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超声洁牙机治疗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患轻、中度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牙随机分为洁牙机治疗组和漱口治疗组,检查种植体的l临床指标.洁牙机治疗组使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等指标显著改善,效果优于漱口治疗组,治疗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超声洁治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置骨法重塑种植牙牙间乳头的稳定性,探讨种植牙牙间乳头重塑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选取102例牙周骨质较好、两颗及以上连续缺失的种植病例,分成两组,每组51例。置骨组在植入种植体时,其顶部高于骨皮质0.51.0 mm。在种植体之间的骨皮质处打微细滋养孔,取邻近牙槽骨或回收自体骨与Bio-oss骨粉混合,置于种植体间和唇侧牙龈不饱满处,将Bio-Gide膜剪孔,严密覆盖种植体周围,固定。将龈瓣以L型转瓣分别缝于种植体间,或者在种植同期用"split-finger"技术恢复重建龈乳头。共修复种植体间乳头76个。另一组则在完成常规种植体植入后,将牙龈转瓣缝合,在唇侧不饱满处,取上腭黏膜垫入。共修复种植体间乳头67个。在12个月时分别测定两组牙龈乳头指数(papilla index score,PIS)和主观美观指数以及种植体周围袋的深度,进行比较。结果:置骨组种植体间乳头的PIS 3级(P〈0.01)和主观美观指数Ⅰ级数量(P〈0.05)明显高于常规组。置骨组比常规组更能达到最佳的龈乳头修复。结论:置骨法重塑种植体牙间乳头,在多颗种植牙时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采用高压水清洁法预防微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植入微螺钉种植体作为正畸支抗的固定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第1组13人,给患者发放统一规格的软毛小牙刷,并示范清洁微种植体方法 ,嘱患者每天饭后清洁;第2组13人,给患者发放经加工的50ml注射器,教患者将清水或漱口水加入注射器中,针头离微螺钉头约2 mm距离,推动注射器活塞,形成高压水流,冲洗微种植体周围,每天早晚各一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第1组共有10枚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为23.8%,第2组共有3枚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为8.3%,两组间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高压水清洁法可有效地清洁种植体头部与黏膜之间的缝隙内或加力的镍钛弹簧结扎丝与微螺钉种植体头部之间残留的食物残渣和软垢,大大降低了微螺钉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牙种植体龈沟液中骨钙素水平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牙种植体周围组织不同状态与牙种植体周围龈沟液(PISF)中骨钙素(OC)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及影像学标准,将30例51枚牙种植体分为牙种植体健康(HI)组、牙种植体龈缘炎(GI)组和牙种植体周围炎(PI)组,考察牙种植体周袋深度(PPD)、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和骨丧失(BL)情况,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PISF中OC水平。结果HI组、GI组及PI组牙种植体PISF中OC水平分别为(228.00±161.42)ng/ml、(241.48±141.09)ng/ml、(572.98±161.88)ng/ml,3组的O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组OC水平大于HI组和G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组和G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C水平同PPD、mBI、mPLI、BL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r=0.68,P<0.01;r=0.45,P<0.01;r=0.34,P<0.05;r=0.62,P<0.01。以OC水平≥410ng/ml作为诊断牙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截割点时,诊断实验的灵敏度为85%,特异度为78%,阳性预报值为60%,阴性预报值为93%。结论PISF中OC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牙种植体周围组织的炎症状况及骨组织的变化,并且有可能作为预测牙种植体周围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入组对象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后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与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患者各100例,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其临床资料,并对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吸烟、饮酒、糖尿病、牙周病史、种植体使用时间≥1年、不定期洁牙是导致种植体周围炎的危险因素。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后,受到吸烟、饮酒、糖尿病、牙周病史、种植体使用时间长、不定期洁牙等因素的影响,患者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临床上需根据其发病影响因素采取积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大连市友谊医院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974例行口腔种植修复的患者病例资料.其中确诊种植体周围炎患者182 例为炎症组,未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792 例为无炎症组.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吸烟、文化程度、糖尿病、牙周病史、种植体使用时间、种植体咬合情况、角化牙龈情况、种植部位及定期洁牙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关.将单因素分析后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饮酒、糖尿病、牙周病史、种植体使用时间及不定期洁牙是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的相关因素多为患者自身因素;在行种植修复时要严格遵循其适应证;对种植体周围炎高风险患者除了应加强卫生宣教外,还应掌握各种卫生保健知识,并做到定期复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口腔专业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种植体周围炎产生的干预效果,评价口腔专业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期 间我院收治的种植体治疗牙齿修复的糖尿病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口腔专 业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炎症发生率,以及PLI与SBI指标变化.结果 糖尿病患者采取3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炎症发生分别为4例、8例,发生率为 13.33%、26.67%;PLI与SBI指标变化,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以上各项对比,P均<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实施种植体治疗牙齿修复的糖尿病患者, 对其进行口腔专业护理对预防种植体周围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种植修复患者种植牙及天然牙龈沟液中氧化应激标记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探讨种植体周围炎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完成种植上部修复1年后的患者62名,共计81个种植牙位,实验分为4组:炎症种植体(peri-implantitis group,PI)组,15颗;健康种植体(health implant group,HI)组,66颗;炎症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tooth in peri-implantitis group,TPI)组,15颗;健康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tooth in health implant group,THI)组,66颗。