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1(CB1)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定位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评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瘦素(Lept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18例CHB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中CB1表达并进行CB1半定量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和keptin含量.据CB1表达量分为4组:(-)组、(+)组、(++)组、(+++)组.结果 随着肝组织CB1阳性表达量的不断增加,肝纤维化评分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369,P=0.000);血清TGF-β1和Leptin水平也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762和5.749,P值分别为0.001和0.027).结论 CHB肝组织损伤可使肌纤维母细胞表达CB1增强,CB1可能通过与TGF-β1和kptin共同作用,诱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活化,导致肝纤 维化不断进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expression and location of cannabinoid receptor 1 (CB1) in liver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CHB) ,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it with the liver fibrosis score,the serum levels of TGF-β1 and Leptin. Methods Liver biopsies were performed in 118 patients with CHB.The expression of CB1 in liver tissue was observed by immune 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to devide the CB1 score into four grades: -, +, + +, + + +. Serum levels of TGF-β1 and Leptin were determined by ABC-ELISA double-antibody sandwich method.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CB1 in liver tissue with CHB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brosis score. As the expression of the CB1 increased, the fibrosis score became higher ( F = 23. 369,P = 0. 000). Moreover, the expression of CB1 in liver tissue with CHB had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serum levels of TGF-β1 and Leptin( F values were 8. 762 and 5. 749;P values were 0. 001 and 0. 027,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CB1 may play promotive role in the process of hepatic fibrosis through regulation of TGF-β1 and Leptin.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麻素受体1( CB1)和受体2(CB2)在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表达及意义.方法 30只C57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 CCl4)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中CB1和CB2的表达,同时进行肝组织炎症(G)评分和纤维化(S)评分.结果 模型对照组、模型秋水仙碱组及正常对照组肝组织G评分及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41,P=0.00;F=99.18,P=0.00),且模型对照组肝组织G评分及S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秋水仙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模型对照组、模型秋水仙碱组肝组织及正常对照组CB1和CB2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27,P=0.00;F=36.99,P=0.00),且模型对照组肝组织CB1和CB2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秋水仙碱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对照组和模型秋水仙碱组中CB1、CB2、G和S评分四者之间均具有相关性(P均<0.05),且随着G、S评分的不断增加,CB1和CB2评分逐渐增加.结论 CB1和CB2在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表达均明显增强,与肝组织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分型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组织中a-干扰素受体(IFN-a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不同临床分型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活检,从中筛选出60例患者不同病理分型的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IFN-aR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半定量分析,并与血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病毒(HBV)-DNA定量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按病理分型,IFN-aR表达强度在慢性无症状携带者(12例)为7.608±2.944,慢性轻度者(20例)为8.013±4.722,慢性中度者(19例)为15.424±8.187,慢性重度者(9例)为18.829±9.696;按照炎症程度分级,IFN-aR表达强度在GO-1级(14例)为5.096±0.437,G1-2级(18例)为9.345±0.988,G3级(17例)为13.903±1.409,G4级(11例)为23.530±1.965;慢性轻、中、重度及不同炎症程度的慢性乙肝患者间IFN.aR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526,P1=0.002;F1=35.482,P2=0.001),不同纤维化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49,P=0.121)IFN-aR表达强度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46,P<0.05),而与HBsAg、HBeAg、HBV-DNA定量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肝组织IFN-aR的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的炎症程度及ALT水平有关,肝组织受体的高表达可能是其对IFN应答率高的原因之一,可作为IFN疗效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其酪氨酸磷酸化程度,探讨IRS-2在CHB患者胰岛素抵抗(I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6例肝功能正常者(对照组)及18例CHB患者,CHB患者再按HOMA模型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分为CHB非IR(<2.69)组(10例)和CHB合并IR(>2.69)组(8例).