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对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红外光谱进行比较分析,建立鉴别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方法。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光谱技术,以京尼平苷为参照,比较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红外图谱,揭示其变化规律。结果:以对照品比对法指认归属了栀子不同炒制饮片的特征指纹峰;生栀子、焦栀子、栀子炭的一维图谱峰形相似;在二阶导数图谱中生栀子特征峰在1 228 cm-1处,焦栀子特征峰在1 235 cm-1处,而栀子炭特征峰在1 241 cm-1处;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的1 300~1 800 cm-1波段,生栀子的最强自动峰为1 636 cm-1,焦栀子的最强自动峰为1 640 cm-1,栀子炭的最强自动峰为1 740 cm-1。结论: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光谱技术可用于鉴别栀子不同炒制饮片。  相似文献   

2.
忍冬不同种质花蕾红外光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鉴定山东产忍冬不同种质花蕾.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对不同种质忍冬花蕾进行分析鉴定.结果:一维图谱上不同种质间相似度较大,均有3371 cm-1处的O-H伸缩振动峰,2924,2853 cm-1处的-CH2处的伸缩振动峰,1735 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1637 cm-1处的烯醚双键伸缩振动峰,1051cm-1处的C-O伸缩振动峰,说明其主体成分相似;二阶导数红外图谱上,不同种质间在1 800~1 300 cm-1处差异明显;二维相关光谱中,不同种质间其峰强、峰形、峰位等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技术可以鉴别不同种质来源的金银花药材.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碱蓬和盐地碱蓬进行红外光谱鉴定。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结果:二者的一维谱图比较相似,但一些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具有一定的差异,碱蓬1646 cm-1处的相对峰强度高于1061 cm-1处的吸收峰,而盐地碱蓬正好相反;二阶导数谱图在1500 cm-11300 cm-1、1110 cm-11300 cm-1、1110 cm-1700 cm-1区间内部分峰形、峰强和二维相关谱中自动峰的峰数均有明显区别。结论: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碱蓬和盐地碱蓬。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并借助于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FTIR)对蒙药草乌叶原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依次采用乙醚,乙醇和水提取)进行分析与评价,发现在草乌叶原药材中具有明显的多糖类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767 cm-1),乙醚和乙醇提取物的红外光谱较相似,有较强的羰基吸收峰(1 715 cm-1)和饱和烷基的特征吸收峰(2 921,2 851 cm-1),水提物中含有一定量的脂肪酸(酯)类化合物.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可为中药材的整体成分分析提供大量信息,有助于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有效部位的定性宏观追踪及不同提取工艺的鉴别.  相似文献   

5.
不同产地与不同采收期垂盆草药材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垂盆草药材的红外光谱特征。方法: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检测各样品(全草粉末压片)的红外光谱,对谱图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湖北省4个产地15份垂盆草药材样品的红外光谱中有部分吸收峰的峰位(波数cm-1)、峰强度(吸光度A)或峰强比均与样品的采收期呈明显相关性。就峰位而言,所有春季样品在(1 625±7)cm-1处的峰位均小于1 623cm-1,秋季样品(8-10月)一般大于1 625cm-1;所有春季样品在(1 057±16)cm-1处的峰位均大于1050cm-1,夏秋季样品均小于1 050cm-1。此外,样品的产地也与红外光谱特征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利用红外光谱特征可基本判断鄂产垂盆草的采收期;红外光谱法用于植物药材产季的研究与判断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鉴别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并结合二阶导数谱对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的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二阶导数进行进一步放大分析。结果:在红外光谱中非熏当归与硫熏当归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均有差异,而通过具有高分辨力的二阶导数光谱对醇提物和水提物进行分析后,区分效果更加明显。红外光谱显示,在醇提物中,硫磺熏蒸后当归吸收峰明显减少,且有新吸收峰出现;水提物中,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在1 000~400 cm-1波长的"指纹区"变化较明显。二阶导数光谱显示,在醇提物中,硫磺熏蒸当归在约3 578,3 541 cm-1吸收峰减弱和消失,约1 400~1 200 cm-1以及800~600 cm-1两者有较明显变化;水提物中,在约3 900~3 850 cm-1以及3 800~3 750 cm-1附近两者有差异。结论: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可以高效、简便、准确地鉴别当归与硫磺熏蒸当归,为当归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红外光谱法对蒙药并头黄芩原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整体成分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红外光谱以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蒙药并头黄芩药材及不同溶剂提取物(依次采用石油醚、乙醇、水提取)的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在并头黄芩原药材中有明显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糖类物质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说明该药材中主要含有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并头黄芩乙醇和水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与原药材比较相似,说明其中所含的主要为黄酮类和多糖类成分。石油醚提取物的红外光谱与其它提取物谱图相比差异性较大,羰基的吸收峰(1736 cm-1)和亚甲基的吸收峰(2917 cm-1和2849 cm-1)比较强,说明其中所含大量的小分子萜类、脂肪酸(酯)等低极性成分。