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勃起功能障碍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ED发病率较高,现有多种治疗手段存在诸多弊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使ED基因治疗初显成效。本文综述了在腺病毒、腺相关病毒、逆转录病毒载体与非病毒载体等介导下,转导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反义核酸基因、maxi-k+基因、Ca2+通道相关调节基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基因、SOD基因等治疗ED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阴茎勃起神经与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子性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神经、血管、内分泌以及心理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以性欲异常、阴茎勃起障碍和射精、高潮障碍为表现的复杂的器质性和/或功能性疾病。参与阴茎勃起调节的外周神经包括植物神经和躯体神经,前者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后者分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这些神经彼此间存在广泛的交通,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BIOCOMPARE科技新闻网(200S/7/10)报道,发表在7月号的《美国医学协会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中的一份芬兰的研究发现,不行使勃起功能的男性会失去这个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理想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Ⅰ、Ⅱ、Ⅲ组,每组再分为正常组(CN)和糖尿病组(DM),每组各15只,糖尿病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5 mg/kg)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8、12及16周注射阿朴吗啡(APO,80μg/kg)观察大鼠阴茎勃起情况,制备糖尿病性ED大鼠模型。结果DM组在8、12、16周注射阿朴吗啡后勃起次数分别为1.0±0.0、1.0±0.0、1.0±0.0,勃起率分别为33.3%、21.4%、14.3%,ED发生率分别为66.7%、78.6%、85.7%,CN组勃起次数分别为2.2±0.8、2.3±0.8、2.0±0.7,勃起率均为100%,ED发生率为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STZ 65 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方法安全有效,颈部皮下注射APO 80μg/kg筛选糖尿病ED大鼠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5.
勃起障碍评定量表的编制与测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编制适于评定男性勃起障碍症状及临床标准化诊断的性功能量表。方法:根据临床需要,结合ED症状学特点,通过对279 例受试者的检验(146 例ED 患者和133 例正常对照) ,从90 道未经临床验证的题项中筛选出22 个最终题项,编制成“勃起障碍评定量表”(EDRS) 。结果:EDRS各项目及总分对照组与ED组差别显著( P< 0 .0001) 。量表重测信度为0-857,分半信度为0-973 ,α系数为0-96。因素分析所获三因子( 性唤起、性活动、性满意) 可解释65-55% 的变异,与DSM- Ⅳ中ED的诊断标准存在着对应关系。对ED患者与正常被试以分界值54(20 ~49 岁组)及59( ≥50 岁组) 作诊断划界分,临床诊断试验结果表明总灵敏度为95-89 % ,总特异度为95-49% ,总准确度为95-70 % 。并且初步划分出20 ~49 岁组患者不同障碍程度EDRS值的分布范围。结论:EDRS的信度、效度初步达到心理测量学要求,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神经电生理检测对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勃起功能障碍(ED)是男性常见疾病,指持续性的不能达到或不能维持充分的勃起以获得满意性生活的状态,发病时间至少长于6个月。阴茎背神经体感诱发电位(DNSEP)和球海绵体肌反射(BCR)对评价骶神经或骶丛损伤和性功能障碍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对不明原因ED患者的DNSEP和BCR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在ED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与前列腺癌根治行切除术都能对早期前列腺癌患者起到根治的疗效,但前者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低。勃起功能障碍(ED)的定义为持续或反复不能达到并维持阴茎勃起状态而影响性生活,常使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血管源性及非血管源性。前列腺癌近距离治疗后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咨询相结合的综合性治疗。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抑制剂和前列地尔是目前治疗前列腺近距离治疗后ED的一线用药。  相似文献   

8.
