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作者为表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早期膀胱尿道吻合的US特征,对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经耻骨后根治切除的30例病人在术后3个月内作了经直肠US扫描。所有病人膀胱颈切缘和膜部尿道术中病理(冰冻切片)证实为正常。吻合前膀胱粘膜外翻,用铬制肠线采用标准的球网状缝闭膀胱颈,在20号球囊导管外与尿道膜部吻合。在术后6周与术前同样在直肠指诊前确定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值,所有病人在术后6周和3个月间作了经直肠US,用5 MHz探头在膀胱充盈下作横行和矢状面扫描,当可能时排空膀胱重复扫描。结果见到,所有病人前列腺癌为分化良好和中度分化,切除的盆腔淋巴结为阴性。显微镜检查见癌穿透包膜的4例,未累及精囊,所有病人直肠指诊阴性,术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4岁。排尿不畅伴尿痛,偶有血尿3个月余,近2天出现排尿困难,尿痛,来院就诊。体检:膀胱区膨隆,可触及肿块。膀胱镜:前列腺中叶增大。尿动力学检查: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下尿路梗阻。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正常。前列腺特异抗原(PSA)1.12 ng/ml(正常0~4),等克分子复合前列腺特异抗原(CPSA)1.00 ng/ml(正常0~3.6)。超声:前列腺炎性改变,占位性病变待排。CT:前列腺区可见一11.0 cm×9.5 cm肿块影,密度不均匀,边界不清,突入膀胱内,膀胱内可见导尿管,增强扫描显示不均匀强化,与精囊腺分界不清,后缘抵直肠前壁(图1、2)。诊断:前列腺肿瘤性病变,累及膀胱及精囊腺。  相似文献   

3.
1 病例资料 患者 男,28岁.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肛周疼痛,大便变细,10余天前,小便次数增多,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0.05 ng/mL. MRI检查示:前列腺区不规则团块状等T1长T2信号影(图1),内可见低信号分隔,DWI扩散受限呈明显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边界欠清,累及直肠前壁、膀胱后壁.注射Gd-DTPA后,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2),直肠前壁明显增厚(图3).CT检查:前列腺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团块(图4),边界不清,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图5).患者行手术治疗,术中可见盆腔巨大肿块,与膀胱壁、直肠、精囊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例1男,34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两年"入院.泌尿专科检查,双肾区无叩压痛,双侧输尿管行径未及压痛,耻骨联合上膀胱未及.直肠指诊示前列腺Ⅱ°增大,未及结节及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1.710 ng/ml(0.000~4.400 ng/ml),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0.235 ng/ml (0.000~1.000 ng/ml),尿红细胞:990.2 /ul (0.0 ~25.0 /ul),尿白细胞:31.0/ul(0.0 ~ 25.0/ul),余无特殊.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0岁.因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9个月就诊,为淡红色初始血尿,可自行消失,偶伴有血块.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血常规正常,尿潜血阴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前列腺稍大,局部实质性回声减低,局部向膀胱内突起.CT平扫表现为尿道前列腺部内粗短的结节状等密度影,局部向膀胱内突起,其走行方向与尿道前列腺部大致相仿(图...  相似文献   

6.
牛玉春  苏剑斌 《人民军医》2014,(11):1244-1245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及尿道周围组织分泌的蛋白酶,无法从其他组织中提取,可促进精液凝块水解液化。当正常前列腺管结构遭到破坏,血清PSA就会不同程度地升高。血清PSA检测可作为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临床分期、远处骨或淋巴转移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为探讨血清PSA检查用于健康人群前列腺癌筛查的价值,我们对2010—2012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部分人员进行了血清PSA检测,并与其他常规检查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多功能泌尿检查床在影像尿动力学中的应用经验。方法运用多功能泌尿检查床配合单纯尿动力仪行60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47例、前列腺增生312例、前列腺电切术后31例、神经源性膀胱106例、其他功能性异常104例)影像尿动力学检查。除同单纯尿动力学检查:调零、记录膀胱压力(Pves)、直肠压力(Pabd)、逼尿肌压力(Pdet)、尿流率(Q)和肌电图、膀胱感觉、膀胱容量及顺应性等参数外分别在膀胱储尿前期、膀胱储尿初期、膀胱储尿晚期及排尿期的点拍记录透视影像。结果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32例、膀胱结石37例、膀胱憩室49例、逼尿肌膀胱颈协同失调17例、逼尿肌尿道外括约肌协同失调41例、膀胱后壁膨出12例。结论 多功能泌尿检查床在影像尿动力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很好地将单纯尿动力学检查与影像学检查结合在一起,为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性下尿路疾病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T2WMRI和功能MRI技术在指导重复前列腺活检中的作用。方法68例活检阴性,直肠指诊阴性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病史的病人,在重复前列腺活检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T2WMRI和功能MRI技术在指导重复前列腺活检中的作用。方法68例活检阴性,直肠指诊阴性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升高病史的病人,在重复前列腺活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预防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的新方法及其尿动力学依据。方法20条雄犬随机分成两组,A组切除前列腺及远端2.0cm后尿道,B组切除前列腺及远端2 cm后尿道,用宽度为正常尿道周径,长度为1 cm膀胱前壁带蒂肌管代替功能尿道,术前及术后1月行尿动力学检查,并观察雄犬尿失禁情况。结果术后尿动力学指标及尿控率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膀胱前壁带蒂肌管功能尿道重建术是预防前列腺根治术后尿失禁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经直肠指检阳性,和(或)总前列腺特异抗原≥10ug/L,和(或)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0.25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结果61例中,前列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25例(40.98%),良性前列腺增生36例(59.02%)。其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0.20的患者中前列腺癌检出8例(8/13,占61.54%)。结论总前列腺特异抗原≥10ug/L,特别是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0.20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比前列腺穿刺活检更为敏感,两者联合检测对临床诊治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患者男,15岁。因排尿困难半年余,不能自主排尿2周入院。查体示前列腺增大,中央沟消失,质地中等,未触及结节。CT检查显示:前列腺明显增大,大小约63.7mm×56.0mm×50.0mm,边界不清,实质密度不均匀性减低;双侧精囊腺增粗,形态欠规则,与膀胱、前列腺间隙模糊(图1)。拟诊第1骶椎隐裂;考虑慢性膀胱炎、前列腺炎、精囊炎。膀胱镜检查示:前列腺侧叶增大明显,压迫尿道,表面充血明显,膀胱内多发血凝块。血PSA检查未见异常。行前列腺穿刺病理回报:梭形细胞肿瘤  相似文献   

