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国际中药失效专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扬  李海燕  肖宇锋 《中草药》2015,46(22):3441-3446
利用Orbit专利数据库对国际中药失效专利进行检索,采用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从申请国家,专利申请量,失效专利类型、数量和所占比例,机构排名,机构综合比较等几个方面对中药失效专利进行分析。中国中药失效专利数量最多,韩国的中药专利失效率最低,日本中药专利未被授权占比最高。中国企业集中申请集中失效,专利的维持期限较短,而国外企业专利失效数量分布则比较均匀。科研机构的中药相关专利申请质量较高。我国中药专利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存在失效专利数量较多,专利质量较低的问题,急需提高我国中药领域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中医院专利管理对于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医院科技研发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并防范专利侵权风险。目前中医院专利管理存在专利申请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衡、专利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还不健全、中医院评价体系中缺乏专利指标、中药行政管理制度限制了专利中药推广等问题。需要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建立有效的专利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制度、完善医院和医务人员评价中的专利指标、激励专利申请和转化、建立防范机制预防专利侵权风险等措施提高专利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药专利申请与保护的相关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提高我国中药行业专利工作水平,增强我国中药专利工作的实力献计献策。方法:对中药复方产品发明专利权利要求书撰写注意事项、经古方制剂和医疗机构制剂在专利申请中的新颖性、专利保护与技术秘密保护结合策略、跨国制药企业的专利策略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我国中药行业专利申请与保护的实力还有待加强,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也需要进一步排除。结论:我国中药行业需要高度重视专利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专利申请与保护的力度,维护我国中药产业的合法权益,让专利制度为我国中药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4.
浅议近十年来我国中药专利申请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近十年来我国中药专利申请的概况,来分析我国中药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现状提出建议,希望我国的中药产业不仅能通过专利保护得到发扬光大,而且能通过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来提高我国的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中药发明专利申请量迅速攀升,但授权率却呈下降趋势。上市中药企业是该领域创新较为活跃的群体,因此该文通过将专利申请及授权情况与企业RD投入情况相结合,分析了它们的专利质量,以期探索提高中药专利质量切实可行的方法。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上市中药企业整体RD投入不足,各企业间差距较大;上市中药企业专利申请意识较好,专利申请数量基本处于合理范围,但部分企业仍存在非正常专利申请现象,专利质量有待提升;此外企业的专利运营能力仍有待提升。针对这种现象,企业应切实提高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水平,提高专利运营能力,自觉杜绝"非正常专利"的产出;专利行政部门则应优化有利于专利质量提升的政策导向,把握正常合理的审查尺度,共同逐步提升中药专利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选择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3个代表性地区,分析2001—2010年其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申请人数量,探讨中国中药专利的发展和分布情况。方法:查询中国知识产权官方网站,获取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2001—2010年每年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权利人分布情况。结果:2001—2010年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中药专利申请总量由多至少的排名是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3地区中药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在2003—2006年逐渐上升并达到高峰,2006—2010年呈现下降趋势;中药专利申请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工矿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工矿企业中药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上升,个人中药专利申请数量呈下滑趋势。结论:建议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工矿企业加大对中医药的研发投入,提升对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促进中药科学成果生产力的转化,加快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孙维傲  袁红梅  丁磊 《中草药》2014,45(10):1496-1501
