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92例老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临床结局不同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RDS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并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跟踪,搜集其结局资料。结果 92例老年ARDS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生存50例,死亡42例,病死率45.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老年ARDS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有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OR=3.248,P=0.014)、器官障碍数目(OR=3.410,P=0.013)、ARDS诱因(OR=2.728,P=0.045)及脓毒症严重程度(OR=3.523,P=0.009),住院时APACHEⅡ评分不同的患者出院后1~2年后良好结局率略有不同。结论临床上对于老年ARDS患者,尤其是肺源性ARDS患者,应关注APACHEⅡ评分,早期采取液体复苏及抗感染治疗脓毒症,并尽早做到全面的诊断和处理,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分析我院外科监护室(ICU)收治的112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SIR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分析SIRS和APACHEⅡ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随着SIRS与APACHEⅡ分值的增加,病死率也增加,SIRS评分≥2或A-PACHEⅡ评分≥25时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SIR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后指标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病死率的影响因素,筛选其临床预后指标。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ARDS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因素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结果确诊后28d,死亡35例,病死率为58.3%。联合使用免疫抑制药物(≥3种)患者的病死率高于其他未联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病死组患者PaCO2、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组。氧合指数(PaO2/FiO2)≤150mmHg的ARDS患者病死率高于PaO2/FiO2150mmHg的患者。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免疫抑制药物≥3种、PaCO2≥50mmHg、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9分等因素与ARDS的病死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9分是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对ARDS患者进行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的综合治疗的前提下,PaO2/FiO2≤150mmHg+APACHEⅡ≥19分可以作为评价ARDS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结核病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以期对结核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384例结核病合并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结核病合并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84例结核病合并脓毒症患者中, 28 d病死率为43.2%(166/3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比值比(OR)=1.924, 95%可信区间(95%CI) 1.033~3.585, P=0.039)、体重指数<18.5 kg/m2(OR=4.496, 95%CI 2.242~9.016, P<0.001)、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20分(OR=2.133, 95%CI 1.093~4.162, P=0.026)、血尿素氮/白蛋白比值>5.945 mg/g(OR=20.886, 95%CI 10.883~40.084, P<0.001)、脓毒症休克(OR=6...  相似文献   

5.
目的筛选与ICU内AECOPD患者死亡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这是一项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30日入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的AECOPD患者,根据出ICU时的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临床资料、治疗转归。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AECOP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70例AECOPD患者,单因素分析发现高APACHEⅡ评分,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肌钙蛋白I、pro-BNP、乳酸、尿素氮浓度,低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以及合并脓毒症休克是AECOPD患者ICU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APACHEⅡ评分、合并脓毒症休克,OR值分别为1.13(95%CI 1.052~1.214)、5.092(95%CI 1.697~15.277),血清总蛋白水平是死亡的保护因素,OR值为0.879(95%CI 0.818~0.944)。ROC曲线显示联合APACHEⅡ评分、血清总蛋白水平、是否合并脓毒症休克三个指标的模型显示出对患者死亡有较高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CI 0.785~0.911;P<0.0001)。结论入住ICU的AECOPD患者有高APACHEⅡ评分,低总蛋白水平,合并脓毒症休克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住院的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5例,根据是否并发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各58例和47例;根据住院期间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各组入院后临床特征相关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AKI及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05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为49.52%(5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肌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及基础肾小球滤过率是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器官功能障碍数、APACHEⅡ评分、并发脓毒症比例、肺源性诱因比例是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临床对于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尤其是肺源性诱因者,应密切监测血肌酐、基础肾小球滤过率水平,关注患者APACHEⅡ评分,积极应对脓毒症,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以减少AKI及不良预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对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患者病情评价和治疗预后的价值. 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5月,在本院急诊抢救室治疗的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患者在入院当天进行治疗前APACHE Ⅱ评分,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对两组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死亡的危险因素. 结果 40例患者入选,死亡10例,存活30例,病死率为2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血钠、血渗透压、血肌酐和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1.53,P>0.05).入院当天治疗前死亡组APACHE Ⅱ评分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分别为(30.1±5.4)分和(22.9±3.9)分(Z=-4.0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当天治疗前APACHEⅡ分值是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血糖、有效血渗透压、血肌酐和血红蛋白不是死亡危险因素. 结论 APACHEⅡ评分有助于评价糖尿病高渗性高血糖状态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白细胞介素6(IL-6)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急诊留观室及急诊监护室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共124例年龄≥60岁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根据患者28天转归, 分为死亡组(n=39)和存活组(n=85), 比较两组患者基线人口学特征、超声心动图指标, 以及入院后24h实验室化验、APACHE Ⅱ评分结果的差异, 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入院24h的BNP、IL-6及APACHE Ⅱ评分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基线年龄、谷丙转氨酶、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BNP及APACHE Ⅱ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 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入院24h内BNP、IL-6、APACHEⅡ评分是老年重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肝损伤对重症监护室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影响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23例老年脓毒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53例)和对照组(老年脓毒症未合并急性肝损伤,70例)。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红蛋白(M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D-二聚体、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GGT、降钙素原及APACHE Ⅱ评分均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C反应蛋白水平是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转氨酶、凝血指标、感染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死亡率显著上升。ALT、GGT、降钙素原水平及APACHE Ⅱ评分增加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100例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数据,采用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SOFA评分评估患者重要器官功能,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因素,应用Kap lan-M e 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累积存活率和影响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存活率低于无呼吸衰竭患者(P=0.016);肝脏SOFA积分≥2的患者存活率低于肝脏SOFA积分<2患者(P=0.011);APACHEⅡ评分>25的患者存活率明显低于APACHⅡ评分≤25患者(P=0.001)。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患者病死率的因素(P<0.01,95%C I:1.048~1.076)。结论 APACHⅡ评分高低是影响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恢复和最终死亡的主要因素,避免呼吸衰竭、脓毒症的发生及肝功能的恶化,有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诊断筛查脓毒症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CT、CRP、白细胞计数(WBC)、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分析PCT、CRP、PCT+CRP筛查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析影响脓毒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脓毒症组的PCT、CRP、WBC、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PCT联合CRP筛查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92.6%、84.4%、87.7%、90.5%、88.