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宏 《医学综述》2011,17(8):1192-1195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的死亡。Bcl-2家族是细胞凋亡的关键调节分子,由Bcl-2亚家族、Bax亚家族和BH3亚家族组成。β细胞的功能障碍和凋亡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血糖、游离脂肪酸、胰淀素等可诱导2型糖尿病β细胞凋亡。Bcl-2家族成员接受诱导凋亡信号后,共同构成一个异常复杂的相互作用网络,调节胰岛β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穴位埋线抑制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穴位埋线治疗2型糖尿病的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化原则分为穴位埋线组、西药组、安慰剂组,同时将普食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0只。穴位埋线组大鼠取双侧胰俞、后三里和中脘等穴,西药组用罗格列酮(0.2mg/kg体重)灌胃,安慰剂组用生理盐水(2mL/kg体重)灌胃,均1次/d,连续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实验结束时,HE染色观察大鼠胰腺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标记胰岛β细胞,末端脱氧核糖核酸缺口标记法(TUNEL)+免疫组化法标记凋亡的胰岛β细胞。结果:穴位埋线组、西药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00),穴位埋线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有低于西药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351)。结论:穴位埋线可有效抑制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慢性代谢性疾病,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其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因此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虽T2DM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澄清,但研究表明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胰岛β细胞凋亡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波  薛耀明 《广东医学》2005,26(5):709-711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T2DM)两个最重要的发病因素。二者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谁起主导作用仍然存在争议,但由β细胞凋亡导致的胰岛功能受损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现就胰岛β细胞凋亡在T2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机制作一综述。1胰岛β细胞凋亡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1.1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发现T2DM患者无论是否接受强化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血糖控制都趋于恶化。在十余年的研究中,强化治疗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低于传统治疗组,但各组中H…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发病的机制 ,并了解 APP- 17肽、APP- 11肽、胰岛素对胰岛 β细胞凋亡率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30只 2型糖尿病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其中 3组被分别注射 APP- 17肽、APP- 11肽和胰岛素 ,另 1组未用药 ,并设 6只非糖尿病KKAY小鼠为正常对照组。 6个月后 ,用原位末端转移法 (TUNEL)对各组胰岛 β细胞进行观察 ,计算凋亡胰岛 β细胞的阳性率 ;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胰岛素的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胰岛 β细胞凋亡率 (5 6 .2 4± 2 .38) %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47.38± 3.6 5 ) % (P <0 .0 5 ) ,APP- 17肽、APP- 11肽组胰岛 β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 (49.96± 2 .6 9) % ,(5 1.2 0± 2 .2 7) % ,显著低于 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 (P均≤ 0 .0 5 ) ;胰岛素组胰岛 β细胞的凋亡率为 (5 2 .84± 4 .5 6 ) % ,绝对值低于 2型糖尿病小鼠未用药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胰岛 β细胞凋亡率在 (47.38± 3.6 5 ) %~ (5 6 .5 4± 2 .38) %时 ,所检测的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胰岛 β细胞凋亡是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APP- 17肽、APP- 11肽、胰岛素可减少胰岛 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溶性环氧化酶水解酶抑制剂-1471(sEHI-1471)预防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KKAy小鼠随机分为2组:sEHI-1471组(18只)及对照组(18只),分别饮用含8mg/L的sEHI-1471或等体积生理盐水的饮用水,将同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设为正常组,饮水不受干预。比较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和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UNEL检测胰岛β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组织Bcl-2,Bcl-xL,Bim,Bax和Bid表达水平。结果:干预3周后,与正常组相比,对照组FBG、FINS和HOMA-IR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sEHI-1471组小鼠FBG、FINS和HOMA-IR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比较各组凋亡变化的结果,对照组较正常组胰岛β细胞凋亡数显著增加(P<0.05),sEHI-1471组较对照组凋亡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比较各组小鼠胰腺抗凋亡蛋白Bcl-2,Bcl-xL和促凋亡蛋白Bax,Bim,Bid表达水平,对照组相对于正常组Bcl-2,Bcl-xL表达明显降低,Bax,Bim和Bid表达明显升高,而相对于对照组,sEHI-1471组Bax,Bim和Bid表达明显降低,Bcl-2和Bcl-xL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sEHI-1471能降低血糖,增加糖尿病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KKAy小鼠胰岛β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促凋亡蛋白Bax,Bim,Bid表达和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和Bcl-x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β细胞凋亡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来的许多研究都表明,β细胞凋亡在是1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1型糖尿病主要是自身免疫介导的β细胞凋亡,2型糖尿病则是多种复合因素共同参与了β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志  马丽  邱玉芹  韩海容 《医学综述》2008,14(9):1371-1373
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抗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而后者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具有保护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三磷酸腺苷敏感的K+通道开放剂、胰升糖素样肽1及其衍生物、胰岛素增敏剂等;中药主要包括开郁清胃、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类。  相似文献   

9.
