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临床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心肌损害的临床影响以及实施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文将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25例确诊的MP感染合并心肌损害患儿,并收集其临床症状观察、心肌酶谱、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的资料.结果在我院收治的200例临床MP感染患儿,其中有25例患者合并有心肌损害,占总数的12.5%.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血管系统异常、胸闷、心前区不适以及心悸等.在25例患者中有2项或多项心肌酶增高,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增高,心电图检查25例中异常17例(68.00%).结论若患者临床感染MP且合并有心肌损害,而该病在婴幼儿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因而极易漏诊,因此需要对疑似患者行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查,进而利于就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由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病毒引起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pneumonia,IAP)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炎支原体抗体变化,为治疗和防范非典型肺炎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受SARS病毒感染的99例患者发病后,运用肺炎支原体抗体凝集实验,检测其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滴度;AP患者经口服四环素、达菲、拜复乐,结合静脉注射生脉、鱼腥草、吉粒芬等综合性治疗后,观察比较了81例治疗后,其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及治疗前后滴度变化.结果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患者部分出现MP合并感染,占所检测患者47.5%,滴度高低与病情有一定相关性;经治疗后,MP抗体阳性率为23.5%,抗体滴度出现下降,两者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非典型性肺炎患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以反映其合并感染情况,其滴度变化可以监测患病后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治疗效果观察,为临床诊断预后等提供辅助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规律。方法回顾分析305例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总胆红素、B超、X线表现、血、尿淀粉酶等,重点研究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情况。结果 305例0~5岁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经过正规、系统治疗,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较未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高,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婴儿、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分布逐渐增高。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较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高,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患儿年龄越大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刘晓花 《吉林医学》2013,(35):7470-7471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早期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通过临床症状、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冷凝集试验、心肌酶谱、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对收治的9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确诊、治疗。结果:9例临床MP感染患儿中,均合并有心肌损害,经诊断治疗治愈8例,治愈率88.8%,死亡1例。结论:临床支原体肺炎合并有心肌损害者并不少见,在婴幼儿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致病情加重及漏诊,因此需要对患儿行常规心肌酶与心电图检查,以防延误,进而有利于进行早期的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肌损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156例MP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56例MP肺炎患者8例(5%)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36例(23%)有心肌损害.结论 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MP肺炎的常见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SARS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本院由SARS(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冠状病毒引起的99例SARS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情况变化。方法运用肺炎支原体抗体凝集实验,检测受SARS病毒感染的99例患者发病后的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滴度。结果99例SARS患者部分出现MP合并感染,阳性患者数为47例,总的阳性率为47.5%。在SARS发病前阶段,合并MP感染阳性率为69.3%(39/56),占整个阳性率的83.0%,并以高滴度分布较多;发病后阶段,合并MP感染阳性率为18.6%(8/43),占整个阳性率的17.0%,滴度较第一阶段偏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ARS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其感染率有阶段性差异,表明在前期感染SARS冠状病毒的患者毒性较强,对患者肌体影响较大,易出现肺炎支原体合并感染,而在后期的SARS冠状病毒感染者中,可能因毒性减弱,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姚臻 《微创医学》2006,25(1):26-28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结果婴幼儿MP感染主要累及呼吸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易于发生肺炎,占89.47%(68/76),出现肺外合并症42例,胸部X线检查呈现支气管肺炎影相学改变为主,MP-IgM抗体滴度180~1640,确诊时间为起病7~42 d.用阿奇霉素治疗有效,如合并细菌感染加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7例抗体滴度低(180)者未治自愈.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一般呼吸道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不易区别,临床表现差异大,易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使病情复杂化,应提高警惕,尽早检测血MP-IgM抗体,提高早期诊断率.对阿奇霉素疗效不佳者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感染轻微者存在自愈倾向性.  相似文献   

8.
