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骨盆骨折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诊治的75例复杂骨盆骨折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75例患者分别给予X线平片诊断(对照组)和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观察组),比较2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骶髂关节、骶骨关节、耻骨联合和髋臼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91%,94.44%、100.00%和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4%、61.11%、70.59%和66.67%(P<0.05)。结论:在复杂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能够为患者后续治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影像学检查在骨盆骨折诊治中应用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7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影像学检查,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准,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对骨盆骨折的诊断结果。结果 70例患者共有113处骨折,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各种部位骨折的诊断率均为100%,X线片对髋臼后唇、后柱及骶髂关节骨折漏诊5例,髋臼中间壁骨折漏诊4例,髋臼顶壁、骶尾骨、髂骨翼骨折漏诊各3例,诊断准确率为79.6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与X线检查对髋臼前唇、前柱,髋臼顶壁,耻骨上、下支,坐骨上、下支,骶尾骨,髂骨翼,耻骨联合分离诊断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髋臼后唇、后柱,髋臼中间壁及总骨折诊断率均高于X线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明确诊断各种类型的骨盆骨折,诊断率非常高,还可全面、精确地反映出骨折部位的空间构象及骨盆的立体形态,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盆骨折及盆腔脏器损伤手术治疗方案设计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50例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在遂平县第二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骨盆骨折及盆腔脏器损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轴位CT及三维CT在骨盆骨折诊断上的差异。结果通过CT三维重建,确诊15例髂骨骨折,43例骶尾骨骨折,12例耻骨上下支骨折,58例髋臼骨折,9例关节脱位,13例耻骨联合分离。经手术证实,CT三维重建诊断准确率100%;轴位CT组在髋关节脱位、耻骨上下肢骨折方面诊断准确率与三维重建相当,但是在髂骨、髋臼、骶尾骨、耻骨联合等方面诊断准确率不及CT三维重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可直观、全面地反应骨盆骨折及盆腔脏器的损伤,并明确骨折的分型,对手术的治疗提供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X线在肩胛骨骨折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夏邑县中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1例肩胛骨骨折患者,均行X线及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方法对肩胛骨骨折检出率及骨折分型准确率。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测肩胛骨骨折检出率为100.00%,分型正确率为98.36%,均高于X线检出率86.89%、分型正确率8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X线诊断比较,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肩胛骨骨折准确率高,判断分型正确率高,诊断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骶骨骨折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骶骨骨折患者的螺旋CT三维影像和临床及手术资料。结果 87例骶骨骨折患者共有109处骶骨骨折(骶髂关节脱位10例),其中I区24处,Ⅱ区29处,Ⅲ区56处。X线平片与SSD分别漏诊56、11处;骨折、脱位诊断检出率分别为48.7%、90.7%。49例病例行手术治疗,38例保守治疗。结论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更直观显示骶骨骨折及其周围情况,是骶骨骨折治疗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尤其是术前评估及指导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螺旋 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分型的影响及在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 2 0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 X线片检查 ,同时行髋部螺旋 CT扫描和三维重建。根据 L etournel和 Judet分型法对髋臼骨折进行分型 ,比较 X线片和螺旋 CT三维重建两种方法对髋臼骨折分型诊断的正确率 ,并评价螺旋 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作用。结果 :经手术证实 ,2 0例髋臼骨折中 ,后壁骨折 1 0例 ,单纯前柱骨折 1例 ,双柱骨折 5例 ,后柱伴后壁骨折 3例 ,横行骨折 1例。普通 X线片对髋臼骨折分型的正确率为 60 % ( 1 2 / 2 0 ) ,螺旋 CT SSD、MPR结合二维 CT横切面图像对髋臼骨折分型的正确率为 95 % ( 1 9/ 2 0 ) ,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所有螺旋 CT三维重建资料均对治疗具有指导作用。结论 :对有手术适应证者 ,术前行螺旋 CT三维重建对髋臼骨折分型及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诊断及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术后均接受X线、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方式术前踝关节骨折分型、术后复位质量及内固定置入质量评估情况。结果与术中分型比较,CT三维重建组Kappa值为0.95,与X线组的0.78比较差异显著(P<0.05)。X线组解剖复位、内固定适宜分别为73、78例,与CT三维重建组的55、6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X线,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踝关节骨折术前分型、术后复位质量及内固定置入质量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准确置入S1椎弓根空心钉治疗骨盆不稳定骨折,观察疗效.方法 收治2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复合体,其中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4例,经骶骨Ⅰ区10例,累及骶骨Ⅱ区8例,累及骶骨Ⅲ区3例.25例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S1椎弓根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28枚S1椎弓根空心钉,其中耻骨支骨折经皮空心钉固定23例,耻骨联合分离经皮空心钉固定2例.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28枚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25例随访9~ 36个月,平均20个月.均无血管神经损伤,骶髂部轻度疼痛2例.25例均恢复原工作.结论 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应用下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骨盆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1],骶骨骨折占骨盆骨折的14.0%~45.5%[2],其中累及骶神经者占21%~60%[3,4];骶髂关节骨折脱位也是一种常见的骨盆损伤。稳定的单纯骶骨骨折多行非手术治疗;伴有神经脏器损伤或者不稳定的骶骨骨折及骶髂关节分离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笔者应用自行设  相似文献   

10.
