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昕 《中原医刊》2014,(11):29-31
目的:探讨心电图中碎裂QRS波( fQRS波)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取136例符合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电图中有无fQRS波分为fQRS波组( n=92)与无fQRS波组( n=44),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狭窄数量以及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病理性 Q波、室壁运动异常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40%的发生率。结果136例患者中fQRS波92例,占67.7%;病理性Q波65例,占47.8%。fQRS组冠状动脉狭窄2支或3支数量明显多于无fQRS组,而无fQRS组单支病变多于fQ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02,P〈0.01);fQRS组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及室壁运动异常例数均明显多于无fQRS组,且左室射血分数≤40%的例数明显多于 fQRS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8.7% vs 36.4%,χ^2=5.943,P =0.015;60.9% vs 36.4%,χ^2=23.416,P=0.000;67.4% vs 43.2%,χ^2=7.243,P=0.007;68.5% vs 50.0%,χ^2=4.336, P=0.037);而两组间病理性Q波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9% vs 45.5%,χ^2=1.586,P=0.208)。结论fQRS波可作为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25例,其中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85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4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12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碎裂QRS波发生率,对比STEMI及NSTEMI患者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碎裂QRS波发生率为70.40%(8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0%(12/125)(P<0.05)。STEMI、NSTEMI患者碎裂QRS波发生率为分别为74.12%(63/85)、62.50%(25/40),均明显高于病理性Q波发生率23.53%(20/85)、12.50%(5/40)(P<0.05)。结论碎裂QRS波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波)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1月—2015年6月经冠脉造影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与非AMI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又根据患者是否存在fQRS或病理性Q波分组,分析fQRS波的分布特性及价值性。结果①下壁出现fQRS的机率(12.22%)较前壁、侧壁(5.6%)、3.3%)高。②病理性Q波(25.56%)敏感性略高于fQRS波者(21.11%),但病理性Q波者(88.89%和69.70%)均低于fQRS波者特异性(95.56%)及阳性预测值(82.60%);当两者结合应用时,敏感性和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性预测值(41.11%、96.67%、92.50%、62.14%)均较高。③在NSTEMI患者中fQRS (38.10%)发生率明显高于病理Q波(14.29%), fQRS与fQRS合并病理性Q波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QRS波对NSTEMI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对比观察fQRS与病理性Q波在AMI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AMI的诊断中,fQRS的敏感性略低于病理性Q波,而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比病理性Q波高.结论 在有AMI诊断的其他证据时,fQRS可作为AMI诊断的心电图的一个新指标,且可考虑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5.
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探讨碎裂QRS波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中的价值.40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和心梗组,两组大鼠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手术,心梗组开胸并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接扎.记录结扎(或穿线)10 min和60 min及术后4周大鼠心电图并分析碎裂QRS波及Q波变化规律.术后4周留取心肌梗死区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与假手术组相比,心梗组大鼠在10、60 min及术后4周出现碎裂QRS波次数明显增多(P<0.01).HE染色显示,心梗组部分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出现空泡变性.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显示,碎裂QRS波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梗诊断及预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心电图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冠心病患者194例,其中AMI患者103例,非AMI患者91例.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对照病理检查结果.比较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相似文献   

7.
