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描述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发病危险因素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 9例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布、局部及全身性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眼底表现、视野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 ,治疗前后的视力等。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 5 4± 11岁 ,男女比例相近。单眼发病 78例 ( 5 6 1% ) ,双眼发病 61例 ( 4 3 9% )。伴发的常见全身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平均值显著高于正常。超过 5 0 %的患者表现为突然的视力下降。眼底检查 46%的患眼视盘呈现苍白性水肿 ,67 5 %伴有动脉缩窄。视盘水肿病例中 ,5 4 6%的患眼伴有视盘周围出血。多达 3 8 6%的患眼视野缺损表现为半侧性 ,其中下方缺损多见 ( 2 3 6% )。 5 8 2 %的患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早期视盘呈现弱荧光 ,晚期荧光增强。经治疗 ,40 6%的患眼视力提高 ,5 4 9%视力稳定 ,4 5 %恶化。用配对t检验法得到治疗后视力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0 5 )。结论 :典型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发病年龄在 45岁以上 ,具有高血压、糖尿病、高粘血症或心、脑血管疾病 ,出现突然的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 ,眼底检查发现视盘水肿淡白 ,伴有动脉缩窄 ,视野呈现连盲点的半侧性缺损 ,FFA早期视乳头表现为弱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先天性视盘小凹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8例9眼确诊的先天性视盘小凹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眼底荧光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视野检查。结果:FFA影像均有造影动脉期视乳头凹陷呈暗区,显示该处无毛细血管网充盈,造影晚期可见小凹内荧光素向周围渗漏。OCT显示视乳头颞侧筛板组织缺失呈无组织反射的暗区,乳头黄斑区视网膜水肿。视野检查示生理盲点扩大以及与生理盲点相连的弓形或扇形视野缺损。结论:应用FFA结合OCT检查能确定视盘颞侧筛板组织缺失,进一步证实视盘小凹与黄斑区的沟通,还可以动态观察视盘小凹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患者的非典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52只眼)经临床确诊为AION患者的临床检查过程,比较分析其不典型的FFA表现等。结果45例(52只眼)呈典型AION表现者23例(25只眼),不典型表现者22例(27只眼)。不典型AION患者FFA表现为造影早中晚期均呈视乳头持续弱荧光等不典型表现。结论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多种FFA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发生视乳头病变的类型及其与CD4+T淋巴细胞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07例(214眼)艾滋病患者经眼底彩照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诊的视乳头病变患者,统计AIDS性视乳头病变的发生率及病变类型以及与CD4+T淋巴细胞数之间的关系。结果:107例(214眼)AIDS患者发生视乳头病变71眼,占33.2%;其中,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30眼,占42.2%(30/71);视盘水肿12眼,占16.9%(12/71);无体征性视神经病变29眼,占40.8%(29/71)。CD4+T淋巴细胞≤50个/μL发生视乳头病变59眼,未发生视乳头病变75眼,发病率44.0%(59/134);CD4+T淋巴细胞≥51个/μL发生视乳头病变12眼,未发生视乳头病变68眼,发病率15.0%(12/80)。经双侧检测统计:χ2=19.042,P=0.000。说明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AIDS视乳头病变的类型呈多样性,且CD4+T淋巴细胞数越少,发生视乳头病变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合并糖尿病视神经病变(DON)的临床分类及表现.方法 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为NPDR的224例患者440只眼纳入研究.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观察视盘形态,测量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水平等全身相关指标.根据检查结果将合并DON的患者作为DON组,其余未合并DON的患者作为对照组.DON组患者进一步分为糖尿病视盘病变(DP)、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及视神经萎缩等3个亚组.观察DP、AION、视神经萎缩的发病率.分析各组间平均RNFL厚度及全身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224例440只眼中,合并DON者14例19只眼,占患眼的4.3%;未合并DON者210例421只眼,占患眼的95.7%.DON组14例19只眼中,DP 2例2只眼,占患眼的10.5% AION 8例12只眼,占患眼的63.2%;视神经萎缩4例5只眼,占患眼的26.3%.DP组患眼均无明显视网膜病变.AION在无明显视网膜病变、轻度、中度、重度NPDR期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19,P>0.05).与对照组比较,AION组视盘垂直径、水平径及视盘杯盘比(C/D)比值均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5,-3.432,-3.871; P<0.05);糖尿病病程明显延长,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320;P<0.05).结论 NPDR可发生DP、AION、视神经萎缩3种病变.AION患者视盘垂直径、水平径及视盘C/D比值均较小,糖尿病病程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疗后并发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ou P  Wang SF  Miao CH 《中华眼科杂志》2003,39(10):616-620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并发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4例(68只眼)鼻咽癌放疗后出现视功能障碍及眼底病变的患者进行视力、眼底、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及视野检查。