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1例脑干病变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干听沉诱发电位对脑干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对71例脑干病变患者及130名正常对照者BAEP检查。结果 53例患者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ⅢⅤ波PL及Ⅰ-Ⅲ,Ⅲ-Ⅴ,Ⅰ-Ⅴ的IPL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BAEP转颈试验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对39例V-BAI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者(A组)与30例BAEP转颈试验异常者(B组)作了西比灵治疗的前瞻性随访分析。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可使V-BAI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4.83%提高到79.31%(P<0.01);A组Ⅲ、Ⅴ(PL)及Ⅰ~Ⅲ、Ⅰ~Ⅴ(IPL)延长(P<0.01),B组Ⅲ(PL)和Ⅰ~Ⅲ(IPL)延长为著(P<0.05);西比灵治疗后Ⅲ、Ⅴ(PL)、Ⅰ~Ⅲ、Ⅰ~Ⅴ(IPL)有明显恢复(P<0.05),且与病情改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无定位体征的脑干腔隙性梗塞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部分脑干腔隙性梗塞(腔梗)患者,因无定位体征而常常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AI)。为了对这些患者作出早期诊断,以利治疗及对预后的估计,对21例无定位体征的脑干腔梗组(A组)与30例V-BAI(B组)患者的临床表现、CT、MRI、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组以持续症状为主,治疗效果较差,其TCD改变不如B组明显,而BAEP的Ⅲ、Ⅴ波峰潜伏期(PL)及Ⅲ~Ⅴ波峰间潜伏期(IPL)延长比B组明显。结论:凡症状持续、疗效较差、TCD改变不显著而BAEP示听神经中枢段障碍明显者,要高度怀疑脑干腔梗。MRI是脑干腔梗可靠而敏感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4.
犬脑干缺血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犬脑干局灶性缺血模型,观察脑干局灶性缺血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变化。结果发现犬脑干缺血0.5、1、1.5、3、6和12h缺血组(IS)BAEP的Ⅰ、Ⅱ、Ⅱ、Ⅴ各波潜伏期(PL)及Ⅰ-Ⅲ、Ⅲ-Ⅴ、Ⅰ-Ⅴ波的峰间期(IPL)与假手术组(SH)相比较均非常明显地延长(P〈0.01),以1-1.5h延长最显著(P〈0.01),3h后各植逐渐缩,提示BAEP可反映犬脑干缺血后的脑干损害,可客评  相似文献   

5.
椎—基底动脉TIA的BAEP转颈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50例椎-基底动脉-过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于发作间歇期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转颈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后,VB.TIA患者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8%显著地增到80%。其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PL1、PLV、IPLⅢ-Ⅴ的延长。相比之下,对照组转颈前后BAEP变化无显著性。由此提示血液动力学因素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椎-基底动脉TIA的BAEP转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例椎-基底动脉-过性脑缺血发作(VB·TIA)患者于发作间歇期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转颈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BAEP转颈试验后,VB·TIA患者的BAEP异常率,由转颈前的48%显著地增高到80%(P<0.005)。其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PLⅠ、PLⅤ、IPLⅢ~Ⅴ的延长。相比之下,对照组转颈前后BAEP变化无显著性(P>0.05)。由此提示血液动力学因素在本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干肿瘤术中监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双耳刺激、双侧记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干肿瘤手术中的监护价值。方法:对30例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用双耳刺激、双侧记录和单耳刺激、同侧记录的方法检测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16例脑干肿瘤患者,用双耳刺激、双侧记录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进行术中连续监护。结果:所有病人在手术操作时,均出现BAEPs改变,按其改变程度大致可分为轻度改变、中度改变和重度改变三种。轻、中度改变者,临床效果良好;重度改变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结论:双耳刺激双侧记录的BAEPs更适用于手术中监护;术中BAEPs改变程度能反映脑干功能受影响程度和能预测预后;Ⅲ波和/或V波的PL,Ⅰ-Ⅲ、Ⅰ-Ⅴ、Ⅲ-Ⅴ的IPL延长超过1.5ms,或者全部波形消失,是脑干功能受到不可逆损害的具体指标  相似文献   

8.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小脑卒中应用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8例小脑卒中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rnauditoryevokedpotential,BAEP)检测研究,其中小脑出血19例,小脑梗塞9例,结果发现:BAEP在小脑卒中的异常为85.71%,且主要发生在病灶侧,部分病例可累及双侧。主要以Ⅲ,Ⅴ波PL及I~Ⅲ,I~ⅤIPL延长,BAEP在出血及梗塞的定性上无参考价值,随着病情的好转,BEAP亦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9.
