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儿科医护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017年3月收治的69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69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交班模式,观察组采取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班。结果:观察组交班问题发生率4.64%,明显低于对照组交班问题发生率11.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交班时间为(9.36±1.75)min,对照组交班时间为(12.03±2.1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39%和医生满意度94.49%,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83.18%和医生满意度8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儿科护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交班,可有效减少交班问题的发生,提升患者和医生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的医护集体交班报告模式,提高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评判性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方法:征求本专业的医护人员关于交班报告内容的意见,建立体现专科特点的SBAR模板,介绍SBAR报告模式在医护集体交班中应用的有效性,根据专业特点设计SBAR交班报告模板,培训、实施、以实施前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前后100例报告,交班内容的全面性提高22%、医生对交班报告的满意度提高25%.结论:SBAR报告模式的运用能够提高医护间的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病情观察能力、评判性思维和表达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20例患者视为分析对象,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研究组与常规组(n=110).为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平均与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研究组患者,组间各项数据资料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3.64%,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98.18%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积极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够增强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BAR[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标准沟通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实习生晨交班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实习护士晨交班能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临床实习的护理高职学生30人为观察组...  相似文献   

6.
脊柱外科微创术随着影像技术和内窥镜技术的进步得到了更大发展空间,与传统手术相比有很多优点,是脊柱外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8.
微创外科是应用当代先进的微电子、光学、放射影像等设备和技术,以电子镜像代替肉眼直视,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术刀完成的观察、诊断及治疗外科手术。随着更多的临床报道结果和更多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证实以及可视器材的更新,使得更多的脊柱手术不单是传统的减压和切除手术,也还包括可以通过微创途径获得解决的重建和融合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微创脊柱外科影像资料应用在大学本科脊柱外科教学中,探讨微创脊柱外科对脊柱外科教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近三年的微创脊柱外科影像资料,节选出适合教学的内容,再结合相应的标本和模型来阐述脊柱外科的重点和难点;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观察效果.结果 学生普遍反应这些影像资料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课本内容,提高学习兴趣30%左右,脊柱外科知识考试的正确率由之前的71.5%提高到现在的95%.结论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微创脊柱外科影像资料有助于脊柱外科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研究探讨在护理管理人员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时间为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的30名护理管理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护理管理人员SBAR沟通模式,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及护理人员职业认可度,同时选择实施前后各50例病患,对比分析其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探讨总结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管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医生、病患、护理管理者以及护理人员对护理综合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在自我实现、发展前途、社会地位等方面的职业认可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病患护理满意度为82%,实施后病患护理满意度为96%,实施后病患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人员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现状(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建议(recommendation)沟通模式(简称SBAR沟通模式)在骨科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0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虹口院区骨科按照SBAR沟通模式床边交接班的3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将...  相似文献   

13.
《西北医学教育》2015,(4):714-716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医学本科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作者所在科临床实习的医学本科生215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07人,对照组108人,将两组学生分别安排在该科室的两个病区进行临床实习。实验组在入科时进行SBAR沟通模式学习,制定SBAR沟通要素表作为病情汇报指引;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带教方法,除未进行SBAR沟通模式引入外,其余带教方式均同于实验组。每组学生实习时间为3周,在实习出科前进行理论考核及案例分析考核,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SBAR沟通模式的应用调查。结果实验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学生对SBAR沟通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认可度较高。结论 SBAR沟通模式有利于医学本科生提升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度及病情分析和汇报的正确性和全面性。值得在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谢硕胜  陈海 《微创医学》2008,3(1):43-45
现代外科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手术的有限化、微创化和智能化.随着医用手术器械高精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数码成像技术及人工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脊柱外科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15.
现代外科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手术的有限化、微创化和智能化。随着医用手术器械高精技术、生物计算机技术、数码成像技术及人工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微创脊柱外科的时代已经到来。本文对部分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状况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外科监护晨交班中的应用。方法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采用SBAR沟通模式,制定并实施“神经外科监护晨交班表”,规范神经外科监护室交接班内容及过程。结果运用SBAR沟通模式前,共检查412例交班患者,交班缺陷72例;实施后检查434例交班患者,交班缺陷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43,P<0.05)。交接班耗时缩短8分钟,医生与护士对交班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后,规范了交接班内容,提高了交接班的质量,减少和杜绝了医疗护理缺陷和隐患,促进了患者安全及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SBAR沟通模式在护理管理人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将我院20名护士长作为观察对象,于2018年开始将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过程中,将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的2018年1至12月于SBAT沟通模式实施前的2017年1至12月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的护理管理质量总评分及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总评分均显著高于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前后对比(P0.05)。结论临床在护理管理人员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 2016年8月未实施SBAR沟通模式,2016年9月至10月对60名护士进行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比较实施前后交班质量、满意度、交班时间和交接班缺陷。结果实施后护士交班质量和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且交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交班中运用SRAR沟通模式,能够规范护士交班流程,显著提高护士交班质量和缩短交班时间,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急诊科危急值处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急诊抢救室158例报告危急值的患者,在运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对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危急值平均处置时间、医护满意度进行数据比较分析。结果:运用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情况提高、危急值平均处置时间缩短、医护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运用SBAR沟通模式规范危急值的汇报及处置,能让护士全方位掌握患者的病情,准确进行汇报,为患者的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促进了医护团队的合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