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导致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8例中央型前置胎盘的患者进行分析,根据出血量500ml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20例),出血量500ml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18例),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孕次、产次、流产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剖宫史、胎盘粘连、明显胎盘植入、前壁胎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史、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前壁胎盘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胎盘植入性疾病子宫切除的影响因素,探讨胎盘植入性疾病的最佳处理方式,降低子宫切除的比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269例胎盘植入性疾病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子宫切除组(研究组)和子宫未切除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产前出血情况(孕早期出血、孕中晚期出血)、胎盘植入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情况、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术前是否影像诊断胎盘植入(超声或核磁共振)、术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是否急诊手术、终止孕周、新生儿体质量等指标有无差异;对2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患者孕次、产次、既往剖宫产次数、宫腔粘连史、孕中晚期出血、前置胎盘情况、术前影像诊断胎盘植入、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宫腔粘连史、胎盘植入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是胎盘植入产妇子宫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孕中晚期出血、终止孕周是子宫切除的独...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患者合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401例,其中合并胎盘植入98例(观察组),单纯前置胎盘303例(对照组),分析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98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患者中,42例患者术中给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干预(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组),56例未进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干预(子宫动脉上行支未结扎组),比较2组患者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孕次>2、有剖宫产史、有流产史、完全型前置胎盘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年龄、孕周、既往前置胎盘史、既往胎盘植入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剖宫产史、流产史、前置胎盘类型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组患者子宫切除率、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率、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子宫动脉上行支未结扎组(P<0.05),2组患者产褥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率、Apgar评分及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次、剖宫产史、流产史、前置胎盘类型是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可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对母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和产前MRI对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96例前置胎盘伴植入患者(研究组)和同期128例前置胎盘未伴植入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其中130例患者因疑似伴胎盘植入行产前MRI检查。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MRI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及植入分型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患者怀孕方式、孕次、产次、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宫腔手术史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次数≥1次、有宫腔手术史是影响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RI诊断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25%、94.12%、84.62%、97.50%、64.00%,与手术病理诊断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分型符合率为73.08%。结论 MRI对前置胎盘伴植入诊断效果良好,对于具备流产次数≥2次、剖宫产次数≥1次、有宫腔手术史等影响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以重视,及时进行MRI等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调查产科收治的5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年龄、胎盘附着位置、前置胎盘类型、有无胎盘粘连或植入、流产史或者剖宫产分娩史等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对不同情况下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可见,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或粘连、合并剖宫产分娩史等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同组其他产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置胎盘的类型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最大,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产妇,需要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在彩超等的辅助下,确保手术顺利安全,降低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术对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母婴结局影响。方法对2013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364例前置胎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者75例(观察组),仅单纯为前置胎盘者289例(对照组),分析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75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中25例术中行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术(环形组),50例行传统手术(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结果孕次、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是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发生的单危险因素(P0.05);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次、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均是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环形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共计输血量、住院天数、ICU转入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率、出生时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次、流产史、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类型是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子宫下段环形缝合术可有效减少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对母婴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措施降低发病风险,促进正常分娩,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选取16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3例并发胎盘植入患者列为研究组,剩余137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引发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流产次数、产后出血量、剖宫产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较多,如年龄、流产次数、剖宫产史、产后大出血史等,建议强化产前检查,同时做好子宫切除准备,以减少对母婴的危害,改善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儿转归的影响。方法:对本院产科收治的70例前置胎盘患者(研究组)和同期收治的60例健康孕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前置胎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母儿转归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年龄、子宫畸形史、流产次数、分娩史、剖宫产史、盆腔炎史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龄(OR=3.301)、多次流产史(OR=6.614)、子宫畸形史(OR=6.172)及剖宫史(OR=4.549)的患者出现前置胎盘的危险性相对较高。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母儿转归中,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剖宫产、产后出血、出生体重、1min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子宫畸形史、流产次数、剖宫产史是前置胎盘发生的高危因素,应从源头控制前置胎盘的发生,有针对性地降低孕前置胎盘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相似文献   

9.
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适宜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行剖宫产的前置胎盘患者80例,观察产后出血量多少与前置胎盘种类、胎盘附着部位、流产次数、剖宫产史及孕妇年龄等因素的关系。结果:中央型前置胎盘者出血量显著多于部分型和边缘型前置胎盘(P〈0.01);有剖宫产史者出血量显著多于无剖宫产史者(P〈0.01);胎盘附着部位、流产次数、年龄等因素与出血量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中央型前置胎盘及剖宫产史是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方法:选择176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82例患者并发胎盘植入。将82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作为研究组,94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比较其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的高危因素为有剖宫产史、流产次数≥2次以及年龄≥35岁;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剖宫产史、流产次数较多、年龄较大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并发胎盘植入的几率较大,应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以防止产后出血量过多而对其生命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1.
