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现行梅毒术前筛查方法可能存在的假阳性及漏检。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对武汉协和医院35 424例术前筛查人群的血清进行检测。对结果无法确定的样本以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为确证实验。结果:3 5424例血清中有4例RPR假阳性,有2例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漏检,但是这2例血清RPR都呈现阳性反应。结论:RPR和ELISA检测TPAb具有相辅的意义,同时做这两项实验会有效减少梅毒的漏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方法学差异.方法 用目前国内最常用的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TRUST试剂及ELISA试剂检测722例标本,同时与TPP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各试验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对722份样本的检测中,ELISA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为98.26%,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0.46%和1.91%,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TRUST和TPPA的阳性符合率为84.39%,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分别为21.08%和5.10%;ELISA和TURST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LISA测定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在日常大量标本检验时优于TRUS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胶体金法(SYP)联合检测在梅毒筛查和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RUST法检测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TRUST对2期梅毒的阳性率较高,为100%,而对1、3期梅毒的阳性率较低,平均为83.96%,胶体金法对各期梅毒的检出率均较高,平均为99.06%,与TP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胶体金法其特异性和灵敏度与TP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比TPPA更方便快捷。根据胶体金和TRUST的实验结果,结合症状和病史可初步对梅毒进行诊断分期。  相似文献   

4.
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临床评价——李振荣等(北京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验科100083);《北京医学》2007,29(8):497—498[目的:探讨三种血清梅毒螺旋体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分别检测602份标本,其中6l例确诊为梅毒感染。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RPR阳性标本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5.
梅毒的临床可见症状仅见于一期显发阶段、二期显发阶段和晚期,非显发阶段不仅无可见症状,患者也无自觉症状,临床诊断梅毒常需要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来支持,有时甚至完全依赖血清学检验的结果。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学检验方法,分为非特异性与特异性两类,非特异性检验方法以牛心磷脂为抗原,至今仍在广泛应用的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随着梅毒螺旋体基因工程特异性抗原的问世,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特异性检验方法相继出现,本文报告ELISA与RPR、TRUST检测梅毒血清抗体的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6.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适宜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建立实验室梅毒检测和报告系统。方法用TRUST作为被检测标本的梅毒筛查试验,对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作TPPA确认试验。对TRUST阴性的高危人群,作TPPA复检。结果8637份被检血清,TRUST阳性者428例,阳性率为4.96%(428/8637)。对TRUST检出的428例阳性标本,TPPA确证阳性325例,阳性符合率为75.93%(325/428)。共有22例TRUST阴性的高危人群,进行了TPPA复检,结果均为阴性。结论TRUST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可用TRUST进行梅毒筛查,对筛查阳性标本进一步作TPPA确认试验。对TRUST阴性的高危人群,应进一步作TPPA复检,两试验均阴性者,告知其可四周后复查,以减少梅毒的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7.