TCD异常的血管性眩晕的ABR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例经颅超声多普勒(TCD)证实的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中47%出现基底动脉TCD异常,68.75%表现为椎动脉颅内段TCD异常,63%有小脑后下动脉TCD异常。听觉脑干电反应(ABR)变化:异常发生率81%;波间期(IPL)异常率75%,I-Ⅲ异常69%,Ⅲ-V异常13%,I-V异常为28%。椎基底动脉受累血管及程度不一,在ABR检查中既有脑干听觉通路受累表现,又有内耳缺血性改变。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功能变化。方法比较分析30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患者(颈部向右侧扭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双侧Ⅰ/Ⅴ波高比及Ⅰ~Ⅲ、Ⅲ~Ⅴ波间期的差异。结果病例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双侧的Ⅰ~Ⅲ、Ⅲ~Ⅴ波间期正常,斜颈同侧的Ⅰ~Ⅲ波间期较对侧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Ⅲ~Ⅴ波间期及Ⅰ/Ⅴ波高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颈部向右侧扭转时双侧比较Ⅰ~Ⅲ波间期、Ⅲ~Ⅴ波间期、Ⅰ/Ⅴ波高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双侧Ⅰ~Ⅲ、Ⅲ~Ⅴ波间期正常提示脑干上部传导通路结构正常,斜颈扭转方向的同侧Ⅰ~Ⅲ波间期较对侧延长提示同侧的传导通路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中风患者在不同意识状态下BAEP特点,分别对27例有意识障碍及25例无意识改变的非脑干部位性中风患者进行BAEP的测定。结果:意识障碍组的Ⅲ、Ⅴ波潜伏期及Ⅴ-Ⅲ、Ⅲ-I波间期延长,同正常对照组及无意识障碍中风组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2例Ⅲ、Ⅴ波均消失的昏迷患者死亡。无意识改变的中风患者组Ⅲ、Ⅴ波潜伏期及Ⅴ-Ⅲ、Ⅲ—I波间期同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非脑干部位性中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脑干功能继发性受损,同时显示BAEP能对有意识障碍的中风患者的预后做出有价值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干听秀发电位(BAEP)与前庭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的相关性。方法:对296例前庭系统性眩晕患者进行BAEP检测,并记录其各波潜伏期(PL_、波峰间潜伏期(IPL)的数值。结果:296全名,151例BAEP异常,异常率51%。其表现分为两组;(1)内卫型组68例,可见1波消失或1波和其后各波均消失,或1波PL延和芨其后各波相应延长,以及V波PL、I-V波IPL延长;(2)脑干型组83例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颅脑外伤患者不同类型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改变及这种改变与预后的关系。Ⅰ-Ⅴ和Ⅲ-Ⅴ波间期与预后相关,波间期显著延长者预后不良,Ⅴ波消失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结扎犬脑基底动脉后6h,发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各波的峰潜伏期(PL)及峰间期(IPL)明显延长(P<0.01);脑干神经元形态结构发生缺血性改变(光镜及电镜),脑干组织PLA2活性升高5.8倍(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58.8%(P<0.01)。海风藤300mg·kg-1、氟桂嗪1mp·kg-1、绞股蓝皂甙150mg·kg-1,分别于结扎脑基底动脉前3h经十二指肠造瘘管给药,皆能缩短PL及ⅠPL的延长(P<0.01),明显减轻神经元形态结构的缺血性改变,三者作用相当。与缺血组相比较,三药分别使PLA2活性降低80.2%。74.2%和72.4%(P<0.01),使SOD活性升高2.1、1.95和1.84倍(P<0.01)。上述结果提示三药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与其降低PLA2活性和增强SOD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脑干及其附近手术诱发电位术中监护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探讨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损伤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不同指标之间的关系,找出神经功能损伤第三的电生理指标。方法 对23例脑干肿瘤病人进行手术中BAEP和SEP连续监测。结果 脑干及其周围手术操作均可以引起BAEP、SEP的改变。