所有患者于术中及肝穿刺后留取肝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RS-2 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IRS-2蛋白表达;采用免疫沉淀及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IRS-2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结果 CHB非IR组肝组织IRS-2 mRNA(0.38±0.06)、蛋白(0.94±0.18)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0.78±0.09)较对照组(分别为0.45±0.11、0.99±0.20、1.00±0.23)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HB合并IR组IRS-2mRNA(0.26±0.08)、蛋白(0.67±0.11)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0.63±0.14)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CHB合并IR患者肝组织IRS-2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酪氨酸磷酸化程度的降低可能是产生IR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TGF-β1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主要分布于肝脏非实质细胞中,包括内皮细胞、星状细胞、成肌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随着炎症和纤维化评分增加而增强,且集中在炎症程度较重的门管区。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升高的TGF-β1主要由非实质细胞产生。TGF-β1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呈正比。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干扰素α/β(IFN-α/β)受体蛋白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CHB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FN-α/β受体蛋白是否存在,研究CHB不同肝纤维化程度及炎症活动与肝脏中IFN-α/β受体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IFN-α/β受体在CHB患者肝脏组织肝细胞膜、胞浆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肝组织IFN-α/β受体水平与肝组织炎症有明显相关性(rG=0.679,P<0.01).[结论]CHB患者肝组织内IFN-α/β受体的表达量可能系α干扰素应答率更为有效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在肝纤维化不同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TGF—β1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评价其对肝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检测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水平,40例患者全部进行肝组织活检,分析TGF-β1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分期和炎症活动度分级的关系以及与HA、LN、PⅢNP、CⅣ四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GF-β1水平明照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TGF-β1变化趋势与HA、LN、PⅢNP、CⅣ均呈正相关(P〈0.01)。(2)按炎症活动度(G)分组,TGF-β1在G1~G4组水平明显高于G0组(P〈0.01),但组间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且不受肝组织炎症程度的影响,在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性高于HA、LN、PⅢNP、CⅣ,可作为早期肝纤维化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肝内炎症与 HBV-DNA定量的关系 ,为临床正确估计肝内炎症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74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 HBV-DNA的含量 ,同时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 在 HBs Ag阳性患者中 ,HBV-DNA的水平与 Scheuer分级无相关性 ,提示 HBV-DNA的含量与肝内炎症活动程度无关。但是 ,在 HBe Ab阳性患者有相关性 ,HBe Ag阳性者中则无。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如果不是在免疫耐受期 ,HBV-DNA复制水平与肝内炎症活动程度是相关的。由于 HBV-DNA复制水平的增高先于 ALT升高 ,检测 HBV-DNA含量可能更有助于选择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为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穿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结果:TGF-β1阳性着色定位于细胞质,主要分布于肝脏非实质细胞中,包括内皮细胞、星状细胞、成肌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随着炎症和纤维化评分增加而增强,且集中在炎症程度较重的门管区。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升高的TGF-β1主要由非实质细胞产生。TGF-β1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程度呈正比。现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肝炎肝内炎症与HBV-DNA定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益肝康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3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5例)给予益肝康袋装浓缩煎剂1袋,每日2次,对照组(60例)给予葡醛内酯(肝太乐)0.2g,每日3次,水飞蓟宾140mg,每日3次,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记述症状,观察肝、脾变化,检测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浆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和Ⅲ型前胶原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85.13±10.84)μg/L vs(121.43±10.91)μg/L,(175.03±7.14)pg/L vs (142.86±14.66)μg/L,(153.37±20.96)μg/L vs (128.00±18.52)μg/L(P〈0.01);同时,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肝、脾回缩,肝功能明显好转,白蛋白水平升高。结论益肝康是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在非肝病患者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相关关系。方法对31例非肝病和7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以抗-CMV单克隆抗体进行检测,用抗乙型肝炎核心抗原(抗-HBcAg)多克隆抗体和抗-CMV单克隆抗体双标记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同一张肝组织切片上显示两种病毒分布特点。结果31例非肝病肝组织中检出CMVAg7例,明显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2.6% vs 56.6%,P〈0.01)。在两组标本中CMVAg均在肝细胞胞浆内表达。非肝病患者肝组织中阳性细胞数量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少;后者阳性细胞多近汇管区分布,数量多时也可在肝小叶内弥漫分布。轻度和重度慢性肝炎病例中CMV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标记染色显示CMVAg和HBcAg多数可表达于肝小叶内同一区域肝细胞甚至同一肝细胞内,也可见于肝小叶中不同部位。结论非肝病患者中CMV感染并不少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更易重叠CMV感染,并且其感染程度与肝组织的活动性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星状细胞(HSC)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方法检测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组织活检,其中S1 10例, S2 24例, S3 12例,S4 14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通过应用特殊的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石蜡切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即HSC).