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T波电交替     
T波电交替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T波异常。交替的冠状T波及T波2:1电压交替尤为罕见。兹报告我院所遇到的各一例: 病例报告例1 耿××,男,77岁,有胸闷,气短史多年。1977年2月22日因渐进性浮肿1月,憋气不能平卧二天入院。查体:体温36.6℃,血压150/100毫米汞柱。呼吸急促,冷汗,两肺底小水泡音及捻发音。心律整,心率120次/分,各瓣膜无杂音,A_2>P_2心界向左下扩大。肝于肋下3厘米可触及,下肢有指凹性浮肿( )。入院诊断: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心率110次/分,P-R  相似文献   

2.
男性患者,62岁。因胸闷、晕厥15min于2003年10月28日急诊入院。入院后测血压60/40mmHg,给予多巴胺静滴5~10min,意识恢复。胸闷、心慌症状稍缓解。查体:血压105/70mmHg。体温36.5℃。脉搏58次/min。心脏听诊。律齐,心音低钝。心脏各瓣膜区无杂音。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患者清醒后追问病史似曾有过黑便。即行大便潜血试验检查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在大量的临床研究报道中显示及所见,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总缺血时间每延长30 min,其病死率增加7.5%~([1])。微伏级T波电交替以及T波的变异性及缺血性T波的改变对诊断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显示着尤为重要的意义,临床研究资料表明T波的电交替(TWA)以及T波的变异性是当前对心肌梗死患者不良条件最具有预测价值的无创电生理检测指标~([2]),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T波的倒置或者直立以及出现异常高大两支不对称的T波ST段的抬高并与直立的T波连接,本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了心电图技术测量了心机梗死患者的T波电交替及T波变异性,旨在探讨T波电交替的时域分析法及其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测风险分层价值。  相似文献   

4.
5.
T波电交替(TWA)是指体表心电图上同一导联T波形态、振幅、极性出现逐搏交替变化、其中逐搏T波振幅相差≥1mm,但须排除心外因素的影响,诸如仪器因素、呼吸性变化、电源不稳定和基线漂移所致的振幅改变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尤其缺血性心脏病)、明确的室性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伴发明显症状心肌梗死、Brugada综合征、有猝死家族史、不明原因晕厥患者,长Q—T综合症都是T波电交替检查的适应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TWA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手段日臻完善,冠状动脉造影等微创检查及治疗手段日益成熟,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意外,究其原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肌梗死后死亡首要原因,因此从心电图来寻找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兆十分必要。作者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者心电图出现缺血性J波,同时伴有电交替者进行研究,以了解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T波电交替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涛  孙晓芬  朱源生  应长富 《江苏医药》2001,27(10):776-776
T波电交替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并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心室颤动(室颤 )等。缓慢心率时的T波交替往往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特别是原来有心脏病的患者 ,常伴有严重的心肌损害 ,本文分析了 5 8例T波电交替患者与6 0例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我科 1995~ 1998年住院或门诊病人 ,按有无“T”波电交替分 (1)交替组 :有“T”波电交替患者 5 8例 ,男 4 2例 ,女 16例 ,年龄 5 2~ 84岁 ;其中冠心病 36例 ,高血压 14例 ,心肌炎 6例 ,扩张型心肌病 2例。 (2 )对照组 :无“T”波电交…  相似文献   

