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青年脑梗死28例TCD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TCD特点.方法:对2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CD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异常25例,异常率89.3%.其中血流增快16例,血流减慢6例,增快、减慢同时存在4例;血流速度两侧明显不对称7例.颈内动脉系统异常1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异常7例.结论: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TCD具有独特的表现.TCD检测的意义在于早期发现病变,接受治疗,防止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陈建 《河北医学》2012,18(12):1758-1760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30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30例中青年TIA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各组中Hhcy患者发生率,分析Hhcy与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及TIA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及TIA组中Hhcy患者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与无Hhcy患者相比,Hhcy患者患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危险度明显增高.结论: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为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血浆 Hcy可作为对有脑血管病倾向的中青年常规检查指标,对预测及指导治疗脑血管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了解其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及正常对照组60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血管异常率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死组和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小面积脑梗死组血管异常率与腔隙性脑梗死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管异常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TCD探测对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梗死的TCD表现以及TCD对脑梗死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 110例脑梗死患者的TCD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10例脑梗死患者中TCD异常率 93.6 3% ,大面积梗死组异常率 98.4 1% ,小面积梗死异常率 87.2 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主要异常表现有狭窄、闭塞、血流减慢、血管痉挛、脑动脉硬化。TCD与影像学检查定位符合率为 80 .4 9%。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10 3例异常TCD结果中 32例有侧枝循环形成。结论 :TCD检测脑梗死的异常率与梗死的面积有明显的关系 ,梗死面积越大异常率越高 ,且能结合临床对脑梗死作出病因和定位诊断 ,另外通过对侧支循环的判断为预测脑梗死预后提供了重要依据。因此TCD不失为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水平  张静  张茁 《北京医学》2004,26(6):370-372
目的比较经颅多普勒(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TCD与MRA检测结果,全部病例均有脑血管造影(DSA)对比验证.结果TCD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8.6%,敏感性为83.9%;MRA分别为92.6%和79.7%.TCD假阳性率为10.3%,假阴性率为2.5%;MRA分别为35.7%和3.5%.结论在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方面,TCD与MRA均有很好的可靠性,但TCD较MRA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尹萍 《中外医疗》2009,28(20):165-165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TCD)与头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颅内动脉血管管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检查结果分析,探讨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诊断3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TCD与MRA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CD与MRA检查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结果相符性良好,以MRA为标准,统计学结果显示,TCD诊断血管狭窄敏感性是71.15%,特异性达89.15%,符合率是86.13%。结论TCD与MRA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相符率高,TCD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及颅内严重血管狭窄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超声检查、多层面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颈动脉狭窄、闭塞的诊断价值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的意义。方法:收集79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资料,均行TCD检查,将其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200例、CTA检查26例,诊断为颈动脉狭窄的影像检查结果与TCD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⑴790例患者中,TCD检出提示为血管狭窄异常人数为570例,阳性率为72.2%;⑵与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TCD对颈动脉中重度以上狭窄的检查阳性率为79%;⑶与CTA检查比较,TCD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阳性检出率为75%,特异性为100%。结论:TCD对颅外段ICA中、重度狭窄、闭塞的患者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中可作为首选筛查方法,颈动脉超声和CTA是明确诊断合适的后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颅多谱勒(TCD)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经CT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TCD检测,并将结果结合临床资料与50例对照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2例脑梗死患者的TCD检测结果30例脑血流异常,异常率93.75%,其中脑血管狭窄10例,占33.33%,脑血管痉挛6例,占20oA,血流速度减慢14例,占46.67%。30例脑血流异常中动脉硬化20例,占66.67%。结论TCD具有廉价、实用、无创、简便、准确等优点,对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评估及诊断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沈宏  杨卓 《浙江医学》1991,13(6):11-12
