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n=36﹚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组,n=31﹚降压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种方案对血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12周的24 h平均收缩压(SBP﹚、白昼SBP、夜间SBP、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V﹚、白昼SB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的24 h SBP、白昼SBP和夜间SBP均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P<0.05﹚。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的24 h SBPV及白昼SBPV均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P<0.01﹚。两组血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能有效控制老年人高血压,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我单位收治的2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降压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周后的血压变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h SBPV、24h DBPV均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观察组24h SBPV、24h DBPV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能有效控制血压变异性,提高降压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和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日降压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日降压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PV和ABI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SBP、24 h DBP均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24 h SBPV、24 h DBPV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 SBPV、24 h 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ABI与治疗前比较虽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B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改善大动脉弹性,从而降低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日常生活及饮食指导,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贝那普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异性[白天舒张血压变异性(dDBPV)、白天收缩血压变异性(dSBPV)、夜晚舒张血压变异性(nDBPV)、夜晚收缩血压变异性(nSBP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24 h DBPV)、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24 h SBPV)].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5.56%,明显低于观察组9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DBPV、dSBPV、24 h DBPV、24 h SB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DBPV、nSBP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降低血压变异性,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应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2月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编码表分为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每片含缬沙坦80 mg及氢氯噻嗪12.5 mg)晨起给药组(Ⅰ组)、睡前服药组(Ⅱ组)各40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进行动态血压、血浆NO、ET-1水平、CIMT的监测。结果治疗12周后,2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24 h MSBP)、24小时平均舒张压(24 h MDBP)、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24小时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白昼SBPV、白昼DBPV、夜间SBPV、夜间DBPV较用药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Ⅰ组)=8.61、9.84、14.270、12.840、13.820、12.890、12.350、13.020,P<0.01;tⅡ组=8.040、10.350、15.110、11.790、14.860、13.050、14.810、14.230,P<0.01);治疗2周后,2组血浆ET-1较用药前下降,NO较用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_(Ⅰ组)=13.402,13.573,P<0.01;t_(Ⅱ组)=14.291,14.941,P<0.01);2组患者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夜间SBPV、夜间DBPV的改善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73、3.843,P<0.05)。结论不同时间服用缬沙坦氢氯噻嗪片均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改善BPV,降低血浆ET-1水平,升高血浆NO水平,睡前服用可更为有效改善夜间SBPV、DBPV。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择取90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及BPV。结果:两组治疗前血管内皮功能、24 h SBP、24 h DBP、SBPV、DBPV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ET水平、24 h SBP、24 h DBP、SBPV、DBPV均较低,NO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给予盐酸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可有效促进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降低BPV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心通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损害的影响。方法将1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脑心通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观察组和氨氯地平单药治疗的对照组,各8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月时检测血压情况、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24 h SBP、24 h DB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 SBPV(7.2±1.1)mmHg、24 h DBPV(7.2±1.6)mmHg、血肌酐(81.8±9.3)μmol/L、血尿素氮(4.1±0.7)mmol/L、24 h尿蛋白(0.28±0.05)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101.4±15.5)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肾损害,能减小血压昼夜变异度,改善肾功能指标,防止靶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肾功能及血清ROCK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n=62)、B组(n=57)和C组(n=59)。A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B组仅给予氨氯地平,C组仅给予缬沙坦。对比三组治疗前后心功能、肾功能及血清ROCK1水平。结果:治疗18周后,A组24 h SBP、24 h DBP、24 h SBPV、24 h DBPV、FBG、FINS、Cr、UA、BUN、IVST、LVPW、LVMI、ROCK1均显著低于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中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应用明显比单一使用缬沙坦或氨氯地平效果好,不仅能改善心肾功能、胰岛素抵抗,且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该用药方案对病人血压变异性的改善作用,
为高血压治疗中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可靠证据。方法: 收集2013-10 ~ 2016-03 于我院就诊的≥18 岁的高血压病
人共124 例纳入研究; 以上入选病例按数字表法分至A、B 两组,进行为期12wk 的临床降压治疗对照试验; 其中
A 组给予缬沙坦+氨氯地平固定剂量口服治疗,B 组则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固定剂量口服治疗; 主要评价指标
为入组基线以及治疗6wk、12wk 各时点降压效果及血压变异性的比较,次要评价指标为2 组6wk 末的血压达标
率及治疗过程中的新发不良事件记录。结果: 与治疗前基线参数相比,A、B 两组治疗6wk 和12wk 时24h SBP、
日间SBP、夜间SBP、晨峰SBP 及SBPV 水平均明显下降,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组间t 检验显示,与
B 组比较,A 组治疗6wk 及12wk 时,24h SBP、日间SBP、夜间SBP 及日间SBPV 水平均进一步下降( 均P<0.05) ,
而治疗12wk 时,A 组24h SBPV 水平显示更低( P<0.05) 。在治疗6wk 末的血压达标率和疗程中新发不良事件
的比较中,两组指标的统计学差异没有显著性( 均P>0.05) 。结论: 在成人高血压治疗中,固定剂量下的缬沙坦
联合氨氯地平的用药方案,降压效果可靠,血压变异小,在血压控制和降低血压变异性方面,较缬沙坦联合氢氯
