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检测miR-34a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8例宫颈癌、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级和32例健康对照组织中miR-34a的表达,分析其在维吾尔族、汉族妇女不同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差异及与宫颈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miR-34a作为宫颈癌肿瘤标记的诊断价值。结果: miR-34a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CINⅡ~Ⅲ级和健康对照组织(P<0.05),同类宫颈病变组织维吾尔族和汉族妇女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34a的表达与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病理类型等无显著相关(P>0.05)。miR-34区分宫颈癌与健康者、CINⅡ~Ⅲ级患者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9(灵敏度87.5%,特异度81.0%)和0.767(灵敏度78.3%,特异度70.7%),从所有受试者中区分出宫颈癌患者的AUC为0.810(灵敏度83.7%,特异度70.7%)。结论: miR-34a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调,且无种族表达差异,可能成为宫颈癌诊断及病情预测的新型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在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急性肝L02细胞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人正常肝细胞系L02分为对照组,20 mmol/L APAP处理6、12和24 h组,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MitoSOX和JC-1荧光染料检测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和膜电位变化,荧光定量PCR (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RAK4的相对表达量。在沉默IRAK4基因后按前述方法检测L02细胞活力、凋亡和线粒体活性氧变化。进一步给予10 mmol/L N-乙酰半氨酸(NAC)干预24 h后,用CCK-8法检测L02细胞活力,qPCR检测IRAK4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 mmol/L APAP处理L02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下降且可明显诱导细胞发生凋亡(P<0.05);20 mmol/L APAP处理12和24 h后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间点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5);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20 mmol/L APAP处理24 h后IRAK4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APAP组相比,沉默IRAK4基因后,细胞活力增加、凋亡程度减轻以及线粒体活性氧降低(P<0.05)。与APAP组相比,给予NAC后细胞活力增加,IRAK4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IRAK4可能参与了APAP诱导的急性肝细胞损伤,是APAP致肝细胞损伤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Xklp2靶蛋白(TPX2)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挖掘GEPIA数据库中的研究数据,对TPX2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生存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TPX2蛋白在6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石蜡标本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GEPIA数据库分析提示TPX2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升高(P<0.05),且TPX2 mRNA高表达组患者的无病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患者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显示TPX2蛋白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5/60),而在对应的基底组织中,TPX2蛋白表达均为阴性,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PX2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数目、肿瘤直径、病理分级及术后复发等病理指标有关(P<0.05),生存分析提示TPX2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的生存期较低表达者短(P<0.05)。结论: TPX2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预后较差,TPX2可能作为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射线照射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焦亡的影响。方法:单次10 Gy X射线照射HUVEC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照射后0~72 h HUVEC分泌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和IL-18的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照射后6~48 h HUVEC内Caspase-1的活化水平,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照射后72 h HUVEC形态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次10 Gy以及多次小剂量(2.5 Gy/d,连续4 d)照射后HUVEC焦亡率的变化。结果:10 Gy X射线照射后0~72 h HUVEC中IL-1β、IL-6、TNF-α和IL-18浓度与对照组(0 Gy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10 Gy X射线照射后6~48 h细胞内Caspase-1活化水平升高(P<0.05),细胞呈现体积增大肿胀状态。单次10 Gy照射组和多次小剂量照射组细胞焦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此外,单次10 Gy照射组细胞焦亡率较多次小剂量照射组细胞升高约1倍(P<0.01)。结论:X射线照射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焦亡;在总剂量相同情况下,单次大剂量照射引起的HUVEC焦亡水平明显高于多次小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青藤碱对HPV阳性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SiHa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2、0.4和0.8 mmol/L的青藤碱,阴性对照组细胞未加青藤碱,24和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培养液加入0.2 mmol/L的青藤碱,24 h后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Ki67阳性细胞数;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检测侵袭相关蛋白MMP-2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0.2、0.4和0.8 mmol/L青藤碱作用SiHa细胞24和48 h后,SiHa细胞的增殖率均明显降低(P<0.01);青藤碱处理组SiHa细胞中Ki67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发生侵袭的SiHa细胞数减少(P<0.05),侵袭相关蛋白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 在体外,青藤碱可以抑制体外培养的HPV阳性宫颈癌SiHa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同系物4(B7-H4)在小鼠食管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33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42只和诱癌组91只。