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河南新乡一起60Co源辐射事故中3例受照者进行了CB微核分析,并对其生物剂量进行估算.3例受照者A、B、C均为男性,受照时年龄分别为31、39和51岁,分别受照后24 d、44 d和96 d采血培养,进行CB微核分析和剂量估算.[方法] CB微核标本的制备方法为对3例受照者分别取0.3~0.4 ml肝素抗凝静脉血,加到4 ml含20%小牛血清和50 μg/ml PHA的混合培养液中,置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至40~44 h,加入终浓度为6 mg/L的松胞素B,继续培养至72 h收获.常规制片,Giemsa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双核淋巴细胞,并记录其微核数.结果以微核细胞率(CBCMN,‰)和微核率(CBMN,‰)表示,并估算剂量.生物剂量估算采用白玉书教授等建立的60Co 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诱发的CB微核的剂量曲线估算生物剂量.[结果] 照后24 d 3例受照者的CB微核率和CB微核细胞率均明显升高,由此估算的剂量分别为①3例受照者依据CBMN率估算的个体辐射剂量分别为0.97 Gy(A)、0.74 Gy(B)和0.58 Gy(C);②依据CBCMN率估算的个体辐射剂量分别为0.87 Gy(A)、0.64 Gy(B)和0.50 Gy(C).[结论] 本文用CBMN估算剂量与染色体"双+环"畸变剂量和物理剂量接近,与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亦相符合.说明CB微核分析估算事故照射受照者的照射剂量是准确可行的.而且本调查中照后取血时间对CB微核剂量的影响分析发现,照后44 d和96 d,3例受照者CB微核率和由此估算的剂量均明显下降.与国内外许多起辐射事故病例观察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 2 0 0 0年河南许昌“3 0 6”60 Co辐射事故 1例受照者 (A)和 2 0 0 0年河南开封“6 2 6”辐射事故 1例过量放射性核素内污染致γ射线照射受照者 (B)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进行分析 ,并估算其生物剂量。 [方法 ]受照者“A”为男性 ,37岁 ,照后 15d取血培养。受照者“B”为女性 ,2 7岁 ,照后 3d取血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CB微核的标本制备采用常规方法 ,双盲法阅片 ,记录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数或微核数 ,结果以染色体畸变百分率或微核千分率表示。 [结果 ]“A”的双 环率为 ( 19 5± 2 0 ) % ,估算剂量均值为1 44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1 2 7~ 1 6 1Gy ;GB微核率为 ( 15 4 0 0± 12 41)‰ ,估算剂量均值为 1 43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1 35~ 1 5 1Gy。“B”的双 环率为 ( 0 6 7± 0 47) % ,估算剂量均值为0 15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0 0 6~ 0 2 3Gy ;CB微核率为 ( 2 7 33± 4 2 7)‰ ,估算剂量均值为 0 2 2Gy ,95 %可信限范围为 0 13~0 30Gy。 [结论 ]用染色体畸变和微核分析 ,受照者受照剂量的估算结果 ,与临床症状和物理剂量基本一致。对剂量小于 1Gy的照射 ,CB微核剂量高于染色体畸变剂量。在小剂量照射条件下 ,由于自发微核率高、个体差异大、群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一起192Ir辐射事故中2例外照射受照人员的剂量估算、医学处理的分析,为核与辐射事故医学应急救治提供资料和经验。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计法估算物理剂量;染色体畸变、CB微核分析及HPRT基因位点突变频率分析法估算生物剂量;观察受照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功能、精液常规、眼晶体、心理等变化。结果物理剂量估算,"陈"的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2.85 m Gy~88.50 m Gy、"宋"的全身平均吸收剂量为2.85 m Gy~64.05 m Gy;事故后2例受照者均有神经衰弱症状,"陈"CD8+细胞比率升高,"宋"NK细胞比率下降、精子活率和活力出现异常。"陈"发生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Ⅱ度。心理测评显示,2例受照者均出现焦虑、抑郁。