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长勇  李芳  晋华程 《四川医学》2012,(11):2006-2007
目的观察经股骨头供血动脉留管持续72h药物灌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缺血性坏死股骨头均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导管于髂外动脉的股骨头主要供血动脉内留置,持续72h药物灌注,灌注完毕后,再次造影,了解股骨头血供情况。结果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活动及行走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药物持续灌注介入治疗创伤小,可迅速改善股骨头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髋关节活动度增加,长期观察可见骨小梁重建,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各期病变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2.
刘垒  董方  于明光  马亮  李宝杰  郭吉瑞 《吉林医学》2010,(27):4799-4799
目的:探讨股骨头钻孔减压配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复方骨肽局部持续灌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对18例24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Ⅰ~Ⅱ期)患者采用股骨头钻孔减压联合置管持续灌注丹参酮ⅡA磺酸钠和复方骨肽,每个疗程4周。结果:18例24髋获随访1~3年,根据全国首届骨坏死学术交流会拟订的100分标准,优良率达91.7%。结论:股骨头钻孔减压配合持续药物灌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不良反应、疗效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血管溶通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6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7 个关节) 采用选择性动脉插管至旋股内、外动脉,直接推注溶栓、扩张血管药物。结果:疼痛消失17 个关节( 占25 % ) ,明显减轻21 个关节( 占31 % ) ,减轻29 个关节( 占44 % ) ;关节功能19 个关节恢复正常( 占28 % ) ,43 个关节有不同程度改善( 占64 % ) ,5 个关节无变化( 占8 % ) 。结论:该疗法可使坏死的股骨头重新获得供血,从而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达到死骨修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股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股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关节活动度及综合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关节前屈(101.85±10.14)°、外展(34.58±5.88)°、内收(26.88±4.47)°、外旋(33.69±5.54)°、内旋活动度(33.85±10.01)°均高于治疗前,且跛行指数(32.58±5.41)、疼痛指数(33.69±4.71)、功能指数(29.85±3.47)与影像指数评分(33.96±5.10)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行股动脉介入灌注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4例股骨头坏死的介入灌注疗法和保守疗法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和比较介入灌注疗法和保守疗法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用 6 4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超选择动脉插管行药物灌注疗法 ,对照组行临床静脉滴注给药的保守疗法。结果 :实验组有明显疗效者 31例 ,有效率达 96 .88% ,对照组有明显疗效者 6例 ,有效率达 18.2 5 % (P<0 .0 1)。结论 :超选择药物介入灌注对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与保守疗法相比较是切实可行、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应称为Legg-Cavé-Perthes病,简称为Legg-Perthes病或Perthes病。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儿童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仅是人们在临床上的俗称。1病因与发病机制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该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做了大量探讨,但真正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本病可能与种族有关,如日本人多见,而印第安人、黑人少见。髋关节反复、轻微的外伤也可能是致病因素。股骨头血运障碍导致头坏死是多年来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C蛋白或S蛋白缺乏或抑制C蛋白活性可诱发血栓形成,导致小动脉栓塞和骨坏死。还有学者认为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是…  相似文献   

7.
