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64排螺旋CT和1.5T磁共振常规增强检查局部TN分期的准确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术前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和1.5 T MR检查资料各30例。统计分析CT和MR检查的TN分期结果与病理TN分期结果的一致率,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价值。采用一致率的Kappa值检验,两个样本率的x~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结果 CT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T分期结果存在一致性,且一致性较好(Kappa=0.543,P=0.000),而CT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167,P=0.283)。MR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T分期结果存在一致性,且一致性较好(Kappa=0.607,P=0.000),MR诊断N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N分期结果的一致性亦较好(Kappa=0.466,P=0.000)。CT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结果的一致率和MR诊断T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T分期结果的一致率无统计学差异(x~2=1.000,P=0.833)。结论常规64排多层螺旋CT和MR检查是直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可靠、优势检查手段。对于T分期,二者各有优势,而对于N分期,MR检查优于64排多层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高分辨率MRI与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在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经病理学确诊的直肠癌患者,术前均行高分辨率MRI与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检查。分析高分辨率MRI、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并比较高分辨率MRI与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诊断符合率。结果 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高分辨率MRI、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均为优(Kappa值=0.888,0.820)。高分辨率MRI对直肠癌T分期总诊断符合率为93.2%,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对直肠癌T分期总诊断符合率为89.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分辨率MRI、Revolution CT增强扫描成像与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均较好,均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患者术前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结肠癌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64例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及腹部B超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比MSCT及腹部B超对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及淋巴结转移检出率;同时将MSCT分期与病理分期相比,评估MSCT对结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MSCT诊断符合率及淋巴结转移检查率均高于腹部B超检查(98.44%vs 71.88%,80.77%vs 53.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MSCT T分期阳性诊断符合率为92.19%(59/64),N分期阳性诊断符合率为80.77%(21/26),经诊断一致性检验(Kappa T分期=0.894,Kappa N分期=0.858),Kappa≧0.75一致性较好。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够准确诊断结肠癌及评估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3年5月于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行直肠MRI检查(平扫+增强)并于两周内行直肠癌根治术的54例患者资料(4例于外院手术,随访到详细病理结果)。将直肠癌术前MRI诊断与手术病理TN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RI对直肠癌术前T分期评估准确率为87.04%(47/54),与病理分期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0.796)。对T1、T2、T3、T4期评估准确率分别为50.00%、85.71%、89.28%、100.00%。MRI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准确率为79.63%(43/54),与病理N分期一致性一般(Kappa值=0.653)。对N0、N1、N2期评估准确率分别为77.14%、80.00%、88.89%。结论:MRI对直肠癌术前T评估与病理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诊断价值高;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与病理N分期为中等一致性,准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与CT在结肠直肠癌术前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40例经结直肠镜以及病理检查确诊的结肠直肠癌患者,均进行MRI扫描和CT扫描,并与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种检查在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MRI检查在≤T2以及T3分期中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MRI对T4分期诊断准确率与CT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直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判断中,MRI检查准确率75.0%,CT检查准确率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较CT有更高的准确率,联合以上2种诊断方法在结肠直肠癌临床诊断、手术前分期诊断以及指导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螺旋 CT 与磁共振成像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 的经病理检查或直肠镜检查明确诊断的直肠癌患者 80 例,均行螺旋 CT 及 MRI 检查。 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直肠癌的 “金标准”,分析螺旋 CT 检查与 MRI 检查对直肠癌 T 分期及 N 分期的诊断结果。 结果:螺旋 CT 及 MRI 检查对直肠癌 T 1~2 期、 T 3 期、 T 4 期、 N 0 期、 N 1 期、 N 2 期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Kappa 检验显示:螺旋 CT 检查 T 分期 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一致性尚可( Kappa 值 =0.516 , P =0.000 ); MRI 检查 T 分期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一致性尚可( Kappa 值 =0.633 , P =0.000 );螺旋 CT 检查 N 分期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的一致性不佳( Kappa 值 =0.366 , P =0.000 ); MRI 检查 N 分期与病理组织学检查 的一致性尚可( Kappa 值 =0.500 , P =0.000 )。 