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金莱  黄河  胡慧仙  王香梅 《浙江医学》2007,29(9):901-902,934
目的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家系基因型与表型关系。方法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家系成员的因子Ⅶ(FⅦ)和其他凝血因子活性进行检测,用PCR及DNA序列检测因子Ⅶ基因缺陷,并分析临床出血状况。结果家系中先证者FⅦ基因中位于第8号外显子上发现一个纯合的碱基突变:10827C→T,导致Arg(CGG)304Trp(TGG)氨基酸替换。其弟弟妹妹均有此纯合的碱基突变,且均伴有因子Ⅹ活性(FⅩ:C)升高。先证者和其弟弟妹妹临床均无出血症状。结论先天性因子Ⅶ缺乏是否发生临床出血可能与FX:C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包括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血友病A)、凝血因子Ⅸ(血友病B)、血管性血友病(vWD)、凝血因子Ⅹ、凝血因子Ⅺ、凝血因子ⅩⅢ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出血病;遗传性抗凝血因子缺陷症,主要包括抗凝血酶(AT)、蛋白C(PC)和蛋白S(PS)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血栓病。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不仅自幼发病、持续终生,而且还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3.
<正>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陷症(hereditary factor Ⅶ deficiency)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突变引起血浆中FⅦ功能发生障碍和(或)含量减少,影响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起始阶段从而导致临床出血症状的疾病,男女均可罹患~([1])。其实验室检查特点: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正常,FⅦ活性测定减低。该病由Alexander~([2])在1951年首次报道,约18%的患者与近亲婚配有关,发病率约为1/50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是一种在临床上非常少见的出血性疾病,常与FⅦ基因缺陷有关,其临床表型往往与FⅦ基因的突变类型及突变区域密切相关。近年来国际上相继进行了几个较大的遗传性FⅦ缺乏症相关研究的合作项目,发现了新的基因突变,丰富了疾病相关基因突变数据库,而且在疾病基因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遗传性凝血因子缺陷症,包括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原、凝血因子Ⅴ、凝血因子Ⅶ、凝血因子Ⅷ(血友病 A)、凝血因子Ⅸ(血友病 B)、血管性血友病(vWD)、凝血因子Ⅹ、凝血因子Ⅺ、凝血因子ⅩⅢ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出血病;遗传性抗凝血因子缺陷症,主要包括抗凝血酶(AT)、蛋白 C(PC)和蛋白 S(PS)等缺陷症,它们引起遗传性血栓病。罹患这些疾病的患者,不仅自幼发病、持续终生,而且还遗传给后代。研究这些疾病,是为了减少病人的痛苦、致残和死亡,减轻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负担;阻止疾病的遗传和有病胎儿的出生,优生优育和提高民族健康水平;为从根本上解决遗传病的基因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两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Ⅺ缺陷症的患者进行FⅪ基因突变分析,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两例患者在常规凝血检查时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进行aPTT纠正试验和凝血因子活性检测,发现均为凝血因子Ⅺ活性(FⅪ:C)降低。收集患者外周血,分别提取DNA,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分别扩增两例患者FⅪ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应用Chromas软件与FⅪ正常序列(NG_008832.1)进行比对;有突变的片段进行反向测序并比对。结果病例1:aPTT 109.6 s,FⅪ:C 0.4%;病例2:aPTT 50.1 s,FⅪ:C6.7%;两例患者aPTT纠正试验和其余凝血因子活性均正常。FⅪ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例1在Exon2上发生18 del A纯合缺失,导致移码突变(Val-13 Trpfs X15),该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点;病例2在Exon7上发生738 GA杂合突变、导致Trp228 stop,同时在Exon9上发生1021 GA杂合突变、导致Glu323 Lys。结论上述突变可能分别是导致两例患者FⅪ缺乏的分子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凝血因子Ⅶ(FⅦ),曾称稳定因子或血清凝血酶原转化加速因子(proconvertin)。它是一种主要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遗传性FⅦ缺乏症由Alexande于1951年率先报道,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估计的发病率为1/50万。其出血症状的异质性较大,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随着对FⅦ基因的剖析,使人们有可能在分子水平对遗传性因子FⅦ缺乏症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就遗传性FⅦ缺乏症的基因缺陷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凝血因子联合缺乏症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凝血因子同时缺陷,发病率低,发病机制不明,推测是这些凝血因子的蛋白质前体在转化过程中缺乏γ-羧基化作用或有其他异常所致。我科收治1例家族性遗传性凝血因子Ⅶ和Ⅸ联合缺乏症患者,现将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FⅦC)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一期血凝法测定41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者血浆中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结果 ACS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116.37±36.40)%明显高于健康者(73.55±15.73)%(P<0.01).结论血浆凝血因子Ⅶ促凝活性增高、高凝状态的存在为ACS的发病基础,可以为临床上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防治ACS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Tu CQ  Deng CY  Wu JZ  Pan CY  Xie CY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24-127