陈刚  黄婷  杨锴 《广东医学》2014,35(15):2385-2387
目的 评价碎裂QRS波(fQ RS)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84例,按是否伴有fQRS分为fQRS组和对照组,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心源性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入院)发生率,通过ROC曲线、Kaplan-Meier分析和Cox多元回归分析fQRS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基础状态下,fQRS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较大[(68.23±7.26)岁vs (64.52±7.21)岁(P<0.01)],低密度脂蛋白[(3.36±0.72)mmol/Lvs(3.11±0.80) mmol/L,P=0.03]、血肌酐[(78.09±7.23) μmol/L vs (73.01±8.29)μmol/L,P<0.01]水平较高,左室射血分数较低[(44.43±4.35)%vs(46.52±5.2)%,P=0.04],而左室舒张末内径较大[(51.23±2.34) ms vs (47.26±1.37)ms,P=0.02];随访(12.5±4.2)个月,最终49例患者发生终点事件,fQRS组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4.5%vs 13.2%,P<0.01).ROC曲线发现fQRS预测终点事件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临界值分别为74.7%、77.2%和3个,fQRS≥3个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fQRS<3个的患者(39.3% vs 14.7%,P<0.001).Cox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年龄、fQRS的个数、LVEF与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相关.结论 fQRS是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和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指标,fQRS个数越多,患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17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诊断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比较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合并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与敏感性,另比较碎裂QRS波在前壁、下壁和侧壁等不同部位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性Q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为44.05%、特异性为69.32%,与碎裂QRS波的敏感性53.57%、特异性72.3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Q波联合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为73.81%,与单纯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诊断敏感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两种单纯检测方式的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47.06%、下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44.44%、侧壁心肌梗死检出率为53.13%,病理QRS波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57.14%、下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为50.00%、侧壁心肌梗死检出率为56.25%;联合诊断方式对前壁、下壁和侧壁心肌梗死的检出率分别为82.35%、88.89%和90.63%,与两种单独诊断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方式对同一部位的诊断价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碎裂QRS波是临床进行急性心肌梗死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与病理性Q波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在心肌梗塞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2月确诊的心肌梗塞患者97例,根据心肌梗塞类型分为两组,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61例,设为AMI组;陈旧性心肌梗塞(OMI)36例,设为OMI组,以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心动图及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检查、分类、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情况进行分析,观察其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敏感性和预后评估价值。结果超声心动图对AMI和OMI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8.69%和44.44%,AMI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OMI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高危组患者多支血管病变者占94.12%,52.94%的患者完全闭塞,构成比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Ⅲ级、ⅣA级、ⅣB级患者的构成比分别为20.59%、47.06%、32.35%,ⅣA级、ⅣB级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塞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梗塞程度的确定、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与碎裂QRS波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整群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之间该院收治的74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根据入院3 d内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碎裂QRS波32例,病理性Q波12例,以及单纯ST段改变者30例,对NSTEMI患者的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该组患者中碎裂QRS波发生率为43.2%,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的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43.2%和94.2%,与病理性Q波的16.2%和89.5%相比,碎裂QRS波的敏感性更高(P﹤0.05),但两者的特异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碎裂QRS波可作为心电图诊断的一个新指标,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在心肌梗死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破碎波检查分为3组,其中A组46例,无fQRS波,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正常;B组37例,患者伴fQRS波,LVEF正常;C组45例,伴fQRS波,LVEF<50%.比较分析3组患者的冠状造影结果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结果 :C组患者的多支病变的发生率为91.11%,显著高于A组的41.30%和B组的78.3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的完全性闭塞发生率为48.89%,显著高于A组的8.70%和B组的16.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Lown分级 Ⅰ 级、Ⅱ级分别为9例(19.57%)、21例(45.65%),B组的Lown分级 Ⅰ 级、Ⅱ级分别为4例(10.81%)、8(21.62%),C组的Lown分级 Ⅰ 级、Ⅱ 级分别为0例(0)、2例(4.44%).C组患者Lown分级Ⅲ 级以上43例(95.56%),显著高于A组的16例(34.78%)和B组的25例(67.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伴fQRS波且LVEF下降患者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完全性闭塞,以及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极高,超声心动图联合fQRS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效果显著,具有显著的预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诊断心肌梗塞的临床意义以及应用价值. 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的102例心肌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心肌梗塞类型进行分类,分为急性心肌梗塞组(AMI),以及陈旧性心肌梗塞组(QMI),每组患者均有51例患者.在观察过程中分别对于两组患者进行超声心电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进行诊断,将两组患者诊断后的结果进行记录,以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结果:超声心动图对于AMI组以及QMI组的诊断准确率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AMI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QMI组.并且通过检查结果我们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高危患者组、中危患者组以及低危患者组,每组均有34例患者,其中高危患者组中患有多支血管病变者较多,明显多于其他两组,满足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塞有着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碎裂QRS波(f QRS)是近期提出的一项重要的心电图新概念,f 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f 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室壁瘤、Brugada综合征、心律失常、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心血管领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而健康人群中亦可发现f QRS波。  相似文献   

14.