结论: MRI 在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判断癌细胞浸润深度优于螺旋 CT 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无肿瘤侵入骨盆结构的前提下,预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体内淋巴结转移情况时,探究术前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成像和背景体信号抑制的加权成像(DWIBS)的准确性。方法 52例直肠癌患者术前用CT和1.5T下的磁共振相控阵线圈MRI评估。术前淋巴结分期与影像学检查(CT,MRI和DWIBS)与最终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MRI和DWIBS的准确率分别为71.2%,71.2%和80.8%。DWIBS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的准确性高于CT和MRI。CT和MRI对淋巴结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分期相当一致(Kappa值分别为0.331和0.348,P=0.01),而DWIBS相对较弱(Kappa值=0.174,P0.05)。当以淋巴结边界信息为标准时,CT和MRI的准确性分别为71.2%和71.2%,当使用淋巴结增强图像为标准时,增强CT和MRI的准确性分别为71.2%和68.5%。结论 MRI对原发性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预测比CT更准确。DWIBS在鉴别小恶性淋巴结和良性淋巴结方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多排螺旋CT特殊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特殊扫描(两次给药三次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对30例临床确诊为胃癌的住院患者进行术前16排螺旋CT特殊扫描(即两次给药三次扫描),并根据SCT结果作出分期诊断。所有病人手术后,取病理并进一步进行病理TNM(p-TNM)分期。结果:MSCT三相扫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总准确度为73.3%,对进展期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为78.5%,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MSCT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率为73.3%,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70.0%,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58.3%。结论:SCT三相扫描对胃癌术前T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脂肪对比剂灌肠螺旋CT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脂肪对比剂螺旋CT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脂肪对比剂灌肠螺旋CT资料,扫描前充分肠道准备、肌注低张剂后,经直肠导管注入脂肪对比剂(CT值-200~-240)1500 ml,行螺旋CT增强扫描,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结果脂肪对比剂灌肠低张螺旋CT总的分期准确率为65.5%(19/29).B期分期的准确率为75%(9/12); C期分期的准确率63.6%(7/11).肿瘤浆膜外侵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23/25)和50% (2/4).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12/20)和90%(9/10).结论超低密度脂肪对比剂螺旋CT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判断肿瘤浆膜外侵犯及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老年胃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胃癌患者110例,在我院行螺旋CT、胃镜检查,分析螺旋CT、胃镜胃癌检出率差异,并检验螺旋CT术前T、N分期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结果螺旋CT和胃镜胃癌检出率分别为92.73%和95.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893(P < 0.05),准确率92.73%;螺旋CT术前N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值为0.927(P < 0.05),准确率95.45%。结论螺旋CT与胃镜诊断老年胃癌均有较好的效果,其中螺旋CT术前T、N分期判断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T2 VISTA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TN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30例的常规序列扫描、T2 VISTA、DWI及DCE-MRI扫描,比较浸润情况的影像学分期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分期。结果:T2 VISTA结合DWI及DCEMRI较常规序列能更好地显示肠壁的各层解剖结构,能更准确地评估肿瘤对肠壁及其邻近结构的侵犯范围、程度及直肠系膜筋膜内淋巴结转移情况。结论:T2 VISTA结合DWI及DCE-MRI较常规序列能对直肠癌TN分期做更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能否在术前判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比较常规T2WI与DCE—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术前或术后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40例。其中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者22例,未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者18例。所有患者均在GE1.5T Twinspeed HD MR扫描仪行盆腔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WI压脂、T1WI、DWI,快速三维容积T1加权脂肪抑制成像增强扫描(3DLAVA)。分析动态增强瞌线的各项参数在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癌灶曲线上升速率。结果①对未进行术前治疗的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DCE—MRI与常规T2WI对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66.7%,对环周切缘阴性判断准确性为88-2%和70.6%。T2WI及DCE—MRI均能发现直径≥2mm的淋巴结。②对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再分期的准确性:DCE—MRI对T、N再分期的准确性可达86.4%:和81.8%,对环周切缘情况判断准确性为100%。而T2WI进行T、N再分期较困难。③治疗前癌灶的曲线上升速率明显高于正常肠管;治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组原癌灶部略低于下段正常肠管,但是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未达病理完全缓解组癌灶部仍高于下段正常肠管。结论DCE—MRI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高,并能够准确判断新辅助治疗后痛周切缘情况。癌灶与参照肠管的上升速率比较有助于在术前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大肠癌术前最新国际分期中的诊断价值及手术预测评估。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的64-SCT对74例临床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进行扫描及后期图像重建,结合最新国际大肠癌分期标准,记录术前CT分期和预计手术方案,与术后病理分期和实际腹腔镜手术方案进行比较。结果 64-SCT对所有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100%,术前评估得到对大肠癌T分期Tis、T1、T4b敏感性为100%,T2期敏感性较低(66.7%),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87.8%。N分期的敏感性以N0、N1c、N2b较高(88.1%,100%,100%),N1a、N1b、N2a敏感性较低(58.3%,60.0%,66.7%),N分期总体准确率82.4%。术前不同直径淋巴转移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显示,直径≥5mm的淋巴结CT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89.5%)。