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军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2):1839-1841
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坚韧人格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和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对安徽6所本科院校随机抽取的1 134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 大学生中双性化比例为36.5%,未分化为35.1%,女性化为13.6%,男性化为14.8%.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坚韧人格的韧性、挑战、控制、投入维度得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7.59,100.58,101.81,87.22,133.53,P值均<0.05);男性化、女性化得分与坚韧人格得分均存在正相关(P值均<0.01);回归分析表明,个体的男性化得分能够正向预测坚韧人格(B=0.523,P<0.05).结论 双性化大学生比其他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人格坚韧性更好,男性化特质对坚韧人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和Bem性别角色量表(BSRI)和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某高校215名大学生施测.结果 大学生性别角色分布比例由高到低为双性化(37.2%)、未分化(36.3%)、女性化(13.5%)、男性化(13.0%),且存在性别差异(χ2=13.932,P<0.01);双性化被试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主观幸福感均显著地高于其他3种性别角色类型(P<0.01);女双性化者存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上和主观幸福感的得分均高于男双性化者(P<0.01).结论 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双性特质对女性所起的作用要显著优于男性.  相似文献   

3.
了解厦门市未进入TannerⅡ期低年级小学生男女特质得分和性别角色的分布特征,为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厦门市2所小学二至四年级学生,并基于厦门市儿童血压队列,筛选未进入TannerⅡ期的学生共823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儿童性别角色量表(Children's Sex Role Inventory,CSRI)获得儿童男女特质得分、性别角色类型以及性别角色异性化情况.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学生特质得分,性别角色类型和性别角色异性化的差异.结果 低年级小学生男性特质平均得分为(2.80±0.52)分,女性为(2.95±0.55)分;性别角色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未分化的比例分别为12.8%,11.9%,39.1%,36.2%,男生未分化的比例(41.8%)高于女生(31.5%),双性化比例(34.6%)低于女生(4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22,6.02,P值均<0.05).性别角色异性化报告率为7.0%,不同性别、年龄报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厦门地区低年级小学生性别角色以双性化和未分化为主,男、女生的性别角色分布不同,男生以未分化为主,女生以双性化为主;性别角色异性化者报告率较高,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关注和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277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考察性度取向类型对大学生学业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大学生良好学业行为表现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方法采用贝姆性度量表、学业行为问卷对2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中双性化性度取向者最少(6.9%),未分化者最多(51.3%);女性的双性化比例(5.4%)低于男性(9.0%),未分化比例(56.9%)高于男性(42.7%);2大学生的学业行为存在性别、是否学生干部的差异,女生的学习策略得分显著低于男生(t=3.815,P0.01),学生干部的成就动机、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行为总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t=3.175,2.310,2.054,2.409,均P0.05);3在学业行为及其成就动机、学习态度、注意力/坚持性、学习策略与自我效能感因子得分上,不同性度取向的个体存在显著差异(F=9.491,4.936,5.944,18.872,10.269;均P0.01),双性化人格特质者最优,其次为男性化,最后为女性化与未分化;4性度取向对个体学业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Beat=0.131,t=-6.444,P0.01)。结论双性化人格特质是大学生良好学业行为表现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困扰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性别角色与人际困扰的关系,采用相关量表对2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角色的被试在人际困扰总分和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双性化者和男性化者在人际困扰量表上得分显著低于女性化者和未分化者;性别角色量表中的男性量表与人际困扰量表有显著的负相关(即男性量表得分越高者人际困扰得分越低),而女性量表与人际困扰量表没有显著相关.这表明男性正性特质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有密切关系,拥有男性正性特质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占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坚韧性人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坚韧性人格的关系,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SRI)和健康相关坚韧性问卷(HRHS),对延安大学379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 379名大学生中,男性化占18.5%,女性化占16.4%,双性化占34.6%,未分化占30.5%。男、女生在坚韧性人格的承诺和挑战2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双性化个体的承诺、挑战2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未分化个体。结论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具有普遍性,大学生坚韧性人格存在性别差异。双性化个体与未分化个体相比具有更高的坚韧性人格。  相似文献   

7.
目的揭示性度取向类型与大学生应对效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贝姆性度量表、应对效能量表对西北某学院27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大学生中双性化性度取向者最少(6.9%)。未分化者最多(51.3%)。女性的双性化比例低于男性,未分化比例高于男性;学生干部的男性化比例最高,非学生干部的未分化比例最高。2男性的应对效能显著高于女性(t=4.346,P0.001),具体体现在应对效能的胜任力和自信程度这2个因子上(t=4.380,4.782,P0.001);学生干部的应对效能显著高于非干部(t=3.177,P0.001),具体体现在应对效能的胜任力和认知水平这2个因子上(t=2.547,4.472,P0.05)。3在应对效能及其各因子上,双性化人格特质者得分最高;男性化特质者只在应对效能的胜任力、自信程度2个因子上得分较高并与双性化人格特质者无显著差异。结论双性化与男性化人格特质是大学生良好应对效能的理想性别角色模式,相比较而言,双性化人格特质更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体育院校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特点和生活满意度状况.方法:利用Bern性格角色量表和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对500名体育院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体育院校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以双性化(34.3%)和未分化(31.5%)为主,且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异性化者多于男生;(2)双性化者生活满意度水平最高(P<0.05);(3)女双性化者的生活满意度水平高于男双性化者(P<0.05);(4)男生异化者的生活满意度低于双性化的男大学生(P<0.05),而女生异化者的生活满意度均低于其它类型的女大学生(P<0.01).结论:体育院校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以双性化和未分化者为主,双性化者的生活满意度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9.
徐凯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0):1513-1516
探讨洛阳中学生攻击性现状及其与性别角色冲突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攻击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对洛阳市8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12条目攻击性问卷、性别角色冲突量表和人口资料问卷.结果 中学生攻击性量表总分及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各因子得分分别为(33.63±8.92) (7.80±3.02) (8.38±2.69)(8.97±3.11) (8.48±3.06)分.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幼时监护人中学生攻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受教育程度为中学/中专的中学生敌意得分较高(F=3.659,P<0.05).中学生攻击性总分及各因子与性别角色冲突总分及各因子均呈正相关(r值为0.118~0.342,P值均<0.01).学业-家庭冲突、成功、权力与竞争和限制性情感对中学生攻击性有正向的预测力(β值分别为0.216,0.175,0.091,P值均<0.05).结论 改善中学生的性别角色冲突有助于预防和控制中学生的攻击性.  相似文献   

10.
了解独生子女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分布状况,为独生子女的性别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50),对分层整群抽取的中国27所大学1890名独生子女和3 097名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独生子女大学生未分化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独生子女中,男大学生双性化比例高于女大学生;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女性化比例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担任过班干部的大学生未分化比例低,双性化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独生子女未分化比例高,性别角色发展存在较大偏差.民主型教养方式及社会实践有利于性别角色发展,而专制与溺爱的教养方式容易导致性别角色发展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