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掌握医院感染的实际情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1118例,发生医院感染56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5.0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59%);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ICU为感染高发科室;气管切开、尿道插管、呼吸机等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对感染高发科室特别是有基础疾病患者重点监控,加强环境的清洁、消毒,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整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ICU因颅脑外伤行气管切开病人,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发现8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中49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常见的致病细菌,自从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该菌感染性疾病曾受到较大控制,但1961年首例MRSA在英国发现后,至80年代其感染几乎遍及全球,  相似文献   

3.
对 4 2例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下呼吸道感染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病人主要来自神经外科ICU和神经外科病房 ;感染与手术、气管切开、呼吸机使用、糖皮质激素应用、多种抗生素使用及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提示 :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 ,且易与G阴性杆菌形成混合感染 ,治疗困难 ,患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的方法,对1997年1月~2004年5月神经外科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痰培养、药敏试验、ESBL、MRSA、PHRSP的监测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铜绿假单胞菌和MRSA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 该组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89%,大多数出现在气管切开后3~6d,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医院肺部感染者(P〈0.05),共培养出375株优势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1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86株、真菌79株,3次培养结果一致者按1株计算,79株真菌全部混合细菌感染.结论 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与应用地塞米松、H2受体拮抗剂及酸泵抑制剂无关,与颅脑损伤程度、医院环境污染、细菌二重感染有关,应在1周内进行痰涂片检菌和培养,根据药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和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的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神经外科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痰培养、药敏试验、ESBL、MRSA、PHRSP的监测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铜绿假单胞菌和MRSA进行噬菌体分型。结果该组医院肺部感染发生率89%,大多数出现在气管切开后3—6d,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医院肺部感染者(P〈0.05)。共培养出375株优势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210株、革兰氏阳性球菌86株、真菌79株。3次培养结果一致者按1株计算,79株真菌全部混合细菌感染。结论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与应用地塞米松、H2-受体拮抗剂及酸泵抑制剂无关,与颅脑损伤程度、医院环境污染、细菌二重感染有关,应在1周内进行痰涂片检菌和培养,根据药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4~5天)和晚期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9—10天)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7例在ICU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呼吸机治疗时间〉48小时,且插管前无肺部感染,均预期行气管切开,入ICU即行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将这些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予早期气管切开,对照组予晚期气管切开,观察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7天、14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和28天病死率的差异。结果:2组病人建立人工气道3天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建立人工气道7天、14天观察组病人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呼吸机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8天病死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予早期气管切开可明显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及住ICU时间,从而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但不能降低病死率,对远期预后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并分析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指导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方法:对2011年11月10日所有住院患者采用床旁调查表和病历查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结果:2006例患者中,医院感染48例,医院感染现患率2.39%,例次感染率2.54%,感染率最高科室是ICU;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培养出病原菌14株;抗菌药物使用率是40.13%,使用率最高的科室是ICU和儿科。结论:对感染率较高科室进行重点监测及干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  相似文献   

8.
孙晓霞  方巍  孙运波 《齐鲁医学杂志》2011,26(3):235-237,239
目的分析术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相关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12月我院急症和择期手术后确诊为肺炎的406例病人的资料,用SPSS软件分析术后MRSA肺炎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确诊MRSA肺炎33例,检出率为8.12%,死亡8例,病死率24.2%。单因素相关分析筛选出术后MRSA肺炎发病的8项可能危险因素:年龄≥60岁、住院≥20 d、广谱抗生素使用>10 d、颅脑手术、气管插管或切开(未行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抑酸剂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住院≥20 d、广谱抗生素使用>10 d、颅脑手术、气管插管或切开是术后MRSA肺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20 d、广谱抗生素使用>10 d、颅脑手术、气管插管或切开是术后MRSA肺炎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综合预防才能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调查住院病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感染状况,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7年12月我院2 596例住院病人中96例MRSA 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用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MRSA 感染相关因素.结果 MRSA 感染主要发生于入住ICU时间≥2 d,联合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深静脉植入),住院≥20 d,年龄≥60岁的病人.结论 了解住院病人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可使临床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以减少MRSA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时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重型颅脑外伤行经皮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颅脑手术后7天内行气管切开的69例为早期组(ET),7天后行气管切开的36例为晚期组(LT),比较两组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死亡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ET组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率31.8%,低于LT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组在住院天数及病死率低于LT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CRP和PC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ET组气管切开后第7天、第14天CRP和PCT水平低于L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0例ICU患者获得性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ICU获得性感染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12月收治我院ICU的120例患者进行了感染发病率,感染原因,致病菌进行调查。结果:感染发生率37.5%(45/120),发生2例次以上感染者占29.2%(35/120)。