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护理体会。方法自2008年至今,我科对86例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预防各类并发症,功能锻炼,康复指导。结果平均住院日18d,因护理措施得当,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减少心理焦虑,积极配合,增强患者的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对护士的满意度,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3.
我们通过对23例体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的观察及护理,体会到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骨折有达到骨折复位目的、有手术安全,创伤小,固定牢固的优点。本文介绍该项治疗在护理过程中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为生活不能自理的下肢骨折患者提供一套完善的护理服务.方法 制定全面的护理计划要根据下肢骨折患者的健康状态、心理状况、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手术完成情况来看.结果 下肢骨折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结论 在制定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因人而异的护理计划时,可以使患者尽快康复并且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共收治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157例,通过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7.
我院1986年1月至1993年12月共收治下肢骨折病人25例,占同期骨折住院病人的30%,根据骨折愈合的治疗护理过程,笔者从病人心理、饮食、预防感染到功能锻炼进行了系统回顾总结,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1~88岁,平均49岁,均经X光摄片确诊,并于伤后48小时内入院。骨折部位:股骨10例,髌骨4例,胫腓骨11例。作胫骨结节牵引1例,跟骨牵引2例,皮牵引10倒,石膏托固定12例。治疗结果:死亡1倒,其余24例全部治愈康复出院,平均住院94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骨折后的心理生理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的干预。方法对197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干预;对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提高了病员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论护理干预后,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好,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9):145-148
目的分析及探索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本院骨科病房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接收的患下肢骨折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共50例,为其提供常规临床护理干预服务;护理组共50例,入院后接受与对照组相同的护理服务,同时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出院复诊依从性。同时通过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结果与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发现,护理组的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依从性、出院复诊依从性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护理组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用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服务,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同时可以降低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我院第1例骨折外固定患者在专家指导下成功手术及优质护理,取得了满意治疗效果,从此,本科开展了外固定架手术,通过对34例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骨折愈合率100%,针道感染4例(4%)。结论:外固定支架是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做到术前、术后科学细致的护理,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可使并发症降至最低,获得满意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综合预防护理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中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78例和普通组22例。治疗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进行入院评估、心理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预防性抗凝治疗的护理、早期被动活动及功能锻炼等综合预防护理;普通组患者放弃住院并出院指导。比较2组发生深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3.8%明显低于普通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非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综合预防护理,能够有效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住院费用,是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的综合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段金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4):2194-219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全面有效综合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64例脑卒中并发下肢骨折的患者,根据患者基本病情及手术情况制定相应护理计划并实施护理方案,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对比患者骨折前及康复后的Et常生活能力。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64例患者中发生压疮5例,便秘10例,伤口愈合延迟1例,无其他并发症。住院14—40d,平均25.2d,经过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康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基本接近骨折前的水平。结论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骨折患者的康复以及术后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提倡融生理、心理、社会于一体的整体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改善高龄骨折患者情绪状态方面的效果。方法 88例进行休养的骨折患者进行相关的病情调查,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人性化护理,后将两组患者在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的相关病情数据改善情况及相关治疗措施进行系统整理与规划,针对相关数据进行合理的对比说明。结果观察组中的骨折患者在各方面都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骨折患者的病情好转程度上来看,合理适当的人性化护理能够较快的缓解骨折患者的焦虑状况,促进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获得较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齐文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8):236-236
疼痛是骨折患者的常见问题,是共有首发症状,是一种警戒信号。对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具有保护作用,但强烈而持久的疼痛,又会造成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骨折患者多合并出血及其他脏器损伤,对于痛疼的护理,减轻疼痛,减少机体生理紊乱更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因此,对疼痛必须了解原因、部位,明确诊断,恰当处理,以解除患者痛苦。我们通过近年来加强对骨折患者临床观察总结,对疼痛的因素及疼痛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下肢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 ,糖尿病合并骨折的患者也增多。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糖尿病的并存为实施手术增加危险因素。康复时间长 ,护理难度大 ,因此要给予足够重视 ,必须从身体、心理、饮食等方面综合考虑以有效控制血糖 ,预防并发症 ,并作好心理护理。1临床资料我科收治的35例糖尿病患者中 ,男19例 ,女16例 ,年龄55~85岁。其中 ,行走跌伤20例 ,被车撞伤15例。入院时 ,空腹血糖均大于或等于7.8mmol/L。转内科治疗2例 ,感染1例 ,1例拒绝治疗自…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研究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82例骨折住院患者进行精心护理。结果82例骨折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包括心理、饮食、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精心护理和正确的指导恢复锻炼是促进骨折患者康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18.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24)
<正>下肢深静脉栓塞(DVT)作为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已受到临床骨科医生的高度重视,其临床表现早期主要为患肢肿胀[1],如不及时治疗,轻者致残,重者发生肺栓塞而危及生命。近年来,尽管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积极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0例骨折患者并发严重的下肢深静脉栓塞,并将护理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 2009年2月至2011年8月对存在发生下肢DVT高危因素的8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预防下肢DVT的发生。结果 86例中,有2例发生下肢DVT,发生率2.32%,未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其余84例均顺利康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进行综合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并及时发现下肢DVT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骨科手术与其他外科手术相比较,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术后功能恢复慢,所以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很重要,良好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的康复。2003年1月~2004年3月共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36例,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