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型糖尿病是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胰岛β-细胞损伤在I型糖尿病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确切的胰岛β-细胞损伤机制目前 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细胞凋亡、细胞因子、NO、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自身抗体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随着人们对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认识的深入,胰岛β细胞凋亡问题也渐渐受到临床关注。与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介导的凋亡不同,多种复合因素参与了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的凋亡过程。了解胰岛β细胞凋亡的本质与影响因素有助于人们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2型糖尿病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1.
胰岛β细胞凋亡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建立合适的体外细胞凋亡模型对于研究糖尿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各种β细胞凋亡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的降糖作用及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初诊、未经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瑞格列奈0.5~1.0mg治疗12周,治疗前及停药24小时后测定血糖及胰岛素(INS)。结果瑞格列奈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R)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瑞格列奈能通过显著降低血糖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的质和量均获得改善,能轻微恢复急性胰岛素反应,同时胰岛素抵抗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MicroRNAs(又称 miRNA 或微小 RNA)是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非编码蛋白 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 mRNA3′非翻译区结合,引起靶基因的蛋白翻译受抑或促使靶基因 mRNA 的降解而发挥其调控基因表达。研究表明,其过表达或表达抑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分化与发育、胰岛素的分泌、病毒感染、癌症、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1]。本文主要阐述 microRNAs 与胰岛β细胞的关系及其对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探讨其成为糖尿病新的生物学标志和治疗靶点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家系中初诊T2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状况;探讨新诊断T2D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来自T2D家系的初诊T2D患者158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配偶(NC)62例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据空腹血糖(FPG)的水平,将T2D分为DM1(FPG<6.1 mmol/L)、DM2(6.1 mmol/L≤FPG<7.8 mmol/L)和DM3(FPG≥7.8 mmol/L)3组.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作用指数(IA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用3种胰岛素分泌指数及3种相应的葡萄糖处置指数(DI)分别评估基础、早期和糖负荷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①家系的初诊T2D,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 Homa-IR逐渐增加,IAI、胰岛素分泌指数和DI进行性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0.05);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相比,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更为明显.②在NC组FPG的变化主要由Homa-IR解释(近60%);而初诊T2D各亚组则主要由Homa-β解释,在DM3组Homa-β可解释的比例高达89.6%.结论 T2D家系的初诊T2D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但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更加突出,对空腹血糖的影响更大,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可能在T2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7.
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德 《广东医学》2004,25(8):985-985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功能变化与2型糖尿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促进、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本试验应用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测定患者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以探讨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n=178)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120)。采用二两馒头餐后30min净增C肽与葡萄糖比值(ΔC肽30/ΔG30)和30min净增胰岛素与葡萄糖比值(Δ胰岛素30/ΔG30)评估早期阶段胰岛分泌功能;采用二两馒头餐后120min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正后的C肽和胰岛素AUC(C肽AUC/GAUC、胰岛素AUC/GAUC)评估总的β细胞分泌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餐后60min C肽、120min C肽、ΔC肽30/ΔG30、C肽AUC/GAUC均显著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ΔC肽30/ΔG30和C肽AUC/GAU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尿酸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升高、C肽AUC/GAUC降低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以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贾中军 《中外医疗》2013,(35):51-51,53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人胰岛β细胞功能.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以72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76例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馒头餐试验,对两组患者胰岛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曲线下总面积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馒头餐试验各时段血糖水平与血糖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馒头餐试验中各时段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病人存在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衰退现象,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对患者高血糖症状进行积极控制,给予胰岛素补充治疗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防治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胰岛α、β细胞功能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1月在南通市紫琅医院康复科住院的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不合并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各时间点血糖、胰岛素、C肽和胰高血糖素水平,并将各指标与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比、年龄、身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WH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病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各时间点的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显著高于对照组,C肽、胰岛素和C肽/胰高血糖素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性别和肥胖无关,与年龄、病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有相关性。结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胰岛素、AUCC肽、AUC胰高血糖素、HOMA-IR是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胰岛α、β细胞功能异常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