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海洋放线菌Nocardiopsis sp.SCSIO 11492的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 采用ODS反相硅胶中压柱色谱、正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次级代谢产物;13 C NMR、1 H NMR、HSQC、1 H-1 HCOSY、HMBC等波谱技术并结合电喷雾电离质谱法鉴定结构;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 从海洋放线菌Nocardiopsis sp.SCSIO 11492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2′-脱氧腺苷(1)、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2)、2′-脱氧尿苷(3)、尿嘧啶核苷(4)、1-棕榈酰-3-β-D-半乳糖甘油酯(5)、环(亮-缬)二肽(6)、环(缬-脯)二肽(7)、环(脯-脯)二肽(8).其中化合物5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显示出较好的生长抑制活性(IC50=10.9μmol/L),其他化合物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IC50>20.0μmol/L).结论 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可能是该菌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滇产隆萼当归化学成分及细胞毒活性进行研究,以期发现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微量成分.方法经硅胶柱层析、半制备HPLC方法获得7个单体化合物,用MTT测定7个单体化合物对2株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线型呋喃香豆素类单体化合物2和6能明显抑制2株人肿瘤细胞的增殖,其IC50值均小于2μg/mL,作用甚至强于顺铂.结论滇产隆萼当归中的2种线型呋喃香豆素类成分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从云南伞形科药用植物中分离抗肿瘤活性成分有着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可能的损伤机制。方法1、10、50、100μmol/L浓度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作用于人肝细胞HL-7702后,检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肝细胞HL-7702的增殖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用于肝细胞后,肝细胞HL-7702的增殖率随DBP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在≥10μmol/L浓度,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的增殖率从对照组的100%降低到100μmol/L浓度的50.7%。DBP可使肝细胞HL-7702中的SOD含量降低,MDA含量升高,当浓度大于50μmol/L时,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BP对体外培养人肝细胞HL-7702具有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分子对接探讨水杨酰苯胺化合物Ⅰ-Ⅳ与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5,mglu5)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测定化合物Ⅰ-Ⅳ的体外抗肝癌HepG2细胞增殖活性。方法采用计算机软件,以mglu5结晶复合物5CGD为受体模板,将水杨酰苯胺化合物Ⅰ-Ⅳ进行分子对接研究;利用MTT法测定水杨酰苯胺化合物Ⅰ-Ⅳ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水杨酰苯胺化合物Ⅰ-Ⅳ与mglu5的活性口袋产生疏水作用以及与活性口袋关键氨基酸残基SER809产生氢键结合;水杨酰苯胺化合物Ⅰ-Ⅳ对肝癌细胞HepG2的抗增殖活性IC50值分别为2.55μmol/L、3.99μmol/L、3.12μmol/L和7.55μmol/L。结论水杨酰苯胺化合物Ⅰ-Ⅳ与mglu5对接的结合信息有助于水杨酰苯胺类mglu5拮抗剂的结构优化和新型mglu5拮抗剂设计,该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BUT-6010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抗肿瘤实验:选取9种人源肿瘤细胞株,并将其分为BUT-6010组、顺铂阳性对照组、细胞对照组和培养基空白对照组,MTS法测定抑制率和IC50值;体内抗肿瘤实验:实验分为BUT-6010 10mg/kg组、BUT-6010 20mg/kg组、BUT-6010 30mg/kg组、顺铂阳性对照组(2.5mg/kg)和模型组。通过对S180荷瘤小鼠瘤重的研究,观察BUT-6010的体内抗肿瘤作用。结果BUT-6010对9种人癌细胞株的IC50均小于顺铂。顺铂(2.5mg/kg)的抑瘤率达51.8%(P〈0.05),BUT-6010(30mg/kg)抑瘤率为52.8%(P〈0.05)。结论BUT-6010(30mg/kg)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同顺铂(2.5mg/kg)相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基因工程抗菌肽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抗肿瘤作用及对大鼠大肠肿瘤的影响.方法 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基因工程抗菌肽生物活性及致死浓度(LC),MTT法测定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人结肠癌细胞株LS-174T的细胞毒作用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二甲肼(DMH)诱发的Wistar大鼠大肠肿瘤为模型,观察基因工程抗菌肽对大鼠大肠肿瘤的防治作用.结果 基因工程抗菌肽及对照抗菌肽的致死浓度(LC)分别为1.87μmol/L和0.44μmol/L.