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8例男性海洛因类毒物依赖者戒断后2周和37周男性健康自愿者的血浆T、E2水平.结果患者戒断组血浆T、E2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男性海洛因类毒物依赖者由于长期吸食毒物,戒断后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体内内分泌系统发生紊乱,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鼠海洛因依赖期间胰岛B细胞形态学和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梁文妹  韩晶  胡赟  潘贵书 《解剖学报》2006,37(2):215-218
目的探讨胰岛B细胞在海洛因依赖期间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图像分析法和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大鼠海洛因依赖期间胰岛B细胞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光密度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盐水组比较,海洛因依赖组大鼠B细胞免疫反应明显增强,染色加深,且以24d时最为显著.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组B细胞的平均光密度较正常和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以24 d时间组最低.放射免疫测定结果显示,海洛因依赖组大鼠血清胰岛素(Ins)浓度始终高于正常组和盐水组(P<0.05).结论胰岛B细胞的变化表明,在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胰岛B细胞胰岛素的合成增多,分泌增强,参与了机体在海洛因依赖期间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十二指肠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IR)细胞形态学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盐水对照组比较,Gas-IR、 SS-IR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色在海洛因依赖组均增强,阳性细胞数增多;图像分析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组Gas-IR、 SS-IR细胞的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和盐水对照组显著降低,以24d组最低.结论:大鼠十二指肠中的Gas-IR、 SS-IR细胞通过细胞数的增加以及增强合成、分泌Gas、 SS的方式,参与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机体内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对胰岛β细胞表达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和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的影响及引起表达变化的可能机制. 方法 正常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海洛因依赖组.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分别于第10、17、24、31、38天取胰尾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形态计量法进行研究. 结果 1.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胰岛β细胞IAPP的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定位于胞质.Glut2的免疫染色见于胞膜.2.与正常组和盐水组比较,海洛因依赖组大鼠胰岛IAPP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明显增强;24d以后细胞面数密度加大,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图像分析显示,海洛因依赖组IAPP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降低(P<0.05),以38d时间点最低.3.海洛因依赖组大鼠Glut2阳性细胞免疫反应也明显增强;图像分析显示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胰岛Glut2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下降,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也以38d时间点最低. 结论 在海洛因依赖期间,胰岛β细胞通过增加细胞数以及合成增多的方式,使IAPP和Glut2的表达增多,并参与了大鼠海洛因依赖期间机体代谢以及糖代谢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5.
胡赟  梁文妹 《解剖学报》2007,38(6):731-735
目的 观察海洛因依赖对大鼠下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白细胞介素2(IL-2)阳性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正常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海洛因依赖组.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分别于第10、17、24、31、38d取下颌下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图像分析及细胞计数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盐水对照组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强度均无明显改变.2.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免疫反应增强,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图像分析结果显示,在整个海洛因依赖期间,EGF、IL-2 阳性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始终低于空白组及盐水对照组(P<0.05).3.EGF与IL-2在大鼠下颌下腺内分泌细胞中有共存现象.结论 在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下颌下腺EGF、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反应强度均发生了规律性改变,提示大鼠下颌下腺分泌的EGF及IL-2参与了机体对海洛因依赖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6.
郭斌  梁文妹 《解剖学报》2010,41(4):545-549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睾丸表皮生长因子(EGF)、β-内啡肽(β-EP)阳性细胞的影响和血清卵泡刺激素(FSH)的变化.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海洛因依赖组.皮下注射海洛因建立海洛因依赖大鼠模型,分别于模型建立的第10、17、24、31、38天取睾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细胞计数、图像分析方法及放射免疫测定技术进行研究. 结果 1. 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组大鼠睾丸EGF阳性细胞免疫染色强度有所增强,平均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但细胞数量有所减少(P<0.05).2. 海洛因依赖组大鼠睾丸β-EP阳性细胞数量有所减少(P<0.05),免疫染色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有所减弱,平均灰度值逐渐增高(P<0.05).3.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表明,血清FSH在第10天水平较低,第17天有所增高. 结论 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睾丸EGF阳性细胞的分泌功能增强,β-EP阳性细胞的分泌功能减弱,两者细胞数量均有所减少,血清FSH分泌量有所改变.提示,睾丸内分泌细胞在海洛因依赖期间可能参与了机体神经内分泌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测TGF-β1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的变化,为进一步认识海洛因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依据。将99例海洛因依赖者按吸食海洛因时间长短均分为三组(2年以内、5~10年、10年以上),33例正常人血清作为对照组,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TGF-β1水平。结果显示,各组海洛因依赖者血清TGF-β1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从2年以内组到5~10年组到10年以上组,TGF-β1水平逐渐降低(99.92±38.35 pg/ml、91.72±67.78pg/ml、53.51±27.32 pg/ml)。TGF-β1在海洛因依赖者血清中水平改变明显,吸食海洛因可抑制机体TGF-β1的水平表达。  相似文献   