检查所选牙位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探诊深度(pocket 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odified sulcus bleeding index,m BI)并收集龈沟液;利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β(IL-lβ)、SOD、GP-x和MDA的浓度。结果:PI组的PLI、PD、m BI、IL-1β值以及龈沟液的量(2.20±0.78,4.63±0.92,2.60±1.12,21.07±2.29,1.34±0.17)较HI组(1.03±0.89,1.76±0.73,1.14±0.97,18.79±2.07,0.83±0.2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1,0.000,0.000);较TPI组(1.13±0.92,1.53±0.72,1.00±0.93,18.52±2.37,0.74±0.2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0,0.001,0.000,0.000)。PI组SOD及GP-x浓度(218.65±16.27,178.66±21.77)低于HI组(243.52±19.71,211.96±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也低于TPI组(230.63±26.91,213.04±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00)。HI组的PLI、PD、m BI、IL-1β、SOD、GP-x值以及龈沟液量与THI组无统计学意义,MDA在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种植体龈沟液内SOD、GP-x的浓度较健康植体、炎症种植体患者口内天然牙均低、MDA浓度无明显改变,提示氧化应激可参与种植体周围炎,抗氧化应激酶可为种植体周围炎的一个临床诊断指标,为种植体周围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槽骨骨量不足牙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改变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收集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111例共164牙,其中,42例51牙行牙种植同期GBR手术作为GBR组,69例113牙行常规牙种植术作为常规组。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的牙周探诊指数以及龈乳头指数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GBR术用于牙槽骨骨量不足牙的种植,对种植体周围牙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8,(3):305-307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2枚种植体)作为观察组,牙周健康的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0枚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以及松动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以及P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种植体松动度均为0,观察组种植体留存率97.06%,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IS、mPLI、MSBI以及P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龈沟液IL-2、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PIS、mPLI、MSBI以及PD等较为优良,且不会加重种植体周围炎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是解决种植体周围骨损伤缺的有效方法,文中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评价GBR术同期牙种植对美学区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45名患者共60颗(其中基于GBR后种植30颗,常规种植30颗)负重1年的种植体进行临床病历回顾,在术后的3个时间点(种植体暴露口腔后1个月为T1,完成永久修复体之后为T2,以及功能负荷1年后为T3,分别记录了各组种植体的牙周探诊深度和龈乳头指数,分析行GBR术对前牙种植的牙周指数有无影响。结果对比3个时间点2组临床资料牙周探诊指数的变化,GBR组:T1(2.11±0.68)mm,T2(2.13±0.70)mm,T3(2.31±0.84)mm;常规种植组:T1(2.08±0.71)mm,T2(2.15±0.70)mm,T3(2.27±0.84)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乳头指数的2组频数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BR术对美学区牙种植体周牙龈未发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甘氨酸龈下喷砂(GPAP)表面清创对合并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量、炎症水平及垂直骨增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107例合并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种植体清创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3例采用塑料刮治器行种植体表面清创,观察组54例采用GPAP行种植体表面清创,观察两组患者的龈沟液量,种植体周围炎症水平,垂直骨增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末临床探诊深度(PD)、龈沟液体积(GCF)、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水平(CAL)、白介素-6(IL-6)水平较干预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3、6及9个月末垂直骨增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PAP行种植体表面清创通过深入牙周组织的微小间隙,彻底清除牙菌斑,调控合并牙槽骨吸收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龈沟液量,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新生以避免牙槽骨吸收,调节垂直骨增量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氯己定凝胶预防种植术后创口早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病例,随机分为氯己定凝胶组13例,派力奥软膏组12例和空白对照组15例,记录术后第3天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变化以及炎性反应情况。结果:3组间改良出血指数(mSBI)、改良牙龈指数(mGI)、改良菌斑指数(mPLI)和疼痛指数(PI)均存在差异,氯己定凝胶组和派力奥软膏组优于空白对照组且空白组炎症反应较其他两组重。结论:局部用药有利于种植术后消炎止痛,低浓度氯己定凝胶具有广谱抑菌性,且具有缓释功能,对预防种植术后早期软组织感染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联合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疗效,阐明其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72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36例。