人感染梅毒后,体内能产生两种抗体,一类是针对梅毒螺旋体产生的特异性抗体,即抗梅毒螺旋体抗体(IgG和IgM),另一类是具有抗体性质的反应素。为了解健康人群的感染情况,就健康从业人员的血清进行梅毒的初筛(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确证实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并对初筛阳性血清滴度与确证实验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提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梅毒的筛查率,确保梅毒血清学的检测效果。方法采用ELISA联合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2011年上海浦东新区2 686例监测人群的血清样本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联合检测的血清学阳性样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甄别其生物学假阳性;再从2 397份两种方法均为阴性的样本中,随机抽取1 000份进行TPPA检测,甄别其生物学假阴性。结果 ELISA法相对于TPPA法的敏感性为98.9%,特异性为98.4%,两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与TRUST法联合应用后的敏感性接近100%,特异性为98.3%。结论 ELISA与TRUST方法的联合应用,其敏感性接近100%,表明其可用于梅毒筛查;另一方面,两者联合运用的特异性为98.3%,具有一定的假阳性率,表明其阳性样本(两法均为阳性的样本除外)还需应用TPPA方法进行最终确认。  相似文献   

9.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长期以来临床实验室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血清实验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非梅毒螺旋体试验 ,代表实验有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USR )、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PR)等。另一类为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 ,如TPHA和TPPA等。在临床应用中前一类试验主要用于梅毒感染的初筛和疗效观察 ,后一类用于梅毒感染的确认[1] 。由于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检测的抗体不是梅毒特异性抗体 ,一些其他疾病如结核、自身免疫性疾病、猩红热等也可出现阳性反应 ,加之其灵敏度和特异性也只在 70 %~ 80 % [2 ] ,故认为USR、TRUST和RPR…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三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方法进行总结比较,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检验方案。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三种方法对274例标本进行检测,其中梅毒患者101例,对照组(非梅毒患者)173例,并对结果分析。结果:在梅毒患者中,TRUST法检出73例,阳性率72.28%,TP-ELISA法检出98例,阳性率97%,TPPA法检出100例,阳性率99%。TPPA法与TP-ELISA法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UST法与TPPA法、TP-ELISA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患者应用TRUST和TPPA联合检验,复诊患者用TRUST方法检测以观察治疗效果;而TP-ELISA和TPPA临床意义相当,两者可选其一作为确证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复发与神经梅毒之间的关系,同时从细胞免疫学角度对梅毒血清复发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方法对20例符合梅毒血清复发诊断的患者行腰穿抽取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血浆快速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分别检测血清复发组、RPR阴转组(20例)和正常人群组(20例)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以及血清复发组脑脊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在20例血清复发患者中,有5例神经梅毒(25.0%)。血清复发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RPR阴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神经系统受累可能是梅毒血清复发的原因之一;梅毒血清复发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操作简便、特异性好、敏感性高的血清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通过计算机分析选择梅毒螺旋体优势抗原表位,构建了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HB101进行表达,纯化获得高纯度融合抗原。在此基础上,以纯化抗原包被酶联板,建立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法。利用该方法与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同时检测了126例梅毒可疑血清样本,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梅毒螺旋体多表位优势嵌合抗原(rTpN15-TpN17-TpN42-TpN47)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并成功建立了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法及试剂。对126例梅毒可疑血清样本的检测结果,ELISA、TRUST、TPHA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5.40%(95/126)、72.22%(91/126)、70.63%(89/126), 其中TRUST有29例,TPHA有6例为可疑阳性。TPHA检测的6例可疑阳性中,有5例ELISA、TURST均为阳性;而TRUST测出的29例可疑样品中,仅7例ELISA、TPHA阳性。结论:多表位嵌合抗原ELISA试剂在特异性、敏感性与TPHA法相近,但明显优于TRUST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女性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前后,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的梅毒螺旋体脱氧核糖核酸(TPDNA)含量,观察其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情况,评估其体液的间接传染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规范治疗前后女性梅毒患者110例,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TP-DNA,同时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结果梅毒女性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尿液、阴道分泌物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前,其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TP-DNA阳性率分别为36.36%、7.27%、10.91%,治疗后分别为12.73%、0.91%、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中的TP-DNA阳性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梅毒患者经规范治疗后,RPR无明显变化组血清TP-DNA阳性率为21.43%,高于治疗有效组血清TP-DNA检测阳性率(3.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女性梅毒患者按照血清RPR滴度分为1∶2、1∶4~1∶8和1∶16三组,比较三组血清、尿液、阴道分泌物的TP-DNA阳性率,结果各组TP-DN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P-DNA阳性率与血清RPR滴度呈正相关(r=0.710,P0.05)。结论女性梅毒患者的血清、尿液、阴道分泌物中存在梅毒螺旋体,治疗后仍有部分血清、尿液及阴道分泌物中检出TP-DNA阳性,体液也是梅毒的间接传染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检测方法对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影响,找出最好的筛查方法,减少因输血引起的梅毒传染,协助梅毒诊断。方法:171例分为3组,TP-ELISA及TRUST试验均为阳性的为第1组,仅TP-ELISA阳性的为第2组;仅TRUST阳性的为第3组。对第2、3组3个月后再进行TP-ELISA及TRUST复查,观察有无梅毒血清学变化。结果:171例其中TP-ELISA首次确认阳性163例,TRUST首次确认阳性167例,两者同时阳性159例,TP-ELISA阴性,而TRUST阳性的8例(4.6%);TRUST阴性,而TP-ELISA阳性4例(2.3%);血清学检测有显著性差异(χ2=46 134.421 1,χ23.84,P0.05);8例TRUST阳性者3个月后有2例TP-ELISA阳性,血清学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χ23.84,P0.05)。结论:部分学者认为的TP-ELISA检测优于RPR、TRUST实验不科学,梅毒检测的最佳方案应为一次TP-ELISA和一次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颗粒凝聚试验(TPPA)3种方法对梅毒患者的检测效果。方法 765例梅毒患者均接受TRUST、TP-ELISA、TPPA试验检测,分析3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TPPA、TP-ELISA、TPPA试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0.78%、20.00%、17.25%,3种方法的阳性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T、TP-ELISA、TPPA检测对梅毒患者均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6.