结果眼底病变分视乳头型和视网膜型。视乳头型以视乳头水肿或苍白萎缩为主;视网膜型以视网膜棉绒样斑、出血、血管异常或黄斑病变为主。34例患者中,65.7%(22/34)在放疗后3年内出现视功能障碍及眼底病变。FFA检查:88.1%(59/67)的患眼视乳头有缺血影像,65.7%(44/67)的患眼黄斑拱环缺损,79.1%(53/67)的患眼有微动脉瘤,53.7%(36/67)的患眼出现视网膜内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等微循环障碍的表现,视野检查伴有象限缺损和不规则暗点。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首发病变为毛细血管闭塞及微循环障碍,继而小动、静脉闭塞或静脉阻塞,从而导致视乳头、黄斑及视网膜慢性缺血缺氧。视神经萎缩、黄斑缺血或新生血管膜导致玻璃体出血及视网膜脱离是鼻咽癌放疗后致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联合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对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就诊于黄骅市人民医院眼科,诊为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125例(246只眼),并分析其OCT、FFA的相应特征。结果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OCT表现为视盘神经纤维层下、神经上皮层间发现类圆形似有囊膜包裹的团状高反射信号,相应处视杯变浅,FFA则为高荧光结节。结论无创的OCT检查并联合FFA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从而提高该病的诊断率,降低其漏诊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8.
光动力诱导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大鼠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rAION)模型,为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 方法 通过光动力疗法诱导rAION。30只实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5只、激光组5只、光敏剂组5只、光动力模型组15只,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对照眼。光动力模型组从大 鼠 尾静脉注入血卟啉衍生物(HPD)后避光2 h,使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机对大鼠右眼视盘中上 范围进行照射,激光波长647 nm,能量80 mW,照射时间120 s,光斑直径2/3个视盘直径(D D);激光组使用光动力模型组相同参数的激光持续照射大鼠右眼视盘120 s;光敏剂组单纯 从鼠尾静脉注入HPD;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通过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其形态和组织学变化。 结果 3只鼠麻醉意外死亡,共27只鼠进入结果分析。造模后光动力模型组第1~6天眼底检查发现视盘上半水肿,第16天视盘上半边界稍清晰,第23天 视盘上半灰白萎缩边界清晰直至第90天;造模后30 min时FFA检查即可见到大鼠视盘上部强荧光,第1天时FFA检查视盘上部早期弱荧光、中期强荧光;≥16 d时视盘上部始终弱荧光;闪光 VEP 检查 P100潜伏期延长、波幅值降低改变(P<0.003);第6天时OCT检查显示视盘视神经反射面高出视网膜反射面,且表面粗糙不平厚度增加,第23天时视盘视神经反射面低于视网膜反射面;组织病理学检查,第1天见视盘部分高度水肿,组织疏松,伴盘周视网膜移位; 第23天见视盘及附近神经纤维层变薄,盘周神经节细胞核数明显减少。激光组、光敏剂组和空白组在不同观 察点和时段未见眼底、FFA、OCT、VEP和组织病理学上的改变。 结论 通过光动力方法诱导建立的拟rAION模型,经眼底、FFA、OCT、视电生理和组 织病理学证实是成功的,并相似于人类的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8,24:90-9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病(VKH)的眼部表现及其影像特征。方法收集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就诊的17例(34只眼)初发期Vogt-小柳原田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其中8例(8只眼)同时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结合患者病史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眼底检查和FFA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为双眼发病。FFA显示17例(33只眼)视乳头周围及后极部多发针尖样荧光素渗漏,晚期荧光素渗漏增强呈多湖状荧光素积存。其中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及视乳头边界不清者7例(14只眼);视乳头边界清及晚期荧光素着色者10例(20只眼)。1例(1只眼)仅表现为视乳头周围毛细血管扩张、荧光素渗漏及视乳头边界不清,但视网膜和脉络膜无荧光素渗漏。1例(1只眼)可见视乳头向周边部发散的放射状及条纹状低荧光。对8例(8只眼)分别进行视乳头周围及黄斑区、中周部频域OCT,显示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黄斑区和中周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呈多发浅脱离及神经上皮内囊腔。结论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充血、视网膜水肿皱褶及视网膜浅脱离的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多可见视乳头周围及后极部、中周部呈多发强荧光斑点,晚期荧光素渗漏增强且扩散融合呈多湖状荧光素积存;OCT检查可见视乳头周围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后极部及中周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多发浅脱离及神经上皮内囊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等影像特征.探讨其与视力、病程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47例临床确诊的NAION患者47只眼的FFA、O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视力、眼底、视野等常规眼科检查.