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康老年人单音,图像,汉字结构识别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7名健康老年志愿者作单音听觉、图像及汉字结构识别视觉刺激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单音及图像刺激,各部位ERP各波潜伏期与RT两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汉字结构刺激,N2L,女性短于男性(P<0.05),P1、N1、P2、P3潜伏期与RT,两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种刺激ERP之间内源性成分、RT比较:N2L,男性图像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图像与汉字结构刺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女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P3L,男性汉字结构刺激长于图像及单音刺激(P<0.05),女性图像刺激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RT比较,男性和女性,图像及汉字结构刺激均长于单音刺激(P<0.05),图像与汉字结构刺激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用放免法检测40例脑梗塞患者脑脊液和不同病期血浆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ET-1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发病2周内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病4周内CGRP值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是否伴高血压、神经功能缺损轻重、梗塞灶大小对血浆ET-1  相似文献   

3.
老年急性脑梗塞性激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脑梗塞性激素的变化。方法 采取放射免疫法测定了老年急性脑梗塞 72 例,正常对照组 38 例,结果 38 例男性脑梗塞患者 T 较对照组为低( P< 0.05), E2 及 E2/ T 较对照组为高, E2/ T 增高最为明显( P< 0.05),34 例女性患者 T 及 E2 较对照组为低,以 E2 降低更为明显( P< 0.001),而 E2/ T 无显著差异( P> 0.05), P R O 及 P R L 男女两组患者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老年急性脑梗塞存在性激素失衡,其中男性以 E2/ T 增高,女性以 E2 降低更为明显,表明适当地调节性激素水平会有利于老年脑梗塞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用放免法检测40例脑梗塞患者脑脊液和不同病期血浆中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塞患者脑脊液中ET-1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CGRP含量显著降低(P<0.01)。发病2周内血浆ET-1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发病4周内CGRP值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是否伴高血压、神经功能缺损轻重、梗塞灶大小对血浆ET-1和CGRP含量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认知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人事件相关电位(ERP)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听觉Oddball刺激序列ERP、认知能力筛选试验(CCSE)和简易智力状态试验(MMSE)检测32例TIA病人和30例年龄、性别、利手和教育程序相匹配的正常人。结果:病人组ERP的N2和P3峰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N2和P3波幅组均无显著差异、P3峰潜伏期(P3PL)异常率为25%。病人组MMSE较对  相似文献   

6.
正常人的视觉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三种视觉符号编排的刺激序列,记录了95名正常人的视觉ERP,报道了Fz、Pz点N2、P3波幅和潜伏期的正常值及N2、P3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刺激序列可引出清晰、稳定的ERP波形;P3波幅与任务和部位有关,靶P3波幅大于非靶P3,靶P3于Pz点波幅大于Fz,非靶P3在Fz、Pz点间波幅无明显差异;N2波幅与任务无关,靶与非靶之间N2波幅地无差异,而与部位有关,Fz点波大于Pz点;N2、P  相似文献   

7.
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内源性性激素和血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女性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酶比色法和直接测定法检测女性ACI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睾酮(Te)、E2/Te及血脂含量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 女性ACI患者有性激素失衡及血脂异常,E2、Te、HDL含量降低,以E2降低更为明显(P〈0.01、P〈0.05、P〈0.05),而E2/Te无显著性差异(P〉0.05),LDL、TC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性激素水平紊乱是女性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影响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8.
男性脑梗塞患者性激素和凝血与纤溶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37例男性脑梗塞患者血清睾酮(T),雌二醇(E2),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ⅧR:Ag)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男性脑梗塞患者E2,E2/T比值,ⅧR:Ag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P〈0.01);而T和AT-Ⅲ含量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揭示高雌激素血症不仅是男性脑梗塞患者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也导致了凝血机制的失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因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缺血性脑卒中损伤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应用放射分析法测定血浆ET和CGRP水平。结果 脑梗死鹗2的血冰E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脑梗死患者血浆CG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ET和CGPR与因性脑血管病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脑电地形图和多项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老人在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视觉和听觉诱发电位(VEP、AEP)、脑干听觉反应(ABR)和认知电位P300(P300)检测中的不同表现,对40例正常老人及34例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6项电生理检测。结果发现,患者EEG异常率达66.7%,其BEAM趋向凹字形低密度带,VEP(潜伏期P1、P2)、P300(靶潜伏期N1—P2—N2—P3)均前移,AEP(潜伏期N2、P3)延迟,AEP、VEP和P300的P2、P3波幅均减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患者的ABR于中央区左右侧不对称,绝对波幅波Ⅰ降低(P<0.01),这与本组对象CT结果吻合。采用多项诱发电位检测技术能较可靠反映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的功能,可辅助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定  相似文献   

11.
尼莫通治疗脑梗塞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s)用于药物疗效的评价。方法:本文研究了47例正常对照及42例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的ERPs,发现病例组73.8%的P3,59.5%的N2潜伏期延长,61.9%P3波幅降低。病例组随机分为一般治疗组及尼莫通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作ERPs检验。结果:尼莫通治疗组与一般治疗组都能使P3潜伏期缩短,但尼莫通治疗组优于一般治疗组(P<0.05)。ERPs能较客观地评价药物疗效。  相似文献   

