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不同性质与同型半胱氨酸、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超声检测结果分组,易损斑块者列入VP组62例,稳定斑块者列入sP组8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列入对照组,对三组受试者取清晨空腹血检测血脂水平和同型半胱氨酸(t-Hcy)情况。结果VP组t-Hcy、TC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sP组和对照组,SP组t-Hcy、TO和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质的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具有密切相关性,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血脂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25例健康(对照组)、32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及3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时测定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析三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及脑梗死组HCY、TC、TG、LDL、IM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与脑梗死组相比,脑梗死组HCY、TC、TG、LDL及IMT均高于高血压组。HCY与IMT明显正相关。结论高血压及合并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浆HCY水平增高,且高HCY浓度可能引起IMT的增厚,并在脑梗死的发病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6):158-161
目的 探讨社区脑卒中筛查高危人群中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9月社区40岁以上脑卒中筛查高危人群档案53例,按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颈动脉正常组、颈动脉内膜增厚(无斑块形成)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比较三组的BMI、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情况。结果 三组比较可以发现,斑块组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126,P0.001);斑块组男性比例、FBG高于正常组和增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7,P=0.832;F=0.143,P=0.867);斑块组和增厚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05,P=0.286;χ~2=2.186,P=0.335)。吸烟、BMI、SBP、DBP、FBG、HbA1c、TG、TC、LDL、HDL、HCY三组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高危人群中三组BMI、TG均高于正常值。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中年龄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降低BMI、TG、FBG等危险因素,有助于降低脑卒中危险性,强化控制血糖可能降低高危人群中颈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情况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形成情况,并同期检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 236例病例组患者中,183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7.54%;260例对照组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0例,发生率为23.07%,缺血性脑卒中组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平均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硬化斑块的性质相关(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城区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高脂血症的关系,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在五里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社区老年患者共226例,进行血清HCY、血脂和颈动脉超声检测,比较颈动脉斑块与血清HCY、血脂关系。结果:大于70岁组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增高;不同年龄层次男性高HCY检出率大于女性(P<0.05);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颈动脉斑块患者中,男性高HCY检出率大于女性(P<0.05);男性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与高血脂无统计学意义;高HCY患者及高HCY+高TG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中应关注颈动脉斑块发生以及血清HCY、血脂水平,应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及早给予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82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及血管狭窄组。观察4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及CRP等指标。结果 动脉狭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另外3组(P<0.01),无斑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不稳定斑块组及动脉狭窄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高同型半胱氨酸组脑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同型半胱氨酸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15,P=0.040),与叶酸呈负相关(r=-0.32,P=0.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及脑卒中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传统危险因素(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与冠心病间的关系。方法检测122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人血清中HCY浓度及多项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组HCY和TG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彼此间并不存在相关性(P0.05);冠心病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论是冠心病患者还是健康人群,HCY浓度都与年龄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性别不相关。结论 HHCY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血清HCY的检测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中老年人群应普查HCY浓度,以便更好的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狭窄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8月‐2017年7月经健康体检后确诊患有缺血性脑卒中,同时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共35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血脂指标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350例进行比较,观察颈动脉狭窄与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TG、TC及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脂TG、TC及LDL-C水平有狭窄者比无狭窄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水平和颈动脉狭窄有密切关系,是引起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监测血脂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对高血压缺血性脑卒中并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程度对脑梗死的影响。方法对95例脑梗死患者与8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浆Hcy水平的测定,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动脉检测,测量左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并分为有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并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患者组比健康对照组血Hcy水平明显增高(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明显增多(P0.05),同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73.6%)比正常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37.5%)显著增高(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通过多种机制加速颈动脉粥样硬化,促进脑梗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部血管的关系,为脑卒中的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本科室住院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11例)及未合并脑卒中组(9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的高血压合并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卒中组(P<0.05);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升高;(2)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颈部血管狭窄发生率(72.7%)及斑块发生率(72.7%)均较未合并脑卒中组(19.8%、65.9%)高,且发生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3)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r=0.383,P=0.004)。结论 (1)高血压的合并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了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加剧了颈部血管狭窄的发生,是预防2型糖尿病脑卒中的重要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评估其在缺血性脑卒中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门诊和住院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组578例,缺血性脑卒中组329例,健康对照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血清中Lp-PLA2、HCY、hs-CRP及血脂等指标,分析3组研究对象之间Lp-PLA2、HCY、hs-CRP及血脂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缺血性脑卒中组Lp-PLA2、HCY、hs-CRP、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Lp-PLA2、HCY、hs-CRP及TC浓度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显示Lp-PLA2、hs-CRP、HCY及TC对缺血性脑卒中的AUC分别为(0.736,0.659,... 