8.
研究海洛因依赖者伴慢性HCV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现实意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传递分子,主要参与调节免疫应答、免疫细胞分化发育、介导炎症反应等,细胞因子含量测定可作为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伴慢性HCV感染海洛因依赖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免疫功能从不同亚类T淋巴细、Th1、Th2、Th3、Th9、Th17)产生主要细胞因子(IFN-γ、IL-4、TGF-β1、IL-9、IL-17)水平进行研究,国内罕见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NORs)酸性非组蛋白(Ag-NORs)表达及与解毒有关的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表达,分析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代谢乃至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开隆公司提供的KL型免疫图象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Ag-NORs;通过定量PCR技术分析病人外周血GST-π表达.结果72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平均值6.78%±0.50%(x%±s),其中33例进行了GST-π表达分析,与正常人比较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GST-π表达明显增高,且Ag-NORs与GST-π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明显降低,表明其免疫细胞功能受到明显抑制.Ag-NORs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肿瘤患者,说明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的抑制可能在途径或机理上有别于肿瘤抑制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抑制.GST-π表达增高,提示机体损伤修复机理加强.GST-π表达与Ag-NORs呈密切负相关,进一步证实海洛因依赖患者免疫功能损伤与修复对立调节的加强.  相似文献   

10.
吗啡是一种与可待因和其他鸦片类物质结构相近的麻醉止痛药。他又是鸦片类物质或海洛因(二乙酰吗啡)在机体内的代谢产物。海洛因在人体血渍中脱乙酰后很快转变成6-乙酰吗啡,6-乙酰吗啡进一步水解成吗啡。海洛因和6-乙酰吗啡对鸦片类受体亲和力非常低。  相似文献   

11.
海洛因依赖对T淋巴细胞核仁区酸性非组蛋白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NORs)酸性非组蛋白(Ag-NORs)表达及与解毒有关的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表达,分析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代谢乃至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北京开隆公司提供的KL型免疫图象分析系统检测T细胞Ag-NORs;通过定量PCR技术分析病人外周血GST-π表达.结果:72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检测平均值6.78%±0.50%(x%±s),其中33例进行了GST-π表达分析,与正常人比较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GST-π表达明显增高,且Ag-NORs与GST-π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Ag-NORs明显降低,表明其免疫细胞功能受到明显抑制.Ag-NORs降低的幅度明显小于肿瘤患者,说明海洛因依赖对T细胞的抑制可能在途径或机理上有别于肿瘤抑制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抑制.GST-π表达增高,提示机体损伤修复机理加强.GST-π表达与Ag-NORs呈密切负相关,进一步证实海洛因依赖患者免疫功能损伤与修复对立调节的加强.  相似文献   

