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MPI)、颈动脉彩超(CAU)及超声心动图(UCG)对藏族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藏族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了颈动脉彩超、超声心动图、腺苷负荷核素心肌显像资料:结果核素心肌显像阳性检出率为75.0%(24/32),心脏彩超阳性检出率为59.3%(19/32),颈动脉彩超斑块阳性率为68.8%(22/32)。核素显像与心脏彩超结果完全一致的为25例(78.1%)。核素显像阳性及阴性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75%vs50%(P〈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别为0.82±0.17VS0.68±0.20(P〈0.01)。结论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和心肌核素显像在诊断冠心病中,上述三种方法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且以腺苷负荷心肌显像的敏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度进行分组,对静息门控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探讨CACS在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疑有冠心病患者的SPECT/CT影像资料,将其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依据CACS分度进行分组,并行组间差异性分析?结果:各组间的左心室功能参数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的CACS 3度组以上与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CS 2度组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充盈高峰期(PF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肌灌注显像评分中QPS?左心室室壁运动及左心室壁增厚率与CACS 0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当CACS 检查结果显示CACS >10分时,可建议其进一步行MPI检查,对心肌血流灌注及左心功能进行评价?两者结合有助于冠心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3.
心肌核素显像与心脏超声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药物负荷心肌核素显像(MPI)和心脏超声(UCG)室壁运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和心脏超声室壁运动分析,观察冠心病的敏感性.结果 MPI和心电图的敏感性接近50%,高于UCG的敏感性30%(P=0.085);MPI联合心电图较UCG联合心电图有更高的心肌缺血的敏感性(32.5%与17.5%,P=0.121);MPI与心电图反映缺血部位的符合率高于UCG与心电图的符合率(46.4%与10.3%,P=0.002).结论 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腺苷负荷MPI较心脏超声诊断心肌缺血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胸部放疗后对心脏损伤检测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后对心肌损伤检测的因素。方法:选择初次单纯接受胸部放疗患者29例,分别于放疗前和放疗后行心电图、心肌酶、超声心动图、99MTc—MIBI核素心肌显像的检查。结果:本研究29例心肌酶谱增高16例,心电图心律失常25例,ST—T段改变15例,超声心动图异常的有12例,心肌灌注改变18例。结论:胸部放疗中,放射线引起与诱发的心肌损伤心肌酶可作为一个早期损伤观察指标,心肌灌注显像可以早期检测出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与静息门控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患者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66例接受99Tcm-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及64排螺旋CT冠脉CTA检查的住院患者,对纳入对象进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静息门控心肌灌注左心室定量分析结果进行相关性对比分析.结果 冠脉钙化积分与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心肌灌注总积分(QPS)、收缩末期容积(ESV)、舒张末期容积(EDV)、射血分数(EF)、室壁增厚率、室壁运动总积分无相关关系.冠脉钙化积分与左心室高峰充盈率(PFR)呈负相关关系(r=-0.28,P<0.05).冠脉钙化积分10~400分组与>400分组静息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钙化积分0~9分组与>400分组左心室静息心肌灌注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除左心室高峰充盈率外,冠脉钙化积分与核素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左心室定量分析结果,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谢海连  张颖  周桂明 《医学综述》2001,7(11):667-669
在过去的 2 0年 ,核素心脏显像已成为临床诊断心脏不可缺少的技术 ,而负荷超声心动图诊近年来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据资料统计 ,进行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每年大约 3 70万人 ,且以每年 2 0 %的速度递增。而其中多数患者进行了负荷心肌灌注显像。随着超声心动图的广泛应用 ,进行负荷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也逐年递增。1 负荷心脏显像的生理基础1.1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 一些冠心病患者 ,即使较为严重的冠心病患者 ,在静息状态下也可能心肌灌注显像正常 ,心脏功能及室壁运动正常。这是因为随着冠脉狭窄病变的进展 ,冠脉循环逐渐发生代偿性适应 …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超声应变率成像技术对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急性期川崎病患儿4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30例健康婴幼儿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应变率成像软件比较2组左心室收缩功能。结果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均在正常范围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室间隔、侧壁基底段及中段,前壁和前间隔基底段,观察组心肌峰值应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下壁、后壁基底段及中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应变率成像技术可以早期发现川崎病患儿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变化,对其早期治疗、避免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监测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2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2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P<0.01)。其中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P<0.05),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P>0.05)。