目的 对1例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分析,揭示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提取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FV0基因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核苷酸序列分析检测FV0基因异常;将先证者突变序列、家系成员和100名正常人相应序列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EC091I消化,以进一步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并排除基因多态性;用蛋白质分子模型模拟软件对基因突变的分子结构病理学进行分析。结果先证者FV0基因8号外显子的10833位核苷酸发生A→G杂合突变,导致Met306Val;先证者7号外显子的9643位核苷酸发生C→A杂合突变,导致Thr181Asn。家系分析前者遗传于母亲,后者遗传于父亲,先证者胞妹为A10833G(Met306Val)杂合子。蛋白质空间构型模拟分析发现,Met306Val突变位于FⅦ分子的表面,产生空间位阻影响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结论FⅦ基因Met306Val和m18lAsn双重杂合突变是导致该遗传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症的分子机制;推测Met306Val突变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构型,从而影响FⅦ蛋白的功能。Met306Val突变是一种国际上尚未报道的新的突变类型。  相似文献   

11.
黄少玲 《吉林医学》2013,(36):7787-7788
<正>凝血因子Ⅶ(FⅦ)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凝血因子,在体内作为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在凝血的起始步骤中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乏症在临床工作中极少见,国内外仅有为数不多的报告。我院2011年发现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严某某,男,2011年4月出生,汉族。住院号21105834。出生时因"巨大头皮血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凝血功能障  相似文献   

12.
易栓症是临床常见的多病因疾病,致死致残率高。从遗传性凝血、抗凝纤溶异常的角度去探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该病的预防十分重要。遗传性易栓症包括活化蛋白C抵抗(APCR)、抗凝血酶缺陷症、蛋白C、蛋白S缺陷症、凝血因子ⅤLeiden和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等。部分遗传性易栓症患者可能存在蛋白S缺陷和APCR两种缺陷症并存的可能即联合缺陷。该文对蛋白C、蛋白S、APCR在易栓症中的联合缺陷抗凝体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苏玥辉  王建六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13):1598-1600
凝血因子Ⅶ(FⅦ)参与外源性凝血途径,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重要启动因子之一。先天性FⅦ缺乏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性疾病。本文报道了1例先天性FⅦ缺乏症合并宫内占位患者的临床诊治经过,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与血浆中凝血因子Ⅶ的相关性,并分析冠心病患者与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比较冠心病患者81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间血浆凝血因子活性的差别,FⅦa:采用重组可溶组织因子法,FⅦAg:用ELISA法,FⅦc:用一阶段凝固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124名正常人群凝血因子Ⅶ(FⅦ)基因R353Q突变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患者凝血因子FⅦa活性2.6±0.8,高于正常对照组2.1±0.6(P<0.005)。凝血因子FⅦc活性103.45±16.23,高于正常对照组86.4±20.0(P<0.005)。冠心病患者FⅦ:A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人群FⅦ基因R353Q的RR,RQ,QQ,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874,0.122,0.004;R,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0.940,0.060。结论检测FⅦa、FⅦAg与FⅦc 3项凝血因子可以为评估冠心病及其危险事件的发生提供实验室依据。正常人群FⅦ基因R353Q突变的基因型分布具有种族或地域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常人体凝血和抗凝血的平衡是维持凝血生理状态的重要机制,凝血因子基因缺陷会导致相应的出血性疾病。本文就遗传性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Ⅹ、因子Ⅺ和因子ⅩⅢ)缺陷症,结合我们的研究结果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6.
