌肠治疗HE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价值。但纳入文献质量较低,疗效评判标准不一致,降低了研究数据的可信度,由此期待更高质量的RCTs来验证以及统一的疗效评判标准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检索式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全面收集关于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依据Cochrane协作网进行质量评价、资料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9项RCT,1319例患者。大部分纳入文献研究方法学质量较差,且存在较大的偏倚风险。结论:六味五灵片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对比单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优势。联合用药能够降低血清肝纤维化四项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层粘连蛋白(laminin,LN),IV型胶原(type IV collagen,IV-c),III型前胶原蛋白(procollagen type III,PCIII)水平;在改善肝功能方面,联合用药能够降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r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在降低门脉高压方面,联合用药能够降低门静脉内径;在临床治疗有效率方面,联合用药的有效率大于单独用药组。但在降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球蛋白(serum globulin,GLB),乙型肝炎DNA病毒载量(HBV DNA)含量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由于纳入的试验部分质量较低,故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以期做出更为严谨的系统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鳖甲煎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VIP,纳入符合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鳖甲煎丸在改善透明质酸[MD=71.13,95%CI(25.06,117.20),P=0.002]、层黏蛋白[MD=33.02,95%CI(17.32,48.72),P0.000 1]、Ⅲ型胶原[MD=66.36,95%CI(32.36,100.36),P=0.000 1]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在改善Ⅳ型胶原[MD=12.18,95%CI(-18.07,42.44),P=0.43]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现有证据显示,鳖甲煎丸治疗CHB肝纤维化具有一定的疗效。但结论还需更多高质量文献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查找使用了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月。由2名研究员严格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完成资料提取与录入,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病例总数82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在治疗RA的总有效率上高于单纯使用西药[RR=1.20,95%CI(1.13, 1.27),P0.000 01],且在改善RA患者关节肿胀数[SMD=-1.03,95%CI(-1.51,-0.54),P0.000 1]、压痛数[SMD=-1.36,95%CI(-1.92,-0.79),P0.000 01]、晨僵时间[SWD=-1.07,95%CI(-1.44,-0.70),P0.000 01]及ESR[SMD=-0.73,95%CI(-1.02,-0.44),P0.000 01]、CRP[SMD=-0.72,95%CI(-0.98,-0.45),P0.000 01]、RF[SMD=-0.99,95%CI(-1.70,-0.29),P0.000 01]水平方面均具有优势,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疗效上要优于单纯使用西药,同时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仍有待于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以中西医结合作为干预措施治疗NPDR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文献检索年限自2010年1月~2019年7月。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Stata15.1软件对临床总有效率、空腹血糖水平(FBG)、视力变化、血液流变学变化作为主要的结局指标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1250例患者。合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NPDR能够提高临床疗效[OR=1.29,95%CI(1.09,1.51),P=0.003,I~2=0%,Z=2.96];降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SMD=-1.23,95%CI(-2.25,-0.21),P=0.000,I~2=91.1%,Z=2.36];改善患者视力[SMD=0.54,95%CI(0.32,0.75),P=0.000,I~2=28.7%,Z=4.7];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SMD=-0.48,95%CI(-0.68,-0.26),P=0.000,I~2=0%,Z=4.84]、[全血黏度中切SMD=-0.46,95%CI(-0.79,-0.13),P=0.006,I~2=46.4%,Z=2.77]、[全血黏度高切SMD=-1.36,95%CI(-2.31,-0.41),P=0.000,I~2=93.7%,Z=2.8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NPDR的疗效明显,可延缓NPDR患者的各项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丁香苦苷不同给药途径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并比较丁香苦苷单体两种给药途径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考察丁香苦苷单体口服后的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和灌胃给予丁香苦苷水溶液,采集血样,固相萃取小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3P9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静脉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α为2.41min,T1/2β为15.38min。灌胃给药后丁香苦苷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Cmax为17.91min,T1/2(α)为9.642min,T1/2(β)31.748min。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9%。结论:丁香苦苷单体经口服和静脉两种给药途径给药后,吸收和消除均较快。  相似文献   

14.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5.
羌蓝汤解热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兔iv内毒素后,在体温升高的同时血浆cAMP含量与血清IL1、IL6水平显著升高。家兔ig20g/kg羌蓝汤可以抑制内毒素的致热作用,在解热的同时也抑制血浆cAMP含量以及血清IL1、IL6活性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时,主要有效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的变化规律,以探讨传统药对黄芩配伍黄连对有效成分煎出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常用方剂黄芩与黄连的配伍比例,选择按1:0、1:1、1:2、1:3、2:1、2:3、3:1、3:2、0:1等9个比例分别配伍,水煎煮回流法提取,经分离精制,制得各供试品,在优化的RP-HPLC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色谱指纹图谱,考察主要成分黄芩苷、小檗碱的相对峰面积变化与配伍比例的关系。结果:黄芩与黄连按不同比例配伍后主要成分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各有不同的影响,黄芩苷溶出率与黄芩比例成非线性关系,盐酸小檗碱溶出率与黄连比例亦成非线性关系,黄芩的最佳配伍比例是3:1,黄连的最佳配伍比例是1:3。结论:按不同比例配伍黄芩、黄连合煎过程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溶出率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字化色谱指纹谱技术设计中药复方专利技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学的精髓,但目前专利法的设置以及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格式不利于中药复方的技术保护。数字化色谱指纹谱将色谱峰的定位和峰面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一个组合物的内在总体情况,亦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复杂中药复方产品的化学组成特征。作者认为,数字化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不仅能准确反映中药复方的整体质量状况,也可用于中药复方专利中技术特征的描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对亚健康状态改善的临床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亚健康状态的方法。方法:将120例心理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和心理行为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按摩调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为76.67%,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对疲劳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和注意力不集中、肌肉酸痛、焦虑5项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按摩可以有效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20.
不同剂型去甲斑蝥素肝脏注射急性毒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昌全  郑晓梅  李柏 《中成药》2000,22(10):715-717
目的:比较去甲斑蝥素缓释注射课题与普通注射液肝脏注射的急性毒性、为缓释剂型的临床肝脏注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小鼠及18只大鼠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肝脏注射等量去甲斑蝥素缓释溶液,普通水剂及药物缓释辅料泊洛沙姆407溶液,观察小鼠行为状态、生存情况及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注射去甲斑螯素缓释溶液组小鼠死亡率低于普通水溶液组;泊洛沙姆407小鼠肝脏注射的LD50〉625mg/kg,缓释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