更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H型高血压)动脉血管狭窄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动脉血管狭窄患者3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H型高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果 (1)MT增厚在HHcy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更为显著;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发生率HHcy组较单纯高血压组更高,HHcy组的血清Hcy水平与IMT呈正相关;(2)高血压和缺血性脑卒中血管狭窄程度有关联,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H型高血压与血管狭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均为引起血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随着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高,血管狭窄程度也逐渐增高,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及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波检查等方法筛选出自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间进行体格检查的中老年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1 500例,依据血尿酸三分位数及低密度脂蛋白内科分层标准分为正常组(474例)、临界组(501例)和异常组(575例),同时又根据CAS斑块检测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216)、颈动脉软斑块组(n=754)和颈动脉无斑块组(n=530).[结果]正常组、临界组、异常组男性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糖尿病史构成比及空腹血糖(FBG)、收缩压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和颈动脉无斑块组比较,颈动脉软斑块组年龄、FBG、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界组和异常组颈动脉软斑块形成风险分别是正常组的1.31倍(P<0.01)和1.72倍(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脑卒中高危人群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尤其是二者同时升高与CAS软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丽水市社区人群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分布及高危人群的比例情况,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为社区建立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2月—2014年2月,以丽水市社区≥40岁的本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并对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根据Hcy水平分为高、中、低Hcy组,并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本研究共调查12 105人,筛查出脑卒中高危人群2874例,占23.7%;高危人群血清中高Hcy者1024例,占35.6%,Hcy平均值为(21.2±8.7)μmol/l;中Hcy者932例,占32.4%,Hcy平均值为(13.2±2.7)μmol/L;低Hcy者918例,占31.9%,Hcy平均值为(7.9±1.8)μmol/L;高Hcy组颈动脉增厚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中、低Hcy组(χ2=58.409、98.126,均P<0.05)。高Hcy组颈动脉狭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中、低Hcy组(χ2=87.338、138.643,均P<0.05)。高Hcy组颈动脉斑块患病率均显著高于中、低Hcy组(χ2=272.186、122.628,均P<0.05)。结论 Hcy检测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预测诊断脑卒中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在预测冠心病发病及严重度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上海浦东医院老年科收治的老年(>70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57例,根据有无高Hcy血症、颈动脉斑块分为4组:对照组(无高Hcy血症、无颈动脉斑块)(n=76),高Hcy组(仅伴高Hcy)(n=50),颈动脉斑块组(仅伴颈动脉斑块)(n=46),高Hcy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组(同时伴高Hcy和颈动脉斑块)(n=85)。高Hcy血症合并颈动脉斑块组中血脂正常患者25例,血脂异常60例。比较各组并发冠心病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高Hcy组冠心病、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发生率(22.0%、16.0%)显著高于对照组(6.6%、4.0%)(P<0.05),颈动脉斑块组冠心病、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发生率(67.4%、39.1%、28.3%)均显著高于高Hcy组(6.6%、4.0%、2.6%)(P<0.05);高Hcy合并颈动脉斑块组冠心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83.5%、50.6%)显著高于颈动脉斑块组(67.4%、28.3%)(P<0.05)。高血Hcy合并颈动脉斑块组中血脂异常组冠心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血脂正常组(93.3%比60.0%,63.3%比20.0%)(P<0.05)。结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时检测血清Hcy、血脂及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对预测冠心病的发生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在技术设备不足的情况下,联合观察血清Hcy、血脂及颈动脉斑块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升高对脑梗死的影响以及同型半胱氨酸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脂蛋白a[LP(a)]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2012年间住院的247例脑梗死患者(试验组)和健康体检者186例(对照组),同时分别测定两组血清中的HCY、FBG、TC、TG、HDL-C、LDL-C、LP(a),比较其结果。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中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与FBG、TC、TG、LDL-C、LP(a)具有相关性。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并且与FBG、TC、TG、LDL-C、LP(a)的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0例,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根据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组(106例)、不稳定斑块组(261例)与稳定斑块组(133例),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现无斑块106例(21.2%),颈动脉斑块394例(78.8%);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无斑块组明显升高;不稳定斑块组与稳定斑块组相比,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升高;易损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易损斑块组;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呈正性相关关系,OR 为1.23,95% CI 为1.02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关系紧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各指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该院体检中心的444例对其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检测。结果:高Hcy组中LDL-C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血脂指标TC、TG和HDL-C在两组之间的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8):28-30,35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肝肾功能、颈动脉彩超检查,全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研究对象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成三组,分为组1(HCY10μmol/L)、组2(10μmol/L≤HCY≤15μmol/L)、组3(HCY15μmol/L),计算颈动脉斑块等级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随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颈动脉积分逐渐升高,组1、组2分别和组3比较,颈动脉斑块积分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积分呈正相关。三组间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HCY独立于血糖水平、血压等因素下参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起促进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患者予以高度重视,积极进行危险分层管理,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警惕其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闫伟  王有恒  冯军鹏  陈岚  林小娟 《吉林医学》2013,34(23):4698-469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169例冠心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1次,治疗12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最大长度和厚度。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12个月后,患者TC、TG、LDL-C、HDL-C、HCY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的调脂、稳定斑块作用对预防冠心病终点事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