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已成为骨质疏松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了解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老年男性中的分布,并进一步认识其与骨钙素及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45例老年男性的VDR基因型,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紊(bone gla-containin gprotein,BGP)、Ⅰ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procollagen,PINP)及1,25(OH)2D3。结果: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0.014;Bb,0.117;bb,0.869。B,b等位基因分别占7.2%,92.8%。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8.6%。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未发现VDR基因型与BGP,PINP及1。25(OH)2D3相关。结论:老年男性VDR基因型与骨钙素等骨转换升华指标及1,25(OH)2D3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一钙制剂和钙制剂联合维生素D(Vd)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共纳入380例男性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单纯补钙组(单一钙制剂)和联合补钙组(钙制剂+Vd),各190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个体的骨密度和骨质疏松各项指标。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两组老年患者中全身腰椎2~4、股骨颈和大转子部位的骨密度(BMD)均有所增加,其中Vd+钙制剂组中各BMD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6个月末两组之间BMD无显著差异,血清羟脯氨酸水平在Vd+钙组中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充适宜的钙和Vd对于按男性老年骨质疏松的预防有一定作用,单纯补钙不如同时补充钙和Vd对体成分和BMD的改善效果明显。补钙的同时服用Vd可以显著提升体内的Vd水平和短期内骨组织的密度,预防老年人的骨钙流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结合钙尔奇D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骨化三醇组0.25μg/次,30次/d;钙尔奇D组600mg,1次/d;骨化三醇合用钙尔奇D组(联合用药组)。各组治疗时间均为三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各组治疗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血钙和血磷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血钙钙尔奇D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磷骨化三醇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化三醇合用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骨化三醇结合钙尔奇D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78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骨化三醇组0.25μg/次,3次/d;钙尔奇D组600 mg,1次/d;骨化三醇合用钙尔奇D组(联合用药组).各组治疗时间均为三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骨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各组治疗后血清中碱性磷酸酶、血钙和血磷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中血钙钙尔奇D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磷骨化三醇组与联合用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骨化三醇合用钙尔奇D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以及不同骨量的糖尿病患者之间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的分布差异。方法:选自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内分泌科1998-09/2001-01住院糖尿病患者122例为糖尿病组,诊断参照WHO 1999年新标准,并且除外重度吸烟、嗜酒者、肾功能损害者及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2型糖尿病组68例,1型糖尿病组54例。以中国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为依据诊断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糖尿病组骨量正常58例(男/女=33/25),骨量减少30例(男/女:15/15),骨质疏松34例(男/女=17/17)。并以青岛市内分泌糖尿病研究所62名体检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对其进行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TaqI位点)型检测,并计算其基因分布频率。结果:①1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人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分布频率的比较1型糖尿病组Tt基因型的分布频率有增高趋势(1型糖尿病组14.8%,2型糖尿病组7.4%,对照组4.8%,P=0.068)。②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在糖尿病患者群中,aa基因型在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患者中分布频率显著高于糖尿病骨量正常者(骨量减少组63.3%,骨质疏松组73.5%,骨量正常组41.3%.P&;lt;0.05),Aa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低于骨量正常者(骨量减少组26.7%,骨质疏松组26.5%,骨量正常组44.8%,P&;lt;0.05),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未检出AA基因型。结论:在糖尿患者群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分布与健康人差异不显著。糖尿病患者对应于ApaI酶切位点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与骨质疏松存在相关性,对应于TaqI酶切位点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有相关趋势,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骨化三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性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12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甲状腺功能亢进且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及阿仑膦酸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骨化三醇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的FT3、FT4、TSH、BGP、BALP、BMD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间FT3、FT4、TS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BMD、BGP、BALP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三醇的补充能促进肠钙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储存,也可以通过抑制甲状旁腺细胞增生,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骨质疏松症、膝关节骨关节炎和腰椎骨质增生的发病情况,并分析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病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关系.方法:①选择2002-06/2003-09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老年病门诊就诊,以严重腰背痛,腰腿痛,下肢无力,行走费力为主诉的中老年妇女203例.