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加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对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长期氧疗、饮食护理、呼吸肌锻炼、药物治疗、自主锻炼等方面的健康教育,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能力提高,住院天数缩短。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健康教育对相关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并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缩短了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自我管理项目及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防治中的效果.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系统健康教育.结果增进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自我管理项目及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和改善自我效能、医疗依从性及健康状况,并降低住院率,降低医疗费用,促进自我保健,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娣  曹松梅  周美云  孙莹  卞素琴  杨颖 《广东医学》2016,(23):3638-3641
目的 初步探索医护患共同决策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疾病认知、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72例COPD缓解期患者实施医护患共同决策的延续性健康教育计划,分别在患者出院前3 d、出院后6个月及出院后12个月评估其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改变情况.结果 与出院前3 d相比,出院后6个月、12个月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患共同决策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疾病认知、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对100多例COPD患者及家属提供深呼吸和有效咳嗽、长期氧疗、戒烟等方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COPD患者整体自我护理行为能力提高,减少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结论 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对COPD的认知水平,延缓病程进展,提高了生存质量和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门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某社区针对41例COPD患者,建立健康教育门诊,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宣讲、日常生活保健、呼吸功能训练、情绪的自我调整等四个方面;采用理论授课、小组讨论、病友之家以及健康专栏等形式。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进行测试,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参加健康教育门诊后,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未参加健康教育门诊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开展健康教育门诊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邹小芳  肖桂华  刘青 《广东医学》2012,33(9):1359-1362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对60例 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即指导型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即通过组成多学科团队,教育内容包括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自我情绪管理、自我疾病的正确认识4个方面的知识,干预时间为 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行为测定量表(HPL)进行调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自我管理教育后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P<0.001),自我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呈正相关(P<0.001).结论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使其采取健康的行为,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肺功能的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2组,参照组30例患者实施基础性健康教育,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呼吸功能锻炼率、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率、用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疾病知识掌握评分、FVC水平、FEV1水平相对于参照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能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促进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夜间无创正压痛气(NIPPV)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43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采用家庭氧疗+夜间NIPPV+常规治疗(药物治疗+体育锻炼),对照组(B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就诊次数)、动脉血气、生活质量、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动脉血气、生活质量明显改善,A组肺功能无明显改善,B组肺功能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就诊次数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夜间NIPPV对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现状,提供氧疗的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52例拒绝长期家庭氧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知识严重缺乏,需采取多种形式普及氧疗知识,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依从性和改善预后.结论 经过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帮助系统等措施,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韦芳 《伤残医学杂志》2014,(17):184-18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COPD患者按入院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护理路径组和传统组,每组10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路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护理路径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低于传统组,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较高。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能够促进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降低COPD复发率,延缓COPD进展。本文通过对COPD稳定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健康教育形式进行综述,以期促进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工作深入进行,引导患者主动进行疾病管理,减少COPD的急性发作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11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给与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给与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实施健康教育后6个月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实验组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方法对36例稳定期COPD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自我管理项目干预,自身对照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和健康知识问卷掌握程度的变化。结果 SGRQ的总评分及活动能力、社交心理影响部分分值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COPD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可使COPD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施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64例的临床观察.方法 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长期家庭无创正压通气(LTDNPPV)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两组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疾病程度均符合应用LTDNPPV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观察比较2年内住院次数、住院时间、血气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多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适应LTDNPPV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取长期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情及防止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5.
解嘉香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98-269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有氧运动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7 例实施健康教育及有氧运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 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有氧运动3个月后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呼吸困难程度改善,总有效率为18.5%.结论 健康教育及有氧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缓解心理压力,减轻或消除疲乏,是提高COPD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焦丽  于国英  栾英 《西部医学》2013,25(6):887-88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取以关注点(个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采用COPD知识问卷,对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COPD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关注点进行健康教育,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行为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8例COPD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实施教育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静息肺功能检查。结果:教育训练6个月后,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较教育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自我管理教育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COPD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2例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院内外连续一体的健康教育,并与对照组30例仅用常规治疗的病人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每年重复住院次数明显减少,肺功能明显改善,证明健康教育对稳定COPD病人的病情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商晓蕾  田洁 《吉林医学》2011,(32):6897-689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收集患者住院期间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结果: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及患者的主动参与在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结论:进行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对疾病认识程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设计入院时COPD患者疾病认识程度及心理量化评估表,随机抽取住院治疗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55例,用评估表评估其对COPD的认识程度。结果: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受教育程度与预后均有明显关系(P<0.01)。结论:加强COPD相关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治疗,在COPD急性加重期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其预后,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