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频彩超联合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颈部动脉狭窄的患者影像检查对比分析。结果 35例患者高频彩超确诊颈部动脉狭窄31例(31/35),CTA确诊颈部动脉狭窄32例(32/35),二者联合检查确诊34例(34/35),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检查。结论高频彩超联合CTA可提高颈部动脉狭窄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颈部血管彩超在辅助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部动脉病变中的效果。方法对50例经过头部MRI或CT和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颈部血管超声(CVUS)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CTA检查的结果为对照,对CVUS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VUS和CTA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为21、18例,椎动脉发育异常或者狭窄分别为14、30例。结论 CVUS和CTA对于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效果基本一致,但对于诊断椎动脉疾病CTA效果优于CVUS。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联合颈部血管彩超、MRA对诊断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以55例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24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行颈部血管彩超、MRA检查。结果:两组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颈动脉斑块最常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且易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及与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MRA与颈部血管彩超对颈动脉狭窄吻合率较高,且MRA可同时显示颅内动脉狭窄。结论:联合颈部血管彩超、MRA可同时显示颅内外动脉硬化程度,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颈部血管彩超在辅助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部动脉病变中的效果。方法对50例经过头部MRI或CT和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颈部血管超声(CVUS)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CTA检查的结果为对照,对CVUS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VUS和CTA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为21、18例,椎动脉发育异常或者狭窄分别为14、30例。结论 CVUS和CTA对于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效果基本一致,但对于诊断椎动脉疾病CTA效果优于CVUS。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8排螺旋CTA、高场强MRA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在2012年4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经DSA确诊的脑血管疾病患者共102例,均分别行CTA、MRA检查。结果以DSA检查为基准,CTA法和MRI在巨大动脉瘤、大型动脉瘤、中型动脉瘤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CTA在小型动脉瘤的诊断结果显著地高于MRI法(<0.05)。以DSA检查为基准,CTA法和MRI在颅内血管闭塞、严重狭窄、中度狭窄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而CTA在轻度狭窄的诊断结果显著地高于MRI法(<0.05)。结论 CTA法、MRA法在脑血管疾病中均能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但CTA法在小型动脉瘤、动脉轻度狭窄方面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颅脑CT血管造影(CTA)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南阳南石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66例疑似AIS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CT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最终确诊51例。观察CTA、MRA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结果与DSA符合情况;观察组CTA、MRA下动脉狭窄≥50%AIS和非AIS中的分布情况,分析CTA、MRA和二者联合诊断AIS效能。结果 CTA检查动脉狭窄与DSA轻度符合率为90.00%,中度符合率为75.00%,重度符合率为76.47%,闭塞符合率为100.00%;MRA分别为90.00%,中度符合率为91.67%,重度符合率为88.24%,闭塞符合率为100.00%。联合诊断AIS特异度为86.67%,灵敏度为98.04%;CTA诊断特异度为96.67%,灵敏度为90.38%;MRA诊断特异度为73.33%,灵敏度为96.08%。结论 CTA和MRA在AIS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但二者联合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腹部内脏动脉瘤(VAA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同时行MRA和CTA检查的104例疑似VAAs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大小病灶以及瘤壁钙化、瘤内血栓、瘤体带蒂等病理特征检出率,并以CT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A诊断价值。结果 104例患者中确诊VAAs患者79例(75.96%),共检出VAAs病灶95枚,其中MRA确诊73例(87枚),灵敏度为92.41%,特异度为92.00%,准确率为92.31%,与CTA相比Kappa值为0.800,具有良好一致性,且MRA与CTA对不同类型VAAs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测量VAAs病灶平均直径大于CTA,对瘤壁钙化检出率低于CT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A对微小病灶和瘤壁钙化显示效果较为欠缺,但诊断准确率与CTA检查一致性良好,因此两种检查均可作为内脏动脉瘤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080例作为实验对象,所选患者均采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对比分析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椎动脉病变、颈内动脉狭窄、颈外动脉狭窄、颈总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将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对于颈部动脉血管病变情况诊断效果较好,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将双能CT血管成像(CTA)与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OF MRA)进行比较,评价双能CTA去除颈内动脉骨骼、钙化斑块的能力. 方法对32例怀疑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双源双能CTA及TOF MRA扫描.在CTA检查前或后1 d~1月内行MRA检查.依据Fischer(1938)分段法将颈内动脉颅内段分为5段.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双能头颈部CTA图像质量,评分≥3的血管为可以进行诊断的血管.血管节段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99%)和完全闭塞(100%).比较双能CTA与TOF MRA 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诊断的一致性. 结果99%动脉节段的评分≥3分.双能CTA与MRA诊断狭窄程度分级一致的血管占98%.对于轻度狭窄与闭塞的血管,双能CTA与MRA诊断的一致性达100%.对中、重度狭窄的血管节段,双能CTA显示7段血管的狭窄程度大于MRA, Wilcoxon检验显示两者诊断的差异具有显著性(Z=-3.071,P=0.002).结论 双源双能CTA扫描能去除骨骼与钙化对图像的影响,是评估颈内动脉颅内狭窄的有效方法.在诊断血管重度狭窄时,相对于MRA存在过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行冠脉CTA检查7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对照组(n=30),急性冠脉综合征纳入观察组(n=40),患者均检测cTnI并进行CTA成像检查,对比这两组患者cTnI水平与CTA成像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TnI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患者狭窄程度以正常和轻度狭窄为主、观察组患者狭窄程度主要为中、重度狭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斑块性质主要为混合性斑块与高危性斑块,对照组斑块性质主要为非钙化性斑块与钙化性斑块,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ACS中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cTnI检测诊断的效果明确,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非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外周肺血管形态学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的非青紫型CHD患儿(其中164例合并外周肺血管狭窄,36例合并术后残存外周肺血管狭窄),在手术前或心导管造影(ACG)前行CT血管造影(CTA)和(或)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检查,分别测量外周肺血管狭窄处内径,并与手术或ACG实测值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ACG、CTA和MRA均能清晰显示外周肺血管及其分支形态学发育情况,CTA和MRA对外周肺血管内径的测量值与手术或ACG实测值相似。