诱癌组小鼠采用饮水法给予50 μg/mL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15周,诱导小鼠食管癌前病变。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食管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食管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小鼠血清中的表达。结果:从16~28周,4NQO诱癌组小鼠食管组织出现肉眼可见的增厚、凸起、肿块等病理改变。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食管组织癌前病变级别与诱癌时间呈正相关(r=0.55,P < 0.01)。另外,B7-H4在食管组织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前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57,P < 0.01)。与对照组相比,第26周和第28周诱癌组小鼠食管组织B7-H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 0.05或P < 0.01)。与正常小鼠相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小鼠血清B7-H4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 < 0.05)。结论:小鼠食管癌前病变进程中,B7-H4蛋白在血清和食管组织中表达上调,B7-H4可能参与了食管癌前病变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清IL-24及IL-6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DLBCL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人群外周血血清,ELISA法检测IL-24及IL-6的浓度,分析血清IL-24及IL-6浓度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计算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数(IP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IL-24浓度为(58.32±11.81)μg/mL,IL-6为(24.63±7.73)μg/mL]相比,DLBCL患者血清IL-24浓度[(42.18±8.48)μg/mL]明显降低(P<0.01),而IL-6浓度[(45.29±12.71)μg/mL]明显升高(P<0.01),且二者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414,P<0.05);同时血清IL-24及IL-6浓度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细胞侵犯骨髓状态及IPI均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发生骨髓转移组患者血清中IL-24较正常对照组和未转移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同时随着骨髓转移程度的增加,该趋势更为明显。IPI指数>2的患者,外周血IL-24浓度较IPI指数<2的患者明显降低,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DLBCL患者血清IL-24浓度较低及IL-6浓度较高可能是患者临床症状较重,预后较差的预测指标。血清IL-24及IL-6浓度测定可作为DLBCL的辅助诊断及监测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叉头盒蛋白FoxO1在前列腺癌(PCa)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PCa早期诊断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正常前列腺组织和PCa组织中FoxO1 mRNA表达谱及临床信息资料,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FoxO1mRNA表达与PCa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PC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应用人类蛋白质表达图谱中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FoxO1蛋白在正常前列腺组织和PC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FoxO1mRNA在PCa中表达降低(P<0.05),并且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分化程度存在相关关系(P均<0.05)。进一步研究发现FoxO1 mRNA高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明显高于低表达患者(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FoxO1表达水平是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前列腺组织相比,PCa中FoxO1的蛋白表达量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FoxO1基因在PCa组织中表达降低,其可能是一个抑癌基因,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检测对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生物标志物应用于矽肺早期辅助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65例男性矽肺患者为病例组,以70例接触游离二氧化硅的在岗作业人员为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外周血并分离血清,采用比色法测定对照人群和矽肺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矽肺I期患者血清中有显著性变化的生物标志物(MDA、IL-6和TNF-α)检测数据为数据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联合检测上述生物标志物对矽肺早期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矽肺患者血清中SOD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 > 0.05);矽肺I期及Ⅱ期患者血清中MDA及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矽肺I期患者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 0.05)。回归模型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排序为:3个指标联合检测(0.89) > IL-6(0.86) > MDA(0.81) > TNF-α(0.65)。结论:IL-6、TNF-α和MDA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矽肺早期辅助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iR-93-5p和miR-106b-5p在酒精性肝硬化肝癌(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穿刺组织蜡块10例,根据性别、年龄配对原则选取10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穿刺组织蜡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组织中的miR-93-5p和miR-106b-5p表达水平。另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资料71例,治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qPCR法检测血清中miR-93-5p和miR-106b-5p的表达水平,分析miR-93-5p和miR-106b-5p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酒精相关性肝癌患者癌组织中miR-93-5p和miR-106b-5p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均P<0.01)。miR-93-5p或miR-106b-5p高表达组肿瘤最大径较低表达组显著增加(P<0.01),且临床分期较晚(P<0.01)。全组患者中,年龄<60岁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60岁组患者(P=0.03);肿瘤最大径<5 cm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优于≥5 cm组患者(P=0.01);TNM分期Ⅰ+Ⅱ期患者生存率高于Ⅲ期患者(P=0.02);miR-93-5p或miR-106b-5p高表达组患者生存率较低表达组患者显著降低(P≤0.01);年龄和miR-106b-5p表达水平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2和0.03)。