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②应用双能量X线骨密度仪,测定第2~4腰椎正位椎体骨密度,应用数字减影X光机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单或双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进行诊断和分析.③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骨量减少>25%(T值<-2.0 SD以上).骨关节病的诊断标准:膝关节骨关节炎:X线片显示膝关节关节间隙狭窄,或关节内骨刺或关节腔内表面凸凹不平或关节内骨硬化;腰椎骨质增生:X线片显示2个锥体以上前缘或/和后缘增生、骨赘形成或骨桥形成.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情况分析.结果:纳入中老年妇女203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203例中老年妇女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膝关节骨关节炎及腰椎骨质增生患病率:50~59岁34.0%,39.65.8%;60~69岁44.8%,52.9%,48.3%;70~79岁为58.8%,68.6%,58.8%;80~89岁为66.7%,75.0%,83.3%.②在诊断骨质疏松症的95例中T值<-2.5 SD者20例,23个锥体出现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只有2例同时有2个腰椎压缩性骨折.③有67例(34%)同时患膝关节骨关节炎和腰椎骨质疏松症.结论:①中老年妇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骨关节病均随增龄而升高.②腰椎骨质增生可影响腰椎骨量,致骨量增高,使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数量减少.③部分中老年妇女可同时患骨质疏松症和老年骨关节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苏州市部分地区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病的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超声骨密度检测仪检测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北区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的且在苏州市常住的中老年(40~69岁)女性300人的骨密度,计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患病率。同时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测试题目筛查OP的影响因素。结果 300名研究对象的OP总发病率为39.00%。年龄、饮酒、吸烟、BIM、每周运动时间、每周饮奶量、产次及绝经状态在非OP和OP患者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龄、饮酒、吸烟、肥胖、多产次及绝经是影响O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 苏州市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高。骨质疏松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控制产次、减少饮酒和吸烟、合理控制体重及增加运动次数和牛奶的摄入均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已成为骨质疏松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了解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老年男性中的分布,并进一步认识其与骨钙素及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45例老年男性的VDR基因型,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bone gla-containing protein,BGP)、Ⅰ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procollagen,PINP)及1,25(OH)2D3.结果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0.014;Bb,0.117;bb,0.869.B,b等位基因分别占7.2%,92.8%.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8.6%.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未发现VDR基因型与BGP,PINP及1,25(OH)2D3相关.结论老年男性VDR基因型与骨钙素等骨转换升华指标及1,25(OH)2D3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10.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俊  马红梅  朱珊珊 《中国康复》2002,17(1):39-39,41
目前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关节炎。老年骨质疏松症引起胸背及四肢疼痛 ,甚至导致脊柱、桡骨远端及股骨颈等骨折。本文总结了应用钙尔奇D片预防和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7月湖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 4 2例 ,均有胸背、双上下肢或全身痛 ,X线片发现有腰椎肥大和膝关节骨关节炎 ,少部分患者有脊柱骨折或桡骨远端骨折 ,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均小于峰值骨密度2SD。 4 2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2例 ,男 9例 ,女 13例 ;年龄 6 0~ 81岁 ,平均 70 …  相似文献   

11.
This investigation found that young adult women (n = 265) were very likely (80.6%) to have accurate knowledge about osteoporosis but also typically had a low calcium intake (454 mg/day). The women in this study believed that they were at risk of osteoporosis but felt that prevention was difficult. Meanwhile, they held the opinion that osteoporosis is not serious and that taking preventative measures would not be worthwhile. The factors that most strongly affected the intake of calcium by women were, in order, knowledge, number of children, self-rated health score, Body Mass Index, graduation from high school, experience of bone density examination and family history. These seven items accounted for 31.8% of the variation in calcium intake.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中国很多学者对不同地方做过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但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抽样调查仍相对缺乏,目前的文献仍不能很好地全面描述国内骨质疏松症的总体流行病学趋势。 目的:对中国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的资料进行汇总,综合分析骨质疏松症流行状况。 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中国2000至2013年发表的有关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流行病学的文献进行归纳和统计学分析。提取资料中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并以10岁为一个年龄组段分别进行汇总,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对32篇文献进行分析,提取40岁以上人群样本总量58254例,其中男26844例,女31410例。中国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总体患病率13.2%,其中男性11.8%,女性14.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随年龄增加,男性及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均逐渐增加,男性增长则相对平缓,女性进入50岁后,患病率明显增高。