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比较急进高原前渐进式间歇性低氧预习服训练、急进高原后渐进式低氧暴露及急进高原3种不同进驻高原方式的习服效果. 方法 12名青年男性受试者,分为预习服组、供氧组和对照组3组,每组4人.预习服组进驻高原前在常压低氧舱进行连续10 d的渐进式间歇性低氧暴露训练(1次/d、210 min/次),模拟海拔高度从3000 m递增至4500 m.供氧组急进高原后前10d,对受试者实施渐进式低氧暴露方案:白天活动期间,宿舍内采用弥散式供氧,氧浓度22%~25%o,等效生理高度2600~3500 m;夜晚睡眠期间,利用睡眠氧帐进行供氧,氧浓度25%~27%,等效生理高度2000~2600 m;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比较3组人员在不同情况下的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和睡眠情况. 结果 ①在3600 m模拟海拔高度检测,预习服组通过10 d训练后SaO2明显高于训练前(t=3.66,P=0.035).②3组受试者睡眠总时间、深睡时间和S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253~70.865,P<0.01);预习服组和供氧组睡眠总时间、深睡时间和S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2~7.88,P<0.05或P<0.01). 结论 进驻高原前进行渐进式间歇性低氧预习服训练和急进高原后进行渐进式低氧暴露均可提高缺氧耐力,促进高原低氧习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原低氧条件下经颅微电流生理训练对脑认知功能的影响,为高原脑认知功能的保持及训练提供技术及方法. 方法 采用经颅微电流生理训练(transcranial micro-electric current physiological training,TMCPT)对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高原低氧条件下(海拔高度3700 m以上)的脑认知功能训练.TMCPT强度为生理级安全范围,志愿者每天训练2次(上、下午各1次),每次5 min.观察志愿者高原急进阶段(进入高原后前10 d)和高原常驻阶段(常驻1个月、常驻2个月和常驻3个月)的神经行为能力指数(neurobehavioral ability index,NAI);对其高原急进阶段和常驻阶段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 结果 ①高原急进阶段:与第1天比较,训练至第10天,志愿者的数字检索能力(digital scan,DS)、记忆扫描能力(memory scan,MS)、视觉简单反应时(simple visual reaction time,SVRT)、视觉复杂反应时(complex visual reaction time,CVRT)、目标跟踪能力(pursuit aiming,PA)、连续操作能力(consecutive performance,CP)6项能力均显著增加(t=1.982~4.412,P<0.05).②高原常驻阶段:与常驻1个月比较,常驻3个月的训练仅使6项NAI中的DS、MS、SVRT显著增加(t=3.744~5.812,P<0.05).③睡眠质量评价:与高原急进阶段比较,经TMCPT训练的志愿者睡眠质量评定各项目分数明显降低(t=1.833~3.552,P<0.05). 结论 经颅微电流生理训练能提高高原低氧条件下的脑认知功能和睡眠质量.可采用β频段脑波反馈训练提高脑认知能力;α频段脑波反馈训练促进睡眠.  相似文献   

3.