2组患者均由第一位医生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龈上洁治及龈下喷砂治疗,中药组患者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及龈下喷砂治疗;由第二位医生对2组患者种植体牙周袋进行冲洗和置放药物,中药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后将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留置种植体周围袋,对照组使用3%过氧化氢+0.9%氯化钠注射液对受试牙位种植体周围袋进行冲洗;第三位医生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后记录2组患者受试牙位牙周指数[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袋深度(PPD)和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检测2组患者种植体龈沟液(PISF)质量和PIS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受试牙位的PPD、mSBI、mPLI、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mPLI、PPD和mSBI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患者治疗后mSBI、mPLI和PPD明显降低(P<0.05),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传统机械治疗联合过氧化氢及生理盐水冲洗比较,采用中药清热消炎固齿缓释剂联合龈下喷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PPD、mSBI和mPLI明显降低,PISF质量和PISF中IL-1β水平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宋清  李小宁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8):1424-1425
目的:调查患者自主口腔护理行为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为术后患者的护理行为提供指导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口腔科和解放军306医院口腔科的种植体义齿修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口腔护理行为。结果:228名患者中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为13.6%。刷牙频率和持续时间、是否使用漱口水、是否定期复查或专业洁牙及吸烟情况对种植体周围炎的影响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种植体义齿修复后口腔护理对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有重要作用,戒烟或减少吸烟频率可降低炎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评价超声洁治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与翻瓣刮治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两种方法对于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9例种植体周围炎病例,分为超声洁治联合药物治疗组、翻瓣刮治联合GBR手术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X线片等临床指标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SBI、PLI、PD指数均明显下降,术后6个月,翻瓣刮治联合GBR手术组种植体周牙槽嵴高度明显高于术前。结论超声洁治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药物治疗和翻瓣刮治联合GBR手术对治疗种植体周围炎均可达到很好的治疗目的,但GBR手术更好的促进种植体-骨结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牙列缺损慢性牙周炎患者共植入75枚种植体,另选择50例植入67枚种植体牙周健康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探诊深度(PD);并检测两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2、IL‐8水平。结果研究组75枚种植体中有2枚自行脱落,种植体松动度0,种植体存留率为97.3%;对照组无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松动度0,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7,P=0.098)。术后6个月研究组 mSBI 、PIS 、mPLI 、PD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研究组龈沟 IL‐2、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种植修复能够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的水平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行OSSTEM种植体种植修复的患者36例作为研究对象(种植体48颗),根据种植体周围情况将其分为健康种植体组(38颗)和炎症种植体组(10颗),将对侧同名健康天然牙作为对照组(48颗)。收集各组种植体和天然牙周围龈沟液,运用ELISA法检测其中TNF-α和MMP-8的浓度,同时检测牙周探诊深度(PD)和牙龈出血指数(SBI)。分析PD、SBI值与龈沟液中TNF-α、MMP-8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炎症种植体组PD、SBI以及龈沟液中TNF-α和MMP-8水平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和健康天然牙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SBI、PD与TNF-α、MMP-8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 结论 种植体周围龈沟液中TNF-α和MMP-8水平和种植体周围炎密切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植入后出现骨吸收及种植体周围炎症的患者,在临床上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对比及经中西医局部药物治疗后疗效判定,以寻找合理的诊断依据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6例患有种植体周炎的患者与12例种植术后正常患者做对照组,用以观测各种临床诊断指标,通过对16例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用以观测中西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评定.结果表明牙龈炎症指数、牙槽骨吸收程度及牙周袋探诊,是有效的检测方法,中西药局部治疗有一定疗效。结论 牙龈炎症指数、牙槽骨吸收程度及牙周袋探诊,可常规应用,检测种植体周围炎。同时中西药局部治疗,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探讨牙种植应用骨膜骨粉对种植体周神经纤维保护作用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江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牙种植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牙种植体植入,观察组患者在牙种植体植入的同时植入Bio-Oss骨粉。术后6个月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对种植体施加电脉冲刺激,记录下牙槽神经动作电位(SNAP)。同期行二期手术,采集种植体周围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周神经纤维的数目与直径。结果观察组种植成功38例,成功率为95.0%;对照组种植成功30例,成功率为75.0%,两组种植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分别给予10、50、100、1000 m V刺激强度,观察组患者下牙槽神经SN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66±0.04)比(0.52±0.03),(3.59±0.21)比(2.64±0.13),(12.5±0.4)比(8.4±0.3),(67.6±0.5)比(52.1±0.4),P<0.01]。观察组患者种植体周围1 mm骨组织内神经纤维束数、神经纤维的直径显著高于对照组[(3.08±0.89)束比(1.70±0.52)束,(3.6±1.0)μm比(2.8±1.0)μm,P<0.05]。结论牙种植应用骨膜骨粉能够对植体周神经纤维产生较好的保护作用,其SNAP明显高于单纯牙种植体植入患者,导电性能较好,且在组织学层面,应用骨膜骨粉牙种植的患者植体周神经纤维的数目和直径也优于单纯牙种植体植入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