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下尿路综合征的症状评估,对比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与排尿日记对夜尿症状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对164例下尿路综合征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并完成一个连续3 d的排尿日记,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62例)和女性组(102例),再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97例)和≥60岁组(67例),分别判定其准确性。结果男性组和女性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中,排尿日记记录实际夜尿次数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中的夜尿次数(或得分)之间具有部分相关性(r=0.609,P<0.001)。很大一部分患者(67.7%),排尿日记中实际夜尿次数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中的夜尿次数之间仅有一部分相符,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符的患者当中,<60岁组占39.2%,≥60岁组仅占22.4%(P=0.024)。结论在夜尿次数方面,主观依据(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病史)和客观依据(排尿日记)之间缺乏一致性。排尿日记可以作为评估下尿路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采用索利那新5mg和坦索罗辛0.2mg,每日1次口服,对50例BPH伴OAB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治疗。于治疗前后,以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包括生活质量评估(QOL)及尿流率参数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和尿量(VV),以及排尿日记参数24时排尿次数、尿急次数、急迫性尿失禁次数和夜尿次数为评估指标,观察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服药4周后,可评价病例46例。IPSS总分及QOL单项评分显著改善,IPSS平均降低9.25分(P〈0.01),其中排尿症状评分平均降低3.37分(P〈0.01),储尿症状评分平均降5.88(P〈0.01);QOL平均降低2.45分(P〈0.01)。治疗前后的尿流率参数值(Qmax、Qave、VV)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排尿日记4项参数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4.35%(1例患者出现口干,1例出现头痛),无1例出现尿潴留。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合并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患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3.
董泽红 《中国保健》2009,(15):580-581
目的:观察情绪因素对慢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下尿路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BPH患者,入选对象在开始治疗前接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评估。结果:86例BPH中存在抑郁情绪者30例(抑郁情绪组),患病率34.88%,无抑郁情绪者56例(对照组),抑郁情绪患者IPSS各症状评分和IPS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抑郁情绪可加重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联合高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BPH患者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知柏地黄丸,联合服用坦索罗辛。对照组仅每晚睡前服用坦索罗辛。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夜尿次数、尿流、排尿情况、生活质量(QOL)评分、射程等症状变化及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夜尿次数多、尿流细、射程短、排尿无力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QOL和IPSS评分均降低(P〈0.05),残余尿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后IPSS、残余尿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知柏地黄丸与坦索罗辛联合应用治疗BPH,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与客观指标,无明显毒副作用。提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良性BPH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王明辉 《家庭医学》2005,(23):38-38
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是中老年男子常见病。据统计,60-70岁的老年男子约70%左右患此病。早期症状是排尿次数增多,特别是夜尿次数增多.但常感排尿不畅、费劲.尿流变细,尿有余沥。如果前列腺进一步肥厚增大,压迫尿道,就会出现尿猪留、小便不通、腹部胀痛等不适。中医一般分4型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前列腺增生症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46例前列腺增长患者,对其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国际前列腺增生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对其开展生活质量以及IPSS评分分析。结果:经本院的调查研究,出现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28例,占60.87%,中度前列腺增生患者18例,占39.13%。结论:出现下尿路症状患者较为普遍,其严重影响患者的性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必须加强对其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对乌鲁木齐市基层派出所男性民警进行职业紧张水平和下尿路症状调查,了解职业紧张与下尿路症状水平,探讨职业紧张与下尿路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测量问卷(JSS)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调查问卷(IPSS),对乌鲁木齐市1300名基层派出所男性民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年龄、民族、警龄、警衔的基层派出所民警工作紧张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PSS评分总体均值为(6.87±2.82)分。LUTS各种症状的患病率分别为尿不尽者占48.97%;尿频者占51.44%;排尿中断者占61.73%;尿失禁者占58.85%;尿线变细者占50.62%;排尿费力者占51.85%;夜尿增多者占87.24%。(3)高度职业紧张组LUTS的检出率高于中度和低度职业紧张组。不同职业紧张水平组中检出率最高的LUTS症状是夜尿增多。(4)IPSS评分与职业紧张指数和工作压力指数呈正相关,与组织支持缺乏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基层派出所男性民警职业紧张程度较高。职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与LUTS患病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8.