结论系统地对2例192Ir受照者进行了剂量估算、医学处理,为类似病例的处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调查南京铱-192放射源丢失辐射事故的发生经过和受照人员,估算重点关注的人员物理剂量。采用点源公式估算受照者所处位置剂量率,利用有关参数、因子估算吸收剂量和有效剂量。本事故导致多人受照,其中王某大腿局部剂量高达150Gy,手部剂量14Gy,全身有效剂量约2.5Sv,染色体畸变生物剂量估算为1.3Sv;王妻全身有效剂量约270mSv,其他人员小于40mSv。王某全身和局部受照剂量较大,根据临床表现和生物剂量诊断为急性轻度放射性病;其他人员无明显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估算放射事故受照者生物剂量的一种可靠方法,国内外已有多例实际应用的报道。本研究室对百余例放射事故受照者用该方法进行了生物剂量估算,都取得了相当满意的结果。淋巴细胞微核作为估算剂量的指标也受到广泛的重视,已有多例用胞质分裂阻断(CB)微核法估算剂量的报告,与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近似。本研究报道了用作者实验室建立的染色体畸变和CB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对2000年四川放射事故中3例受照者生物剂量估算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Ma Y  Hou DJ  Liu W  Li JQ  Zhou GZ  Qiao JW  Feng L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12):1090-1092
目的 建立T细胞受体基因突变频率(T cell receptor mutation frequency,TCR MF)与电离辐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方法 招募8名健康成年人,4男4女.采集其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分装到12孔培养板中,不同剂量(0.00~8.00 Gy)照射后,用植物血凝素蛋白(PHA-P)刺激,加人重组白介素-2(IL-2)培育7d,以流式细胞仪测量TCR MF,拟合剂量-效应曲线.另招募16例不同类型、照射方式及照射剂量的癌症放疗患者,采集外周血,用同样方法分离培养淋巴细胞,测量TCR MF,用拟合的剂量-效应曲线估算肿瘤放疗患者全身等效剂量.采集外周血,观察淋巴细胞染色体双着丝粒和着丝粒环畸变情况,估算受照剂量.结果 TCR MF与电离辐射在0.00~8.00 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关系良好;大剂量组(2.00 ~8.00 Gy)、小剂量组(0.00~1.00 Gy)及0.00~8.00 Gy剂量组拟合曲线均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式,拟合方程分别为TCR MF=- 32.8579+ 20.5436D+0.6341D2、TCR MF=1.796+0.017D+ 5.155D2和TCR MF=-0.6229+6.305D+0.6919D2,D为辐射剂量(Gy).用实验建立的曲线估算肿瘤放疗患者的全身受照剂量,与用染色体双着丝粒和着丝粒环畸变率估算的剂量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16.8%.结论 应用TCR基因突变分析技术拟合出的辐射剂量效应曲线,可应用于电离辐射事故受照者近期受照剂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早熟凝集染色体(PCC)技术在核事故中快速估算受照剂量的方法,以备交发事故应急之用.方法 改进常规的PCC方法;以改进后的方法研究苦杏仁苷和细胞松驰素B(Cyt-B)在60Co γ射线大剂量照射下对促进人血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从中选择最优化的实验方法,并用此方法建立剂量-效应曲线和验证.结果 ①PCC方法的改进:以花萼海绵体诱癌素A(CA)35 nmol/L、秋水仙素30 nmol/L培养50 h后收获的细胞形态最好,可用于分析的细胞比例最高;②受照0~20.0 Gy后,以苦杏仁苷为150 mg/L和Cyt-B为0.2 mg/L共同培养收获的细胞增殖率最高;③受照10.0、15.0、20.0 Gy后以最佳增殖浓度培养44 h的细胞增殖率相当常规法56 h培养的结果;④以最佳增殖浓度、52h培养建立0~20.0 Gy的剂量-效应曲线,受照剂量与PCC环的相关系数为0.997 7(P<0.01),直线回归方程为 =0.070 9x-0.040 7,相关指数为0.995 5;⑤3个验证样本(5.0、10.0、20.0 Cy)读片结果用本研究的标准曲线推算出的剂量相当原设定剂量的96.0%~105.9%.结论 本研究选用的2种细胞增殖促进剂在60Co γ射线0~20.0 Gy的剂量受照下具有促进细胞快速增殖的作用,建立的剂量-效应曲线相关指数高,适用于核和电离辐射事故时快速估算受照生物剂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起工业用铯-137放射事故受照者细胞遗传学指标的变化和辐射损伤情况.