基因工程抗菌肽、对照抗菌肽及5-FU对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 -1的IC50分别为大于64.0、60.0和84.0μmol/L,对人结肠癌株LS- 174T的IC50分别为10.3、20.0和63.0μ mol/L.基因工程抗菌肽灌胃明显降低大鼠结肠肿瘤发生率(58%,P<0.05),大肠肿瘤平均个数及肿瘤质量指数(T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因工程抗菌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作用,动物实验结果提示可防治DMH诱导的大鼠大肠肿瘤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半量顺铂和卡铂联合与单一顺铂或卡铂对骨肉瘤细胞株 (OS - 732 )的细胞毒性的对比研究 ,为顺铂联合卡铂治疗骨肉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IC50 的顺铂、IC50 的卡铂、 1/2IC50 的顺铂 +1/2IC50的卡铂与骨肉瘤细胞株 (OS - 732 )的作用 4 8、 72h后计算各组的细胞毒性指数值 (CI)。结果 :IC50 的顺铂、IC50 的卡铂、 1/2IC50 的卡铂与骨肉瘤细胞株 (OS - 732 )的作用 4 8h后CI值分别为 5 5 8%、 5 7 4 %、 5 8 1% ,三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IC50 的顺铂、IC50 的卡铂、 1/2IC50 的顺铂 +卡 1/2IC50 的卡铂与骨肉瘤细胞株 (OS - 732 )作用 72h后CI值分别为 6 4 4 %、 6 9 8%、 6 8 5 % ,IC50 的顺铂组与 1/2IC50 的顺铂 +1/2IC50 的卡铂组和IC50 的卡铂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IC50 的卡铂组与 1/2IC50 的顺铂 +1/2IC50 的卡铂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半量顺铂、卡铂联合能产生与单独顺铂或卡铂对骨肉瘤细胞株 (OS - 732 )相似的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Acivicin阻断GGT的功能,观察其单独对HepG2凋亡及联用顺铂后对HepG2的凋亡、细胞内ROS产生的影响.方法细胞毒性测定采用MTT法.Acivicin和顺铂分别或联合处理HepG2细胞.采用DCFH-DA能被ROS作用发光的特性.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ROS的变化.凋亡检测采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法(TUNEL法).结果MTT法测定HepG2I IC50值Acivicin为1.4 mmol/L,顺铂为67μmol/L.Acivicin 1.4 mmol/L和顺铂67μmol/L以及Acivicin(1.4mmol/L) 顺铂(67μmol/L)HepG2 24h细胞内的ROS显著升高,尤其是在当与顺铂联用时HepG2细胞内的ROS升高就更加明显.TUNEL法测定Acivicin(1.4 mmol/L)在24、48、72 h致HepG2的凋亡率分别分(16.3±3.5)%、(27.9±4.3)%、(47.2±3.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顺铂(67μmol/L)HepG2 24h的凋亡率为(73.4±1.5)%,Acivicin(1.4 mmol/L) 顺铂(67 μmol/L)HepG2 24h的凋亡率为(94.7±0.5)%,较单用显著增加(P<0.01.结论顺铂致HepG2凋亡的机制之一是增加细胞内ROS的产生.Acivicin抑制GGT,干扰GSH代谢,可致HepG2细胞内的ROS升高,使细胞凋亡,并增强顺铂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溴丙酮酸(3-BP)增强肝癌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3-BP、顺铂对HepG2、
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选择低于半数抑制浓度(IC50)的100 μmol/L的3-BP和8 μmol/L的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细
胞,PI 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 3 活性检测试剂盒测定caspase-3 的活性变化,ATP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内ATP
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XIAP、PARP蛋白的表达。结果3-BP 在50~400 μmol/L 浓度范围内对HepG2、SMMC7721 细胞具有
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作用48 h 的IC50分别为238.9±13.9 μmol/L、278.7±11.7 μmol/L;顺铂在2~32 μmol/L 浓度范围
内对HepG2、SMMC7721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作用48 h的IC50分别为16.4±0.9 μmol/L、20.9±1.8 μmol/L。
100 μmol/L 3-BP与8 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HepG2、SMMC7721细胞48 h 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0.6±2.2)%、(56.8±2.3)%,明
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P<0.01)。100 μmol/L 3-BP与8 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HepG2、SMMC7721细胞48 h 的凋亡率
分别为(51.1±4.3)%、(46.5±3.9)%,较单用3-BP、顺铂的凋亡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3-BP 能增强肝癌细胞HepG2、
SMMC7721对顺铂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细胞内ATP缺乏、下调XIAP蛋白的表达以及增加caspase-3的
活性。  相似文献   

10.