与留置尿管相关的泌尿道感染发病率为9.2%,与使用呼吸机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36.8%,与气管切开相关的肺部感染发病率为51.7%。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肺部感染54.2%(65/120)、胃肠道感染16.7%(20/120)和泌尿道感染14.2%(17/120)。分离出76株致病菌,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53.9%(41/76)。居前3位的是绿脓杆菌26.1%(25/76),真菌13.2%(10/76),不动杆菌7.9%(6/76)。结论: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高,致病菌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球菌及真菌有上升趋势,细菌耐药性升高,应建立ICU获得性感染监测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凯  刘超  王娟 《中原医刊》2014,(2):20-2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78例危重晚期新生儿分为三组:细菌感染组68例,病毒感染组56例,非感染组54例。回顾性分析危重晚期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晚期新生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CT阳性率分别为73.5%、12.5%和13.0%,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检测阴性的非细菌感染危重晚期新生儿不用抗生素治疗与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ICU病房,血清PCT可用作晚期新生儿细菌感染与病毒等感染的鉴别诊断指标,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降低抗生素使用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口咽部细菌定植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择神经外科行气管切开患者共51例,术后1、3、7d采集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定植菌检出例数,呼吸道感染例数,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呼吸道感染例数、检出定植菌例数第7天比第1天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疾病严重程度、抵抗力下降、置管时间、机械通气、止酸剂、胃肠内营养、镇痛药、抗生素在单因素分析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严重程度、抵抗力下降、置管时间在多因素分析后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控制气管切开患者细菌定植和呼吸道感染,可采取缩短置管时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危重患者采取抗菌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ICU 收治的危重患者66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则按照患者的 PCT 水平选择是否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存活率(93.94%)高于对照组(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死亡率(6.06%)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CT 检查作为一种动态监测 ICU 危重患者感染水平的指标表现良好,在指导抗生素的运用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临床标本中分离的86株 MRSA,采用 WalkAway 96 PLUS 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应用 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 MRSA 86株,检出率为30.18%;主要分布于各重症监护室(40.70%)、儿科病房(20.9%)及各外科病房(15.12%);标本的主要来源为痰液和创面分泌物,所占比例分别为43.02%和34.88%。MRSA 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达托霉素的耐药率为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及四环素耐药率分87.2%、77.9%和74.4,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均大于50%。结论本院检出的 MRSA 具有高耐药和多重耐药的特点。医院应重视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药敏结果的检测工作,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耐药株的产生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改进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取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2007~2009年医院10 061例出院患者中,261例医院感染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2.59%,易患人群为老年人,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3.18%,感染科室ICU、内科较高,病原菌共检出64株,其中G^-菌占54.69%,G^+占15.63%,真菌占29.69%。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务人员防控意识,做好医院感染各项监测,有效控制病原菌,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与并发症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记录并对比2组患者在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阻塞、肺部感染、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呼吸道黏膜损伤6例(12.00%)、呼吸道阻塞3例(6.00%)、肺部感染2例(4.00%)、术后出血1例(2.00%)。发生率均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17例(34.00%)、8例(16.00%)、5例(10.00%)、4例(8.00%),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预防及控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3月-2012年3月间神经外科65例行气管切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均发生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100%,培养致病菌16种173株。32例培养出阴沟肠杆菌共76株,占总病例的64.09%,总株数的43.93%,其耐药性高。其中23例病情好转后呼吸道感染治愈,9例死亡。结论: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及气道护理。根据药敏试验联合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阴沟肠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不同时机气管切开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  方法  对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中心医院2018年1 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气管切开的5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经口插管时间将患者分成早期气管切开ET组(≤ 10 d)共28例,晚期气管切开LT组(> 10 d)共28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44~86岁。观察2组患者的基础特征、气管切开后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时间、重症医学科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痰培养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MDR)发生率及细菌培养的菌群分布等。  结果  2组患者在基础特征如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II)评分以及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间气管切开后的ICU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7.5 d和7 d,P = 0.729)及VAP发生率(分别为39%和61%,P = 0.1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期气管切开组的ICU总住院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5.5 d和22 d,P < 0.001),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11.8 ± 3.2) d和(17.1 ± 4.1) d,P < 0.001]及多重耐药发生率较晚期气管切开组均明显减少(分别为39%和79%,P = 0.003)。而且早期气管切开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更低(P = 0.029)。  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明显缩短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多重耐药的发生率,但并没有减少VAP的发生率。而对于气管切开指征及时机仍需有效的手段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20.
泰安市综合性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院医院感染现患率。方法本研究采取床旁调查和查阅住院病历相结合的方法,对2007年5月17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856人,医院感染现患率为7.71%,例次感染现患率为8.53%;现患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儿科新生儿组50.00%、综合重症监护室(ICU)44.44%、普外科17.39%、其他外科14.29%、神经内科13.79%;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腹腔内组织、泌尿道、表浅切口、胃肠道;当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46%;治疗用药病原体送检率为33.71%。结论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儿科新生儿组与综合ICU,需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病原学送检率较低,需加强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