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T、CRP、WBC及APACHEⅡ评分均为脓毒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具有较高的PCT、CRP水平,联合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肝损伤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本研究将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3例老年脓毒症的患者根据是否存在急性肝损伤分为观察者组(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53例)和对照组(老年脓毒症不合并急性肝损伤,70例),采用SPSS 2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结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 II评分、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ic transaminase, AST)、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 LDH)、血清肌红蛋白 (myohemoglobin, MB)、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凝固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降钙素原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GGT、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和APACHE II评分均与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患者的转氨酶、凝血指标、感染指标水平显著升高、死亡率显著上升。ALT、GGT、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和APACHE II评分增加是老年脓毒症合并急性肝损伤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2013年深圳市中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1例,根据SAE发生情况分为SAE组23和非SAE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乳酸、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希醇化酶(NSE)、ALT、AST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并分析SAE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血清乳酸、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E组患者血清S100蛋白、NSE、AS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SAE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AST水平是SA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NSE、AST水平升高是SA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肝功能状况对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为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早期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85例脓毒症患者,按照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分为低分组(15分)、中分组(15~20分)及高分组(20分),并按照其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病死组,比较各组患者肝功能状况,分析肝功能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85例患者中,67例存活,118例病死,病死率63.8%。随着患者APACHEⅡ评分的增加,其年龄、ALT、AST、TBIL、TBA水平均显著上升,ALB、CHE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年龄、女性比例、ALT、AST、TBIL、TBA、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ALB、CHE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L、TBA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ALB、CHE与患者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APACHEⅡ评分、肝功能障碍、年龄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早期肝功能障碍可增加病死率,密切检测肝功能变化有望及时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预后并指导合理治疗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的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北京医院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的139例老年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检测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和动脉乳酸,并分别记录24小时的急诊脓毒症病死率 (MEDS) 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系统Ⅱ(APACHE II)评分。根据28天的转归,将139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有无统计学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比较危险因素的预测能力。结果:存活组80例,死亡组59例。两组比较,发现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二聚体(OR=1.050,P=0.047)、动脉乳酸(OR=1.529,P=0.014)、MEDS评分(OR=1.180,P=0.012)和APACHE II评分(OR=1.103,P=0.036)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D-二聚体、动脉乳酸、MEDS评分和APACHE II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3、0.806、0.828、0.831。同APACHE II评分比较曲线下面积(AUC),动脉乳酸、MEDS评分的P值大于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评分、动脉乳酸、D-二聚体是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MEDS评分、动脉乳酸预测能力与APACHE II评分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纳入245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AKI患者依据KDIGO诊断标准进行分级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245例脓毒症患者中161例发生了AKI,发生率为65.7%。其中,84例(52.2%)AKI患者死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利尿剂使用、脓毒症分级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和AKI分级是脓毒症并发AKI患者28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EICU中脓毒症合并AKI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AKI的发生及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U中脓毒症相关脑病(SA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12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284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SAE与非SAE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病死率、住ICU时间、生命体征、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气、APACHEⅡ评分。结果 SAE发病率为37.68%,SAE与非SAE患者病死率、PaO2、血清总胆红素(TB il)、AST、ALT、pH值、APACHEⅡ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aO2、ALT、A-PACHEⅡ评分是SAE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游离钙水平变化及在预后判定中的价值.方法 以同期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入院24 h内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并测定血清总钙、白蛋白(Alb)水平,计算血清游离钙水平;比较低钙血症者和血钙正常者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对存活者与死亡者年龄、性别、血清总钙、游离钙、Alb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进行比较,将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果 60例脓毒症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为78.3%,其中低钙血症者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血钙正常者(P均〈0.05);血清游离钙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两者均为影响脓毒症患者病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患者低钙血症发生率较高;血清游离钙水平与其预后相关,可为临床发现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患者早期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感染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6/2014-01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SAP合并DM患者资料,按早期对症支持治疗过程中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感染组(38例)及非感染组(4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的方法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评分、胆源性致病因素、禁食时间、低氧血症、血肌酐升高、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机械通气、及抗生素的使用与SAP合并DM早期并发感染有统计学关联.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11分(OR=9.793)、低氧血症(OR=5.202)、禁食时间7 d(O R=1.476)、降钙素原升高(OR=6.861)和抗生素的使用(OR=4.125)是S A P合并D M患者早期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AP合并DM患者早期并发感染与多种因素紧密相关,临床上应针对易感因素进行干预,减少感染风险,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患者分为脓毒症组20例,严重脓毒症组40例。在24 h内检测2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计算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另外,根据28 d后的生存结局,将严重脓毒症组分为存活组18例,死亡组22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严重脓毒症组同脓毒症组相比,降钙素原(17.02±2.09)vs(1.85±0.31)ng/mL,白细胞计数(17.96±9.45)vs(11.11±4.95)×109/L,APACHEⅡ评分(25.63±6.56)vs(15.00±6.58),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降钙素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9,与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0.866)相当,其截断值为10.12 ng/mL,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81.2%。严重脓毒症死亡组同存活组相比,仅APACHEⅡ评分(29.25±6.02 vs 22.00±6.00,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PACHEⅡ评分(OR=1.227,95%CI 1.034~1.456,P=0.019)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降钙素原有助于早期诊断严重脓毒症并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但初始降钙素原水平不能预测严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