方法 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胞浆分裂阻滞法微核检测.结果 36名受检者中,2人的染色体“双+环”畸变率分别为1.50%和1.00%,估算的受照剂量分别为0.28 (0.13~ 0.43) Gy和0.20(0.09~0.30) Gy;其余34人的染色体“双+环”平均畸变率(0.22%)明显高于自发畸变率(0.01%~0.03%).结论 通过染色体畸变分析可以较准确地估算出生物剂量;本次事故属于过量照射事故.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染色体畸变分析法对某钴源事故受照者进行了生物剂量估算和细胞遗传学的动态观察。方法:用本室细胞培养制片法略加改进,用泊松分布检验受照者的照射状况。结果:根据照后11d“双 环“频率推算“天“和“旺“的生物剂量分别为2.41和2.17Gy,该剂量与物理剂量和临床诊断是相吻合的。“双 环“的变化,随时间推移而下降,到2a时,仍高于本底水平。结论:染色体畸变分析是估算受照剂量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鹤壁60Co源放射事故受照者的生物剂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估算一例河南鹤壁60Co源放射事故受照者的生物剂量。方法利用临床应急生物剂量指标进行初步估算。受照后33d取血培养,进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以第一次有丝分裂细胞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双 环”)畸变频率作为进一步生物剂量估算依据。用“双 环”畸变在细胞间的泊松分布情况,检验照射的均匀性。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粗略估算全身等效剂量为1~2Gy,右手局部皮肤剂量≥20Gy。依据“双 环”畸变频率估算全身等效剂量为1.54Gy,95%可信限下限值为1.32Gy,上限值为1.75Gy。检验证实“双 环”畸变在细胞间的分布大体符合泊松分布。结论综合判断患者受到比较均匀的照射,确诊为轻度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伴急性放射性右手皮肤损伤Ⅳ。。  相似文献   

11.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18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对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 0年来诊治的 18例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者的临床特点 ;依据WS/T 188-1999X、γ射线和中子所致皮肤损伤的剂量估算规范对其局部损伤进行了剂量估算。结果  18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3 8~ 76岁 ,放射作业工龄 6~ 46a ,其中放射科医生 2人 ,骨科医生 16人 ,从接触射线到出现皮肤损伤的时间在 5~ 2 0a ,平均 14 3a。 18例中Ⅰ度损伤 1例 ,Ⅱ度损伤 5例 ,Ⅲ度损伤12例 ,Ⅲ度损伤者中有 3例发展为放射性皮肤癌。估算局部受照剂量 :Ⅱ度损伤者局部受照剂量为 64~ 83Gy ,Ⅲ度损伤者局部受照剂量为 10 3~ 2 0 4Gy。结论 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有一定的潜伏期 ,损伤愈重 ,潜伏期愈短 ,并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慢性溃疡在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2例严重的~(60)Co放射事故受照人员的牙齿剂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电子自旋共振方法对山东事故中两例受照人员的3颗牙齿进行剂量估算。方法将受照人员的牙齿经过处理后得到牙釉质样品,进行ESR信号测量,将样品ESR信号的相对强度代入本实验室建立的牙釉质剂量响应曲线后,得到的3颗牙齿的吸收剂量。结果两例受照人员牙釉质ESR吸收剂量剂量分别为:受照人A的牙齿剂量为26.1~29.4Gy;受照人B的两颗牙齿剂量分别为14.9~18.3Gy,15.2~18.5Gy。结论两例受照人员牙釉质ESR剂量测量方法为大剂量照射事故剂量估算提供了一种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某次钴源丢失事故中受照人员健康损害情况。方法应用常规染色体畸变分析技术,利用本实验室建立的低剂量率离体照射人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进行生物剂量估算。结果2名事故受照人员的“双着丝粒体 着丝粒环”(d ic r)畸变频率明显高于自发频率,其中1人为均匀照射,另1人为不均匀照射,根据“d ic r”估算的受照人员生物剂量分别为0.53 Gy和1.09 Gy。结论本次事故中,2名受照人员已观察到明显的染色体损伤。  相似文献   

14.
