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这里所说的斑疹伤寒,并不是张仲景伤寒论的太阳伤寒病;也不是发斑疹而合并伤寒者,乃是瘟疫并发斑疹的一种传染病;因此病有流行的可能性,故称为瘟疫发斑疹,即如余师愚所谓疫疹是也。根据温热经纬余师愚疫病篇,论治疫:“疹出于胃,古人言热未入胃而下之,热乘虚入胃,故发斑;热已入胃,不即下之,热不得泄,亦发斑。此指寒邪化热,误下,失下而言。若疫疹未经表、下,有效不一日而即发者,故余谓热疫有斑疹,伤寒无斑疹也。热疫之发斑疹,发之愈迟,其毒愈重”。  相似文献   

2.
何子良治疗热痹的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痹是以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发热、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等全身症状。我地区已故名老中医何子良行医五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对痹证的治疗从常达变、谨守病机,有其独到之处,现将其  相似文献   

3.
顾伯君老中医治疗热痹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热痹属中医痹证范畴是痹证的Ⅱ级病名。它是因感受风热湿邪引起的肢体关节红肿热痛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究其病因可为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或由于素体阴虚,热蕴于内,复感外邪,亦可由口鼻而入致痹。笔者观察的热痹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龄17岁至70岁以上均可罹及。  相似文献   

4.
靳锋 《西部中医药》2003,16(10):15-15
细辛,《本草》谓主“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本草正义》谓:“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而疏通关节,外之行孔窍而达肌肤。”因其香散温通,气盛味烈,善祛脏腑、经络之风寒,故历来均视为治痹之要药。王自立主任医师承家传之经验,并结合自己40余年的临床实践,对细辛的应用有独到的认识,他指出:细辛临床应用时,世俗习用小量,素有“细辛不过钱”之说,但《本草别经说》曰“细辛,若单用为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则死”并没有指出入汤剂的量,仲景在《伤寒论》中用细辛六…  相似文献   

5.
林禾禧  蔡光斗 《中医杂志》1993,34(6):345-346
顽痹,是指反复发作,历时较长,顽固不愈,有别于一般的痹证。蔡老认为肝肾气血亏虚是顽痹之本,寒热痰瘀是顽痹之标。急性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症状缓解后以治本为主,蔡老在治疗顽痹时的辨证施治经验如下:若症见关节肌肉疼痛剧烈,如刀割针刺,拘  相似文献   

6.
笔者临床治疗热痹 ,多伍用葛根 ,对急性热痹者 ,常应用葛根 6 0g ,每每获效 ,举例介绍如下。例 1,刘某 ,男 ,38岁 ,因右足肿痛伴发热 3d ,于2 0 0 0年 9月 10日来诊。查体 :面色红 ,手足心热 ,右足踝关节、足背至第一跖趾关节肿胀 ,足背至第一跖趾关节皮肤色红 ,触之灼热、疼痛  相似文献   

7.
治疗热痹用药的体会武汉铁路中心医院(430064)刘娟痹证乃气血被病邪阻闭所致之病症。痹证的发生除感受风寒湿热诸邪之外,又与人体阳气先虚,腠理疏松,或阴虚内热,湿热内蕴有关。痹证可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热痹,四类痹证各有特点。笔者在临床中对热痹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热痹的辨证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痹的辨证论治河南450003河南省人民医院李申影,陈和平,李玉彦主题词痹证/中医药疗法,痹证/中医病机热痹多为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或阴虚阳亢之体感受外邪侵袭,入里化热,流注经络关节,或风寒湿邪日久缠绵不愈,邪留经脉,郁而化热。热邪留滞关节,气血...  相似文献   

9.
朱晓鸣治疗Wang痹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忠贞 《中医杂志》2000,41(7):395-396
朱晓鸣主任医师为山东省老中医药专家。现将朱老师对尪痹的认识和治法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朱老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邪、瘀、虚三方面。外邪侵入人体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因素,病因有风、寒、湿、热等。邪气侵袭,阻闭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关节筋脉失养,不通则痛,发为本病。如人素体阳虚,则形成寒痹;如素体阳盛,则寒邪从阳化热,形成热痹。直接感  相似文献   