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在现(VR)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髋臼骨折患者的X线、MPR、VR图像,分析各种成像方法在髋臼骨折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所有病例64排螺旋CT扫描及重建均能显示骨折,MPR图像可以显示髋臼顶的骨折及移位、髋臼后壁骨折、受累范围及关节移位。VR图像立体地显示骨折线走行方向、骨碎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对于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64排螺旋CT三维及多平面重建综合应用是诊断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及术前常规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曹官生 《基层医学论坛》2013,(4):497-498,545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与关节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9月收治的56例骨与关节骨折患者行16排螺旋CT扫描,薄层重建后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并对比X线平片,观察骨折的部位、数量和周边组织情况。结果 56例不同部位骨折患者,X线平片明确诊断49例,而经过16排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后,几乎100%明确诊断。其中,肋骨骨折30例,胸椎骨折2例,腰椎骨折10例,骨盆骨折4例,四肢关节骨折10例。结论在骨与关节损伤中,适当运用多层螺旋CT后重建技术,能较全面准确地显示骨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吴火木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8):2290-2291
<正>骶髂关节是骶骨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构成的微动滑膜关节,引起骶髂关节病变的疾病较多,较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普通X线平片对其早期关节破坏敏感性较低。本文采用16排螺旋CT对骶髂关节病变进行  相似文献   

13.
骨盆由双侧髋骨及骶骨组成一个完整骨环,前方两侧耻骨合成耻骨联合,耻骨支最细,为前环之弱点,最易骨折,后方是髂骨与骶骨形成骶髂关节,其关节骨面接触大,韧带连接坚固,是保持骨盆稳定性的主要结构。骨盆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或高处坠落造成的,也可因骨盆肌肉剧烈收缩造成撕脱骨折,是病死率较高的一种损伤。低能量的创伤所造成的骨折大多不破坏骨盆的稳定性,中高能量的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74患者首先进行常规的X射线检查,然后进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检查,所有的检查均在患伤后的一周内进行。比较常规的X射线检查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的结果,探讨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优势。结果:经过X射线检查,发现74例患者中骨折51例,占68.9%;疑似骨折6例,占8.1%;正常17例,占23.0%。此外,共检测出骨折98处。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发现67例患者均有骨盆骨折,并且许多患者不止一个部位出现骨折。比较X射线检查结果和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的结果,X射线检查的检出率是68.9%,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的检出率是10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X射线检查发现98处骨折,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发现159处骨折,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16排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为准确的确定骨折的部位,方向,程度和碎片块数,并且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的骨折立体结构形态,值得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单排CT在诊断骶髂关节病变上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7例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入选患者分别进行X线片以及单排CT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骶髂关节病变征象的检出率。并依据相关参考文献制定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标准,依据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骶髂关节病变分级上的准确性进行对比性评价。结果:单排CT在关节面模糊、软骨侵蚀、软骨增生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软组织肿胀的检出率分别为94.12%、93.48%、97.56%、100.00%、87.50%,与X线片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排CT在骶髂关节病变分级Ⅰ~Ⅳ级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4.44%、92.59%、95.65%、100.00%,与X线片的诊断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排CT在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上诊断敏感性更高,在骶髂关节早期病变诊断上较X线片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在骶髂关节常见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是骶骨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构成的微动滑膜关节,引起骶髂关节病变的疾病较多,较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普通X线平片对其早期关节破坏敏感性较低.本文采用多排CT对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薄层扫描,通过对CT征象的分析,进一步了解骶髂关节常见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76例拟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并接受手术治疗。分析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以及胫骨平台骨折分型准确性。结果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准确率为准确率为97.4%,Kappa值为0.65。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的分型准确率为81.6%,Kappa值为0.76。结论 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与分型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对手术方案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覃永平 《广西医学》2012,34(5):558-559,56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盆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X线检查阴性,而后经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诊断为骨盆隐匿性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本组52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图像重组后显示耻骨骨折12例,坐骨骨折10例,髋臼骨折7例,髂骨骨折14例,骶尾骨骨折9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能精确显示骨盆隐匿性骨折的具体部位、性质和程度.当临床高度怀疑骨盆骨折而X线检查阴性时,应及时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19.
王懿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1):337-338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X线、多排螺旋CT证实的髋臼骨折患者60例的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多排螺旋CT扫描及重建均能显示骨折。横断面图像可以显示髋臼顶的骨折及移位、髋臼后壁骨折、受累范围及关节移位。三维重建立体地显示了骨折线走行方向、骨碎片及股骨头移位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对于术前充分了解损伤情况,制定严格的手术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多排螺旋CT应成为髋臼骨折术前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宫颈癌放化疗后骨盆衰竭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湖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1例经影像学检查并随访证实的骨盆衰竭骨折患者的影像学征象,所有患者均行骨盆CT检查,部分患者有X线、MRI、SPECT-CT或PET-CT检查。结果 此31例骨盆衰竭骨折患者中,大部分发生于骶骨和耻骨。1例X线表现为耻骨联合不对称,骨皮质褶皱。31例CT显示骨盆骨质疏松,双侧骶骨耳状面、耻骨、坐骨及髂骨明显骨折线影或条片状高密度硬化影,并大致平行于骶髂关节面,12例表现为粉碎性骨折,8例出现骨折邻近肌肉钙化。MRI显示骶骨、耻骨及髂骨出现线状低信号骨折线影,周围可见条片状长T1长T2水肿信号,增强扫描水肿带可强化。SPECT显示为骶骨区域典型的“H”型放射性核素异常浓聚、骶髂区或耻骨联合斑片状异常浓聚。1例PET-CT显示耻骨有浓聚。结论 X线对早期骨盆衰竭骨折的敏感性不及CT、MRI、SPECT-CT及PET-CT,SPECT-CT及PET-CT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低。临床诊断时需结合各种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病史并随访,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