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冬眠疗法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即给予冬眠治疗并控制体温3~7天。结果患者术后存活3 9例(6 9.6%),死亡1 7例(3 0.4%)。对3 9例存活病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为I级1 8例(3 2.1%),Ⅱ级1 0例(17.8%),Ⅲ级5例(30.4%),Ⅳ级6例(19.7%)。结论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尽早给予冬眠治疗,可降低伤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结合冬眠疗法对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56例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3~5分),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辩开颅术,术后即给予冬眠治疗并控制体温3~7 d.结果 本组56例患者术后存活39例(69.6%),死亡17例(30.4%).对39例存活病例根据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分为Ⅰ级18例(32.1%),Ⅱ级10例(17.8%),Ⅲ级17例(30.4%),Ⅳ级11例(19.7%).结论 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急性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行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术后尽早给予冬眠治疗,可降低伤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大骨瓣开颅结合亚低温抢救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会。方法:对特重型22例GCS评分3~5分颅脑损伤患者行大骨瓣开颅减压结合亚低温抢救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2例中存活8例,生存率36.3%,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尽早去骨瓣开颅减压,结合亚低温治疗,可明显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武  汪明义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4,23(3):199-199,210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1例特重型颅脑伤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中残2例,重残1例,死亡6例。结论 早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对治疗恶性颅内高压,减轻中枢系统的继发损伤,为后续治疗创造机会,并能明显改善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2006年1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判定疗效。结果评分结果良:好5例,中残13例,重残18例,植物状态生存4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1.2%。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尽早清除颅内血肿,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可提高特重型脑损伤的疗效,扩大缝合硬脑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提高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救治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方法 总结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与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37例,其中男445例,女92例;年龄以青壮年为多;车祸伤占首位.GCS评分:3分118例,5分189例,6~8分230例.手术方法:单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89例,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9例,单侧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30例,双侧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51例,单侧常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对侧颞肌下减压术42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36例,后颅窝血肿清除术9例.结果 良好325例(60.52%),中残7例(1.30%),重残13例(2.42%),植物生存状态16例(2.97%),死亡176例(32.77%).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中暴露清楚、减压充分、病灶处理方便,手术效果优于传统常规减压开颅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给予研究组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措施之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9.31±2.12)分,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0.73±3.16)分,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6%,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83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辨减压术治疗,同时重视早期脑保护,维持内环境稳定,重视早期亚低温治疗、营养支持及微循环改善。术后随访1个月至12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积分评分法评定疗效。结果良好17例(20.48%),中残11例(13.25%),重残18例(21.69%),植物生存9例(10.84%),死亡28例(33.74%)。28例死亡患者中21例术前已出现呼吸不规则或异常,7例术中急性脑膨出,术后均死亡。存活55例中,8例出现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7例伴外伤性癫痫。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充分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重型硕脑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7例手术的患者均采用去骨瓣减压;术后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无法手术的患者尽早行气管切开术。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中,死亡4例,植物生存1例,恢复良好2例,中残1例,死亡率为50%;其中1例合并心脏钝挫伤。结论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采取及时治疗、尽早手术、亚低温及激素冲击治疗、适当脱水、使用纳洛酮等综合治疗方法,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其中127例接受标准创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组),83例接受常规骨瓣开颅手术(对照组),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预后好,治疗组术后切口疝、脑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脑积水发生率、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有其固有优点,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如能结合病情、把握好指征,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可取得较常规骨瓣开颅术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和常规骨瓣开颅术在治疗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于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收集冲性颅脑损伤患者120例.按照入院先后分为甲组(60例,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和乙组(60例,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甲组颅内压、GCS评分、预后良好率均优于乙组(P<0.05).甲组死亡率、术后并发症率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用于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4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并去除额颞顶部大骨瓣减压.结果 47例患者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后,16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需他人照顾,7例长期卧床,3例植物生存状态,死亡9例.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可有效清除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缓解脑干受压,可用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救治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术治疗.结果 术后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患者预后:恢复良好22例(34.4%),中残8例(12.5%),重残13例(20.3%),植物生存2例(3.1%),死亡19例(29.7%).结论 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内外减压术,可使脑组织得到充分减压,有效保护脑功能,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方法对156例重型颅脑损伤应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3~8分)156例,根据GOS预后评定,患者术后治愈33例,恢复良好70例,轻、中度残疾14例,植物生存17例,死亡22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能有效缓解颅内高压,清除颅内血肿,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首选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罗前颖 《右江医学》2008,36(5):579-580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效果。方法将8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组和常规骨瓣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标准大骨瓣开颅组45例,常规骨瓣组44例,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法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组与常规骨瓣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能充分降低颅内压,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标准外伤大骨瓣与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的患者91例,分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和常规骨瓣对照组两组.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n=48),行单侧或双侧额颞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常规骨瓣对照组(n=43),行单侧或双侧颞顶瓣或额颞瓣开颅术.所有患者都经CT扫描证实颅脑损伤情况.结果伤后随访,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20例预后较好(41.67%),其中恢复良好8例,中残12例;28例预后较差(58.33%),其中重残9例,植物状态6例,死亡13例;常规骨瓣对照组:8例预后较好(18.60%),其中恢复良好4例,中残4例;35例预后较差(81.40%),其中重残15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的术中急性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再次手术、脑脊液漏发生率低于常规骨瓣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外伤性脑积水、术后外伤性癫痫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优于常规骨瓣开颅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31位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16例患者行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对照组15例患者只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8%和4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肌切除辅助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优于标准大骨瓣开颅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简单随机化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中线移位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5.26%)低于对照组(26.32%)(P<0.05),观察组GOS评分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双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效果优于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标准外伤大骨瓣及亚低温综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治疗组采用外伤性标准大骨瓣及亚低温冬眠治疗5~7d;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GCS、GOS. 结果 治疗组GCS、GOS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结合亚低温综合治疗,对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死亡率、重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弘略 《大家健康》2013,(14):103-104
目的:对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方法和救治的经验进行探讨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该病临床救治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52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27例存活(51.9%),在存活的患者当中,恢复良好的有7例(13.5%),中度残疾11例(21.2%),重度残疾9例(17.3%),另有25例患者死亡(48.1%)。造成患者死亡的原因为恶性脑肿胀及血肿较长时间压迫脑组织,致脑干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于特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应尽早的予以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机械性通气,尽快确定手术的指征及方式并及时开颅手术治疗,有效的血肿清除术以及标准的大骨瓣减压术可以显著改善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生存率以及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