李丹  楚建军 《四川医学》2012,(11):1895-1898
目的以小剂量顺铂连续化疗模拟节律化疗方式,采用细胞培养方法研究此种给药方式对鼻咽高分化鳞癌细胞株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为临床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探索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的治疗模式。方法 MTT方法检测顺铂对鼻咽癌CNE-1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1/5IC50为小剂量化疗参考剂量,而IC70则为MTD化疗参考剂量。细胞分4组进行如下处理:A组剂量为1/5IC50的顺铂连续作用96h后进行放疗;B组剂量为IC70的顺铂连续作用3h后立即给予放疗;C组为IC70作用3h后间隔93 h进行放疗;D组为未加入顺铂化疗的鼻咽癌细胞株同样条件下培养96h后进行放疗。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率,采用单击多靶模型绘制剂量存活曲线,比较各处理组辐射敏感性变化。结果顺铂对鼻咽癌CNE-1细胞株作用72h的IC50值为0.26μg/ml,1/5IC50为0.05μg/ml,IC70为0.72μg/ml。采用单击多靶模型计算各处理组的SF2值与SER值如下:A组SF2为(0.414±0.008),SER值为(1.429±0.110);B组SF2值为(0.502±0.010),SER值为(1.012±0.129);C组SF2值为(0.411±0.014),SER值为(1.400±0.169);D组SF2为(0.603±0.100)。结论采用类似节律化疗方式给药,与放疗联用可以引起CNE-1细胞株放射敏感性增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藏药水母雪莲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 TPXq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菌种采用震荡培养箱扩大培养,经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来自藏药水母雪莲的一株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 TPXq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8个环二肽和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异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Ⅰ)、3-异戊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Ⅱ)、3-仲丁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Ⅲ)、3-苄基-吡咯并哌嗪-2,5-二酮(Ⅳ)、3-苄基-6-对羟基苄基-2,5二酮(Ⅴ)、3,6-二甲基哌嗪-2,5-二酮(Ⅵ)、3-异丁基-6-异丙基哌嗪-2,5-二酮(Ⅶ)、3-异丁基-6-苄基哌嗪-2,5-二酮(Ⅷ)、Chaetominine(Ⅸ)。结论 其中化合物Ⅳ~Ⅷ为曲霉属Aspergillus.sp真菌中首次分离得到。细胞毒测试结果表明,以上化合物Ⅰ~Ⅷ对于A549和MCF-7肿瘤细胞均显示弱细胞毒活性(>50μg/mL),化合物Ⅸ对A549和MCF-7肿瘤细胞均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0.18μg/mL和0.89μg/mL。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香加皮中分离得到的5个C21甾体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构效关系。方法:首次采用MTF法对香加皮中分离获得的C21甾体化合物1—5进行3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株(1C5012。9ng·L-1)、宫颈癌Hela细胞株(IC5d8.63ng·L-1)、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IC5018.5ng·L-1)均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其他化合物细胞毒活性相对较弱。结论:化合物1(杠柳苷M)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初步的构效关系显示C-3位的不同取代基团对香加皮中C21甾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新型黑麦酮酸D衍生物D69抗乳腺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种来源于海洋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新型黑麦酮酸D衍生物D69对人乳腺癌的体内外抑制活性,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理。方法通过镜下观察以及MTT比色法检测D69的细胞毒作用,构建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研究D69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 D69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435和ZR-75-30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其对MDA-MB-435和ZR-75-30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31μmol/L和0.036μmol/L,而对人永生化乳腺上皮细胞HMEC的抑制作用较低,IC50为0.686μmol/L。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验证D69能显著抑制在体肿瘤的生长。结论 D69可能是一种潜在的乳腺癌化疗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硫利达嗪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的凋亡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硫利达嗪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 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硫利达嗪对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比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调节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结果
