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1967年Yasargil及Donaghy成功地应用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病,迄今国外报告已1,000余例。国内臧人和等报导23例,董意如等报导3例,对中枢神经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我院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1978年3月施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治疗大脑中动脉闭塞症一例,兹报导如下: 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2.
下肢动脉栓塞。起病急剧。发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肢悻缺血坏死.以往采用全身溶栓治疗,一次用药剂量量小。治疗时间长。起效慢。不能达到迅速溶栓的治疗效果.而且溶栓药物作用于全身。易出现出血等并发症.我院自1990年10月起对14例下肢动脉栓塞的病人。以动脉导管溶栓法。注入大剂量尿激酶。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年30岁、安徽人、患风湿心脏病由蓮河康复医院轉来我院。1956年秋末某夜,忽然左下肢疼痛难忍,整个左腿厥冷,趺阳(足背)脉已摸不到。經会診研究,西医认为是由于风湿性心脏病辦膜上贅生物脫落栓塞了左下肢动脉。次日拟作左下肢截除。未动手术之前,曾試針左“次髎”及“环跳”,当时疼痛虽未全止,但不久即能入睡。第二天左脚回溫,趺阳脉重新出現,截肢之苦,遂告免除。  相似文献   

4.
动脉导管之結紮或切断,特別是后者,易于发生术中大出血,应予以重視。导管結紮术对細长之动脉导管固然安全可行,但由于少数人发生术后再通或主动脉气管漏等併发病亦应采用切断术,问题在于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术中流血。根据40例切断术未发生大流血的經驗,作者提出以下綜合措施可以防止术中发生此种意外。一、对年龄較大、或分流量較大、或肺动脉高压、或曾作过結紮术者,采用低温或控制性低血压麻醉。二、一律采用后侧切口。三、对导管及其附近主动脉与肺动脉采用刃器性解剖。四、在解剖导管后壁之前,先于导管上、下方主动脉按放安全阻断带,并充分游离胸主动脉,一旦发生較大出血可及时以鉗夹住主动脉。五、于导管之动脉侧使用Potts-Smith氏鉗,于肺动脉側使用弯形动脉鉗。六、切断导管时,边切边縫,并采用細針細线,注意以垂直方向拉紧連續縫綫。七、縫合后,对断端之出血点采取压迫方法,避免急于按鉗或縫合止血。  相似文献   

5.
腋动脉损伤出血多,伤势重,处理不当易致残。我院1967年9月~1984年9月共收治5例腋动脉损伤(均为腋动脉第三段损伤)。直接吻接成功2例(其中1例于术后第29天吻合处破裂而结扎之),行大隐静脉移植2例,清创术后直接结扎腋动脉1例。5例肢体均成活。其中2例腋动脉结扎后远侧桡尺动脉搏动消失,  相似文献   