王春光 《中外医疗》2009,28(8):147-147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CT表现。方法收集2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男18例,女10例,年龄25~57岁,平均年龄38岁,行CT扫描,观察其CT表现。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部位多为股骨头顶部和中心部持重区。结论CT扫描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导管灌注溶通术治疗5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导管插管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采用经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插管灌注溶通药物:尿激酶20-40ml,低分子右旋糖苷20-40ml,复方丹参20-30ml和罂粟碱30-40mg。结果经过本法治疗后髋部疼痛及功能障碍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和改善。结论本法对股骨头血液供应起到明显改善作用,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中药治疗354例成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分析 5 9例 96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应用血管扩张溶栓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6 4只股骨头症状明显改善 (占 6 6 .7% ) ,32只股骨头症状略有缓解 (占 33.3% )。结论 使用正确的介入治疗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闫燃  张雪哲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7,21(1):28-31,36,F0003
目的:探讨磁共振(MR)灌注成像对皮质类固醇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4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分别以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应用、长期应用和小剂量皮质类固醇短期应用法和生理盐水对照,在给药前及给药后1、3、5、8、12、16周分别行MR常规、MR灌注成像及Gd-DTPA增强MR检查,并在扫描后分批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冲击应用和长期应用组动物均有80%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小剂量皮质类固醇短期应用组动物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MR常规检查5周时敏感性为40%,8周后为100%。MR增强检查3周时敏感性50%,5周时敏感性70%,8周后为100%。MR灌注成像在应用皮质类固醇后1周即发现血流灌注异常;在3周后改变更加明显,表现为最大信号强度下降减小,峰值时间延迟。其敏感性自1周起均为100%。结论:MR灌注成像是早期诊断股骨头血流灌注异常及坏死最敏感的方法,可在超早期对股骨头缺血坏死作出预测及诊断并可反映病理过程;MR增强扫描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敏感性高于MR常规扫描。三者结合可更好地反映病理学改变及病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 Seldinger′s穿刺技术将5 .0 F Cobra导管首先超选至旋股动脉灌注药物 ,然后再超选至髂内动脉的臀下动脉或闭孔动脉分支附近 ,留置导管连续 3d经微量泵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 ,治疗 30例患者 (共计 5 1个股骨头 )。结果 :介入治疗后 ,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率为 92 .2 % ,关节功能改善率为 87.5 % ,股骨头区血管数目增多 ,空白区消失 ,实质期染色扩大增浓 ,髋关节周围侧支循环建立 ,定期复查骨质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结论 :介入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近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应用多孔涂层钽金属棒系统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间对22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施行多孔涂层钽金属棒系统固定手术治疗.病变分期中Ficat Ⅰ期3例,FicatⅡ期19例.单侧手术17例,双侧手术5例.术前髋关节症状以疼痛和跛行为主,Harris评分平均52.5分.手术前后测量患者关节活动度的大小,并对患者进行Harris评分.术后对患者进行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 术后随访平均19.5月(2~ 25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内植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间内X线检查未发现明显股骨头塌陷及囊变区扩大等病变进展迹象,患者术前疼痛、跛行等症状缓解明显.随访时术后Harris评分为85.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观满意度优17例,良3例,中2例,总体优良率90.9%.结论 采用多孔涂层钽金属棒系统治疗Ficat Ⅰ、Ⅱ期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取得良好的早、中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凌冰  陈东民  王海  乔风雷  惠本军 《当代医学》2009,15(17):343-344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对38例ANFH的患者采用介入插管的方法,先常规行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动脉和闭孔动脉造影,观察血液供应情况后,每支血管分别灌注溶栓并给予扩血管药物及改善微循环药物,术后再次造影,观察对比股骨头供血改变情况,并于1~20个月摄X线平片或\和CT及MRI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增多,股骨头染色增强。随访1~20个月(平均10.5个月)影像检查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Ⅱ期以内的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得以修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介入治疗ANFH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目前动物模型的局限性,使得其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仍无法达到临床的要求,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尚元突破性进展。该文就国内外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对青壮年股骨头缺血坏死病因诊断及临床意义的认识。方法 选择经临床和影像检查确诊并经介入治疗的78例113个缺血坏死股骨头的血管造影资料(观察组)与45例46个正常股骨头血管造影资料(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变异28例(35,9%),51支血管,其中髂内动脉壁支变异17支(33.3%),旋股内动脉变异29支(56.9%),旋股外侧动脉4支(7.8%),旋股内外动脉共干1支(2.0%)。对照组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异常5例5支,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除外现病因,股骨头供血动脉发育变异是造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重要因素,在诊断及治疗中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25例 46个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MRI表现,证实了其早期 MRI表现是“双线征”。我们发现T_1加权像上股骨头呈楔状或扇状低信号区,并在T_2加权像上见到“双线征”。并提出了MRI分期与X线分期的关系以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和影像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将20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A组:模型组,注射马血清及醋酸泼尼松龙造模;B组:正常对照组。采用X片及CT观察股骨头形态的变化,处死动物,标本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动脉墨汁灌注观察。结果X片及CT结果显示:造模组两侧股骨头密度不均一,关节面模糊;墨汁灌注血管造影显示股骨头血管显著减少;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骨小梁骨细胞陷窝空疏,骨细胞核固缩,部分血管栓塞,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明显减少。结论马血清、激素诱导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病理变化、影像学改变符合临床典型股骨头坏死的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