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志荣 《包头医学》2006,30(1):20-21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对11例肺栓塞经临床表现、化验、胸片、肺CT及肺血管造影等方法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发生肺栓塞的因素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心脏病、恶性肿瘤、创伤、长期卧床、结缔组织病,老年人肺栓塞的误诊率高达45.4%;结论:肺栓塞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医师的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肺栓塞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6S):44-45
目的提高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提高诊出率,减少误诊、漏诊情况。方法总结分析16例肺栓塞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肺栓塞初诊诊断率低,16例患者被误诊为多种疾病。结论临床确诊中仍存在对肺栓塞意识淡漠,警惕性不高的现象,特别是非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无明显诱因者,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肺栓塞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提高诊出率,减少误诊、漏诊情况。方法总结分析16例肺栓塞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肺栓塞初诊诊断率低,16例患者被误诊为多种疾病。结论临床确诊中仍存在对肺栓塞意识淡漠,警惕性不高的现象,特别是非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无明显诱因者,误诊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临床肺栓塞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1例临床初诊误诊为冠心病的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的特点.结论 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极易造成漏诊和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降低漏诊误诊率,做到早期的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双萍  王锐 《吉林医学》2010,31(14):1993-1993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栓塞初诊诊断率低,18例患者均被误诊为多种疾病。结论:肺栓塞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应尽早行肺部增强CT或肺动脉造影等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6.
赵文治 《吉林医学》2010,31(9):1251-125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误诊疾病与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39例急性肺栓塞进行回顾性分析其误诊情况。结果:39例病例中,首次诊断肺栓塞者14例,首诊率35.9%,多数第1次被误诊为心血管疾病、肺部其他疾病、晕厥或癫痫等。结论:肺栓塞临床上极易误诊,医师应提高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收集2000—2004年14例肺栓塞确诊病例,误诊10例,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及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栓塞早期误诊1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璞  刘长庭  陈海伦  宋玉敏  袁重果  王英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710-1711,1713
目的分析影响肺动脉栓塞早期诊断的原因。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3月~2005年6月收治的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肺栓塞患者中早期误诊14例,误诊率为87.1%。误诊原因主要包括:(1)肺栓塞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2)X线胸片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3)医师对肺栓塞认识不足。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对于高度怀疑的肺栓塞患者,应尽早行肺部增强CT或肺动脉造影等检查。  相似文献   

9.
急性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的急性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发病率高、病死率及误诊率高的急诊常见病。但由于临床医师对肺栓塞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近来收治的首诊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梗的1例肺栓塞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郭巧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0):138-139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断,减少其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近10年来60例肺栓塞误诊病例。结果:60例肺栓塞者被误诊为冠心病20例,心肌病12例,心肌炎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8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6例,肺炎4倒,肺癌1例,糖尿病1例。结论:肺栓塞误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肺栓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但长期以来,由于对该病的认识不足,造成误诊、漏诊率高,病死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和边远地区,由于受到医疗技术和医疗设施的限制,一些临床医师对肺栓塞的诊治常感十分困难。我院近年来,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对该病认识的提高,成功诊断和治疗了6例肺栓塞患者,现将其中2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35例肺栓塞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对肺栓塞的认识。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35例肺栓塞患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栓塞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容易误诊,本组误诊率达82.9%。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动脉栓塞发生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为74.3%,结论:综合医院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仔细查找病因,肺灌注显像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规范化溶栓治疗,可显改变预后。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肺栓塞已成为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肺栓塞警惕性的提高,其误诊率有所下降。但因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多见、差异大,临床仍易误诊。因此,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对减少误诊及漏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姚亚  鲁文莉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54-154
目的:分析老年休克型肺炎临床误诊特点及原因,探讨老年人休克型肺炎误诊预防经验及方法。方法:分析42例老年人休克型肺炎误诊临床资料。结果:14例误诊为脑血管异常,10例误诊为心血管疾病,4例误诊为急性食物中毒,4例误诊为肝胆疾病,3例误诊为过敏性休克,3例误诊为癫痫发作,3例误诊为高渗昏迷,2例误诊为低血糖发作,1例误诊为癔症,1例误诊为安眠药中毒。结论:老年休克型肺炎起病急、症状复杂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医师责任心不强、对疾病认识不足等是造成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主要就肺栓塞的常见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出现的24例肺栓塞误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就出现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而部分医师因为对该病认知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其有着较高的误诊率。在本次研究中发现24例误诊患者中被误诊为肺炎的情况最多,达到了41.67%(10例)。结论在肺栓塞的早期诊断过程中还存在有一定的困难,也就要求临床医师们能够做好对肺栓塞误诊原因的分析工作,借此来减少误诊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王剑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2):706-707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诊断治疗,以减少误诊、漏诊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32例患者首诊误诊21例,误诊率为65.6%,给予溶栓和(或)抗凝治疗临床症状改善28例,无改善2例,死亡2例。结论肺栓塞误诊、漏诊率高,临床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掌握诊断流程、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以降低误诊、漏诊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发病率、病死率和误诊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由于临床医师对肺栓塞认识不足,极易误诊、漏诊。现将我科近来收治的右下肢静脉血栓致肺栓塞被他院误诊为右胸膜间皮瘤、右小腿丹毒l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n,PE)是指各种栓子进入肺循环阻塞肺动脉或其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由于PE突发率高,容易误诊、漏诊等,病死率极高,已成为临床死因的第4位疾病。目前,肺栓塞的误诊率仍高达70%。提高医师对PE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是减少误诊的关键,也是提高PE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2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6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误诊情况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肺栓塞患者被误诊为9种疾病:分别为冠心病10例次(38%),心肌病5例次(19%),心肌炎3例次(12%),风湿性心脏病2例次(8%),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次(8%);慢性阻塞性肺病4例次(15%),原发性肺动脉高压3例次(12%),肺炎3例次(12%),胸膜炎、胸腔积液3例次(12%)。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胸片、心电图等常规检查不具特异性。肺栓塞误诊率高,其主要原因是对肺栓塞认识及辅助检查认识不全面,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认识肺栓塞临床表现的多变性及非特异性,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24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肺栓塞临床表现差异较大,特异性差。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及漏诊。临床各科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的警惕性,以便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