陆江 《家庭医学》2009,(4):64-64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一种生殖器官。前列腺疾病在中年以后急剧增多,45岁以上男性有20%患前列腺增生症,55岁以上达到40%,65岁以上超过60%,80岁以上超过80%。据统计大多数患者未经过治疗,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尿等待、排尿不尽和排尿困难等;常表现为尿势弱或排尿无力,排尿时断时续,尿线细小,夜尿次数多,或迟迟无法排出尿液等,症状与慢性前列腺炎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盐酸米诺环素加脉冲微波治疗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研究,治疗组(组1)采用脉冲微波加口服盐酸米诺环素0.1g 2次/d治疗,对照组(组2)单纯口服相同剂量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疗程5周,比较治疗后两组的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前列腺液中WBC计数。结果 治疗5周后,组1的NIH-CPSI平均降低11.8分(50.6%)、前列腺液中WBC计数平均降低8.1个/HP(40.1%),与组1治疗前、组2治疗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米诺环素加脉冲微波治疗可明显减轻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和排尿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前列腺液中WBC计数,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8%和95.1%。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日趋增多。据统计,60岁以上的男性患前列腺增生的人约占60%以上,80岁以上的男性约占80%。患者多表现为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等待、尿线细弱、排尿时间延长,尿不干净,滴沥等,严重时可以发生尿潴留。  相似文献   

11.
因尿急尿频、排尿不尽、夜尿增多等下尿路症状而求治于泌尿外科医师的老年男性患者中,大多数是属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某些疾病也会导致一系列下尿路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复方雪参胶囊联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治疗组口服复方雪参胶囊+非那雄胺+多沙唑嗪,对照组服用非那雄胺+多沙唑嗪,分别于治疗180d后比较两组的病情程度改善情况及IPSS评分、QOL评分、最大尿流率、膀胱残余尿及前列腺体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IPSS积分下降了42.05%(P〈0.01),QOL评分下降1分(P.〈0.05),前列腺体积减少20.0%(P〈0.05),膀胱残余尿下降41.48%(P〈0.01),最大尿流率提高4.9ml/s(P〈0.01)。对照组IPSS积分下降了27.86%(P〈0.01),QOL评分下降1.2分(P〈0.05),前列腺体积减少19.15%(P〈0.05),膀胱残余尿下降27.96%(P〈0.01),最大尿流率提高2.9ml/s(P〈0.05)。两组间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口服复方雪参胶囊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膀胱结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71例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55例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前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者同时进行结石清除术.对比分析临床资料。比较术后IPSS评分改善,依据结石的大小、形状将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分为小、大结石组。统计分析各组术前膀胱出口梗阻程度(BOO)及残余尿量的差异。结果单纯前列腺增生组IPSS评分改善率为33.80%(24/71),而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组IPSS评分改善的比率为56.36%(31/55),P<0.05;两组间BOO和残余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患者中大结石组BOO小于小结石组(P<0.05),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在对膀胱结石进行治疗后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骶神经电刺激与辣椒辣素类似物(RTX)治疗女性特发性膀胱过度活动症(IOAB)的疗效。方法将40例女性IOAB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皮穿刺电刺激骶3神经(A组)及100nmol/LRTX溶液100ml膀胱灌注(B组)治疗3个月,并观察治疗前后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及抑郁与焦虑的心理评分的变化。结果A、B组治疗前后排尿日记及尿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治疗前后抑郁与焦虑的心理评分差异有雏计学意义(P〈0.01),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尿道刺激症状及膀胱区不适。结论骶神经电刺激与辣椒辣素类似物(RTX)均可改善女性IOAB患者的排尿功能障碍,但骶神经电刺激固无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明显。  相似文献   

15.
老年前列腺增生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68例BPH患者作回顾性分析,将单纯BPH患者和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显示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02例,占38.06%,高血压组手术年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大于非高血压组,最大尿流率(Qmax)小于非高血压组(P〈0.05),患者年龄、IPSS评分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有相关性(R=1.236,1.060,P〈0.05),Qmax、前列腺体积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无相关(P〉0.05)。结论BPH患者常合并原发性高血压,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病情常常比单纯BPH患者重,患者年龄、BPH症状程度与BPH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可能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因素如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参与了这二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5,(5):626-628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管理对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130例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管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情况以及勃起功能障碍程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和勃起功能国际问卷-5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成年男性下尿路症状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排尿症状及勃起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的下尿路症状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对30例高龄前列腺癌接受内分泌治疗后病情稳定患者的下尿路症状进行问卷调查,B超检测前列腺体积。根据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判断各项评分与QOL的关系。结果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腺体明显萎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并以储尿期症状为主,IPSS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与QOL呈正相关。结论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后,梗阻因素不再是下尿路症状的主要原因,膀胱老化所致的储尿期症状成为了影响患者QOL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陆江 《现代养生》2009,(8):I0001-I0001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一种生殖器官。前列腺疾病在中年以后急剧增多,45岁以上男性有20%患前列腺增生症,55岁以上达到40%,65岁以上超过60%,80岁以上超过80%。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尿等待、排尿不尽和排尿困难等;常表现为尿势弱或排尿无力,排尿时断时续,尿线细小,夜尿次数多,或迟迟无法排出尿液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中西药物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比较77例在山东省立医院门诊就诊病例中、西药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西药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降低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药物对BPH的治疗效果相同,但中药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02月到2014年0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最后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剖宫产发生率为3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等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平均动脉压、尿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