<正>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主要通过性活动传播,其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及病史,但血清学检测仍是主要的诊断依据。梅毒血清学试验分为两种:非梅毒螺旋体试验(NTT)如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试验(TT),如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时间分辨荧光  相似文献   

17.
梅毒螺旋体ELISA TP—IgG和TRUST、RPR试验的比较——李明强等(福建三明市永安中心血库366000);《中国输血杂志》,2003,16(5):332—333[目的:通过对梅毒螺旋体检测的3种不同试剂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建立更可靠更安全的检测方法学选择及检测试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几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试剂对梅毒患者随访的影响。方法按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定量试验稀释样本的原则,充分稀释11份梅毒患者血清,每份连续稀释成12个浓度,用1种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5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试剂检测稀释好的血清,观察不同试剂对样本的反应性。结果 6种试剂对同一份样本的检测能力不尽相同,RPR试剂与5种TRUST试剂的检测结果基本不相同,两者无可比性。TRUST试剂之间只有2种试剂的结果相似,其他的差异较大,甚至同一份样本的最高滴度是最低滴度的16倍。对所有样本来说,某些试剂检测的滴度有总体偏低或偏高的趋势。结论不同方法或不同厂家的同一方法对梅毒患者个体的治疗随访有影响,相互间检测结果不能互认,因此临床实验室在梅毒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要注意使用相同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试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性病哨点机构(包括哨点医院和专科哨点机构)开展梅毒筛查和行为干预,在梅毒控制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哨点医院和专科哨点机构分层抽样,选取广州市15个性病监测哨点,统计2005—2010年各机构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筛查量,分析两类哨点梅毒筛查的人次及阳性率变化趋势,以及同期因卖淫嫖娼被治安收容人群的梅毒感染率趋势。同时,统计同期哨点机构开展的行为干预的工作量。结果6年间,累计筛查39.8万人次,发现RPR阳性1.41万人次,阳性率3.54%;哨点机构初诊RPR筛查人次年均递增22.00%,RPR阳性率由4.06%下降至2.83%。按照不同哨点机构来源分析,性病专科哨点机构RPR阳性率分别从7.81%上升到12.19%,而哨点医院RPR阳性率则从3.79%下降到2.56%。卖淫嫖娼人群的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双阳性率,由2005年的5.85%下降到2011年的4.03%。结论广州市性病哨点医院普通人群梅毒筛查量逐年增加,结合性病哨点专科机构对高危人群的梅毒筛查及行为干预,在广州市梅毒控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3种梅毒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献血者的筛查。方法:用非特异性的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梅毒筛检,阳性标本用梅毒确证试验(TPPA)法进行确证。结果:TRUST法灵敏度为60%(42/70),假阳性率6.67%(3/45),漏检率40%(28/70);ELISA法灵敏度为98.57%(69/70),假阳性率2.82%(2/71),漏检率为1.43%(1/70)。结论:ELISA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漏检率较低,非常适合用于献血者的梅毒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