以上这些结果在分辨率较高的二阶导数谱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更为明显。结论:红外光谱技术用于蒙药材及其蒙药不同提取物化学成分的整体变化规律是可行的,且红外光谱法样品制样简单,准确,仪器设备普及性强,可作为蒙药材的整体质量控制和不同提取工艺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拉曼光谱技术的白芍药汤剂的光谱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测定单味白芍饮片汤剂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集7批次白芍饮片、5批次白芍药材、5批次赤芍饮片制备所得汤剂的拉曼光谱,并进行初步谱峰归属,分析白芍饮片汤剂与白芍药材汤剂的拉曼光谱,对比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结果:白芍饮片汤剂拉曼光谱在637,783,847,981,1 091,1 128,1 336,1 458,1 636cm-1处出现9个拉曼信号.白芍药材汤剂拉曼光谱中的783,981,1 128,1 336,1 458 cm-15个拉曼峰同样存在于白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中,633,1 633 cm-1拉曼峰发生微小频移,而716,737,835,916,1 072,1 271,1 600 cm-1等拉曼峰消失.此外白芍饮片汤剂和同属药物赤芍饮片汤剂的拉曼光谱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拉曼光谱可能为白芍药或其他中药汤剂提供一种快速的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长清产3个品系栝楼果皮进行红外光谱研究。 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对长清产3个品系栝楼果皮粉末进行分析。 结果: 三者的一维谱图和和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整体上比较相似,但部分吸收峰的峰形、峰位和峰强具有一定的差异,二维红外相关光谱中自动峰的峰数和峰位,峰强均有明显的区别。 结论: 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3个品系栝楼果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红外光谱法鉴定大黄样品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正伪品大黄进行鉴别研究。结果:在红外图谱直观上可见两者差异性不显著,而利用二维谱图上则显示出较大的差别。在1030~1170cm-1波段范围内正品大黄有两个较强的自动峰,分别在1060和1080cm-1附近,而伪品大黄也只有一个较强的自动峰,异步谱也显示出较大的差别。结论:红外光谱法可迅速、准确的应用于真伪大黄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预测当归四逆汤中单味药白芍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白芍水煎液和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明确成分传递规律;进一步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白芍的Q-marker。结果建立了15批白芍水煎液和15批当归四逆汤指纹图谱,并各指认其中5个色谱峰,分别为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苯甲酰芍药苷;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潜在的2个活性成分、8个核心靶点、13条关键通路,表明白芍主要通过这些成分、靶点、通路发挥作用,初步预测芍药苷、芍药内酯苷为白芍潜在的Q-marker。结论研究分析预测的Q-marker,为白芍质量的全面控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白芍功效关联物质的研究及作用机制的阐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赤芍的指纹图谱,测定其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系统聚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产地与含量的关系,为赤芍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构建21个不同产地赤芍药材指纹图谱,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分类,灰色关联度法处理各指标性成分,计算其相对关联度。结果建立了21个产地赤芍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11个共有峰,指认其中5个(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共有峰,北赤芍相似度均大于0.9,川赤芍相似度均小于0.9,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将其分为二类,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相对关联度(ri)最大的为甘肃陇南,其次为四川甘孜。结论不同产地赤芍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建立指纹图谱,主成分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1个产地赤芍综合评价,为赤芍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鄢贵  龚普阳  张复中  谭庆刍  宋启瑞  沈刚 《中草药》2024,55(11):3805-3815
目的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白芍研究现状并预测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 分别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集中收集白芍研究文献,导入NoteExpress中删除重复文献、不合格文献并统一关键词,再利用Excel、CiteSpace、VOSviewer软件分别对中英文文献的发文量、发文期刊、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国家、文献被引频次、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要求的文献4 046篇,其中中文文献3 334篇,英文文献712篇。白芍研究相关的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中英文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北京中医药大学(76篇)和扬州大学(73篇),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为魏伟(24篇)、Tao Jun(66篇)。开展白芍研究的国家主要以中国为主,刊载量最多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中草药》和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被引频次前10的中英文文献主要为白芍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方向,包括抗炎、抗氧化、抗抑郁、镇痛等方面。