结论: miR-93-5p和miR-106b-5p有作为酒精相关性肝癌肿瘤标志物的潜力,治疗前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以预测患者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免疫水平,进一步探讨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血浆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收集宫颈癌、癌前病变( CIN Ⅲ)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标本,使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及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表达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四种细胞因子在宫颈癌辅助诊断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组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宫颈癌组中,IL-10表达量随肿瘤分期逐渐升高(P<0.05);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血浆IL-2表达量较汉族患者显著降低( P<0.05);在区分宫颈癌组与对照组中,IL-2、IFN-γ、IL-4和IL-10的AUC分别为0.979、0.766、0.736和0.903。结论宫颈癌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低下,体内发生Th1/Th2漂移,提示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检测对宫颈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此外IL-2表达量的下调可能在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和筛选影响宫颈癌(CC)预后的关键基因并探讨极光激酶A(AURKA)在宫颈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并分析CC患者的mRNA表达谱及临床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CC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PPI网络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URKA基因的表达和CC分期及患者预后相关。利用GEPIA2、HPA数据库分别验证AURKA mRNA及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和不同病理分期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CC患者的AURKA基因高、低表达(以中位数为截断值)与生存期是否相关。随后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分别检测在C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女性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URKA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GEPIA2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AURKA mRNA在CC组织中高表达(P<0.05),且AURKA mRNA在CC不同阶段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肿瘤分期的进展AURKA mRNA的表达升高。HPA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AURKA蛋白表达水平在CC组织中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AURKA基因高表达的CC患者生存时间更短。qPCR和ELISA实验显示,CSCC和CIN患者血清AURKA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CSCC患者血清AURKA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IN及健康体检者(P<0.05)。AURKA mRNA及蛋白在CC血清中均高表达。ROC曲线及χ^(2)检验分析结果显示AURKA mRNA的诊断价值较高,血清AURKA mRNA高表达组患者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体积及肌层浸润深度均分别高于AURKA mRNA低表达组(P<0.05)。结论:CSCC患者血清中AURK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CSCC的诊断及预后监测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癌症易感性候选基因9(lnc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8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法检测lncRNA CASC9的表达情况,分析lnc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lncRNA CASC9表达量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较癌旁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CASC9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χ2=6.877,P=0.032)、TNM分期(χ2=7.660,P=0.022)以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χ2=9.901,P=0.002)相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均无明显相关关系(均为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lncRNA CASC9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较lncRNA CASC9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χ2=17.91,P<0.01;χ2=11.23,P=0.001)。结论:lncRNA CASC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有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病理指标、放化疗联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4例2018年1—12月于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初次确诊、未经抗癌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患者于放化疗联合治疗前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清。采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GSH-PX的编码基因GPX3在不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5',5-二硫硝基苯甲酸(DTNB)法检测GSH-PX活性,比较放化疗联合治疗前晚期NSCLC患者和对照组血清GSH-PX活性,并分析血清GSH-PX活性与晚期NSCLC临床病理指标、放化疗联合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GEPIA数据库分析显示33类肿瘤组织中,21类肿瘤组织的GPX3 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织,其中包括肺鳞癌和肺腺癌(P<0.05);DTNB法检测结果显示晚期NSCLC患者血清GSH-PX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均为P>0.05),与吸烟史和肿瘤大小呈负相关(r=-0.165、-0.267,均为P<0.05),与卡氏(KPS)评分和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295、0.228,均为P<0.05);治疗有效患者和无效患者血清GSH-PX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GSH-PX高活性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低活性组(P<0.05),且呈正相关(r=0.238,P=0.000)。结论:晚期NSCLC患者血清GSH-PX活性降低,与患者吸烟史、KPS评分、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和总生存期显著相关。