  硫利达嗪作用24 h后, MDA-MB-231、MCF-7细胞增殖明显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其IC50为18、22μmol/L。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随着加入硫利达嗪浓度的提高, MDA-MB-231、MCF-7细胞均发生不同程度的G0/G1期阻滞、细胞凋亡程度增加及伴随胞内Caspase-3活性增加。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明显上调,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硫利达嗪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MCF-7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可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及凋亡,伴随Caspase-3活性的上调,其毒性机制可能与肿瘤细胞内抗凋亡蛋白 Bcl-2下调、Bax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薯蓣皂苷(dioscin)对肝癌细胞Bel-7402及正常人肝细胞LO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0.5~16μmol/L薯蓣皂苷干预Bel-7402肝癌细胞和LO2肝细胞24 h,使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用固相法合成了一种新的肽类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AI,Pro-Thr-His-Ile-Lys-TrpGly-Asp)和P物质N末端片段(SP3-4,Gly-Phy),并检测了AI和SP3-4对人血浆、脑和肺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①合成的AI和SP3-4经HPLC分离鉴定纯度均为>95%,②AI抑制人血浆(IC50 19±4.6/μmol/L)脑(IC50 26±6.3μmol/L)和肺(2例,IC50 119~14.1μmol/L)中ACE活性,SP3-4对人体内ACE活性无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氧化苏木素对ABCBl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的影响抑制。方法MTT试验检测氧化苏木素对人白血病K562及其耐药K562/ADR(ABCBl高表达)细胞的细胞毒作用;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氧化苏木素对耐药的K562/ADR细胞具有高效的细胞毒作用,氧化苏木素对K562和K562/ADR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5.45±0.36)和(5.62±0.43)μmol/L,二者无显著性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的结果显示:0、5、10、20Ixmol/L的氧化苏木素分别处理K62和K562/ADR细胞后。K562细胞的凋亡率从(3.41±0.55)%依次升高到(24.67±2.08)%、(40.33±3.51)%和(66.67±3.64)%,K562/ADR细胞的凋亡率从(2.82±0.57)%依次升高到(23.01±3.60)%、(38.23±4.06)%和(65.77±5.51)%。结论氢化苏木素克服了ABCBl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活性.诱导耐药细胞凋亡是茸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寻找新型靶向抗肿瘤小分子。方法:通过高通量筛选得到先导物,合成其衍生物,采用MTT法对衍生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测试,并通过细胞周期实验、体外抗 HCT116细胞(p53-/-)活性实验以及免疫共沉淀实验探索其可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9对 HCT116细胞抑制活性达到9.382μM、化合物1对MCF7细胞抑制活性达到3.636μM、化合物7与化合物10对 HepG2细胞的抑制活性分别为6.677μM和8.746μM,均优于阳性药 Nutlin-3a 与5-Fuorouracil。并推测出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为 p 53-MDM2相互作用。结论:1,4二羰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为p 53-MDM2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木犀草素抗肿瘤细胞增殖及增敏抗肿瘤药物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对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以及其与抗肿瘤药联用的增敏作用.方法:选用5 μmol/L或10 μmol/L木犀草素与不同浓度抗肿瘤药联合作用肿瘤细胞24 h后,用MTS法检测其体外抗增殖作用.结果:5 μmol/L木犀草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腺癌细胞(AGS)、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抗增殖作用均<20%,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抗增殖作用约20%.Bexarotene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抑制率达50%(IC_(50))的浓度约为2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IC_(50)约0.2 μmol/L,5 μmol/L木犀草素与0.1 μmol/L Bexarotene联用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达44%,Bexarotene与木犀草素联用在MGC-803、HepG2、A549细胞中增敏较小,在Caco2和MCF-7细胞中无增敏作用;顺铂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的IC_(50 )>30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IC_(50)约3 μmol/L,联用后在MGC-803、HepG2和A549中增敏较小;博来霉素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的IC_(50)>100 μmol/L,对A549细胞的IC_(50)约为100 μmol/L,与5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Hela细胞的IC_(50)约为1 μmol/L,与10 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A549细胞的IC_(50)约为10 μmol/L.木犀草素与格列卫联用在MGC-803、HepG2、A549和AGS中增敏较小.结论:木犀草素在低于10 μmol/L浓度时,对肿瘤细胞体外抗增殖作用较小.低浓度(5 μmol/L~10 μmol/L)的木犀草素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对抗肿瘤药的增敏作用强度不同,在Hela细胞中增敏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