12.
测定12例男性脑梗塞患者入院第2天、8天和第15~30天血清雌二醇(E2)、睾酮(T)及E2/T比值,以健康人为对照组,动态观察性激素的变化规律。结果:(1)脑梗塞组入院后第2天、8天、15~30天E2、T和E2/T比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脑梗塞组入院后第2天、8天、15~30天E2、T和E2/T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入院第2天T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8天,15~30天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血清E2增高参与了脑梗塞形成过程,E2/T比值增高可能是男性脑梗塞患者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13.
用ELISA方法,检测3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和40例其他神经病(OND)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及40例健康对照(NC)血清标本的抗P2蛋白IgG和IgM抗体。结果发现:GBS和OND血清抗P2Ig6和IgM抗体与NC血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GBS脑脊液抗P2IgG抗体明显高于OND(P<0.05),而抗P2IgM抗体则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对偏头痛发作期26例、间歇期23例,其他头痛患者27例及正常人20例颈静脉(EJV)和肘静脉(CF)血中NO和CGRP进行了测定。结果偏头痛发作组EJV和CF血中NO含量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均<0.01);偏头痛发作组EJV血中CGRP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CF血中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O和CGRP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寻找氯氮平早期副作用治疗窗。方法 给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单服氯氮平,并且评价了0周PANSS、2周TESS和血清氯氮平浓度、4周PANSS和TESS。结果 2周TESS总分和诸因子分与4周PANSS总分减分率均无显著相关性,2周抗α1-肾上腺素因子分在窗内(0~5分)的显效率47%比窗外的22%显著为高(P〈0.05),2周氯氮平血清浓度在内(230~330μg/L)的显效率51%比窗外的19%显  相似文献   

16.
对30例尿毒症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观察到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前,患者BAEP各波潜伏期(PL)及峰间潜伏期(ZPL)普遍延长,治疗12周后,神经系统症状得到改善,PL及ZPL相应缩短,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非血透非EPO组及单纯血透组,脑干电位无明显改善。相关分析显示,尿毒症患者BAEP异常与Hb、RBC呈负相关,与尿素氮(BON)、肌酐(Scr)无明  相似文献   

17.
癫痫患者智商和P300测试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智商与P300(P3)峰潜伏期(P3PL)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怎样较合理地确定P3PL上限。方法对66例20~50岁癫痫患者用修订韦氏智力量表(WAIS-RC)测出总智商(FIQ),按FIQ<90分(智能减低)和≥90分(智能正常)将患者分为A和B两个亚组;以纯音“oddbal”刺激序列从Cz引出P3,测其峰潜伏期(PL)和波幅(Amp)。以50名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相匹配的志愿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结果(1)A、B组与对照组,P3参量(PL、Amp)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P3PL延长和Amp降低均为A组>B组>对照组;(2)P3PL用(x+2.0s、x+2.5s及x+3.0s)三种不同上限时,在对智商的反映上有不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P3PL与智商有密切关系,但二者又不完全等同;在临床研究和筛选时,可能以x+2s、x+2.5s作上限为好;而用于临床实践时,以x+3s为上限较佳  相似文献   

18.
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72,自引:3,他引:69  
目的 探讨电针刺激百会、印堂穴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及治疗抑郁症的机理。方法 将24 只SpragueDawley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郁模型组、抑郁模型加电针组和抑郁模型加阿米替林组,每组6 只。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比较含量的比值。结果 抑郁模型组大鼠脑皮层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 、纹状体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 分别为0-50 ±0-17,10-37 ±1-40,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0-88±0-25 ,12-36 ±1-50),P< 0-05 ;皮层去甲肾上腺素(NE)/5HT(2-88 ±1-00) 高于对照组(1-73±0-40) ,P< 0-05。电针刺激百会、印堂穴可使模型大鼠脑皮层5HT/5HIAA 与NE/5HT恢复正常(P<0-05) ,对纹状体DA/DOPAC 的降低无影响( P> 0-05)。结论 提示电针刺激百会、印堂穴通过降低皮层5HT的代谢,提高5HT能神经的活性,并协调NE 与5HT之间的平衡来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对32例老年期痴呆、17例神经精神疾病患者及20例正常老年人进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龚氏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及临床记忆量的检测,结果发现痴呆组ERP,内源性成分N2、P3PL比神经精神疾病组和正常老年组明显延长,推测与痴呆辩论和加工刺激信息速度明显减慢有关。多元逐眯回归分析表明痴呆病人认知功能障碍程度,随病程延长加重,P3PL延长更加明显,与该组MMSE、WAIS-RC及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的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P300特征。方法 选择150例经CT或MRI诊断的LA患者,并以40名正常健康老年人作对照。以“听觉靶-晨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完成P300检测。结果 LA患者中,37例无症状老年有者较对照组靶和非靶刺激潜伏期N1、P2、N2和P3延长,P3波幅降低6.3%,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9例伴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者较对照组N1、P2虽延长,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