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P<0.05)。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最大累积剂量为200mg/m^2)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P>0.05)。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60%,又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2D‐STI)追踪显像技术在缩窄性心包炎(CP)心室纵向运动能力定量测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临床确诊C P患者50例,应用2D‐S T I技术测量C P患者心尖3个长轴及左心室各个节段纵向应变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P患者有心包覆盖区域的心肌纵向应变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包覆盖区域的纵向应变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总体纵向运动降低,2D‐STI技术能定量评估CP患者心肌功能,能反映心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48例住院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201Tl”心肌灌注显像等项目做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左心室造影观察在室壁运动异常的敏感性仅次于放射性核素“201Tl”心肌灌注显像异常,高于心电图缺血性改变。而二维超声心动图室壁运动异常与心电图异常的敏感性因冠心病不同时期而有所区别。心肌梗塞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低于心电图。心绞痛患者二维超声的动图的敏感性高于心电图。同时发现48例患者中左心房扩大者占43.7%。有轻度二尖瓣返流者占52%,返流与左房扩大无明显关系。左房扩大可能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超声心动图 (LDDE)和含服硝酸甘油 (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评价血管重建术前后的心肌存活性 ,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 37例心肌梗塞患者分为 3组 ,于血管重建术前分别行LDDE和 /或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 ,术后 1个月行基础超声心动图或静息99mTc MIBI心肌显像。结果 :Ⅰ组 ,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术后心肌灌注改善的阳性预测值为 86 1 % ,阴性预测值为 79 2 % ,准确率为 82 6% ;Ⅱ组 ,LDDE对术后室壁运动改善的阳性预测值为 82 5% ,阴性预测值为 81 1 % ,准确率为 81 6% ;Ⅲ组 ,2种方法对低动力心肌节段功能恢复的预测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而对无动力心肌节段差异显著 (P <0 0 5) ;LDDE和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整个运动障碍节段功能恢复预测的敏感性分别为 70 2 %和84 9% ,特异性分别为 87 2 %和 68 2 %。结论 :LDDE和NTG介入99mTc MIBI心肌灌注显像均是临床检测心肌存活安全、有价值的方法 ,如以术后室壁运动改善作为存活心肌的标准 ,则LDDE有较高的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朱月文 《嘉兴医学》2002,18(1):11-1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心脏损害的意义,方法:通过对58例CRF患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检查,了解CRF患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特征。结果:CRF患心脏结构改变以左心房,左心室扩大和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为主,瓣膜返流以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为主,心功能改变以左室舒张功能不全为主,胸片异常率41.4%,敏感性最差(P<0.01),超声心动图异常率91.4%,心电图异常率67.2%,两比较有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诊断CRF心脏结构和功能损害的敏感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静息 -舌下硝酸甘油99mTc-MIBI心肌显像 (NG -Tc-SPECT)检测冬眠心肌的价值。方法 :2 4例存在节段心肌收缩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患者行NG -Tc -SPECT检查 ,其中 3例行PET心肌代谢显像 ,PTCA术前及术后 1周查超声心动图 ,根据节段收缩功能的近期改善情况评价NG -Tc-SPECT检测冬眠心肌的价值。结果 :NG -Tc -SPECT检测冬眠心肌节段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2 .5 %、6 9.4 %、81.2 %、77.1%和 89.3% ;检测冬眠心肌患者的相应指标分别为 88.2 %、71.4 %、83.3%、88.2 %和 71.4 %。NG -Tc-SPECT与PET心肌代谢显像检测冬眠心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静息 -舌下硝酸甘油99mTc-MIBI心肌显像是一种简便安全而有价值的冬眠心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估心肌超声造影(MCE)对冠心病经皮冠脉支架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90例冠心病经皮冠脉支架术患者前后的二维超声节段运动、超声造影节段运动、室壁血流灌注结果与经导管冠脉造影进行比较。术后6个月随访23例患者,比较患者术后3~7天及术后6个月的超声心肌造影检查与冠脉造影结果。 结果 术前超声造影提示752个节段运动异常,与二维超声检查结果(514个节段运动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血流灌注提示677个节段灌注异常,与二维超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与冠脉造影吻合率809%(752/930),室壁运动及血流灌注异常与冠脉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超声造影提示节段显示及血流灌注情况与二维超声结果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与冠脉造影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术前心肌超声造影诊断心肌梗塞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与经导管冠脉造影结果接近,在冠脉介入术后近期及6个月内MCE能敏感地发现异常心肌,较二维超声具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MCE既可以作为术前诊断心肌梗塞的常规手段,也可以作为冠心病经皮冠脉支架术后患者效果的评价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2):8-1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超声心电图的心脏结构、功能指标以及心肌能量消耗水平(MEE)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因胸痛住院行冠脉造影并确诊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患者78例作为冠脉慢血流组(CSF组),冠脉造影正常者7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CNF组)。应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量心脏结构指标、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指标(LVEF,Mitral E/A,Mitral e′),计算左室收缩末周向室壁应力(cESS)、MEE。