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对某电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控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综合分析法、检查表法等方法对该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确定其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已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生产工艺流程中最终检查抗氧化工序的乙酸短时间接触浓度STEL高达2025.6mg/m^3,超过国家标准限值(20mg/m^3)101.28倍,整改后复检测STEL结果未超标(〈8.0mg/m^3)。其他各检测点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产生的职业危害因素是可防可控的,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识别、评价某电子铝箔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现行的职业卫生相关标准,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查表和职业健康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项目工作场所噪声存在超标现象,锯切与铣面、压延车间噪声合格率33.3%、42.9%;其他职业危害因素均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结论该项目在噪声防护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采取本评价提出的建议,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情况会得到改善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某玻璃纤维厂存在的职业危害,我们对该厂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完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分析法和检验检测法等方法,对其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该厂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其他粉尘、矽尘、石灰石粉尘、玻璃棉粉尘)、SO2、NO2、CO、CO2、高温、噪声等,现场监测粉尘和化学毒物监测点的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噪声监测合格率为75.00%,高温监测合格率为66.67%,电测听检查合格率为89.50%。结论某玻璃纤维厂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工人劳动强度不大,噪声及高温岗位监测存在超标情况,现场工作人员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合格,可以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现场验收。  相似文献   

4.
刘勇  赵梁  孙凯峰 《职业与健康》2010,26(7):806-807
目的通过对某电子装配生产厂房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检查表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二甲苯的短时间接触浓度及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溶剂汽油的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部分岗位超标原因,可能是设计风量不足或废气吸附装置未定期清理或更换,阻力过大造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某企业电子加速器辐照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防护标准、方法与规范进行评价。结果 该电子加速器辐照建设项目的屏蔽防护和安全设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 该辐照项目运行时,放射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某电子连接器生产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依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等标准,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铅烟、二氧化锡、异丙醇、苯、甲苯、二甲苯、正己烷、丙烯腈、苯乙烯、噪声等。经检测,噪声为78.4~83.8 dB(A),甲苯、异丙醇、正己烷、铅烟浓度分别为≤3.5、≤26.2、≤44.6、≤0.012 mg/m3,其他有毒物质均未检出。结论该项目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企业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线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法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微粉车间叶腊石尘监测样品20个,结果为1.2~12.0 mg/m3,6个样品超标。经整改后该岗位重新监测粉尘浓度为1.0~1.9 mg/m3,均合格。石灰石尘、萤石混合粉尘、玻璃纤维尘,其他粉尘、苯、甲苯、二氧化硫浓度均合格,其他各工种工作日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短时间接触浓度、最高浓度、生产性噪声强度、高温工频电场和电离辐射强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在确保各类防护设施有效运行、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全面落实控制职业病危害补救措施的前提下,该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某电厂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方法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确定作业场所中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检测。结果工作场所中粉尘、SO2、HCl、CO、H4N2、H2S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为92.86%。结论该项目对粉尘、噪声、化学性有毒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工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某电子公司冰箱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检测,综合分析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如粉尘、噪声等的危害程度。结果检测4个粉尘作业点,合格率100%;检测19个噪声作业点,合格率94.7%。检测铜烟、锰及其化合物、苯及其化合物、异氰酸酯均未超过国家标准。结论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0.
侯志斌  汤冬梅  张颖 《职业与健康》2010,26(9):1051-1051,1063
目的评价某化工厂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和检测检验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结果建设项目的建设地点、总体布局、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卫生工程技术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措施、辅助卫生用室设置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结论该项目已具备职业卫生竣工验收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李戬  孙庆云 《职业与健康》2009,25(8):865-866
本项目为某涂料厂搬迁技术改造项目。该厂始建于1951年,是一个综合性油漆厂。考虑企业生产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及影响,为适应城市建设规划的要求,企业决定实施搬迁改造。本项目于2003年开始实施,并于2006年9月开始试生产,设计年产涂料12000t,劳动定员230人。我院受企业委托,对该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通过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存在环节,经过现场调查、现场检测、职业健康调查,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补充措施,给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评价结论^[1]。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验检测法、职业健康检查法和检查表法识别和分析某光学设备建设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相应的防护措施效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检测基本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其生产工艺、设备布局合理,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切实可行,防护效果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漆雁  武彦涛 《职业与健康》2011,27(3):327-329
目的识别、评价和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通过对某烧结炼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及检测的情况,结合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及规范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毒物(包括CO、CO2、SO2、NOx、铅烟、氟化物、砷及化合物等)、粉尘、噪声及高温与热辐射等。结论该建设项目自动化程度较高,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齐全,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年产780万张覆铜箔基板和162万km黏合片扩建项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检查表法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扩建工程为轻微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较好,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分析某微生物站建设项目存在的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和检测检验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本建设项目的选址、总平面布置、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个人防护用品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盐酸、氢氧化钠、锰、臭氧及噪声、高温、紫外线。经现场检测,调浆车间投料岗位淀粉粉尘浓度、拖车驾驶岗位噪声强度、发酵车间高温作业场所综合温度指数(WBGT)和噪声强度均超过国家卫生限值。结论该项目为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按照分析评价意见以及防护对策补充改进建议整改后,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某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进行效果评价,为预防职业病危害提供措施。方法职业卫生学调查及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砂轮磨尘合格率为100%;其他粉尘合格率为94%;三氯乙烯(TCE)合格率为79.6%;车间空气中的硫酸、氢氧化钠、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异丙醇的合格率为100%。结论该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部分未达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需要进一步整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国家相应的职业病标准规范,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检查表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氯气等。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某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为企业职业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评价单元(粉碎车间和回收车间),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着粉尘、噪声、高温、以及硝酸(二氧化氮)、氨、盐酸、氰化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废PCB线投料工位的噪声强度超标,其余工位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结论该企业存职业病防治工作上,措施得力,防尘、毒和防噪声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个别噪声作业岗位仍有超标,尚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某扫描仪生产线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和评价表法等方法对该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异丙醇、丙酮、二氧化锡、铜烟、紫外线、激光、噪声和电磁辐射。检测结果表明,除马达平衡岗位噪声〔89 dB(A)〕超标外,其他岗位噪声和各毒物工作场所浓度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紫外线强度在关门状态时(正常情况下门处于关闭状态)强度远低于国家标准,说明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是有效的。电磁辐射、激光的检测结果远低于国家标准。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但需加强对噪声、有机溶剂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识别、评价、控制某氧化铝厂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为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采用现场调查、现场检测、定量分级等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的选址与总体布置、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辅助用室等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该项目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辐射热、工频电场、电离辐射等;粉尘检测点TWA、STEL合格率分别为87.2%和82.1%;噪声检测点合格率为83.3%;毒物均符合标准。结论该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