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癫痫放电灶的EEG,SPECT与PET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EG、SAPECT和PET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经MR和CT检查除外脑部肿瘤及脑血管畸形的癫痫病人,经电视录像-动态脑电图监测、SPECTT PET检查定位,比较三者定位方法的灵敏度和一致性。结果:PET定位的阳性率为90.8%;SPECT为74.2%;动态脑电图为60%三者的完全一致性为22.5%,SPECT、EEG与PET分别为62.4%和7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EG、SPECT和PET在癫痫病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120例经MR和CT检查除外脑部肿瘤及脑血管畸形的癫痫病人,经电视录像-动态脑电图监测、SPECT和PET检查定位,比较三者定位方法的灵敏度和一致性。结果:PET定位的阳性率为908%;SPECT为742%;动态脑电图为60%,三者的完全一致性为225%,部分一致性为512%。在完全一致性和部分一致性方面,SPECT与PET为783%,EEG与SPECT、EEG与PET分别为624%和708%。4例皮质脑电图(ECoG)证实局灶性癫痫样放电与PET检出的葡萄糖代谢减低区完全一致。结论:PET是诊断癫痫病灶灵敏而有效的方法,对癫痫病灶的定位价值优于EEG、MR、CT和SPECT。EEG、SPECT和PET三者有较高一致性,其中以PET与SPECT的一致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与CT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癫痫患者的脑电图与C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EG和CT在癫痫的诊断、分型和病因方面的意义。方法:对1379例癫痫进行EEG常规描记和脑CT扫描。结果:1379例中原发性癫痫985例,继发性癫痫394例。CT异常率46.19%;EEG异常率74.26%,痫波检出率23.47%。EEG以局灶性或弥漫慢波增多为主。EEG和CT的符合率80.95%。结论:EEG对癫痫的分型和原发性癫痫的检出有重要价值,而CT则是查找继发性癫痫病因的有效  相似文献   

6.
300例癫痫CT与病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 癫痫(EP)是常见的神经科临床综合征,病因相当复杂,随着CT等检查的发展,越来越多的EP病人能找出其发病原因,本文对300例有详细临床资料的EP病例的CT表现作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9例脑梗塞CT与临床不符的CT、MR与SPEC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9例全部为住院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57~74岁。都有明显的高血压、高血脂等动脉硬化的基础。均为急性起病,在初期有进行性加重的表现。完全偏瘫3例,2例合并不完全运动性失语;1例早期有轻度嗜睡;中度偏瘫(肌力在Ⅱ~Ⅲ级间)2例,其中1例伴有偏身痛觉减退;轻偏瘫4例。机器与检查:CT:西德西门公司(SIOMENS)SOMATONHIQ型,第4代。9例患者第一次CT扫描在发病后36小时—1周内,均为平扫,第二次扫描在2~3周内,有一例患者在病后40天曾作了第三次扫描。MR采用西德西子门公司(SIOMENS),1.OTesla 超导磁型。所有患者的MR和SPECT均在第二次CT扫描后的一周内(发病后2~3周内)作检查。SPECT采用ECD药盒(江苏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99mTC标记后静脉注射,注射后20~30分钟进行脑断层显像,使用Elscint,SP- -4HR型SPECT仪。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痴呆的CT与SPECT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 CT和 SPECT检查了解血管性痴呆和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的不同影象表现 ,评价两者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符合 DSM- 4有关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的患者 45例和非痴呆脑血管病患者 30例 ,完成 CT,SPECT检查。结果 :VD患者 SPECT阳性检出率高出 CT,CT以半卵圆中心 ,基底节 ,丘脑多发性病灶 ,双侧或 /和左半球病灶 ,大容积 ,大多伴有脑萎缩改变 ,SPECT表现以区域性脑灌注减低或缺损 ,皮质额颞顶叶大片状放射缺损多见 ,少部分表现弥漫性放射分布稀疏 ,在检查脑血流灌注障碍方面 SPECT较 CT敏感。结论 :CT,SPECT检查结合有助于 VD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顽固性癫痫Г-刀治疗的关键在于定位,比较15例顽固性癫痫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EEG,MRI在癫痫发作期、发作间期对癫痫灶的定位价值。方法:发作间期做SPECT、EEG、MRI,而后用0.25%美解眠诱发癫痫临床下发作记录发作期SPECT。结果:发作间期致痫灶SPECT 10人,EEG7人,MRI 3人;发作期SPECT 3人。结论:发作间期癫痫灶检出率SPEC:T66.67%,EEG44.67%,MRI 20%;发作期为20%。三项检查分别从代谢、电活动和结构对癫痫灶进行定位。SPECT阳性检出率最高;EEG在癫痫分类和定侧(左或右半球)具有优势;而MRI在癫痫灶定性方面有帮助。三者相结合可提高癫痫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11.
SPECT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成年人迟发性癫痫的临床,EEG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发性癫痫是神经科严重影响病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关于其发病年龄,尚无统一意见,文献报道的年龄以15至50岁以上不等。我们以20岁以后首次发生癫痫者作为成年人迟发性癞痫,选自1988.10—1992.10神经科诊治的成年人迟发性癫痫患者148例,全部做EEG和CT检查,并结合临床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48例,不包括某些疾病急性期(如脑炎、脑外伤及CVD等)的癫痫患者。其中男性92例,女性56例。首次癫痫发作的年龄均在20岁以后,平均发病年龄42。2岁(范围20~82岁)。病程2个月至20年。发作年龄与病因:本组148例中,20~2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和规范化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意义,探讨脑部结构异常与痫性放电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40例癫痫患者的病史、脑CT和规范化脑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癫痫患者脑CT和规范化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38.57%、82.86%。隐原性癫痫92例,CT异常27.17%,规范化脑电图异常79.35%%。症状性癫痫48例,CT异常60.42%,规范化脑电图异常89.58%。CT异常组中规范化脑电图异常77.78%,CT正常组中规范化脑电图异常86.05%。结论:脑CT和规范化脑电图对于诊断癫痫皆具重要价值,脑CT在癫痫病因寻找中起重要作用,规范化脑电图对癫痫分型具有重要意义,脑部结构异常与痫性放电的阳性率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颞叶癫痫病人睡眠EEG放电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昼与夜的脑电图痫样放电特点。方法:对20例颞叶癫痫主同年龄、性别的对照组进行连续48hEEG监测。就其临床发作频率、睡眠各期痫样放电的频率、时程进行分析。结果:EEG监测期间共发生13次临床发作。其中清醒时6次,睡眠中7次;20例病人均检出痫样放电,18例出现于清醒和睡眠时,1例仅出现于睡眠中,另一例仅出现于清醒时,痫样放电出现于非眼快动睡眠相(NREM)1期16例,2期18  相似文献   