13.
MRI和PSA对前列腺癌和增生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MRI和前列腺特异抗原 (PSA)对前列腺癌和增生的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2 6例前列腺癌和 4 0例前列腺增生的资料。研究MRI的表现并计算前列腺体积 ,结合以上病例血清PSA ,算出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 (PSAD)。结果 MRI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73.1%、80 %。按PSA肿瘤筛选界值PSA >10ng/ml作为标准 ,前列腺癌检出率为 6 9.2 % ,前列腺癌的误诊率为 2 2 .5 % ;按PSAD肿瘤筛选界值PSAD >0 .2 ,前列腺癌检出率为 92 .3% ,前列腺癌的误诊率为 5 %。结论 MRI和PSA结合可明显提高对前列腺癌和增生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经直肠超声在评估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直肠超声在评估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梗阻性无精子症(OA)患者3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患者34例,正常生育男性30例,分别行经直肠超声检查,测量精囊的长径、前后径,比较三组间的指标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经直肠超声检查可获得清晰的前列腺、精囊结构图像,显示精囊与输精管壶腹、射精管、前列腺及膀胱后尿道的解剖关系;且OA与正常组、OA与NOA组间精囊的长径、前后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NOA与正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显示梗阻远端扩张的程度、梗阻的水平及与前列腺的关系优于输精管造影,有助于鉴别射精管梗阻的部位与原因,是目前诊断射精管、精囊及前列腺等男性不育相关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60岁,尿痛、尿急、尿不尽伴下腹坠胀1周余。既往有便秘、大便次数增多2年。体检:心肺无异常,右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直肠指检:前列腺明显突入直肠,不能触及边缘,质囊性感,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前列腺特异性抗原41.5ng/ml,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10.8ng/ml。B超:前列腺右上方探及一多囊性肿物与前列腺界限欠清晰,内透声欠佳,囊壁可探及彩色血流信号。盆腔CT平扫示:膀胱后方可见三房类球形囊性灶与膀胱后壁紧密相连,大小约9.5cm×7.7cm×8cm,C值12~28HU,其内密度稍高于膀胱内液体(CT值6~12HU),该病灶向后方压迫直肠致直肠变…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57 岁,发现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升高 3 月余入院.患者 3 月前因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 PSA升高(18.67 ng/mL).超声示前列腺增生,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现来院就诊.直肠指诊(digital re...  相似文献   

17.
正摘要目的分析多参数MRI(mp MRI)检查中漏诊的前列腺癌的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了83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升高的病人,血清PSA平均值为11.9μg/L。830例病人均接受1.5 T直肠线圈的mp MRI检查。将mp MRI检查结果呈阴性而2年内证实为前列腺癌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声触诊弹性成像技术(sound touch elastography, STE)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 PSAD)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诊为前列腺癌(PCa)并拟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患者101例,穿刺前均行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经直肠双平面超声、STE检查并计算出PSAD。以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PCa组(n=48)和良性病变组(n=53),比较两组间PSA、PSAD、Emax及Emean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诊断PCa的效能,Delong检验比较AUC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良性病变组相比,PCa组的PSA、Emean、Emax、PSAD均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SA、PSAD、Emean及Emax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0.810、0.755、0.748,灵敏度分别为85.4%、70.8%、62.5%、64.6%,特异度分别为54.7%、79.2%、81.1%、84.9%。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集80名健康人、1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6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腹部前列腺B超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计算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结果前列腺癌患者PSA和PSAD水平分别为(82.66±20.62)μg/L和(0.68±0.2),前列腺癌患者中PSA和PSAD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1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水平为4~10μ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前列腺癌组中PSA>10μg/L和PSAD>0.2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10μg/L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91.3%,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6.7%和85.0%。结论 PSAD是诊断前列腺癌更敏感、更有效的指标,在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有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8F-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3Q PET/CT显像在前列腺癌术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小于1.00 μg/L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58例(年龄52~82岁)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PSA小于1.00 μg/L患者的18F-PSMA-3Q PET/CT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PSA水平分为0~0.19 μg/L组、0.20~0.49 μg/L组和0.50~0.99 μg/L组。根据分子成像标准化评估标准对18F-PSMA-3Q PET/CT显像的可疑肿瘤病变进行分析, 以分子成像PSMA(miPSMA)评分≥1分为可疑复发或可疑转移病灶(简称病灶), 比较18F-PSMA-3Q PET/CT显像对不同PSA水平组患者的检出率(χ2检验)。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显像阳性和阴性患者的PSA水平。结果 18F-PSMA-3Q PET/CT显像共发现36例患者(62.1%, 36/58)的85个病灶, 其中寡病灶(1个≤病灶数≤3个)者占91.7%(33/36), 多发病灶(病灶数>3个)者占8.3%(3/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