淋巴细胞微核培养方法及其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离辐射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职业受照人群白血病和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增加,辐射损伤的防护和检验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1976年Countryman和Heddle首次建立辐射诱发人血淋巴细胞微核与照射剂量的量效关系。以后陆续有报道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微核均呈良好的剂量一效应关系,并证实动物离体血和整体照射后取血分析微核效应的一致性。1985年French建立了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ing micronucleus assay,CBMN),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把CBMN法批准为估算受照剂量方法,经典的方法还有明胶法和甲基纤维素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熟凝集染色体(PCC)方法学的常规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对60Co γ射线剂量-效应曲线影响,为事故应急选择快速和准确的生物剂量估算方法。方法 取3名23~28岁的男性肘静脉血,在60Co γ射线照射(0、1.0、5.0、10.0、15.0、20.0 Gy,吸收剂量率0.635 Gy/min)的条件下,以常规PCC培养方法为对比;比较2种方法(常规法和改进法)的50 h和60 h的2个培养时间所产生剂量-效应曲线的关系;以另一实验室照射10.0 Gy(吸收剂量率0.670 Gy/min)所产生的PCC环结果,用上述制作的剂量-曲线估算剂量作验证。结果 ①常规50 h培养方法15.0、20.0 Gy点所获PCC细胞数不能满足统计学要求,常规方法60 h、改进法50和60 h的3个培养方法收获的细胞数均可满足统计学要求,故后3个方法均取作剂量曲线;②后3个培养方法的PCC环与受照剂量的相关系数其系数间相当接近(均0.996以上、均P < 0.01),直线回归方程成立,相关指数亦相当接近,剂量-效应拟合均为线性模式,回归系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回归直线的形态基本重叠;③验证:本研究的3条剂量-曲线估算受照10.0 Gy的结果误差均 ≤ 8%,均符合生物学实验一般允许的15%。结论 本研究的3个方法制作的3条曲线均可用于大剂量电离辐射损伤的生物剂量估算,但以改进法的50 h培养速度快,可作为事故应急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完善外周血淋巴细胞TCR基因突变的离体培养方法,为其作为生物剂量计提供试验模型。方法以不同剂量(0~8 Gy)的X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健康成人周围血淋巴细胞,用不同浓度的植物血凝素(PHA-P)、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协同刺激,37℃、5%CO2、饱和湿度条件下培养7 d,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PHA-P及rhIL2协同刺激,细胞的活化增殖要优于PHA-P单一刺激后再加入rhIL2。TCR基因位点突变频率(TCRMF)在0~8 Gy剂量范围内,剂量效应拟和曲线以二次多项式模式相关性最好。结论采用本实验改进的方法,可缩短TCR基因突变表型表达的时间,可为尽快估算受照人员的辐射生物剂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γ-H2AX对受照人员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利用γ-H2AX焦点计数可以估算照射剂量,因其检测周期短、特异性与灵敏度相对较高,近几年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辐射剂量生物估算研究。本文对γ-H2AX在生物剂量估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对其在核与辐射事故批量受照人员的快速剂量估算以及伤员分类的应用前景上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为确认1例疑似放射性职业病患者受照剂量,按照《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剂量估算规范》要求进行受照剂量估算。结果显示,有效剂量约为1.64Sv,眼晶体吸收剂量约为3.92Gy,皮肤吸收剂量约为19.01Gy。提示,放射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减少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数目少于45条的染色体用于估算辐射生物剂量的可行性。
方法 以受照后的人外周血进行细胞培养并制备染色体, 全自动染色体分析系统扫描拍摄分裂象图像, 以染色体形态良好作为分裂象的遴选标准, 分为标准染色体组(46 ±1条)、非标准染色体组(40~44条)和混合组, 计数并分析所有入选的中期分裂象, 估算受照剂量。
结果 3组的估算剂量与照射剂量的误差均在5%以内, 非标准染色体组的估算结果略高于标准染色体组。
结论 数目少于45条的染色体与标准染色体在分析染色体畸变时差异较小, 可以用于辐射生物剂量估算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γ射线诱发培养淋巴细胞T细胞受体 (TCR)基因突变的剂量 效应关系。方法 以不同剂量 (0~ 4 0Gy)的γ射线照射新鲜分离的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植物血凝素脉冲式刺激 2h后 ,用白细胞介素- 2培养 7d ,用单克隆抗体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TCR基因突变频率 (TCRMF)。应用SAS统计软件包编写的程序进行辐射剂量 效应曲线的拟合和筛选。结果 培养 7d后 ,TCRMF (10 -4)随照射剂量D (Gy)的增加而增高 ,最佳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模型 ,其方程式可描述为 :TCRMF =2 . 74+ 6. 0 5D + 7 60D2 (F =3 62. 3 7 16,P <0 . 0 1,经校正的R2 =0 . 9999)。结论 TCR基因突变作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剂量计可能用于近期辐射照射生物剂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