6.
下肢动脉闭塞症,是一种严重的下肢缺血性疾病,致残率高,甚至可造成死亡。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尚无有效的方法。我院于1986年底开始实验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为7例9个下肢的患者施行了分期静脉动脉化手术,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动脉抽血是护理肺部手术患者常用的操作方法,如何在穿刺过程中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皮下瘀血、提高穿刺成功率及血管的重复利用是考察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从固定血管、进针、拔针及按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曾志宏  王奕 《江西医药》2009,44(8):786-788
目的探讨3.0F微导管行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使用适应症。方法对13例患者使用3.0FSP导管分别在支气管动脉主干或支气管动脉分支超选择插管行化疗及介入栓塞术。栓塞物质为300~1000μmPVA颗粒或明胶海绵颗粒。结果13例患者使用微导管15次,其中2例患者使用2次,成功率100%。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导管操纵简便,成功率高,适用于支气管动脉细小、走形迂曲、与肋间动脉及脊髓动脉共干的患者,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78年以来采用一侧腹壁下动脉插管之途径,对12例膀胱肿瘤及3例前列腺肿瘤病人,配合盆腔动脉化疗,施行了盆腔动脉造影术,造影成功显影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膀胱肿瘤12例,前列腺肿瘤3例。病理诊断乳头状瘤1例,余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其中带蒂恶性肿瘤9例,病理分级Ⅰ~Ⅱ级,无蒂呈浸润型生长2例,病理分级Ⅲ~Ⅳ。本组病例无出血、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视网膜中央动脉是眼动脉的主要分支,是视器的主要供血动脉之一。其血栓形成后依其侧枝循环开放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不一:一过性黑蒙、眼前数指、手动及进行性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不同程度的视野缺损。若不能进行及时治疗多会导致失明。该病是眼科的急重症之一,而单纯眼科保守治疗疗效有限,近年我们对部分病人进行了接触性动脉溶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空肠直动脉动脉弓级数、分支类型、长度、管径、间距以及器官表面动脉吻合网眼密度 (吻合网眼数 /统计肠总面积个 /m2 )的观测 ,研究直动脉对空肠血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人及 2~ 6岁小儿尸体进行股动脉插管、乳胶灌注后解剖剥离观察其分支类型并测量其管径、间距。结果 :空肠各段直动脉长度、管径、间距均有所不同。直动脉分支各段以 3支型为主 ,占 5 2 .19± 8.0 4 %、4 2 .80± 6 .0 7% ,其长度为 2 2 .32± 0 .31mm、 2 5 .0 0± 0 .37m m ,管径平均为 0 .6 8± 0 .18m m、0 .72± 0 .0 1mm ,间距为 2 .89± 1.72 m m、2 .79± 2 .0 6 mm。结论 :空肠两段中直动脉长度、管径、分支类型间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回肠直动脉及器官表面动脉的形态观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回肠直动脉分支类型、管径、间距以及器官表面动脉吻合网眼密度 (吻合网眼数 /统计肠总面积 )的观测 ,研究回肠直动脉对血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人及 2~ 6岁小儿尸体进行股动脉插管、乳胶灌注后解剖剥离 ,观察分支类型并测量其管径、间距以及单位面积吻合网眼密度。结果 :回肠各段直动脉、管径、间距均有所不同 ,其管径平均为 (0 .6 1± 0 .0 2 )mm、(0 .5 3± 0 .0 3) mm、(0 .5 1± 0 .0 1) mm ,间距为 (2 .2 1± 1.6 4 ) m m、(2 .17± 1.17) m m、 (2 .85± 0 .4 6 ) m m ,分支以 2支型为主 ,占 4 0 .2 3%、4 3.4 2 %和 4 3.5 2 %。结论 :回肠各段直动脉管径、间距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贾苒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9):278-279
目的观察子痫前期硫酸镁治疗前后子宫动脉、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变化,从而为子痫前期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1年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同时选取4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静脉注射硫酸镁前及注射后行超声检查。记录孕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DBP)和平均动脉压(MAP)。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子宫动脉和脐动脉,计算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l),阻力指数(RI)。应用经颅多普勒检查测定孕妇大脑中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PI和RI。根据公式灌注压(CPP)=[Vm/(Vm-Vd](MAP-DBP),估算脑CPP。结果硫酸镁明显降低脐动脉PI和S/D值(P<0.05),但治疗前后RI无明显变化(P>0.05)。硫酸镁明显降低子宫动脉PI、RI和S/D值(P<0.05)。硫酸镁治疗前后孕妇大脑中动脉PI、RI、S/D和CPP无明显变化(P>0.05)。子痫前期患者中20例CPP减低,13例CPP在正常范围,17例CPP增高。硫酸镁治疗后,CPP增高者CPP明显降低(P<0.05),CPP正常及减低者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硫酸镁可降低子痫前期患者脐动脉、子宫动脉PI和S/D值。硫酸镁可降低高脑灌注压子痫前期患者CPP。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咯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咯血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7~73岁.术前24 h咯血量50~1200 ml,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止血,经动脉DSA造影证实后,进行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26例患者首次栓塞止血成功率80.8%,再次栓塞止血率96.2%.无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咯血动脉栓塞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文秀芬  孟祥志  李江红 《河北医药》2012,34(21):3289-3290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居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也有可能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Sheehan syndrome)后遗症,对产妇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故紧急止血非常重要。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方法优于子宫动脉结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下肢动脉壁因粥样硬化导致血管闭塞,引起缺血性周围血管疾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好发于大、中型动脉。动脉闭塞的治疗关键是使闭塞血管再通,球囊扩张支架成形,动脉导管溶栓是治疗合并血栓形成的下肢动脉  相似文献   

17.
病例 男性,45岁,因右眼突然失明2天于1997年8月29日入院。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光定位鼻侧消失。左眼1.0。右眼结膜不充血,角膜清。前房正常,瞳孔4mm,对光反应弱,晶体、玻璃体无混浊。眼底:视乳头边缘模糊,轻度水肿,视网膜灰  相似文献   

18.
刘大爷今年62岁,4年前他开始感到双腿不适。起初症状并不严重,只是步行时间长了会感到小腿肚子酸胀。他也没有特别在意,以为是太劳累了,休息一下就行了。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越来越重,两只脚都觉得麻木,而且发凉。刘大爷还当作年轻时受了寒,现注意保暖就没  相似文献   

19.
么士珍 《中国医药》2006,1(5):299-300
目的观察椎-基底动脉急性血栓形成患者经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且自发病高峰起12h内来就诊并同意溶栓的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均采用动脉内接触性溶栓,其中7例采用溶栓加球囊扩张,1例支架置入。结果16例患者中,血管完全再通6例,部分再通7例,未通3例。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结论经动脉内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十分少见,1842年Rokitansky首先提出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学走行可压迫十二指肠下水平部,引起十二指肠梗阻。1889年Albrecht将本病命名为“肠系膜上动脉性十二指肠梗阻”。此后国内、外文献中相继有关于本病的报导。因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下水平部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或完全性梗阻,故称为“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今将能查找到的主要文献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