GSH-PX可能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食管癌高发人群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血浆游离DNA (cfDNA)中的p38MAPK基因并结合食管癌组织样本中p38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fDNA中p38MAPK基因作为食管癌诊断新型分子标志物的意义。方法:收集20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各10mL及相对应患者术后组织的石蜡切片标本,10例健康哈萨克族人群的外周静脉血10mL。离心柱吸附法提取cfDNA,直接PCR法检测cfDNA中的p38MAPK基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术后组织中p38MAPK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T分期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液中cfDNA浓度均高于健康哈萨克族人群(P<0.05);患者手术治疗前cfDNA中p38MAPK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手术后cfDNA中p38MAPK基因检出率与健康人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p38MAPK蛋白在高、中分化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低分化组(χ2=13.939,P<0.05),在肿瘤最大径≤2.5cm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2.5cm组(χ2=0.014,P<0.05),p38MAPK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不同年龄、性别、T分期患者肿瘤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高发人群血液中cfDNA浓度显著高于健康人群,提示cfDNA浓度可能用于早期食管癌筛查。哈萨克族食管癌患者血液cfDNA中p38MAPK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又提示cfDNA中p38MAPK基因可能作为诊断食管癌的非侵入性新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iR-338基因簇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选取86例经病理确诊的食管癌患者,分别提取食管癌和癌旁组织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sa-miR-338-3p、hsa-miR-338-5p与hsa-miR-657的表达,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癌和癌旁组织中miRNA表达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基因簇各miRNA表达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miRNA异常表达对食管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hsa-miR-338-3p与hsa-miR-338-5p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均较癌旁组织降低(P均<0.05),hsa-miR-657在食管癌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a-miR-338-3p与hsa-miR-338-5p表达显著相关(r=0.754,P<0.05),hsa-miR-338-5p的低表达增加了食管癌的发病风险(OR=1.264,P<0.05),可能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结论: miR-338基因簇可能抑制了食管癌的发生,hsa-miR-338-5p可能成为食管癌诊断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miR-146a rs2910164 G/C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技术对19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218例对照组人群进行rs2910164基因型的检测,并随机抽取10%的样本进行DNA测序,进行遗传平衡检测。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该位点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相关性。结果:rs2910164被酶切成GG、GC、CC基因型,GG、GC、CC分型在对照组分别为103例(47.25%)、85例(38.99%)、30例(13.76%);在病例组分别为31例(15.66%)、99例(50.00%)、68例(34.34%)。随机抽取10%的样本进行DNA测序,其结果与PCRRFLP分型结果一致,基因分型频率满足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P>0.05)。与对照组相比,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携带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明显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风险[显性模型OR=5.04,95%CI为(4.72,5.39),P<0.01;隐性模型OR=2.75,95%CI为(2.57,2.94),P<0.01];而rs2910164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级、分期、转移)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rs2910164基因多态性与吸烟之间无交互作用(P>0.05)。结论:携带miR-146a rs2910164 C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HPV-DNA检测在粤东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别应用TCT及HPV-DNA检测对2011年3月-2015年3月就诊的1681例粤东地区患者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进行筛查并与宫颈活检组织对比。结果:TCT筛查结果显示阳性为399例,占23.7%(399/1681);HPV-DNA共检出阳性患者533例,阳性率为31.7%(533/1681)。随着宫颈病变的发展,HPV-DNA检测阳性率明显增加(P<0.05);病理组织诊断结果阳性例数267例,且在TCT检测阳性结果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鳞状细胞癌(SCC)与病理诊断阳性的一致性分别为46.8%、59.8%、96.3%和100%。TCT联合HPV-DNA筛查结果对宫颈癌筛查的敏感性(93.5%)、特异性(82.8%)及准确性(92.1%)均较单一筛查显著提高(P<0.05)。结论:TCT联合HPV-DNA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更适用于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汉族、维吾尔族NSCLC患者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在两民族中是否有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诊资料完整的术后NSCLC患者组织标本60例,其中汉族、维吾尔族各30例,采用PV9000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L-17和MMP-9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IL-17、MMP-9在NSCLC中表达的阳性率为78.3%、80.0%,在癌旁组织中分别为48.3%、35.0%,癌组织中IL-17与MMP-9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IL-17的表达与肿瘤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MMP-9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7和MMP-9的表达与患者的民族、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与维吾尔族的术后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7和MMP-9的阴性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较阳性表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和MMP-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不是汉族与维吾尔族患者在本院构成比差异的主要原因;IL-17和MMP-9的高表达对NSCLC的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IL-17和MMP-9的高表达与肺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