12.
韩晶  梁文妹 《解剖学杂志》2006,29(5):574-577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胰岛β-内啡肽(β-endorphine immunoreactive,β-EP-IR)免疫反应(IR)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及β-EP-IR细胞与胰高血糖素(Glu)-IR细胞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单染法、邻片单染双标法、图像分析及形态计量法,研究海洛因依赖大鼠胰岛β-EP-IR细胞形态学及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和盐水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期间胰岛β-EP-IR细胞免疫染色减弱;平均灰度和面数密度(NA)增加非常显著。胰岛中多数β-EP-IR细胞与Glu-IR细胞位置相同,定位于A细胞。结论:机体通过减少胰岛β- EP分泌,参与了海洛因依赖过程,同时促进了机体损伤。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3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1~3日内戒断期中的血浆内心钠素(A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的浓度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均较正常人为高,说明海洛因作用于下丘脑而刺激ACTH、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促使ANP与PRA-ATⅡ-ALD系统亦参与机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30例海洛因依赖者在1-3人戒断期中的血浆内心钠素(ANP)、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TⅡ)和醛固醇(ALD)的浓度变化。结果海洛因依赖者较正常人为高,说明海洛因作用于下丘脑出而刺激ACTH、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促使ANP与PRA-ATⅡ-ALD系统亦参与机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线粒体呼吸链膜电位与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探针JC-1对外周血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进行标记,再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及正常组膜电位改变情况。结果:海洛因白质脑病组与正常组线粒体膜电位测定结果分别为0.24±0.07和0.18±0.05,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急性期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线粒体膜电位活性较正常组明显下降,它是线粒体调亡信号,推测本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是,烫吸过程中产生的毒物使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患者机体内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发生了障碍,导致了乳酸的堆积,从而引起对缺氧敏感的颅内组织出现广泛的白质继发脱髓鞘。  相似文献   

16.
夏白娟  梁文妹 《解剖学杂志》2007,30(5):565-567,588,F0002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胃窦生长抑素(SS)、白细胞介素2(IL-2)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技术。结果:海洛因依赖组大鼠胃窦SS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增强,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空白和盐水对照组,平均灰度值低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IL-2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染色强度显著降低,平均灰度值升高。结论:大鼠胃窦中SS、IL-2阳性细胞通过形态数量及细胞内的SS、IL-2的含量改变参与了在海洛因依赖期间机体的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海洛因戒断、复吸大鼠脑VTA、NAc内亮氨酸脑啡肽(leucine-enkephalin,Leu-Enk)和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的变化,探讨CCK和内源性阿片肽在海洛因戒断、脱毒和复吸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正常雄性SD大鼠63只,随机分为实验组、盐水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又分海洛因戒断组、美沙酮脱毒组和海洛因复吸组。取实验各组及对照组大鼠脑组织,定位VTA和NAc,用免疫组化SABC法显示VTA,NAc区Leu-Enk,CCK阳性细胞并用图像分析法测定平均光密度值。结果:(1)Leu-Enk在实验各组大鼠VTA和NAc内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比较,海洛因戒断、复吸组大鼠VTA和NAc中CCK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增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美沙酮脱毒后恢复正常。结论:海洛因戒断造成的机体应激及阿片类药物均抑制了VTA和NAc中Leu-Enk的分泌;CCK分泌增加,参与了对脑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对大鼠回肠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和P物质(SP)免疫反应(IR)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和海洛因依赖组,建立大鼠海洛因依赖模型,取回肠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海洛因依赖组大鼠回肠5-HT免疫反应细胞增多,SS及SP免疫反应细胞数无明显变化.5-HT、SS-、SP-IR细胞免疫显色增强,图像分析显示海洛因依赖期间大鼠回肠内5-HT、SS及SP-IR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均低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结论:海洛因依赖期间,回肠5-HT、SS和SP-IR细胞的5-HT、SS和SP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鼠边缘前区(PrL)和下边缘皮层(IL)BDNF和GDNF在海洛因诱导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及戒断状态的表达变化.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海洛因诱导组,海洛因诱导组分为海洛因诱导CPP状态(heroin)和戒断状态(withdrawal).小剂量递增法行海洛因诱导CPP建模,并自然...  相似文献   

20.
海洛因依赖者应付方式、社会支持与父母养育方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海洛因依赖者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状况和父母养育方式.方法:使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选择海洛因依赖者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应付方式中,海洛因依赖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分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幻想和退避两个分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四个因子分中,海洛因依赖者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中,海洛因依赖者父亲因子Ⅰ得分低于对照,父亲因子Ⅴ得分高于对照,母亲因子Ⅰ得分低于对照,母亲因子Ⅱ、Ⅲ、Ⅳ得分高于对照.结论:海洛因依赖者的应付方式不良,社会支持状况较差,父母养育方式不利于其人格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