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特点,以提高治愈率。方法对我院1981年3月~2005年12月经治的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住院患者46例,分析其感染来源、细菌培养结果、全身症状及局部表现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6例,38例痊愈,因并发症而救治无效8例死亡,病死率17.39%。结论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应早期及时切开引流,早期联合、足量使用敏感抗生素,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加强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口底蜂窝织炎是口腔颌面部最严重的炎症之一 ,通常波及口底部多个间隙 ,可化为脓性 ,也可以腐败坏死 ,后者更为严重。诊断明确 ,抗生素有效 ,切开引流及时是本病处理时疗程缩短、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现将 1993~ 2 0 0 0年间我科收治的 11例口底蜂窝织炎进行分析 ,诊治体会如下 :1 一般资料1993~ 2 0 0 0年间 ,我科收治的口底蜂窝织炎患者 11例 ,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3~ 6 1岁 ,平均 31岁。化脓性口底蜂窝织炎 8例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 3例。农民 9例 ,城镇居民 2例。牙源性感染 10例 ,腺源性感染 1例 ,无损伤及血源性感染 ,均在…  相似文献   

3.
口底蜂窝织炎一般指口底多间隙感染 ,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 ,治疗最困难的炎症之一。原因是下颌骨下方、舌及舌骨之间多种肌肉其走行又互相交错 ,因此 ,在肌肉之间、肌肉与颌骨之间充满着疏松结缔组织及淋巴结 ,而形成各个间隙。间隙之间又互相沟通 ,一旦由于牙源性或其它原因而发生蜂窝织炎 ,则十分容易向各个间隙蔓延 ,而引起广泛的蜂窝织炎。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及有效抗生素药物的合理使用 ,近年来此病已难见到 ,但仍时有发生。本文 1997年以来 ,对 11例口底蜂窝织炎的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 ,介绍…  相似文献   

4.
自1980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幼儿急性口底蜂窝织炎48例,现报道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男22例,女26例,年龄1~3岁。农村患儿43例(89.60%)。发病以冬春季为主,12月和1月多见。3个间隙以上感染41例(85%),切开引流40例(83.3%)。治愈46例,死亡2例。住院5~16d。  相似文献   

5.
曹保付 《中外医疗》2009,27(9):158-158
目的总结口底坏死性蜂窝织炎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6例口底坏死性蜂窝织炎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特点、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切开后有效的引流和冲洗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合并重症口底蜂窝织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较差,致免疫力低下,易患某砦感染,其中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常见的感染之一,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科于2009年5月收治一例糖尿病合并重症口底蜂窝织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俊勋  何静  莫裕惠 《华夏医学》2012,25(6):863-865
目的:探讨口底蜂窝织炎合并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收集近7年来口底蜂窝织炎合并严重并发症病例6例,根据其严重程度采取全身抗炎加切开引流(减张)及局部冲洗敷药的方法.结果:5例获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1例病情严重,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治疗口底蜂窝织炎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采用全身抗炎加局部敷药加切开引流的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1岁。因发热左颌下口底肿胀1月在当地医院诊为口底蜂窝织炎,经全身应用红霉素、卡那霉素、先锋Ⅱ号,激素等,并切开引流,病情无好转且日渐恶化转入我校附院。查体见患儿口底肿胀,切口处组织呈灰褐色,有少量分泌物味恶臭,颈前肌群及颈静脉暴露。诊断1.口底蜂窝组炎,2.败血症。处理:1.全身应用抗生素,2.支持疗法,3.查血常规,4.查血型,5.细菌培养加药敏。患儿入院次日换药当抽出切口油纱时突然大出血,随即压迫止血但终因失血过多心跳呼吸停止死亡。尸解见左颈动脉分叉处有约0.3cm×0.3cm糜烂口,细菌培养,厌氧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同时引起脓胸及肝脓肿,实属少见。我科遇见1例,报告如下: 患者王×,男,28岁。于1987年3月26日因牙痛并咽喉疼痛5天,张口及吞咽困难2天入我科治疗。查:T:38℃,P:88次/分,R:21次/分,BP:13/12kPa(100/90mmHg)。神清,急性痛苦重病容。对答正确,吐字不清,发育营养中等。心肺听诊未发  相似文献   

10.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40例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均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1074-1075
目的:通过对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特点,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收集1982年至2007年经治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住院患者40例,分析其感染来源、细菌培养结果、全身症状及局部表现、体温、化验结果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0例34例痊愈,因并发症而救治无效6例死亡,病死率15%。结论: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全身症状严重,并发症多,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应早其积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主张联合、足量,加强支持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时切开引流,处理原病灶等综合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尽快治愈。  相似文献   

11.
12.
患者,男,40岁。因右颌下,颏下肿胀,疼痛伴发热入院。4d前右下后牙牙龈肿痛,经当地卫生所‘抗炎治疗”未见好转,肿胀继续蔓延至右侧颈部及上胸部。体格检查:T39.3℃R24次/minP96次/minBP18.7/12.0kpa,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被动体位。张口中度受限,引垂面阻生,冠周软组织充血水肿,口底肿胀,舌抬高。右颌下、额下及上胸部广泛肿胀、压痛,呼吸音粗糙。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3×109/L,中性0.8,尿糖(),血糖5.93mmol/L。诊断:①糖尿病;②口底蜂窝织炎;立即做左颌下、额下切开引流,引流出4Dnd恶臭之脓液b…  相似文献   

13.
王俊海  张淑华  刘神华 《吉林医学》2008,29(24):2410-2410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是一种以厌氧菌或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的混合性感染性疾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病情常难以控制,严重者危及生命,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愈最困难的感染之一。现将我科1998年6月-2007年12月收治的28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又称路德维希咽峡炎,是由厌氧菌或腐败坏死性细菌为主引起的口底多间隙感染,临床上全身及局部反应均甚严重。我院2000~2009年收治10例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及护理全部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为夏秋季节普外门诊最为常见的疾病。其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而蜂窝织炎往往是由这些病菌侵入皮下、筋膜下或深部疏松结缔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这种感染呈弥漫性炎症,并迅速向四周扩散,而且疼痛剧烈,患者全  相似文献   

18.
报道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15例,其中7例发生了广泛扩散,8例合并败血症等并发症;此病多为厌氧细菌通过牙源性而感染,提示其临床症状重,发病急,进展快,故应积极治疗。局部早期切开引流,3%双氧水冲洗,全身甲硝哒唑、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并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亚急性蜂窝织炎性胃炎误诊为胃恶性肿瘤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报道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并严重呼吸困难的救治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病例。结果 12例经过广泛切开引流,其中3例作了气管切开术,解除了呼吸道梗阻症状,经过积极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主要是由厌氧菌和腐败坏死性细菌感染的难治性疾病,局部切开引流至关重要,必要时要行气管切开术,缓解呼吸困难。硫霉素/氧哌嗪青霉素 丁胺卡那霉素 奥硝唑联合用药为最佳方案。积极治疗并发症,解除诱因和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输血、高压氧治疗、超短波理疗等辅助治疗,有利于控制炎症和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