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体内生殖激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生殖激素水平的改变和相互间关系。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患者血清生殖激素(LH、FSH、T、P、E2和PRL)水平。结果:ED患者体内的LH、FSH、PRL、E2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水平有显著降低(P〈0.01),P水平在两者间变化不明显。结论:睾丸存在病变可能是大多数ED患者的主病因。ED患者存在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紊乱。生殖激素检测在男性性功能评价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ED患者病因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益肾通络方对大鼠勃起功能障碍(ED)及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NO-cGMP)通路的影响.方法:构建ED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西地那非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SD大鼠设为对照组.采用阿扑吗啡实验检测大鼠勃起功能,测定最大阴茎海绵体内压(Max ICP)/平均动脉压(MAP)...  相似文献   

10.
心理疏导疗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成年男性常见多发病,据统计在40~70岁男子中有52%患有不同程度的ED[1],20世纪70年代前后,美国著名性学家Masters和Johnson倡导和运用性感集中训练治疗本病,达到了35%~80% 的治疗效果,证明心理治疗是一种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方法.后来,Kaplan在继承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新性治疗法"(又名心理分析倾向的性治疗),开创了性功能障碍治疗的新局面[2].研究和运用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治疗中国人的勃起功能障碍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2002年7月~2003年1月,笔者在导师指导下,运用心理疏导疗法治疗勃起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勃起功能障碍是中老年男性常见多发病,近几年来其治疗的进展比较快,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常用的一线口服治疗药物包括西地那非、伐地那非和他达拉非,临床效果相似但各有其特点。二线治疗包括阴茎海绵体血管注射疗法和尿道内用药,但因使用时有侵袭性而受限。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基因治疗可能是未来ED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心因性ED的性别角色取向及对心因性ED患者的影响 ,增进对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性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理解 ,为有效的预防及制定性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以“勃起障碍评定量表”、“Bem性别角色调查表”为研究工具 ,在临床上对 74名受试者 (30名心因性ED患者和 4 4名正常对照 )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直接由测试软件转移到统计软件后作统计分析。结果 :心因性ED患者更倾向于女性气质的性别认同 ,性别角色呈现女性化类型的被试在性活动中呈现出低唤起能力及低满意度。结论 :了解患者的性别角色类型及其形成过程是临床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量化分析正常前列腺包膜周围神经纤维的典型分布模式。 方法 取15例正常前列腺及其周围筋膜标本,每例分别切取前列腺尖部、中部与基底部层面,行HE染色,显微镜下对各层面行“12区间法”统计各区神经纤维数目及比率。 结果 前列腺包膜外神经纤维大致呈对称性分布,64.4%~75.7%可计数神经纤维位于4/5与8/9区间,而24.3%~30.5%的神经则位于前列腺包膜前外侧与腹侧。 结论 1/4~1/3的神经纤维分支分布于前列腺包膜的前外侧及腹侧位置,本研究结果将为保留勃起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进一步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勃起功能障(erectile dysfunctio,ED)是指阴茎不能达到和(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交,且病程至少持续6个月以上[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Sil)对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中NLRP3/caspase-1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作用。方法 建立E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ED组、Sil组,另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Sil组给予20 mg/kg西地那非灌胃(1次/d,连续2周)后,HE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变化;Masson染色检测主动脉纤维化;免疫组化测定主动脉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含量及分布;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和eNOS的表达。结果 ED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发生病理变化,内皮细胞局部脱落较多,纤维化明显;主动脉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高,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ED组相比,Sil组大鼠主动脉血管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改善,内皮局部细胞脱落减少,纤维化减轻;主动脉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e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报道保留“堤坝式”前列腺腹侧筋膜在膀胱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术后勃起功能的影响。 