SEP的N13-N20中枢传导时间(CCT)和N20潜伏期及波幅的变化和BAEPV波潜伏期(PL)、Ⅲ-V、I-V峰间潜伏期(IPL)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表现。方法对30例长期嗜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BAEP检测,并与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病例组BAEP各波峰潜伏期(PL)、峰间期(IPL)延长,波形分化差,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AEP异常与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实验室结果基本一致,提示诱发电位可作为慢性酒精中毒的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3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临床检查,结果表明:脑外伤组和正常组的左、右侧中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脑外伤组BAEP中波Ⅴ、IPLⅡ-Ⅴ与GCS记分呈负相关性较大,对BAEP的波Ⅴ结果采用重复性(REP)评分方法评价与GCS关系,随着REP评分指标的升高,GCS秩和均值呈下降趋势;颅脑外伤部位与BAEP有一定关系,颞叶损伤的BAEP中Ⅱ-Ⅴ,Ⅰ/Ⅴ变化最为明显。Ⅲ-Ⅴ是颅脑损伤患者中较为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帕金森病人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结果 30例帕金森病人双耳听阈增高,Ⅰ~Ⅲ波潜期延长者13例,Ⅲ~Ⅴ波潜期延长者17例,Ⅰ~Ⅴ波潜期延长者9例,Ⅰ~Ⅴ波潜期不清楚5例.提示不同程度的听觉通路及脑干的损害.结论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帕金森病的诊治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和慢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变化特点,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 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在后循环脑梗死早期识别和诊断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3月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 对象,分为急性脑梗死组和慢性脑梗死组,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比较3组BAEP的Ⅰ、Ⅲ、Ⅴ各波峰 潜伏期(peak latency,PL),Ⅰ~Ⅲ波、Ⅲ~Ⅴ波和Ⅰ~Ⅴ波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Ⅲ~Ⅴ波 /Ⅰ~Ⅲ波I PL的比值等指标的特点。 结果 研究共入组急性脑梗死组患者36例,慢性脑梗死组32例,健康对照组32例。急性脑梗死组 Ⅲ波、Ⅴ波PL较慢性脑梗死组(P<0.001、P =0.005)和对照组(均为P<0.001)均延长;慢性脑梗死组 Ⅴ波PL较对照组延长(P<0.001)。急性脑梗死组Ⅰ~Ⅲ波、Ⅰ~Ⅴ波I PL较慢性脑梗死组延长(P<0.001、 P =0.029);急性脑梗死组Ⅰ~Ⅲ波(P<0.001)、Ⅲ~Ⅴ波(P =0.006)和Ⅰ~Ⅴ波(P<0.001)IPL较对照 组延长;慢性脑梗死组Ⅲ~Ⅴ波I PL(P =0.003)较对照组延长。慢性脑梗死组Ⅲ~Ⅴ/Ⅰ~Ⅲ波IPL比值 异常者有9例(25.0%),急性脑梗死组2例(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 ①BAEP检查能灵敏地检测出急性和慢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听觉感觉通路的电生理异常。 ②急性脑梗死患者BAEP的Ⅲ波和Ⅴ波PL、Ⅰ~Ⅲ波和Ⅰ~Ⅴ波IPL均显著延长,以Ⅲ波PL、Ⅰ~Ⅲ波IPL延 长为主;慢性脑梗死患者BAEP以Ⅴ波PL、Ⅲ~Ⅴ波IPL的延长为主。  相似文献   

2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后颅凹肿瘤诊断及术中监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刘乃河 《临床脑电学杂志》1998,7(3):147-148,151
目的:了解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在后颅凹肿瘤诊断及术中监护的意义,方法:对8例后颅2凹肿瘤2进行了术前检查。其中2例进行术中监护,对BAEP各波波形、潜伏期、波间期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Ⅰ、Ⅲ、Ⅴ波潜期延长4例;Ⅰ-Ⅲ、Ⅲ-Ⅴ、Ⅰ-Ⅴ波波间期延长5例;波形分化不良,重复性差6例;由于手术操作引起的颅内压变化、脑干出血、缺血、受压均可引起BAEP的变化。结论:BAEP对后颅凹病变的早期诊断、术中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