结论 CTA、MRA是无创性评估外周肺血管形态学发育情况的良好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取代有创性ACG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颈部血管超声(CDUS)、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105例,入组患者均接受过CDUS及CT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DUS、CTA对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特性的检查准确性。结果动脉狭窄程度分级诊断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间的正相关性(r=0.972)略高于CDUS检查(r=0.922),CTA检查特异度、灵敏度、准确率略优于CDUS检查,但CDUS、CTA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对溃疡斑的检出率(95.35%)略高于CDUS检查(86.05%)。结论 CDUS及CTA诊断颈动脉狭窄效能无显著差异,均可在一定情况下替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部血管彩超(CUS)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巩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均行TCD、CUS检查。比较两者单独及联合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TCD联合CUS检查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于TCD或CUS单独检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CD联合CUS检查有助于提高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CT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MR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A和MRA诊断糖尿病患者膝上动脉、膝下动脉病变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结果:DSA检查所有患者双下肢血管共显示狭窄血管452段,其中膝上动脉354段,膝下动脉98段;CTA检查显示狭窄动脉416段,膝上动脉345段,膝下动脉71段;MRA检查显示狭窄动脉441段,膝上动脉349段,膝下动脉92段;CTA对膝下动脉、双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准确率均明显低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MRA均是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于膝上动脉病变的诊断方面无明显差异,但MRA在膝下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及敏感度方面优于CT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对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63例颈部动脉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彩超(观察组)进行检查,之后患者使用CTA(对照组)进行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分析比较两组对颈部动脉病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诊断情况分别为27条、53条、45条、5条。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及闭塞分别为47条、31条、22条、10条。观察组动脉中度狭窄诊断准确率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特异性(82.54%)及灵敏度(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5.08%)、(6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灵敏度及特异性较高。在临床上运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筛选,安全性高,可靠性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前循环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175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颈部彩超检查,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的程度与前循环脑梗死发生进行分析.结果 前循环脑梗死的发生率为50.00%~80.17%,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颈部动脉血管硬化、狭窄患者易发生前循环脑梗死.结论 联合应用血管彩超对颅外血管与MRA对颅内动脉硬化程度的检测,对前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2022年1月因疑似脑梗死于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4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行CTP和CTA检查。比较患者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及健侧区各参数水平,判断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程度或闭塞情况。分析CTP联合CTA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梗死区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及平均通过时间(MTT)水平与缺血半暗带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区CBV、CBF、TTP及MTT水平与健侧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区CBV、CBF水平与健侧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检查显示临床确诊患者头颈部动脉轻度狭窄14例,中度狭窄9例,重度狭窄15例,血管闭塞2例,Kappa值为0.728,CTA检查评估患者头颈部动脉狭窄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CTP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为77.14%,特异度为60.00%,准确度为75.00%;CTA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分别联合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血清MMP-9、Caspase-3水平,并行CTA与MRA诊断,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CTA、MRA分别联合血清MMP-9、Caspase-3诊断准确性、特异度、灵敏度,观察2种联合诊断方式对动脉瘤分布的检查情况。结果CT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诊断颅内动脉瘤灵敏度97.37%,特异度90.00%,准确性96.51%,Kappa值0.84;MR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诊断灵敏度85.53%,特异度70.00%,准确性83.72%,Kappa值0.41;CT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诊断灵敏度、准确性显著高于MR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P<0.05),且在诊断动脉瘤分布情况方面优于MR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结论与MRA相比,CTA联合血清MMP-9、Caspase-3对颅内动脉瘤诊断灵敏度、准确性更高,CTA在动脉瘤分布情况显示方面具有更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本研究分析颈部血管彩超联合CT血管造影对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相关疾病的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诊治的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均进行颈部血管彩超和CT血管造影检查,分析颈部血管彩超联合CT血管造影对患者颈动脉狭窄部位、程度及性质的检出情况。结果 与颈部血管彩超和CT血管造影检查相比,颈部血管彩超联合CT血管造影对左侧狭窄、右侧狭窄及双侧狭窄的检出率均明显提高(P<0.05),对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检出率均明显提高(P<0.05),对软斑块、硬斑块及混合斑块的检出率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颈部血管彩超联合CT血管造影对脑梗死颈动脉斑块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技术(3D-ASL)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医院接收的126例疑似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MRA、3D-ASL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MRA、3D-ASL单独及联合检查结果,对比分析MRA、3D-ASL单独及联合检查TIA患者的血管异常检出率及诊断TIA的诊断效能。结果 126例疑似TIA患者经DSA检查确诊为TIA患者的93例;MRA联合3D-ASL诊断TIA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98.92%、94.44%,均高于MRA、3D-ASL单独诊断(P0.05);MRA联合3D-ASL检查TIA患者血管异常检出率(83.87%)高于MRA、3D-ASL单独检查(P0.05)。结论采用MRA联合3D-ASL诊断TIA,能显著提高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且能有效提高患者血管异常检出率,有助于减少漏诊,进一步明确患者病情,可为临床诊断TIA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