结果 CSF组与CNF组间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PWTs)、主动脉瓣瓣环直径(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F组收缩期左心室内径(LVIDs)大于正常对照组,主动脉瓣射血速度(AV)减慢,射血时间(LVE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左心室收缩功能比较、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E/A比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更灵敏的指标二尖瓣游离壁及室间隔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均值(e′),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NF组相比,CSF组心肌能量消耗指标(cESS、MEE)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由于心肌灌注不足,导致部分心脏结构指标改变,伴随一定程度的舒张功能减退,左心室射血时间延长,主动脉瓣血流速度减低,心肌能量消耗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质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以心脏核磁共振(CMRI)为参考标准,应用RT-3DE测量31例健康志愿者舒张末期左心室心肌质量(LVM).结果 30例志愿者获得了具有清晰内外膜边界的三维图像,RT-3DE数据采集及分析时间均短于CMRI;RT-3DE与CMRI测量所得LVM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1±17.7)g vs (97.2±16.8)g,P=0.974],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24,P<0.001);RT-3DE测量所得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男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7±7.65)g/m2 vs (55.90±7.48)g/m2,P=0.048);体表面积对LVM有影响(标准化回归系数β=0.711,P<0.05),而年龄、心率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对LVM无明显影响.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能是一种准确定量评价左心室心肌质量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为对比,探讨^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心肌桥患者心脏功能评价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心肌桥患者31例,正常人11例)接受^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及冠脉CTA检查的住院患者,全部患者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18例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我们对纳入对象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发现心肌桥心肌缺血性改变15例,阳性检出率为51.61%(16/31);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发现心肌缺血7例,阳性检出率为38.89%(7/18),心肌桥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性改变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心肌灌注显像与心电图对心肌桥心肌缺血的诊断呈正相关(P〈0.05,r=0.369)。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射血分数在心肌桥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其他检查手段相比,门控静息或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可以发现心肌桥所导致的心肌缺血性改变,并为心肌桥患者心脏功能的评价提供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心肌损伤早期检测和肽素与缺血修饰白蛋白( IMA)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急性中毒3 h内患者255例,根据是否存在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160例(其中轻度30例、中度60例、重度70例)和非心肌损伤组95例,另选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 I( cTnI)、和肽素、IMA 水平。结果心肌损伤组、非心肌损伤组患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心肌损伤组明显高于非心肌损伤组(P<0.05),重度组高于心肌损伤轻、中度组(P<0.05);心肌损伤组IM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非心肌损伤组(P<0.05),重度组低于心肌损伤轻、中度组(P<0.05)。心肌损伤组、非心肌损伤组、对照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Tn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重度组患者cTnI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5),但轻、中度两组间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轻、中、重度组患者CK、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损伤组患者和肽素与IMA水平呈负相关(r=-0.603,P<0.01)。结论和肽素、IMA水平可在早期反映急性中毒性心肌损伤程度并评估预后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心肌损害的心肌酶谱、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变化。方法将52例大便轮状病毒(RV)抗原阳性患儿作为观察组,空腹抽血查心肌酶谱并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选择同期住院RV抗原检测阴性的40例肠炎患儿作对照纽,做相同的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RV抗原阳性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对照组相比,RV抗原阳性患儿心电图的异常表现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超声心动图各指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心肌损害可引起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多指标的变化.动态观察奠变化.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有重耍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心肌ECT灌注断层显像和门控左心室核素功能显像显示心绞痛组(AN)的心肌摄取99Tmc-MIBI和心室功能变化.方法对男性心绞痛患者52例、阴性对照组31例(正常人)和陈旧性心肌梗塞组(OMI)59例分别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和门控左心室核素功能显像,对左心室舒缩功能参数进行组间协方差分析,并比较组间心肌摄取异常病灶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AN组心肌摄取异常病灶多为单发(P<0.01),且总的异常节段数低于OMI组(P<0.01);AN组的心舒缩功能参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显著高于OMI组(P<0.01).结论AN心肌摄取和心室功能改变的显示有助于心绞痛的准确诊断及其发病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