噻嗪的治疗方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松龄血脉康胶囊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培哚普利片口服治疗,每次4 mg,每日1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每次1.5 g(3粒),每日3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BPV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血脂、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升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昼收缩压变异性(SBPV)、夜间SBPV、24 h SBPV、白昼舒张压变异性(DBPV)、夜间DBPV以及24 h DBPV均降低(P<0.05),研究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联合松龄血脉康胶囊不仅能更稳地控制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而且能够调节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及左房内径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149例,根据其此次脑梗死是否为初次发生,分为A组(初发组)78例,B组(复发组)71例,对两组患者的24 h、日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血压变异性进行统计检验;以血压变异性、LADI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平均血压比较,B组24 h、日间SBP和24 h、日间、夜间DBP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及LADI比较,B组24 h SBPV、日间SBPV、24 h DBPV、LADI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LADI、24h DBPV、日间SBPV、日间DBPV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平均血压升高与脑梗死复发具有相关性,BMI、LADI、24h DBPV、日间SBPV、日间DBPV是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应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对其血压变异性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1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6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对患者采用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治疗;选择同时期体检的6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组间的内皮素等指标进行检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即DBPV、收缩压变异性即SBPV)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过治疗均出现改善且接近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合口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及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可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应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50例纳入本次研究中,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予以服用氨氯地平10mgqd联合替米沙坦40mgqd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qd联合替米沙坦40mgq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的血压和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以及DB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间的SBP、DBP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cr、24h尿蛋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r、24h尿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Scr、24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5/75),对照组为4.00%(3/75),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倍剂量的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更好的降压效果,延缓患者的肾功能恶化,对于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刘磊 《当代医学》2021,27(34):74-76
目的 分析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15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77)与对照组(n=76).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变异性和糖脂代谢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收缩压变异性(24 h SBPV)及舒张压变异性(24 h DBP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胰岛素(F Ins)、餐后2 h血胰岛素(2 h Ins)、胰岛素抵抗(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可有效降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种不同抗高血压方案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的降压效果以及舒张压(DBP)的下降程度。方法:将600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B组给予缬沙坦+氢氯噻嗪,C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3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患者的收缩压(SBP)和DBP(P0.01),治疗后SBP下降幅度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DBP下降幅度大于A组(P0.05),A和C组、B组和C组下降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两两联用均能有效降低老年ISH患者的血压,但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方案对降低DBP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患者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392例高血压前期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厚组204例、无左心室肥厚组188例,心脏超声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并且均做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1)左心室肥厚组24h动态血压分析显示,平均SBP、SBPV、DBPV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4h动态血压与LVMI相关分析:随着SBPV增大,LVMI增大(P=0.001),而DBPV、平均DBP与LVMI无显著相关性(P=0.435;P=0.126);24h平均SBP越大,LVMI越大(P=0.013)。(3)回归分析提示SBPV、平均SBP、LDL-C、平均动脉压、2h PBG与LVMI呈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前期患者中,LVMI与血压变异性有关,尤其是与SBPV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压和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51/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02%(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SBP、24 h SBP及24 h S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T-1低于治疗前,NO、eNOS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2%(6/53),与对照组的16.98%(9/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效果优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探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收治的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0例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经入院时的单双号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和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及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24 h尿白定量和UAER亦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比较,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获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倍博特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9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为倍博特组64例,缬沙坦组64例和氨氯地平组63例,给药前和给药8周后,分别动态血压监测各组患者,观察倍博特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结果 3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24 h平均收缩压(24 h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DBP)、24 h平均收缩压变异性(24 hSBPV)、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24 hDBPV)均明显下降(P<0.05);与缬沙坦组和氨氯地平组比较,倍博特组的24 hSBPV下降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24 hDBPV的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倍博特可以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变异性,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