8.
于海燕  别自东 《中国医药》2014,(10):1413-1413
患者,男,78岁,因“胸闷、憋气半月余,加重伴短暂意识丧失1d”于2013年7月16日由外院转入我院。患者入院前半月开始出现胸闷、憋气,伴咳嗽,咳少量白痰,无胸痛、发热及寒战,无水肿及腹胀,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活动时症状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共住院9d,给予呋塞米、螺内酯、二羟丙茶碱片、胺碘酮等药物治疗,症状好转不明显。2013年7月16日上午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加重,并出现抽搐及意识丧失,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探讨临床T波电交替对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98例,其中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58例,无恶性心律失常患者40例。结果:98例患者共检出T波电交替1572阵次,其中有恶性心律失常患者1419阵次(90.2%),无恶性心律失常患者153阵次(9.8%)。结论:T波电交替是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0.
1981~1985年,我院12,909份心电图中发现心脏电交替6例,检出率约为5(?)。笔者对此6例进行了临床观察与心电监测,发现一般常见或罕见类型电交替的发生及消失与心搏频率密切相关,故本文称之为频率依赖性电交替(简称频电交替)。鉴于至今尚缺专门从频率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特结合本组资料就心脏电交替的发生条件、分型与命名、诊断与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临床与心电图资料例1,女,52岁,平静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拟诊冠心病?图1系阵发室上速持续3天转复前、后及平静时Ⅱ导联描记。上三条依次示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WD)的关系。方法 测量58例冠心病患者(实验组)与44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12导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WD。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max、PW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max和PWD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做出各类心脏电交替心电图诊断。对各类心脏电交替的正确诊断,可为临床诊断疾病、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估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病人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的影响,方法:扩张型心肌病病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干预组口服倍乐克治疗,12导联心电图中P波最大时限与最短时限的差值为P波离散度,结果: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较正常人明显延长,干预组口服倍他乐克后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较给药前明显缩短。结论:倍他乐克可降低扩张型心肌病病人的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时限,从而减少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波电交替(TWA)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在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的基础上接受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心电图中的TWA对恶性心律失常的检测价值。结果 120例患者中发生恶性心律失常者36例。单纯采用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预测准确21例。加用TWA预测准确者有28例,二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生恶性心率失常者在V1导联处的TWAmax与未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TWA对预测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一个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既往认为,心脏的交替性活动是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并认为心电图上出现交替性改变,常提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为探讨结扎冠状动脉后的心肌梗塞时交替电的发生规律,我们对实验性心肌梗塞犬心外膜电图的交替电活动作了观察。  相似文献   

16.
<正>心电图中的P波可以直接反映左右心房的心电活动,又可以间接反映心房的形态改变。窦房结发放的激动最先引起心房除极,心电图上最先出现的就是P波,在心房激动消失或几乎消失时,或P波被QRS-T波掩盖时心电图上可看不到P波。在某些情况下虽然心房内依然完成了完整的除极活动而产生了典型的P波,但是该P波又可能与其  相似文献   

17.
刘明华 《贵州医药》1991,15(4):244-246
作者曾发现心脏电交替与心搏频率密切相关,称之为频率依赖性心脏电交替。现结合本文病例资料探讨其心电图诊断(附表)。心电图分析例1 女,52岁,冠心病。心电图为阵发性室上速转复前后心电图监护描记的Ⅱ导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P波最大时间P波离散度预测阿霉素引起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了130例肿瘤患使用阿霉素前,同步12导联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间P波离散度。结果 观察组70例,用药前P波最大时间及离散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60例(P<0.01)。以及两相结合对使用阿霉素后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敏感性为70.0%,特异性为90.0%,准确性为79.2%。结论 P波最大时间≥110ms,P波离散度≥40ms,是预测使用阿霉素后发生房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指标。  相似文献   

19.
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少见的心律失常,而无P波性房性心动过速更为罕见,迄今仅见2例报告。临床上若无心腔内心电图的证实,常易误诊为交界性心动过速,若时限正常的QRS波呈成组型出现(group beating),则往往被误诊为伴文氏型外传阻滞。本文报告我院收治1例,并简要讨论其发生机制和病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认识不同形态的窦性P波,以鉴别于加速性房性、交界性心律。方法随机收集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心电图图例中有P波电轴左偏者49例,分析其P波形态及其心电图的伴随图征,观察受检者有否患病、患病类型。结果1.PII呈低平或双峰,无倒置,PI、avL均为直立,P波电轴于0°~-10°间35例,-11°~-20°间13例,-21~-30°之间1例,38例无伴随其他异常图征,7例伴有T波低平,2例左室大,2例肢体导联低电压。2.女性32例,男性17例,年龄15~59岁,≤35岁36例,≥36岁13例;无阳性体征者32例,患内科病者11例,患外科病者6例。结论在同步记录十二导联图中,成为主导心律的P波,其节率正常,PII低平或"倒置",PI、avL直立,P-R间期正常,电轴在0°~-30°之间的P波,也是窦性P波。是窦性激动在心房内传导的顺序改变所致,它可以单独出现,多见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