易姣  刘治春 《安徽医学》2018,39(3):303-30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史对中央性前置胎盘(PP)患者妊娠情况和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7例中央性PP患者,根据患者有无剖宫产史,将其分为剖宫产组(24例)与非剖宫产组(63例),剖宫产组患者再分为凶险性PP组和非凶险性PP组,分别比较剖宫产与非剖宫产组、凶险性和非凶险性PP组的妊娠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 剖宫产组有人流史的患者比例为70.83%、产后出血量≥1000 mL 的发生率为25.00%、胎盘植入发生率为20.83%,均高于非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性PP组胎盘植入的发生率为38.46%,高于非凶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央性PP可导致产后出血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特别是有剖宫产史的患者,产后出血量(≥1000 mL)及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应严格限制无指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背景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高龄和危重病产妇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所以分析患者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入ICU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和随之带来的一系列危害,进而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目的 了解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黔北地区产妇产后出血的流行病学特点,探寻其入ICU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961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时间(2016-01-01)为节点,分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患者临床特征,包括年龄、高龄(≥35岁)、孕次、产次、分娩孕周、定期产检情况、瘢痕子宫、分娩方式、胎数、妊娠期高血压发病情况、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新生儿体质量、输血情况、子宫切除、介入治疗、单纯药物治疗、入ICU、出血量、死亡及主要出血原因。入ICU影响因素探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P=0.029);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后患者年龄、高龄情况、孕次、产次、瘢痕子宫、分娩方式、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胎盘粘连/植入情况、入ICU情况、出血量、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瘢痕子宫〔OR=3.064,95%CI(1.877,5.033),P<0.001〕、妊娠期高血压〔OR=3.107,95%CI(1.721,5.608),P<0.001〕、前置胎盘〔OR=1.901,95%CI(1.155,3.128),P=0.011〕、妊娠期肝损伤〔OR=14.718,95%CI(2.998,72.260),P=0.001〕和妊娠期合并心脏病〔OR=20.535,95%CI(4.419,95.434),P<0.001〕是产妇产后出血患者入ICU的影响因素。结论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上升,高龄、妊娠期高血压、瘢痕子宫和胎盘粘连/植入是产妇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前置胎盘、妊娠期合并肝损伤和妊娠期合并心脏病是产后出血产妇进入ICU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以便临床指导产后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分析唐山市乐亭县医院产后出血180例(产后出血组)以及同期非产后出血产妇360例(对照组),比较二组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各个因素的差异,分析产后出血发生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2010年5月~2013年11月,乐亭县医院共分娩2802例,产后出血者180例,产后出血的发生率6.42%。与产后出血有关的因素包括:高龄(年龄≥35岁)、肥胖(体重指数≥24)产次≥2次、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多胎、巨大儿、剖宫产、阴道助产。产后出血组中胎盘因素(粘连或植入或残留)、软产道裂伤及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胎儿体重≥4000g、剖宫产、产次≥2次与产后出血有关。结论及时发现高危因素,重点关注高危因素孕妇,正确处理产程,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并尽快处理,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对我所诊治的1800例行药物流产的患者根据年龄、孕龄、孕囊直径、子宫位置、有无剖宫产史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流产失败率。结果本组入选的180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发生药物流产失败者共142例,流产失败率为7.89%。其中年龄≥35岁,孕龄〉42d,孕囊直径≥20mm,子宫处于后倾、前倾及后屈位以及有剖宫产史组患者的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相应的对照指标组(P〈0.05)。结论重视孕妇的年龄、孕龄、既往分娩方式、子宫位置、孕囊大小等相关影响药物流产失败的因素,才更有利于降低药物流产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文湘 《右江医学》2000,28(4):274-276
目的 :探讨剖宫产出血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分娩 494例中发生产后出血的30例。结果 :产程延长、胎盘娩式、流产及妊娠并发症等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结论 :加强孕期宣教工作 ,产前检查注意易出血因素及适时施行剖宫产术是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良好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病因、相关因素及前置胎盘类型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寻找正确的处理方法 ,降低围生期病死率。方法 对前置胎盘 8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B超对前置胎盘的诊断率可达 97% ,前置胎盘最多见的相关因素是流产史、高龄、多胎次 ;前置胎盘的主要并发症为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 ;前置胎盘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不同类型前置胎盘的初次出血孕周、出血次数、大出血例数和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前置胎盘妊娠结局有很大差异 ,没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可循。前置胎盘确诊后适时以剖宫产结束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原因.方法 对1999~2008年间江苏省5家医院的1707例产后出血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评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出血原因和出血量的差异.结果 ①流产史、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高危因素在产后出血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5.1%、17.9%、15.9%;有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量[(782.3±683.3) mL]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者[(571.0±225.7) m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剖宫产的平均出血量[(836.2±763.2)mL]和阴道分娩的平均出血量[(634.1±377.1)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1707例产后出血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量与软产道损伤导致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1);胎盘因素与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86.0%(1468/1707)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 ①有高危因素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无高危因素者;②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明显多于阴道分娩者;③子宫收缩乏力仍然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子宫收缩乏力及软产道损伤导致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母婴并发症,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预防、误诊原因、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以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7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型组46例,行剖宫产分娩45例(97.8%);轻型组32例,剖宫分娩18例(56.3%)。分析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母儿预后。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首要高危因素,占48.7%(38/78)。两组年龄、孕周、胎次、产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时出血率、DIC、子宫次全切除、新生儿窒息、死胎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子宫-胎盘卒中率比较,重型组均大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应注意病史及临床表现,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对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剖宫产产后m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运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及产时因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结果剖宫产产妇孕前流产史、围产期检查、微血管溶血性疾病、胎盘植入及局部基层断裂与产后出血密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微血管溶血性疾病及胎盘植入是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受多种因素影响,孕期应加强微血管溶血性疾病的防治,并对胎盘植入及肌层断裂情况采取积极防范与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现大出血行宫腔纱条填塞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5年里32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分析术中出血原因,宫腔纱条填塞指征、方法,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止血效果好,全部保留子宫,术后无感染、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现子宫出血用宫腔纱条填塞止血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