M分期CT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100%,98.6%)。cTNM总分期准确度为78.4%,与病理TNM分期高度一致(κ=0.740,P=0.000)。64-SCT术前预测手术方式与实际手术方式有较好的一致性(κ=0.936,P=0.000),能准确指导腹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结论 64-SCT结合最新大肠癌国际分期,可以提高大肠癌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及精细度,可以较好地指导术前腹腔镜大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大肠癌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常规MRI与弥散加权成像(DWI)测量的肿瘤容积对直肠癌TN分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肠镜确诊的74例直肠癌患者行盆腔3.0 T MRI检査。分析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用检验评价MRI术前TN分期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DWI(b=10000 s/mm~2)测量的肿瘤容积与病理TN分期的相关性。结果MRI诊断直肠癌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8%(66/74)、66.2%(49/74);病理学和MRI对T分期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8,P=0.000)、对N分期诊断一致性较差(Kappa=0.33,F=0.000)。在DWI上测量肿瘤容积≤T2期、T3期、T4期分别为(4145.13±718,00)mm~3、(14939.73±3591.38)mm~3、(22714.76±4251.71)mm~3;N0期、N1期、N2期分别为(14367.15±6425.83)mm~3,(17967.69±5259.88)mm~3、(19464.00±3588.77)DWI测肿瘤容积越大直肠癌T分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189,P=0.000);肿瘤容积与直肠癌不同N分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45,P=0.034)。结论MRI评价直肠癌T分期准确率较高,对N分期也有一定诊断价值。MR肿瘤容积测量对直肠癌TN分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HR-MRI)、DWI序列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直肠癌患者MR资料,辨识TME相关结构,常规序列及其结合HR-MRI、DWI序列分别对直肠癌患者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结合HR-MRI、DWI序列对直肠癌T1-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6.43%,85.71%,92.86%及100%;N分期准确率82.14%,灵敏度为87.5%,约登指数0.625,均较常规序列的0.458高,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0.012)。结论 HR-MRI和DWI序列相结合可提高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MRI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及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直肠癌病人应用MRI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MRI对直肠癌的诊断率为100%(48/48)。MRI正确T分期39例,错误T分期9例,其中6例T1~T2期报告为T3期,3例T3期报告为T1~T2期。T分期的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3%(39/48),其中T1~T2期诊断的准确率为86.3%(19/22),T3、T4期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66.7%(12/18)、100%(8/8)。经统计分析证实,MRI术前分期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96,P〈0.01);MRI对直肠癌淋巴结正确分期36例,错误分期12例,其中高估6例,低估6例,准确率为75.0%(36/48),灵敏度为68.4%(13/19),特异度为79.3%(23/29),MRI能对直肠癌系膜淋巴结分期做出较准确预测(Kappa=0.573,P〈0.05)。结论 MRI可较准确地评估直肠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作出较准确的直肠癌术前TN分期。  相似文献   

17.
MR平扫和增强扫描在直肠癌分期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MR平扫与增强扫描在直肠癌分期及肿瘤外侵程度判断上的准确性,期望对单纯MR平扫与MR平扫加增强扫描在直肠癌的应用作出评价。方法 收集了1999年9月至2002年5月间临床诊断为直肠癌行MRI直肠检查,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病例共33例。采用MR平扫与薄层增强扫描等多个序列来观察直肠癌的外侵程度与范围。并应用直肠癌的TNM分期标准对MR成像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直肠癌的分期:在手术及病理诊断肿瘤限于黏膜下层以内的6例T1期肿瘤中MRI作出了准确诊断5例,1例高估为T2期,故其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3.3%。其中在平扫T1、T2加权像时有2例认为T2期,但3D薄层增强成像1例作出了准确判断。1例仍判断错误(假阳性)。T3期的23例中,MRI平扫T1和T2加权像时诊断正确的21例。2例假阴性低估为T2期,其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100%。而有薄层增强扫描的18例病人其诊断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合。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T4期的病例共4例,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均与手术及病理所见相符合,其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MRI总的分期准确率为90.9%。结论 MRI平扫加增强扫描对于直肠癌的术前分期及对肿瘤外侵深度的判断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前CT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诊断的错误原因及改正方法。方法: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按TNM法分期。结果:术前CT分期结果:T1期13例,T2期17例,T3a期7例,T3b期5例,T4期6例,漏诊1例,无法评估1例。手术及病理分期结果:P1期16例,P2a期22例,P2b期5例,P3期2例,P4期5例。CT分期与病理符合者34例。16例CT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相符合,其中分期过低者(CT分期低于病理分期)1例;漏诊1例;1例CT不能分期诊断;分期过高者(CT分期高于病理分期)13例。C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2%(41/50)。病理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6%(43/50)。结论:CT对T3b期和T4期膀胱癌的分期诊断准确。膀胱癌临床分期需在病理诊断的基础上,充分结合CT等影像资料,综合判断以提高分期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估前列腺癌分期的价值,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使用Philips Achieva 3.0T高场强超导型磁共振和腹部多通道相控阵线圈,对4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DWI检查,并测量ADC值。结果:对前列腺癌分期的诊断准确性,T2WI组为80%,DWI组为83%,DWI+T2WI组为89%,各组AZ值分别为0.82、0.83和0.91,DWI+T2WI组明显高于其它组(P=0.02、0.04)。ADC均值:G1组为1.31×103mm,G2组为1.14×103mm,G3组为0.7×103mm,G3组平均ADC值低于G1和G2组(P<0.05)。结论:3.0T高场强DWI联合T2WI成像,可明显提高前列腺癌分期的准确性,ADC值能够预测肿瘤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