初诊时同时进行FFA和OCT检查.FFA及视野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OCT检查分别选择线性和环形扫描方式,进行黄斑和视盘的扫描.其中35例NAION患者分别于发病后0.5、1、2、3、6个月时进行OCT复查.回顾分析时,以36例患者的对侧健眼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眼FFA、视野、视盘OCT图像特征与视力、病程转归的相互关系.结果 FFA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眼均表现为早期视盘充盈迟缓,晚期视盘呈强荧光渗漏,24只患眼在黄斑区出现强荧光渗漏.OCT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眼视盘隆起,生理凹陷变窄或消失;视盘与黄斑(盘斑)之间神经上皮层组织增厚或神经上皮层隆起,下方有液性暗区.对照眼中,14只跟有正常视盘生理凹陷,22只眼无生理凹陷或较小的生理凹陷.NAION组0.5个月时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层厚度、盘斑间神经上皮层最大厚度,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1,26.12,75.49;P<0.05).2个月时盘斑间神经上皮层最大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视盘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0.5个月时变薄.3个月时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视盘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较0.5个月时明显变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49,37.92;P<0.05).视野检查结果显示,下方视野缺损21例,占45.7%.OCT检查结果显示,随病程进展,视盘上方神经纤维层厚度下降的程度更明显,与视野的表现相一致.视力与黄斑中心凹处神经上皮层厚度、盘斑间神经上皮层最大厚度、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平均厚度、视盘颞侧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94,-0.424,-0.412,-0.464;P<0.05).结论 NAION患者FFA特征为早期视盘充盈迟缓,晚期视盘呈强荧光渗漏;OCT特征为随病程发展,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增厚,神经纤维层变薄.视盘形态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的OCT检查与视野检查结果一致;患者视力与神经上皮层厚度的OCT检查结果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徐伟刚  潘波  刘娟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1):2340-2342
目的:探讨埋藏性视盘玻璃疣在OCT检查中的特异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FFA和B超检查确诊为埋藏性视盘玻璃疣6例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O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患者6例在由视盘玻璃膜疣引起的视盘的高荧光区(造影检查结果),由OCT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在视盘玻璃膜疣处均显示出特异的宽大的条带样的光反射增强的钙质沉积区,这些沉积区能投下阴影,并且之间显示出空隙样的结构。结论:埋藏性视盘玻璃疣在OCT检查时可以见到特异的影像学表现。所以,OCT可以作为诊断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特异性较强的一种辅助检查,可提高埋藏性视盘玻璃膜疣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2.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欠佳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治疗效果不满意原因,结合近年研究探讨治疗选择用药的依据。方法:NAION患者78例84眼,均提供有当地医院或首诊医院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底彩色相、视野、视力等资料,并符合NAION的诊断标准。治疗药物常选择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高渗性脱水剂、营养神经药物等,同时应用或部分交叉应用,治疗时间1mo以上,从视力、视野、眼底、FFA,OCT检查结果分析药物治疗不满意的因素。结果:84眼经治疗后效果不满意患者,再次就诊时视盘水肿均消退,颜色明显变淡色泽不一致者65眼;视盘全部色淡不易分辨者19眼。复查造影,视盘部分轻度着色9例,其余视盘表现为无渗漏无着色。OCT检查31眼中盘周颞侧神经纤维厚度较正常人均值减少2/3者9眼,减少1/2者11眼,减少1/3者11眼,纵横十字扫描无视杯27眼,浅窄视杯4眼。所有病例在就诊时中心视力均较首诊医院治疗前下降4行以上,最多由1.5下降到0.04。11眼复查视野,结果缺损范围扩大>10°,或原相对缺损区变成绝对缺损区。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高渗性脱水剂、营养神经药物等同时或部分交叉长期非个性化应用是导致疗效不满意的主要原因。结论:除疾病自身特点外,在发病后采取药物积极治疗及选择药物得当与否与疗效和预后密切相关,应尽可能缩短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在NAION水肿期根据血黏度、血压、血糖、血脂、视杯形态采取针对性药物的个性化治疗,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放射性视神经病变(RON)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87至2008年我院27例经病史询问、眼底检查、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B超、核磁共振(MRI)等检查确诊的27例(29只眼)RO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接受的照射剂量均超过4500厘戈瑞(cGY)。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单眼或双眼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29只眼中,17只眼视乳头外观正常,8只眼苍白色视乳头水肿,1只眼视乳头完全萎缩,1只眼表现为视乳头颞侧苍白。23只眼的FFA显示视乳头及视网膜毛血管无灌注,7只眼在MRI检查时显示视神经或视交叉节段性增大。分别用高压氧、高压氧加光量子照射自血回输、复方樟柳碱治疗,7只眼无效,其余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RON的发生与肿瘤的部位及照射剂量有关。