方法 40例浸润性膀胱癌男性患者,术前勃起功能评分≥22分,均接受膀胱癌根治性切除术,其中23例按传统方式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A组),17例术中采用前列腺腹侧筋膜“堤坝样”保留法联合传统方式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B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国际勃起功能问卷式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勃起功能的早期恢复情况。 结果 根据男性性健康量表评估结果,术后6个月时:≥17分者,A组与B组分别为17例与15例((73.9% vs 88.2%,P<0.05);≥22分者,A组与B组分别为11例与12例(47.8% vs 70.6%, P<0.05)。术后12个月时,≥17分者,A组与B组分别为18例与17例(78.3% vs 100%,P<0.05),≥22分者,A组与B组分别为13例与14例(56.5% vs 82.4%,P<0.05)。 结论 前列腺腹侧筋膜“堤坝样”保留法与保留双侧神经血管束的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膀胱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勃起功能恢复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线粒体氧化应激通路探讨牡蛎肽减轻大鼠神经性勃起功能障碍(NED)的作用。方法 50只SD雄性大鼠建立NED模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模型组,西地那非组,牡蛎肽低、中、高剂量组,另取10只SD雄性大鼠记为假手术组。西地那非组予以5 mg/kg西地那非溶于1 mL/100 g生理盐水中灌胃,牡蛎肽低、中、高剂量组予以75、150、300 mg/kg牡蛎肽溶于等量生理盐水中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仅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4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各组平均颈动脉压(MAP)、阴茎海绵体内压(ICP),并计算ICP/MA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各组阴茎海绵体组织氧化应激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活力;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大鼠阴茎海绵体细胞超微结构;实时-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核因子类红细胞-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Nrf2、HO-1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阴茎海绵体组织平滑...  相似文献   

18.
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RED)发病机制复杂, 口服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一线治疗方案对RED如周围神经损伤型勃起功能障碍(ED)、中枢神经损伤型ED、内分泌性ED、血管性ED等疗效不稳定。目前, 载体材料在RED治疗中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 具有高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缓释性等特性的载体材料辅助干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活性蛋白质及药物等干预方式已在一些应用基础研究中被证实可提升上述治疗方式的局部靶向作用及有效性进而改善RED。本文对相关实验研究予以回顾, 探讨了不同类型载体材料与各类干预方式结合的特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养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8周病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麻醉下分离大鼠阴茎海绵体,用器官浴槽方法检测海绵体对乙酰胆碱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反映其勃起功能;检测血清ADMA含量;检测海绵体组织NOS活性及一氧化氮(NO)和环磷酸鸟苷(c GMP)含量;用Western blot检测海绵体ADMA信号通路蛋白和磷酸二酯酶5(PDE5)的表达;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以评价氧化应激。结果: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表明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大鼠海绵体舒张功能明显降低,血清ADMA浓度升高,海绵体组织NOS活性及NO和c GMP含量降低,ADMA生成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表达上调,ADMA代谢酶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2及ADMA靶酶内皮型NOS和神经元型NOS表达下调,PDE5蛋白表达上调,氧化应激增加;体外用ADMA孵育正常大鼠离体海绵体,亦可产生与糖尿病大鼠海绵体相似的舒张功能障碍及NO和c GMP含量减少。结论:内源性NOS抑制物ADMA蓄积是导致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其机制可能与减少NO生成、增加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0.
王帅  张开翔 《医学信息》2018,(1):142-144
目的探讨还少胶囊联合十一酸睾酮软胶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遥方法选取2015 年1 月~2016 年 12 月于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门诊就诊ED 患者60 例,按IIEF-5 评分为轻度尧中度尧重度三个层次的患者随机 再分为治疗组(轻度7 例,中度18 例,重度5例)和对照组(轻度9例,中度15 例,重度6例)各30 例,分别接受还少胶囊联合十 一酸睾酮软胶囊和十一酸睾酮软胶囊单药治疗,以IIEF-5 评分评价治疗4 w 后两组的疗效及组间差异遥结果治疗4 w 后的 IIEF-5 评分结果显示,患者评分均有所提升,且治疗组轻尧中度患者IIEF-5 评分相比对照组改善较为显著(约0.05),但重度患 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跃0.05),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约0.05)遥结论还少胶囊联合十一酸睾 酮软胶囊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十一酸睾酮软胶囊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