正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临床上分为血友病A(凝血因子Ⅷ缺陷症)和血友病B(凝血因子Ⅸ缺陷症)两型,其中血友病A约占80%~85%。血友病的发病率大约为5~10/10万人,通常男性发病,女性为携带者。在男性人群中,血友病A的发病率约为1/5 000;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FⅤ)缺陷症家系进行基因变异分析, 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先证者, 女, 32岁, 自幼易鼻出血, 通常自愈, 2021年3月10日因摔伤致膝盖血肿到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其家系成员均表示无出血等相关病史。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FⅤ抗原(FⅤ:Ag)。采用Sanger测序法测定F5基因所有外显子及侧翼序列。采用ClustalX-2.1-win、PolyPhen-2及Swiss-PdbViewer软件分析错义变异位点的保守性、是否有害及其对蛋白质结构及功能的影响。采用MutationTaster及NetGene2软件分析剪切变异是否有害及其对剪切位点的影响。结果先证者PT和APTT延长为24.0 s和69.8 s, FⅤ:C和FⅤ:Ag分别降低为6%和9%;其F5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 分别为6号外显子c.911G>A杂合错义变异, 导致p.Gly276Glu变异;15号内含子c.5208+1G>A杂合错义变异。先证者父亲和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的变化。方法:采用ACL-2000全自动凝血仪一期法测定了80例恶性肿瘤患者(肺癌31例、肠癌21例、乳腺癌12例、恶性淋巴瘤16例)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结果:恶性肿瘤组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0.001);复发转移肿瘤组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较未复发肿瘤转移组明显增高(P<0.01-0.001);肺癌、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等4组各组间血浆凝血因子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凝血因子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水平的变化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病情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收集分析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下竹叶青蛇咬伤患者的凝血因子与D-二聚体(D-D)的变化规律,探讨蛇伤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对2019年6~8月深圳市中医院46例竹叶青蛇咬伤的住院患者开展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观察分析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的内源性凝血因子4项[抗血友病因子Ⅷ(FⅧ)、血浆凝血活酶Ⅸ(FⅨ)、血浆凝血活酶前质Ⅺ(FⅪ)、接触因子Ⅻ(FⅫ)]、外源性凝血因子4项[凝血酶原Ⅱ(FⅡ)、前加速素易变因子Ⅴ(FⅤ)、前转变素稳定因子Ⅶ(FⅦ)、凝血酶原X(FⅩ)]及D-D水平的变化规律。【结果】(1)蛇咬伤后的第1天,患者的内源性凝血因子除FⅫ无明显变化外,FⅧ显著高于正常值,FIX、FXI有所升高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且均呈现第1天开始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第5天较前回落的规律。(2)蛇咬伤后第1天、第3天、第5天患者的外源性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Ⅹ水平均无明显变化。(3)蛇咬伤后内源性凝血因子FⅧ、FⅨ、FⅨ水平升高的比例第1天为67.4%、37.0%、21.7%,第3天为76.1%、69.6%、32.6%,第5天为69.6%、63.0%、30.4%;内源性凝血因子FⅫ及外源性凝血因子FⅡ、FⅤ、FⅦ、FⅩ水平在第1天、第3天、第5天均在正常范围内;而D-D水平升高的比例在第1天、第3天、第5天分别为76.1%、95.7%、95.7%。【结论】(1)蛇毒可使促凝系统活跃,凝血因子水平升高或正常;造成的纤溶系统紊乱以内源性凝血途径为主,对外源性凝血途径无明显干扰。(2)D-D水平升高可作为诊断竹叶青蛇咬伤敏感度较高的实验指标。  相似文献   

20.
尿毒症患者血浆凝血因子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凝血因子Ⅴ、Ⅶ、Ⅷ、Ⅹ、Ⅺ的活性在尿毒症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浆 FⅤ: C、FⅦ:C、FⅧ:C、FⅩ:C、FⅪ:C 检测采用一期法,在 ACL 2000全自动凝血仪上进行测定。对50例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的各个凝血因子、临床相关资料等作分析比较,以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结果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血浆 FⅤ:C、F Ⅶ:C、FⅧ:C、FⅩ:C、FⅪ:C 分别为114.16%±34.12%、199.32%±34.56%、181.05%±56.11%、118.56%±26.81%和 156.57%±39.25%;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血浆 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 分别为108.29%±35.16%、 162.36%±32.39%、132.36%±59.32%、95.86%±12.23%和139.39%±41.16%,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组的 FⅤ:C、FⅦ:C、FⅧ:C、FⅩ:C、FⅪ:C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值均<0.05~0.01)。同时,尿毒症患者血透前组凝血因子超过其临界值的发生率分别为:23%、59%、51%、36%、43%;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分别为:21%、52%、46%、31%、3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显示尿毒症时存在着明显的高凝状态。尿毒症患者血透后组与透前组相比,透后组的凝血因子 FⅦ:C、FⅧ:C、FⅩ:C、FⅪ:C 水平明显低于透前组(P 值均<0.05~0.01)。FⅦ:C 与 BUN、Cr 呈正相关。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多个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提示凝血因子活性水平增高可能是尿毒症患者易患血栓性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血透能减低凝血因子升高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