RON的独特临床表现可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客观依据。诊断一旦确立,可采用高压氧、高压氧加光量子照射自血回输、复方樟柳碱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与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在Vogt-小柳原田病(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VKH)和多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鉴别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6来我院接受诊治的VKH患者17例32眼和多发CSC患者30例35眼,通过FFA和O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VKH患者早期多呈密集针尖样高荧光,晚期多湖状荧光积存17眼(53%),视盘相对高荧光24眼(75%).多发CSC患者早期多处点状高荧光,随时间延长渗漏,晚期有2眼(6%)视盘相对高荧光.VKH患者14例28眼于我院行OCT检查,多发CSC患者22例25眼于我院行OCT检查,其中RPE皱褶仅见于VKH患者,而内界膜波浪样改变和膜样结构较多见于VKH患者,对鉴别多发CSC敏感度(54%、68%)较高.结论:VKH和多发CSC在FFA、OCT检查方面有一定相似性,但FFA和OCT检查可显示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对VKH、多发CSC的诊断各具优势,两者结合最有利于VKH和多发CS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孙利娜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8):1572-1575
目的:研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在葡萄膜炎诊疗中的临床影像学价值.方法:选取2014-04/2016-04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葡萄膜炎患者共140例244眼,其中双眼发病患者104例208眼,单眼发病患者36例36眼,患者均经过病史询问、裂隙灯、检眼镜、眼B超等检查确诊是葡萄膜炎.依据葡萄膜炎的解剖部位分成:前葡萄膜炎患者72例132眼,中间葡萄膜炎患者24例48眼,后葡萄膜炎患者28例40眼,全葡萄膜炎患者16例24眼.对以上患者行FFA与OCT检查,评估患者眼底的病变情况.结果:前葡萄膜炎的检出率为46.2%,中间葡萄膜炎的检出率为43.8%,后葡萄膜炎的检出率为45.0%,全葡萄膜炎的检出率为54.2%,前葡萄膜炎患者出现的眼底炎症性病变多位于眼底周边部,后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患者的眼底炎症主要位于后极部位.结论:FFA客观反映了葡萄膜炎对视网膜产生的影响,帮助了解患者脉络膜、视神经和视网膜的病变程度,从而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OCT则为患者提供了客观、直接的评价手段.  相似文献   

16.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分析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51眼AION患者全身及眼部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眼底、FFA、视野改变。治疗和控制全身性疾病,全身或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血管扩张剂、神经营养剂,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3±10岁,全身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低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47.06%患者诉视力突然下降,64.71%患者眼底检查示视盘呈灰白色水肿,33.33%患者视野表现偏盲性缺损,56.86%患者FFA早期视盘弱荧光,晚期荧光增强。经治疗80.39%患者视力提高,视野缺损改善。 结论:AION是多病因眼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疾病等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突然视力下降、视盘灰白水肿、偏盲性视野缺损、FFA视盘早期弱荧光、晚期强荧光是其典型表现。综合治疗后患者可恢复一定视力视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FFA与OCT的应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70例135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行中心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直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联合+90D前置镜散瞳眼底检查、散瞳眼底彩色照相、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并将相干光断层扫描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比较分析。结果:轻度水肿时,FFA表现异常56眼,OCT表现异常68眼(P=0.0009);FFA表现正常12眼中,其OCT检查有10眼为海绵样改变;FFA表现为囊样型的,其OCT表现为囊样型占46.7%。结论:FFA,OCT联合应用于诊断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而OCT作为临床随访DME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早期应用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动脉炎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anteriorischemicop-ticneuropathy,NAION)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首诊于我院的66例(83眼)NAION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视力、眼压、视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OCT等检查结果,并对患者全身疾病进行相关分析,观察治疗过程中视力、视野恢复情况及眼底变化。结果 在NAION患者中单眼49眼,双眼先后发病13眼,双眼同时发病4眼,其中,70%双眼先后发病的患者在对侧眼出现NAION时,先发病眼视力得到改善。OCT检查发现:NAION患者的视盘水肿主要发生于视盘的上方和下方,形成“双驼峰”状改变。在发病早期20眼发生黄斑中央凹神经上皮层脱离。发生黄斑渗出的眼中80%合并糖尿病。结论 颞侧视盘的神经纤维层增厚牵拉所导致的中心凹神经纤维层脱离,可能是早期NAION视力低的因素。双眼发病的NAION患者,可能存在双眼视盘供血代偿机制,来减轻一侧视盘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