王进  王明月 《现代医学》2001,29(4):270-271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对5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6例MP感染中15例(26.8%)有心肌损害.结论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为MP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红霉素治疗是必要的,在心肌损害早期,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疗效,但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转归.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MP感染185例,对确诊的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48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发生率高达25. 9%,主要见于重度MP感染的婴幼儿,心肌损害多为轻症,短期治疗均痊愈.结论 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发生率高,对于重症患儿,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诊治,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被动凝集法检测肺炎支原体(MP)抗体滴度在儿童中发病率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8年1月至12月我院儿科住院的1659例疑似MP感染患儿进行被动凝集法检测MP抗体,回顾性分析255例MP抗体阳件患儿的临床资料,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被动凝集法检出的血清MP抗体与MP感染患儿病情关系.结果 被动凝集法检出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患儿255例,百分率为15.4%,其中男性为16.5%,女性为14.2%,男女感染肺炎支原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3,P>0.05);255例MP感染患儿中轻度感染为125例(49.02%),中度感染76例(29.80%),重度感染54例(21.18%);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80有89例(34.91%),1:160有55例(21.56%),1:320有46例(18.04%),1:640有27例(10.58%),1:1280有38例(14.92%),经统计学分析,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908,P<0.01).结论 被动凝集法测定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有助早期诊断MP感染及判断患儿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对心肌损害的影响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对15例临床确诊为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通过临床观察、心电图、心肌酶谱及胸部X线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收治132例MP肺炎患儿中,合并心肌损害者15例,占11.36%。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均见于年长儿,其他病例缺乏心血管系统异常症状。15例均有2项或多项心肌酶增高,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均增高,心电图检查15例中异常12例(80.00%)。结论MP肺炎可合并心肌损害,其中婴幼儿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因此对可疑病例应及早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或肌钙蛋白检查,以利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但合并心脏损害比较少见。我院于1999年12月~2 0 0 3年6月共收治MP肺炎合并心脏损害16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中男9例,女7例。年龄1.5岁~13岁,平均5 .3岁。病初血清MP抗体阳性,恢复期抗体升至3倍以上者确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心肌损害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进  王明月 《铁道医学》2001,29(4):270-271
目的 了解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56例MP感染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MP感染中15例(26.8%)是心肌损害。结论 MP感染所致心肌损害为MP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红霉素治疗是必要的,在心肌损害早期,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疗效,但需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姚臻 《医学文选》2006,25(1):26-28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Ⅷ)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76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与相关实验室检查及转归。结果 婴幼儿MP感染主要累厦呼吸道。以发热、咳嗽为主要表现。易于发生肺炎。占89.47%(68/76),出现肺外合并症42例,胸部X线检查呈现支气管肺炎影相学改变为主。MP—IgM抗体滴度1:80~1:640。确诊时间为起病7~42d。用阿奇霉素治疗有效,如合并细菌感染加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7例抗体滴度低(1:80)者未治自愈。结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与一般呼吸道细菌性和病毒性感染不易区别,临床表现差异大,易导致全身多系统损害,使病情复杂化,应提高警惕,尽早检测血MP—IgM抗体,提高早期诊断率。对阿奇霉素疗效不佳者提示合并细菌感染,感染轻微者存在自愈倾向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2005年1月~2006年6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MP感染169例,对确诊的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43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发生率高达25.44%,主要见于重度MP感染的婴幼儿,心肌损害多为轻症,短期治疗均痊愈。结论:小儿MP感染并心肌损害发生率高,对于重症患儿,严密观察病情,及早诊治,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与心肌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发生趋势。方法 对50例MP肺炎和50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的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进行分析。结果 MP肺炎组心肌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细菌性肺炎组(P〈0.05)。结论 MP感染易引起心肌损害,应及早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15例MP感染并发心血管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儿的心电图、心肌抗体、血清肌钙蛋白及血清心肌酶特点。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ESR升高79例,CPR升高74例,心肌酶谱检测结果:115例患儿均存在2项及以上心肌酶升高,所有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均升高。经相应治疗后,心肌酶正常105例,好转10例。1例患儿死于阿斯综合征。结论 MP感染会损害患儿的心血管系统,存在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异常,临床应及早发现、诊断并治疗,以提高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婴幼儿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临床表现的异同点。方法回顾分析76例小儿肺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总胆红素、B超、X线表现、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血尿淀粉酶等。结果7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经过正规、系统治疗,均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婴幼儿组较儿童组恶心、呕吐、腹泻症状表现明显,而儿童组腹痛症状表现明显;儿童组血清转氨酶增高、血总胆红素增高、血淀粉酶增高、尿淀粉酶增高、肝脏B超异常、胆囊炎、腹腔积液、胰腺炎等表现的比例均较婴幼儿组高;婴幼儿组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儿童组低。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婴幼儿较儿童症状表现明显,儿童实验室检查阳性率及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其不仅引起呼吸系统的损害,也可引起广泛而多样的多系统临床表现,目前有关MP感染致多器官系统损害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1].现收集本院2006年8月至2008年9月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合并肝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特点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对咸宁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1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病年龄在6个月3岁75例,占51.37%。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IgM抗体(Mp-IgM)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并发症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及中枢神经系统,有12例(8%)出现心肌酶谱异常,MP患者合并心肌损害。所有病例通过正规使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103岁75例,占51.37%。患儿表现为发热、咳嗽、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IgM抗体(Mp-IgM)均为阳性,胸部X线检查表现多样性。并发症累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黏膜及中枢神经系统,有12例(8%)出现心肌酶谱异常,MP患者合并心肌损害。所有病例通过正规使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1014d达到临床治愈效果。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通过X线早期明确诊断是基础,进行IgM抗体检测是诊断的关键环节,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