15.
复杂部分性癫痫的SPECT、EEG和MRI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复杂部分性癫痫灶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对 35例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间期和发作期SPECT、EEG和MRI检查 ,并进行比较。结果 SPECT、EEG和MRI异常率分别为 88 57% ,68 57%和 42 85 %。 2 3例EEG异常患者与SPECT异常部位基本符合为 1 8例 ,符合率为 78 2 6 % ;1 3例MRI异常与SPECT异常部位基本符合为 9例 ,符合率为 69 2 3%。结论 CPS患者发作间期SPECT绝大多数显低灌注 ,而发作期均表现为高灌注 ;3种检查方法中SPECT对CPS阳性率最高 ,特别是发作期检测临床意义更大 ;由于 3种方法反映癫痫灶不同病理生理变化 ,同时采用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EEG、BEAM和CT在诊断脑囊虫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3例脑囊虫病人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组病人的EEG、BEAM和CT异常率分别为63.9%、79.1%和84.0%。BEAM比EEG提高阳性检出率15.2%,提示BEAM优于目测EEG,它能分辨出目测中不易识别的的EEG微细变化,显示出不同导联及频段的能量分布,有定量分析价值。CT和BEAM的诊断符合率为86.4%,定侧或定位符合率为82.5%。结论 BEAM和CT从脑功能和形态结构上为脑囊虫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额叶癫痫的诊断—形态与功能定位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8例额叶癫痫病人的EEG,CT,SPECT检查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85.7%的病人发作间期和/或发作期EEG有额叶定位征象,两者结合可提高定位诊断阳性率及准确率。CT检查仅42.9%发现额叶损害,仍是重要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 4 0例难治性癫痫进行了 SPECT、 BEAM、 EEG及 CT病灶定位的对比性研究。在间歇期大部分病例SPECT显示有rCBF减低区,BEAM有慢波灶等改变,两者病灶定位率高于EEG及CT,且有较好的一致性。有缺血灶者给予脑循环改善剂有助于难治性癫痫向可治性癫痫转化。  相似文献   

19.
20.
缺血性脑血管病EEG,TCD与CT所见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63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EEG、TCD、CT/MRI所见分三组(Ⅰ组:脑形态结构有改变但部位较深面积小;Ⅱ组:脑梗塞面积大、部位靠近颅底动脉主干;Ⅲ组:无脑形态结构改变的TIA)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Ⅱ组CT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EEG、TCD;Ⅱ组EEG、TCD、CT诊断价值均较高;Ⅲ组TCD的诊断价值最高,其次为EEG。根据病情适当选用三种方法,可进一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