本文采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技术对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及85例正常成人进行了脑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检测,结果表明脑底动脉主干血流速度的异常减慢、异常增快或出现紊流波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TCD异常的主要表现.与头颅CT检查相比,TCD对脑梗塞的诊断灵敏度为78%,对少数脑动脉分支或穿通支的梗塞则不敏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血管病变情况,为临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TCD技术检测10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TIA)的颅内血管情况,记录颅内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结果 TCD检测到的血管狭窄以MCA为主,其次是TICA;未见明显狭窄的患者,脑血流情况主要为前循环血流增高或椎基底动脉血流减慢;各组病人脑动脉硬化频谱改变比例均高.结论 TCD是诊断颅内脑血管狭窄准确性较高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爱兰  张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1013-1014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TCD与DSA检查结果之间的联系。方法:70例经颅脑CT或MR明确诊断的脑血管病患者,病后2周内行TCD检查,同时进行DSA检查,并对二者结果进行对照。结果:DSA正常21例,其中TCD正常18例,二者相符率85.7%;DSA异常49例,其中TCD异常47例,异常相符率95.9%。结论:TCD与DSA检查结果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在脑血管病诊断中一致率高,TCD可作为DSA的一项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狭窄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87例脑梗死临床资料,分析对比TCD及DSA检查结果.结果:87例患者共检查血管877条,其中75例(86.2 %)患者检出有不同程度脑动脉的狭窄,TCD诊断为血管狭窄或闭塞97条(11.1 %),DSA诊断为血管狭窄或闭塞104条(11.9 %).其中TCD与DSA诊断相符合83条,21条DSA诊断有狭窄或闭塞血管而TCD示正常,14条TCD诊断狭窄或闭塞的血管而DSA检查正常.结论:TCD和DSA是诊断脑动脉狭窄重要的检查方法,两者互为补充.脑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主要病变血管位于大脑中动脉和(或)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人中探查脑血管狭窄性病变的可能性及相关性,探讨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3例住院患者行TCD、MRA及磁共振成像检查,分别分析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的TCD、MRA的结果及两者的相符性。同时通过TCD对以上各血管狭窄性病变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来综合分析TCD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53例中MRA显示有脑血管病变的患者,TCD也有相应的相符率。TCD显示异常的血管,MRA也有相应变化的相符率。TCD异常的表现,主要为血流速度增快,其中又可分两侧对称型及不对称型。在不对称型患者中,TCD与MRA结果的相符率明显增加,在MCA及ACA中分别可达到85.7%和57.1%,均分别高于总的相符率78.9%及33.3%,且一侧Vm低于正常范围低限,对侧同名动脉Vm高于正常范围高限时,TCD与MRA结果的相符率最高达到100%。结论TCD对脑血管狭窄性病变检出的敏感性较低,特别是对后循环血管狭窄病变检出的假阴性率较高。但对两侧不对称型的高血流血管,TCD对病变血管检出的特异度较高,且与MRA的相符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发作间歇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5例临床确诊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患者行TCD、BAEP、CDFI检测,并与51位正常受试者相应检测结果对照.结果:PCIV患者TCD异常率为80%,BAEP异常率7...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脑血管病患者,分析其在脑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瑞华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52例脑血管病患者行颞窗、枕窗、眼窗检查记录流速,参数,频谱.结果:52例患者经TCD发现20例缺血性脑中风,1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8例血管性头痛.结论:TCD能发现脑血管病变并及时提供血流动力学依据,对减少发病率及辅助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彩超检测1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测量颈总动脉后壁IMT,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检查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脑梗死组及TIA组IMT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11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异常者98例,异常检出率为83.05%;对照组中有斑块形成17例,异常检出率为25.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段,但左右侧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重于非缺血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性斑块脱落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彩超技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预测和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得伟 《中外医疗》2012,31(29):75-76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对其临床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取同期120例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内膜中层厚度和血管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其中缺血性脑梗死病例内膜中层厚度也高于短暂性脑缺血组,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总体斑块发生率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其中软斑和溃疡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析动脉颅外段的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特征,为诊治提供及时参考,对于预防脑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中腔隙性脑梗死进行分析.方法 临床选择68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所选患者中深部白质及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25例,皮质及近皮质腔隙性脑梗死9例,皮质伴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5例,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5例以及基底节伴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15例,伴较大梗死的腔隙性脑梗死9例.患者的发病因素包括血压、糖尿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结论 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应该强化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控制,以减少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大面积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在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及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面积脑梗死40例(A组)、腔隙性脑梗死40例(B组),选择同期正常(C组)36例作为对照。应用TCD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A组脑血流异常率为95%(38/40);B组脑血流异常率为75%(30/40);c组脑血流异常率为33%(12/36):A组血流异常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流异常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C组脑血管狭窄患者分别为2l、17、2例,A组、B组血管狭窄率较C组明显增多(P〈0.05)。A组、B组流速减慢发生率较C组增多(P〈0.05)。A组脑梗死病灶侧/CA、ICA、ACA的PI、RI较B、C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应用TCD有助了解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常规的脑血管病的排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艳秋  李文革 《中外医疗》2008,27(13):59-60
目的 通过经颅多鲁勒(TCD)对脑梗死患者再梗死的危险性进行观察.方法 对我院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收治的168例脑梗死患者每月查TCD,随访3年,发现可以对此类患者再梗死的危险性进行早期预测,并采用有效手段干预.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发现:低危组与中危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低危组与高危组相比,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 经颅多普勒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再梗死的预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