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观察蜂针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总结蜂针治疗本病的适宜中医证型.方法 按照中医辨证将膝骨性关节炎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4个证型组,用活蜂蛰刺患膝阿是穴、内外膝眼、鹤顶穴、梁丘、血海.每周治疗2次,2周为l疗程.结果 蜂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痛痹组及着痹组的总有效率、症状体征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行痹组及热痹组(P<0.05).结论 蜂针疗法更适合痛痹、着痹证型的膝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2.
郑芙蓉  明庭武 《新中医》2014,46(12):171-173
目的:观察针灸扶阳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针灸扶阳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局部温针法治疗,对照2组采用电针法治疗。3组均治疗4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表进行分级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JOA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1组、对照2组JOA积分与治疗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对照1组与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3.9%,高于对照1组(75.8%)、对照2组(72.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1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扶阳法是一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疗效优于局部温针法和电针法。  相似文献   

3.
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超  卢晓丰 《河南中医》2014,(10):2029-2030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温针灸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电脑中频治疗机进行治疗,温针灸组采用温针灸治疗。结果:温针灸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组膝关节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田韵 《四川中医》2013,(9):99-101
目的:观察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温针灸治疗,治疗组给予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联合治疗,连用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膝关节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运动性疼痛评分、压痛点疼痛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活动范围评分、步行距离评分显著升高,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通痹汤内服配合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标本兼顾,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恢复膝关节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将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6例脱失,针灸组37例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针刀组38例用针刀治疗,每周1次,最多治疗4次;西药组39例口服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连服20d。分别在治疗前后、治疗结束后3月采用WOMAC问卷、VAS、关节功能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所有数据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WOMAC问卷、VAS、关节功能评分积分均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组间WOMAC问卷、VAS、关节功能评分积分比较,针灸组优于西药组,2组间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针灸组与针刀组间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结束3月后针灸组综合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手法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疼痛、僵硬及膝关节活动度,防止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防风膝痹汤结合温针灸辨证治疗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90例在本院确诊治疗的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扶他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防风膝痹汤结合温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0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及关节液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总有效率91. 1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 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过治疗后,患者的IL-6、IL-1β、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WOMAC积分表中疼痛程度、僵硬程度及生理功能情况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防风痛痹汤能有效降低痛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腔液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研究活血膝痹饮联合内热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活血膝痹饮组、联合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活血膝痹饮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活血膝痹饮,联合组在活血膝痹饮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内热针。进行视觉模拟(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马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调差表(WOMAC)评分、膝关节HSS评分、健康状况调差简表(SF-36)评分,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清炎性因子生长相关癌基因-1(GRO-α)水平。结果:联合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低于活血膝痹饮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SF-36评分、HSS评分高于活血膝痹饮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后MMP-9、VEGF及GRO-α水平低于活血膝痹饮组治疗后(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活血膝痹饮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结论:活血膝痹饮联合内热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降低MMP-9、VEGF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WOMAC评分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筋推拿配合骨盆PNF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灸组)30例,采用针灸治疗(选穴:血海,粱丘,鹤顶,内、外膝眼,阴、阳陵泉);对照组30例,采用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的疼痛。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口服西药,是治疗中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步态分析结合JOA评分评估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KOA患者采取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3个月,用步态分析及JOA评分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1、3个月JOA评分及步速、步幅、步频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运动疗法结合中医手法治疗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步态分析可客观评估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针刀配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应用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4周后,用膝关节关节疼痛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严重性指数量表(Index of severity for osteoarthritis,ISOA)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止痛效果、严重性指数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和电针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均可明显改善关节的活动功能,缓解疼痛,且针刀整体松解术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温针及单纯针刺的疗效差异。方法:将计入统计的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温针组,每组31例。均取双侧肾俞、夹脊穴及患侧环跳、委中、阿是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均明显上升(P〈0.01),McGill疼痛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温针组在提高JOA评分和降低VAS评分方面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与常规针刺组相比,其在提高患者痛阈方面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徐琳  董宝强 《山西中医》2013,(11):31-33
目的:观察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络电针疗法治疗,治疗组采用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辨证取穴,确定循经筋规律性阿是穴.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WOMAC量表各项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WOMAC评分中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WOMAC评分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电针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治疗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根据治疗前后腰腿疾患治疗成绩评分(JOA)计算改善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视神经模拟疼痛评分(VAS)作为疼痛评定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以治疗组为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之76.32%(P〈0.05);各疗程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腹针疗法治疗FBSS疗效肯定,具有处方标准化、操作规范化、辨证条理化、针刺无疼痛、患者易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透灸法治疗,采用JOA评分及疼痛分级指数(PRI)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R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灸法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功能及缓解腰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电针与温针灸辨治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电针组45例,予以电针治疗,温针灸组45例,予以温针灸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电针组显愈率60.00%,总有效率82.22%;温针灸组显愈率48.89%,总有效率77.78%,两组比较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时间、僵硬缓解时间、关节肿胀消除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上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在疼痛积分、晨僵积分、日常生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与温针灸治疗肾虚髓亏型膝骨关节炎急性加重期各有优势,电针偏镇痛,温针灸偏缓解关节僵硬,联合应用可优势互补,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三脏一体”辨证理论,探讨膝三脏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膝三脏汤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单味吲哚美辛片(消炎痛)口服治疗,2周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进行评定,评定内容包括:a、目测类比疼痛程度评分法(VAS)评定;b、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定;C、临床疗效评定;d、停止治疗1个月复发率评估。结果:a、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在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临床疗效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b、停止治疗1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三脏汤内服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较单味吲哚美辛片(消炎痛)口服效果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股四头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和口服芬必得治疗,疗程20天。观察临床疗效、Lequene&Mery严重度指数、JOA评分及等速肌力测试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为87.5%(P〉0.05);两组治疗后Lequene&Mery严重度指数、JO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股四头肌PT、TW、AP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的增加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治疗能改善膝骨关节炎患者症状,且能提高其股四头肌的肌力和做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