血氧饱和度(b1ood oxygen saturation,SaO2)是反映机体供氧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人体氧转运能力和对低氧适应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以武警新兵为研究对象,观察了急进高原和新兵训练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以期为武警新兵高原习服提供新的资料。作者将受试者分为平原男性组、平原女性组、高原男性组和高原女性组。平原男性组分别在平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原野战增压帐篷对健康武警官兵急进性高原缺氧的防治作用.方法 选择低海拔地区急进高原的武警官兵12名,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在海拔3700 m,4200 m,5200 m高度,分别监测增压组与未增压组23:00时至次日6:00共7 h的睡眠状况和脉搏氧饱和度,并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测评.结果 在3个海拔高度,增压组与未增压组睡眠的平均脉搏氧饱和度、最低脉搏氧饱和度、呼吸性事件总指数、自发微觉醒总指数及PSQI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原野战增压帐篷能有效纠正高原低压性缺氧,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睡眠质量,具有防治急进性高原缺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人群急进高原后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急性高原病(AMS)的关系.方法 在平原地区招募32名受试者,以汽车方式急进高原(海拔3900m).进入高原第5天根据路易斯湖量表评分,将受试者分为AMS+组(n=14)和AMS-组(n=18).ELISA法检测人群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上述指标与AMS的关系.结果 急进高原后第5天时32名受试者中AMS的发生率为43.8%.与平原相比,受试者急进高原后血清NO、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ET-1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AMS-人群比较,AMS+人群NO、VEGF和VE-cadherin、SOD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1),ET-1水平明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高原暴露第5天人群血清NO、VEGF、VE-cadherin、SOD水平与AMS呈显著负相关,ET-1水平与AMS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急进高海拔环境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可能为AMS的预警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消痰解郁方对急进西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550名急进高原军人进行调查,筛选出睡眠障碍军人100例,按照前瞻、完全随机、安慰剂对照方法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n=50),共治疗2周,治疗前后测评患者P SQI总分及各因子分,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急进高原军人PSQI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成人,睡眠紊乱因子分显著高于失眠症患者,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失眠症患者.消痰解郁方可降低睡眠障碍军人PSQI总分、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因子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总有效率为91.49%,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急进西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不佳,消痰解郁方可改善急进西部高原军人睡眠质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血清低氧应激肽的特征和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后血清低氧应激肽的改变,探讨其在高原病治疗和预后的作用。方法采用质谱和核磁波谱方法鉴定高原病患者体内存在特征性的应激肽,采集40例高原世居健康者为对照组,以40例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72h及1周后血清,用化学显色试剂对应激肽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0例世居对照组应激肽含量为(729±98)mg/L;实验组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急进高原后24、72h和1周后应激肽含量分别为(735±117)mg/L、(908±103)mg/L、(917±101)mg/L和(828±95)mg/L。健康成年人急进高原前与急进高原后24h及72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24h人群与健康世居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高原后1周与急进高原后24h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激肽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蛋白,在急进高原前后有较大的改变,具有一定的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模拟高原低氧暴露下大鼠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并初步阐明其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低压舱模拟海拔高度7000m连续减压缺氧3d制备大鼠实验性高原脑水肿模型。GBE前期干预组在缺氧前3d按60mg/(kg.d)给予GBE干预处理,GBE后期干预组在缺氧开始24h后按相同剂量给予GBE至减压缺氧结束,以湿干比值法评价其对脑含水量的影响,硝酸镧示踪法观察GBE对低氧暴露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GBE前期干预组和GBE后期干预组大鼠脑含水量和硝酸镧颗粒渗出均明显少于高原对照组(P<0.01),且GBE前期干预组的效果显著优于GBE后期干预组(P<0.01)。结论 GBE对低氧暴露下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两种缺氧刺激对大学生红细胞生成素及有氧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氧刺激对血清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转铁蛋白受体(sTfR)的影响,观察在低氧刺激环境下血液EPO分泌和血清sTfR浓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受试者为20名身体健康的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3组:间歇吸低氧组(n=7)、模拟高住组(n=5)和对照组(n=8).间歇吸低氧组每天30分钟吸低氧,模拟高住组每天8小时低氧环境睡眠.所有受试者在实验期均从事相同的体育技术课和理论课学习及相同的生活作息,全部实验共包括4周试验期和2周恢复期.结果:(1)对照组血清EPO浓度在实验前、中和恢复期均无明显变化.间歇吸低氧组血清EPO浓度在实验第3天、第17天、第22天,模拟高住组血清EPO浓度在实验第15天、第17天、第22天、第24天及恢复期均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2)间歇吸低氧组血清sTfR浓度在实验第3天、第10天、第17天及恢复期结束均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而模拟高住组和对照组血清sTfR浓度在实验期和恢复期均未发生明显变化.(3)实验后间歇吸低氧组受试者VO2max与实验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4)除对照组外,实验后间歇吸低氧组、模拟高住组在定量负荷运动中的心率、血乳酸与实验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结论:血清EPO、sTfR浓度的变化受不同低氧浓度刺激时间和方式的影响,间歇吸低氧与运动刺激相结合可增加VO2max.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急进高原失眠官兵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及其对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收集60名急进高原失眠官兵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rTMS治疗组和对照组,rTMS组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连续治疗7 d,对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