10.
袁兵  王心东 《新中医》2020,52(1):19-22
以等于或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膏用量为重量应用的标准,按照全国中医院校统编教材(1两=10钱=30 g的古今剂量折算法,根据《方剂学》中"量重为君"的原则,笔者收集整理临床中施治组方重用石膏为君或为臣的公开报道,总结重用石膏治疗急重症和疑难病的疗效。文献研究结果表明重用石膏临床治疗9类急重症和疑难病,均取得良效。对石膏的重量应用有重量高效,继往开来,值得复制研究;小儿重用,难能可贵,要审时度势;个案报道,不容忽视,当规范传承;总结特长,展示特点,利于突出特色等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银花石膏汤治疗手足口病44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彦莉 《陕西中医》2007,28(8):1031-1032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银花石膏汤(银花、连翘、竹叶、玄参、生地、板蓝根、大青叶、生石膏、知母、蝉蜕、滑石、白茅根)治疗44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可以缓解症状,扶正培本和增强抗病之作用和清热解毒,利湿透疹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痹证多由感受风寒热湿之邪而引起,以肢体关节的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症,且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久而不去则内舍其合,导致五脏六腑之痹。诸痹之中惟以热痹传变最捷,严重损害青少年健康。兹将颜老治疗经验介绍于下。1 急者以清以透,阻其内舍《素问·痹论》对痹之成因、病机、传变,论之详尽,但多责之于寒,自《圣惠方》、《圣济总  相似文献   

13.
<正> 小儿高热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起病急、传变快、病情重,好转与加重常在顷刻之间,故及时治疗小儿高热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以重用石膏药量为主方剂治疗小儿高热7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75例中住院病人为43例,门诊32例;男45例,女3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13岁,其中1~3岁24例,4~8岁38例,9~13岁13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h~12天,其中3h~2天22例,3~5天40例,6~8天7例,9~12天6例。发热程度39~40℃为63例,40℃以上为12例。病种有风热感冒34例,乳蛾25例,痰热咳喘11例,暑温3例,湿温2例。西医诊断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肺部感染、乙脑、伤寒。  相似文献   

14.
康凤龙 《国医论坛》2004,19(1):11-12
痹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不论男女老幼皆可罹染,西北干寒之域临床更为常见,轻者肢节酸楚疼痛,重者剧痛难忍,关节变形,运动障碍,甚至丧失生活能力。10多年来,本人善于重用经方治疗痹证,效果良好,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早在唐代《经效产宝·产后中风方论》中即有:“产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蕤弱不遂……”的记载。广义的说:“凡是产后或产褥期发生的痹证均属“产后痹病”;狭义指:妇女在产后出现肢体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证,为“产后痹证”,或称“产后痛风”等。《医方类聚》说:“夫产后中风,筋脉四肢挛急者,是气血不足,脏腑俱虚,日月未满,而起早劳役,动伤脏腑,虚损未复,为风邪所乘,风邪冷气初客于皮肤经络,则令人顽痹不仁,赢乏少气,风气入手筋脉,挟寒则挛急也。”若日久不治或误治,每可致顽证痼疾,经久不愈。  相似文献   

16.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自古论痹,当以《素问&#183;痹论篇》为基础,临床多以风寒湿痹和风湿热痹论治。笔者近年自拟“金银花汤”治疗风寒湿痹日久郁而化热而致热痹42例,总有效率达94.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拟热痹清解汤治疗热痹30例上海市松江县中医医院杨桂生(201600)关键词热痹清解汤,热痹热痹是痹病常见类型之一,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等疾病的初起或慢性复发期。笔者近年来用自拟方“热痹清解汤”治疗热痹30例,收到比较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18.
痛风(Gout)是一种与遗传有关的长期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该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男性,但近几年发生在30岁左右的患者增多.男性显著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50:1,国内外资料表明痛风发病的高峰在40~50岁.日本资料50岁以后发病占痛风患者的44.4%,国内资料为63%,女性绝经期后发病为绝经前期的4倍.中医无痛风性关节炎病名,属于中医“痹证”、“历节风”、“痰湿证”、“淋证”等范畴.本文主要从“热痹”论治急性发作期之痛风.……  相似文献   

19.
高热证重用石膏临床体会徐爱年甘肃省武威地区中医院(733000)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患者最早就诊的病因,临床医生对每位发烧患者要分析发热的病因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有对症治疗的措施,目前退烧虽然有诸多办法,如抗菌素、激素、解热镇痛药等,但对顽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