从无权专利的角度,对中药制造行业2013年4月前公开的44 297件无权专利进行了多个维度的数据分析,包括主要申请人分析、专利法律状态分析、无权专利发生阶段分析、无权专利维持年限分析等,系统呈现了中药专利无权的方式,进而深入探寻无权方式背后的原因,发现主要存在专利发明点发掘不深入、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不高、专利申请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授权后专利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对中药制造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专利文本分析,探讨名老中医中药专利授权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提升我国名老中医中药专利质量提供启示。方法:以2010—2017年名老中医中药专利数据为样本,选用Logistic回归分析我国名老中医中药专利授权的影响因素。结果:独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实施例数量、专利说明书中记载的实验数据及药效对比实验等均对我国名老中医中药专利授权产生影响。对名老中医中药专利申请文本分析得出,中药专利审查标准有所提高,这种提高与名老中医的保护需求及专利管理能力缺失存在矛盾。结论:中药专利审查个案实践应兼顾名老中医这类创新主体的特点,应形成名老中医的中药技术成果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合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州市中药产业专利质量现状和特点,得出现况评价,并对弱势项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全文数据库,导出2001-2010年中药专利申请文献数据,通过soopat在线专利分析系统和药品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导出数据中有意义专利检索结果进行专利分析。结果共得到978项符合检索条件的中药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其中976项为发明,2项为实用新型,拥有专利权的为396项,在审查中的为196项,未获权的专利文献为384项。结论目前广州地区中药专利申请量逐年攀升,但申请人集中于高校等单一科研机构导致专利转化率不理想,以组方为主的中药专利申请造成专利结构不佳、保护力度有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目前复方丹参方专利申请趋势,以期对中药企业的研发和专利申请提出指导意见。方法利用CNABS、CNKI等数据库,检索复方丹参方相关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从专利申请数量、授权率、技术主题等方面对复方丹参方专利申请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方的专利申请量从2000年开始迅速上升,但由于天士力集团的垄断地位,2006年开始申请量降低。2002年至2005年,专利申请主题集中在剂型的改造改进。2009年以后,专利申请主题逐渐转向质量控制。结论中药的研发要以专利为导向,明确中药的物质基础和质量控制,才能有利于我国中药现代化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产权产业金融大数据平台,采用数据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三七产业相关的全球专利申请、产业创新领域、专利资产分布、专利引证网络以及企业分布、人才团队、竞合态势等专利数据分析,发现我国三七产业呈现下列趋势:产业技术热点上看,三七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临床治疗领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产业领域看,三七产业逐渐从传统的中医药领域逐渐扩展到食品、化妆、饮料、茶等日用消费品领域;从专利质量看,我国三七相关专利平均维持年限低于全球水平,专利价值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近年来我国三七相关专利的申请质量正逐步提升。通过透视分析我国三七产业的技术、资本和人才等现状问题,总结展望我国三七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认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三七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保护为三七产业健康发展持续的保驾护航。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促进三七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建议:立足现实需求,完善三七标准体系;持续强化科技支撑;扩大多方合作,建设高水平的三七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引导长期资本持续稳定投入,助力三七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2.
郭伟  包逸萍 《中草药》2017,48(24):5293-5300
通过分析全球中药提取物专利数据,揭示中药提取物研究的发展情况和创新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基于Innography平台,对中药提取物全球专利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从专利权人分布、地区分布、技术热点主题,专利强度以及专利侵权风险等角度进行深入解读,并以红豆杉为例进行了专利文本聚类分析。全球中药提取物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美国企业综合实力最强,高价值专利量最多,在红豆杉提取物技术中处于优势地位。近年来美国专利诉讼量有所下降,大部分诉讼原告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文本聚类结果显示红豆杉提取物涉及了化学合成技术。近几年我国中药提取物专利申请量飞速增长,但申请人分布比较分散,高质量专利的申请量明显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国内企业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挖掘中药新的有效成分和提取新工艺,从根本上提高中药提取物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黄芩专利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彦峰  扆铁梅  刘海波 《中草药》2019,50(20):5117-5124
黄芩是常用清热燥湿类大宗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基于中药自身的特点制定检索策略,使用Innography专利数据库检索全球黄芩专利数据,在世界范围检索到黄芩相关专利23 426件,运用统计学和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发展趋势、全球专利布局、研发热点、核心专利等方面对黄芩的技术竞争态势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黄芩研发正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黄芩方剂、保健品和茶饮是研发热点。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是全球黄芩最主要的技术来源地和专利布局地。国内黄芩产业以华东、京津和四川等地区特色较为突出。从发展的趋势看,未来黄芩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杨媛 《中草药》2021,52(23):7401-7406