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胶原面积的百分比与肝纤维化分期有关(r=0.885,P<0.01);HSC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的纤维化分期呈正相关(r=0.761,P<0.01);HSC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胶原面积的百分比正相关(r=0.854,P<0.01).结论 HSC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与肝组织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1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内HBV-DNA定量,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结果119例乙型肝炎患者PBMC内HBV-DNA检出率为71.4%,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8.1%、69.4%、84.6%;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内HBV-DNA检出率与肝组织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s=0.912,P<0.05)。结论PBMC中HBV-DNA阳性率随肝损害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甄真  赵三江  丁洋  周俊英  刘金星  李兵顺 《临床荟萃》2006,21(23):1705-1707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9例慢性乙型肝炎、37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及12例健康供血者血清IGF-1,其中26例肝组织标本行IGF-1的免疫组化染色,并采用多媒体彩色图文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定量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患者随着肝细胞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IGF-1逐渐降低,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IGF-1分别为(173.18±49.50)μg/L(、101.36±35.73)μg/L、(87.63±20.19)μg/L(P<0.01);肝硬化组随着肝功能代偿能力的减退血清IGF-1明显下降,Child-Pugh A、B、C分别为(89.76±27.93)μg/L、(41.32±16.14)μg/L(、26.88±9.87)μg/L(P<0.01);炎症活动0级(G0)至G3IGF-1的光密度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GF-1水平及肝组织IGF-1的表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的炎症坏死程度及肝脏合成储备功能,可作为预测病情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中医证型与检验医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中医证型相关诊断标准,于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乙肝患者分为血瘀证组、肝郁证组、湿热证组和肝胆湿热证组,分析各组间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血瘀证组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水平低于湿热证组(P0.05)。肝郁证组间接胆红素(IBil)、Alb和PA水平低于湿热证组和肝胆湿热证组(P0.05)。肝郁证组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低于湿热证组(P0.05)。湿热证组A/G水平低于肝胆湿热证组(P0.05)。湿热证组肌酐(CREA)水平高于血瘀证组、肝郁证组和肝胆湿热证组(P0.05)。湿热证组总胆红素(TBil)、IBil、Alb、PA、A/G水平高于肝郁证组,球蛋白(Glo)水平低于肝郁证组(P0.05)。结论血瘀证、肝郁证慢性乙肝患者肝脏代谢功能弱于湿热证患者。胆红素水平升高多见于湿热证患者。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ICAM-1、HBsAg、HBcAg的表达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AM-1、HBsAg、HBcAg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ICAM-1、HBsAg、HBcAg的表达.结果在慢性乙肝中,随着炎症活动度的增高,ICAM-1表达增强,HBcAg表达减弱,HBsAg表达由胞浆显色为主逐渐转为胞膜显色为主.结论肝细胞ICAM-1、HBcAg的表达在慢性乙肝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肝细胞中HBsAg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毒的复制活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组织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DNA(HBV CccDNA)水平与病毒复制、肝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同时检测肝组织和血清中HBV DNA、肝细胞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表达及肝功能.结果 将肝组织中HBVCccDNA定量水平分为低(<104copies/mg)、中(104~106copies/mg)、高(>106 copies/mg)3组,3组中HBsAg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05~106copies/mg和>107copies/mg组HBcAg阳性表达高于<104 copies/mg组,分别为105~106copies/mg组HBcAg表达14例(63.6%)和>107copies/mg组7例(77.8%)vs<104copies/mg组2例(13.3%)(P<0.01);HBeAg阳性组肝组织中HBV CccDNA和肝组织总HBV DNA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分别为肝组织中HBV CccDNAHBeAg阳性组(8.72±1.94)log10 copies/mg vs HBeAg阴性组(6.54±1.56)log10 copies/mg;肝组织中HBV DNAHBeAg阳性组(7.45±1.82)1og10 copies/mg vs HBeAg阴性组(5.27±1.48)log10 copies/mg(均P<0.01);肝组织中HBV CccDNA与肝组织总HBV DNA、血清HBV DNA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肝组织炎症程度、肝纤维化程度、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无相关性.结论 肝组织中HBV CccDNA定量能准确反映病毒复制水平,但不能将其视为肝组织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检测在慢性乙肝(CHB)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我院7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均行肝穿刺活检,根据患者肝纤维化分期进行讨论。比较两组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及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B患者血清suPAR水平与血清PⅢNP、Ⅳ-C、HA、LB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均不断升高,不同肝纤维化分期CHB患者血清suPAR、PⅢNP、Ⅳ-C、HA、LN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HB患者血清suPAR水平与血清PⅢNP、Ⅳ-C、HA、LN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uPAR可作为CHB肝纤维化诊断的生物标志物,通过检测CHB患者的suPAR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