从Lumbar,Neck,Troch,Ward's 4个检测部位来看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在北方地区以 Lumbar 检出率最高,可能与北方地区重体力活动相对南方地区多,加速了腰椎的退变有关。南方地区以Ward's检出率最高,有待进一步研究。男性人群中近5年的患病率较5年前明显增加,女性人群中近5年的患病率较5年前明显减小。提示中国为骨质疏松高发地区,开展骨质疏松宣传和相关疾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效果。方法选择50~75岁、绝经5~30年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妇女62例,随机分为骨疏康冲剂加钙剂联合用药组、单用骨疏康冲剂组和单用钙剂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用DEXA监测髋部骨密度,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结果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组服药后6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单用骨疏康冲剂组(P<0.01),其骨密度也高于单用骨疏康冲剂组(P<0.05),但骨代谢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疏康冲剂与钙剂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较单用骨疏康冲剂有着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固邦(阿仑磷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妇女50例,随机分为固邦组30例,年龄(64±4)岁;对照组20例,年龄(63±5)岁.两组均应用碳酸钙,每晚口服1片;固邦组加阿仑磷酸钠10mg,口服,1次/d,晨空腹服,疗程均6个月.每组用药前后检测腰椎、髋部骨密度(BMD),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碱性磷酸酶(AKP).结果用药后治疗组腰椎、髋部BMD明显增高,骨痛改善,各生化指标无异常变化,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改善.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结论阿仑磷酸钠对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PTH)和25-羟维生素D水平,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探讨PTH水平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该院并确诊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患者254例纳入研究作为病例组。另外,将同期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的健康体检者254例纳入研究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2018年6-7月于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的健康体检者2551例纳入研究作为健康人群,分析PTH水平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健康人群PTH水平与性别、年龄均无关(P>0.05)。病例组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血清钙、磷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TH升高是导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为1.495(95%CI:1.310~1.707,P<0.001)。结论健康人群PTH水平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TH升高是导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碳酸钙D3咀嚼片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50例,碳酸钙D3咀嚼片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和单独治疗组(50例,单独碳酸钙D3咀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钙、血磷、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水平、骨密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钙、血磷、BGP、BAP水平均升高,β-CTX、TRAP-5b水平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腰椎L2~4、股骨颈、股骨大转子、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的80.00%(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钙D3咀嚼片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中老年妇女不同骨骼部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党生  林芸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4):1510-1512
目的:探讨中老年妇女不同骨密度测量部位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影响。方法:记录277例中老年妇女的年龄、测量身高和体重,采用HologicQDR-2000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检测全身、腰椎正侧位、股骨颈、股骨粗隆和Wards三角的骨密度。统计各年龄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结果:各部位的骨密度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最高的部位50~59岁组是腰椎侧位,大于60岁各组是Wards三角。结论:随年龄的增长,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随测量部位不同而不同。腰椎侧位和Wards三角分别是50~59岁和60岁以上妇女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性最高的部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社区女性骨质疏松症易患性认知状况,分析其相关健康行为,为女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西安市3个社区的117名女性(绝经前57名,绝经后60名)进行骨质疏松易患性认知和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69.23%的社区女性自觉健康状况较差或一般,经常摄入奶制品、豆类食物的妇女不足30%,每周规律运动超过3h者仅占36.75%;仅11.11%认为有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绝经后妇女较绝经前妇女对骨质疏松症易患性认知水平差。[结论]社区女性对骨质疏松症易患性认知不足,相关健康行为欠佳,建议加强其骨质疏松易患性认知,实施骨质疏松症针对性预防干预。  相似文献   

19.
更年期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的骨代谢疾病。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明显降低,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影响蛋白质合成,致使骨基质合成不足。中老年妇女又因缺钙引起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轻微外力即可发生骨折,如不注意防治,可导致严重后果。骨质疏松症不能治愈,却能预防。将药物、补钙、氟盐、运动、细心护理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抗骨质疏松药物羟乙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统计分析2000~2004年50~92岁(平均66岁)髋部骨折患者200例(部分因合并心脑血管、糖尿病等致死亡或不愈合的特殊病例除外),其中手术内固定120例,非手术治疗80例,都应用羟乙膦酸钠0.4 g/d,两餐间或睡前服,15 d为一疗程,间隔2个月重复应用,间隔期间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并统计相应对照组,手术治疗100例,非手术治疗80例,未用羟乙膦酸钠.观察骨折临床愈合和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手术内固定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应用羟乙膦酸钠组为24周,对照组为29周;非手术组平均临床愈合时间:应用羟乙膦酸钠组为16周,对照组为20周.结论 羟乙膦酸钠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有明显促进愈合和恢复功能.同时非手术治疗由于避免了术中血运的进一步破坏,对骨折的愈合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