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是为了提高中药质量控制水平而提出的概念。讨论中药Q-Marker相关知识产权的优势、中药Q-Marker适宜申请的专利类型。检索了近20年中药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专利文献,对申请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以三金制剂相关检测专利为例,探讨中药Q-Marker如何进行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中药Q-Marker相关技术应积极申请专利保护,将有利于提升中药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雍海英  高山行 《中草药》2005,36(6):801-804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我国1998-2003年授予中药专利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中药专利授权的数量,中药复方与有效成分专利数量、中药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数量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明显多于中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中药复方专利大大超过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与中药职务专利比较中药非职务专利占绝对优势。而在授予中药专利中,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中药职务专利的比例,恰恰正是衡量中药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指标。这一差异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中药专利创造性较低的现状。在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认定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专利法应尽快确定并完善中药专利创造性标准,加大力度鼓励企业与个人在技术上提高中药的创造性,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李慧 《中草药》2015,46(6):938-942
在中药备受推崇的今天,跨国医药公司通过实施专利战略,获取了巨额市场利润,而中国中药企业却存在专利保护意识不强、专利挖掘的规划与管理不够科学、专利布局不够系统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围绕专利挖掘领域的拓展、发明构思的收集整合机制、专利布局类型的协同应用展开研究,以促进专利战略在中药产业现代化进程中得到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7.
张文凤  马俊红  于慧娴  袁红梅 《中草药》2021,52(16):5098-5105
具有稳健性的技术轨迹可以作为研究技术发展和确定最新技术的工具,精准绘制技术发展轨迹有助于推动我国中药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以1987—2018年中国中药行业发明授权专利为数据源,基于专利分析提出一种新的中药产业技术轨迹测绘方法。首先,应用突变级数法将我国中药产业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其次,构建专利引文网络并应用核心-边缘模型识别各阶段中药行业的核心专利和边缘专利;然后,以核心专利为数据源,采用关键路径算法搜索中药核心关键路径;最后,利用核心专利和边缘专利扩充核心关键路径,进而绘制我国中药产业关键技术发展轨迹。研究结果展示了中药产业的5条关键技术轨迹,实现了中药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的饮片质量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敏  陆兔林  毛春琴  王巧晗  苏联麟  张季 《中草药》2017,48(9):1699-1708
饮片是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汤剂、中成药的原料药,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了三大中药产品的质量。作为"中药材-饮片-中成药"产业链的中间环节,饮片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近几十年来,中药质量控制一直以药材为主,饮片的质量控制虽逐渐被行业内重视,但仍不能体现其本身特性,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合理性,严重影响了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刘昌孝院士于2016年首次提出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质量控制新概念,在行业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对目前大中药产业质量标准的现状进行综述与分析,将"中药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思路与饮片本身特点相结合,形成具有饮片特色的"饮片质量标志物"质量控制新思路,旨在引发饮片领域内专家同行的思考与共鸣,推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方法的发展与完善,保证中药产品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梁凯桐  魏裕涛  刘子志 《中草药》2020,51(17):4598-4604
以国际专利分类号A61P为基础,从发明专利视角对我国中药治疗适应证分布情况进行动态及静态分析,并将申请量、有效量最多的10组A61P小组名单与我国高死亡率疾病名单进行比较,以分析验证我国中药发明专利重点是否在高死亡率疾病上这一观点,并为中药治疗高死亡率疾病的研发方向与战略提出建议。我国中药研发重点基本关注在高死亡率疾病上,但治疗恶性肿瘤与精神障碍的除外;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是优势方向。为此,在中药国际化标准化背景下,我国需加强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精神障碍等病种方向的投入,发挥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所具有的数量与质量优势,积极对外进行专利布局,同时重视技术评估在高质量高价值中药专利培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