结论 白芍研究热点集中在数据挖掘、组方规律以及白芍及其药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方面,尤其在抗氧化、抗炎、神经保护、抗抑郁、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的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可能是未来主要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王化  何丹娆  朱良玉  于志民  张悦 《中草药》2018,49(3):708-7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赤芍提取物中9个活性成分(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苯甲酰芍药苷、苯甲酸、儿茶素、丹皮酚、没食子酸、1,2,3,4,6-O-没食子酰葡萄糖)的方法。方法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0℃。结果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1,2,3,4,6-O-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酸、苯甲酰芍药苷、丹皮酚进样量分别在0.004~1.200、0.010~1.500、0.044~0.660、0.038~1.140、0.042~2.100、0.050~1.250、0.040~0.600、0.042~1.260和0.004~1.080 mg/m L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结论该方法同时测定赤芍中9个活性成分的含量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赤芍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于定荣  麻印莲  顾雪竹  陈畅  程志铭  车勇 《中草药》2014,45(20):2924-2927
目的 优选白芍Paeoniae Radix Alba发酵菌种及发酵工艺条件。方法 以白芍与硫磺熏蒸白芍用乳酸菌和酵母菌进行发酵,以活菌数为指标,综合芍药苷定量测定结果,优选白芍发酵菌种及发酵工艺条件。结果 白芍以酵母菌发酵效果为佳;白芍和硫磺熏蒸白芍最佳发酵工艺均以酵母菌加培养基发酵36 h为佳。结论 白芍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发酵效果优于乳酸菌发酵效果,优选的发酵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为指标,评价不同种质白芍Paeoniae lactiflora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m L/min,检测波长230 nm;绘制40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种质的白芍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从质量传递与溯源,植物亲缘性及化学成分的特有性、有效性及可测性等方面对白芍Q-Marker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推测白芍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儿茶素、没食子酰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没食子酸可作为白芍的Q-Marker。以40批白芍HPLC指纹图谱标定白芍的Q-Marker,相似度在0.892~1.000;聚类分析初...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黄芪-赤芍配伍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Pharmmaper数据库,筛选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结合Genecards数据库挖掘的COPD相关靶点,对黄芪-赤芍药对与COPD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交互处理得到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关键靶点,并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将主要活性成分与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等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利用A549炎症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进行体外细胞实验对结果加以验证。结果 黄芪-赤芍药对中44个有效成分作用于COPD,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2R,3R)-4-methoxyl-distylin、二氢异黄酮;黄芪-赤芍药对通过IL6、PTGS2、TNF等113个靶蛋白,调控Ras、PI3KAkt、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治疗COPD,且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槲皮素、山奈酚、丁子香萜、芍药苷与IL-6、PTGS2、TNF大分子蛋白有良好的结合性,体外细胞试验证实,槲皮素与山奈酚均能减少IL-8,MMP-9炎症因子的分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效果;芍药苷有明显的扩血管、抗血栓之效。结论 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初步揭示了黄芪-赤芍药对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调节上皮细胞生长增强保护屏障等预测出黄芪-赤芍药对治疗COPD的潜在作用机制,以期为其活性成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理论研究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成分反映活性,活性指向功效"的中药质量控制研究思路,建立用于赤芍饮片等级评价的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测定质量标志物芍药苷的含量,以赤芍抗凝血生物效价,羟自由基抑制率和DPPH抑制率作为生物活性评价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将各批次芍药苷含量和生物活性指标进行关联分析,最终建立用于赤芍4个等级(优、良、中、差)评价研究的"主成分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等级评价结果显示,各批次赤芍的等级概率达到了95%以上。16个批次的赤芍饮片分布在优级、良级和中级各有5个批次,差级有1个批次。结论初步建立了不同批次赤芍饮片等级评价的新方法,并用于赤芍饮片质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制川乌白芍合煎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微波法提取制川乌配伍白芍中有效成分乌头总生物碱和芍药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设计法,优选出65%乙醇为提取溶媒,进一步考察了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及料液比4个因素,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乌头总生物碱,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并以其量及浸膏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以65%乙醇为提取溶媒,在微波功率800 W,微波辐射时间为0.5 h,固液比为1∶10时乌头总生物碱和芍药苷的提取量最高且浸膏得率最低。结论微波提取时间短,有效成分提取率高,此方法是一种有发展潜力的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