李宝链 《滨州医学院学报》2011,34(5):369-372,377
传统观点认为体表心电图上的病理性Q波是透壁心肌梗死和瘢痕组织形成的标志,而且与预后密切相关。和非Q波心肌梗死相比,Q波心肌梗死可以显著增加患者的近期和远期死亡率。但近年来随着溶栓剂、PCI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广泛应用,部分透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并不出现病理性Q波。  相似文献   

15.
黄晓梅 《河北医学》2016,(5):803-806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QRS碎裂波( fQRS)诊断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心肌梗死患者,均给予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其中36例左室射血分数( LVEF)下降合并fQRS,列为A组,35例单纯LVEF下降,列为B组,25例单纯表现为fQRS,列为C组,24例LVEF正常并无fQRS,比较四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等级分布及冠脉造影结果。结果:①A、B、C、D组患者多支血管累及率分别为69.44%、57.14%、52%、3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血管完全闭塞发生率分别为69.14%、51.43%、36%、1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A、B、C、D组患者Ⅲ~Ⅴ级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分别为94.44%(34/36)、71.43%(25/35)、72%(18/25)、29.17%(7/2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LVEF下降合并fQRS心肌梗死患者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完全性闭塞发生率较高,LVEF联合fQRS对高危心肌梗死预警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运伟  张廷训 《中外医疗》2021,40(21):41-45
目的 探究对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应用心电图QRS碎裂波(fQRS)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98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以fQRS、超声心动图表现分为A组、B组、C组,特征分别为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且无fQRS,LVEF≥50%且有fQRS,L...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碎裂QRS波(fQRs)在心肌梗死心肌瘢痕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治疗方式开通冠状动脉循环,于发病后4、8周应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观察fQRS,结合心脏多普勒超声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瘢痕及心功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组患者于发病后4、8周fQRS阳性导联数随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有效开通而减少,组间fQRS阳性导联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QRS+LVEF对心肌瘢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5%、92.0%和97.4%。结论fQRS对心肌瘢痕的诊断价值在纽间结果中得到充分肯定,“罪犯”血管开通越早,抗栓治疗越充分,心肌微循环结构和功能损害越轻,则心肌瘢痕形成越局限,fQRS阳性比率越低,以溶栓再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及急诊PCI组最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fQRS波)、V2-V3 R波递增不良(PRWP)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6个月以后复查18导联心电图,将QRS波形态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9例(33.5%)OMI患者心电图存在病理性Q波,92例(52.3%)有fQRS波,有病理性Q波和(或)fQRS波113例(64.2%),21例(30%)有PRWP.结论 fQRS波诊断OMI的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而特异性低于病理性Q波,较病理性Q波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f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诊断价值;PRWP对OMI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QRSf)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AMI者,根据其入院3天内心电图有无QRSf,分为QRsf组(A组)和无QRSf组(B组),对比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各类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室扑/室颤的发生率.结果 A组各类室早、室速、室扑/室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QRSf者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VA)的发生密切相关,QRSf可作为AMI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赵嵘  张晨禹  冯艳 《重庆医学》2017,(35):5015-5017
目的 分析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发生与室性心律失常及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就诊的143例确诊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其心电图特征,按照有无伴随fQRS波将其分为陈旧性心肌梗死伴fQRS波组(A组)8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不伴fQRS波组(B组)62例,其中A组根据fQRS出现的导联数目分为在两个导联出现fQRS波组(M组,48例)、在两个以上导联出现fQRS波组(N组,33例).观察不同组别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及有无fRQS波群患者梗死部位的情况.结果 A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0.4% vs.35.5%,17.3% vs.6.5%,P<0.05),且N组亦高于M组(87.9% vs.58.3%,27.2% vs.10.4%,P<0.05).A组下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3% vs.41.9%,P<0.05).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fQRS波群出现情况可能与室性心律失常及梗死部位相关,多导联出现fQRS波群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